蜂王自羽化后约4~6天飞出巢外试飞认巢,约1周龄以后进行婚飞,与雄蜂交配。在这期间,气候条件以及一些不确定因素(敌害、性成熟的雄蜂数量等)对蜂王交配的成功率和蜂王损失率的影响很大。在正常情况下,交配期间蜂王的损失率约为20%。在低温、强风、阴雨和敌害多的情况下,蜂王的损失率有时高达50%以上。为减少蜂王的损失,提高蜂王的交配成功率,一般的规则是预先培育充足的雄蜂,在春末到初秋气温较高、气候较稳定、有蜜源的时期培育蜂王。
在王台成熟蜂王羽化以前,要把它们分开。可把王台分别诱入交尾群,也可把王台一个一个地装在蜂王笼里,放在恒温箱或者强群的继箱内,等到蜂王羽化后再将它们诱入交尾群。
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无王的交尾群里,蜜蜂对从王台羽化的蜂王很容易接受,但是在预计羽化日之后的两天要进行检查,才能确定它们是否已经羽化以及它们是否有生理缺陷。在组织交尾群时,特别在有子脾时,稍有疏忽就可能遗留下蜂群自己造的王台。发生这种情况,便无法肯定新蜂王的品种来源和质量。蜂王在蜂王笼里羽化,可以避免这种不确定因素,对新蜂王可以进行检查,剔除有缺陷的蜂王并给蜂王作上标记。
后一种方法,主要用于进行蜂王人工授精,或者在隔离交配场进行有控制的交配。但是,给蜂群介绍处女王比诱入王台要困难许多。
(第一节)交尾群的类型
供处女王在交配期间生活的蜂群群势大小有很大差别,大的可与普通蜂群一样,小的只有几百只蜂。因为处女王在强群里的损失率高,而且使用蜜蜂多,不经济,一般都采用以下几种类型的交尾群:(1)3~5框蜂的小群(人工分群);(2)2框或2框蜂以下的核群,或者2~4个1/2框的核群;(3)1~4个小巢框的小核群。
3框蜂以上的交尾群,蜂王交配成功以后在其中产卵,可以在产卵1框左右时把它取出,再诱入王台;也可以使它发展壮大,缺点是使用蜜蜂比较多。小核群使用蜜蜂少,便利检查,但自身调节蜂巢温度能力差,蜂王产卵后没有扩展余地,蜜蜂容易随蜂王飞逃。专业育王场时常采用多种类型的交尾群。大量培育蜂王,在距离其他蜂场5千米以远的地方设置交尾场,既可以避免新组成的交尾群的蜜蜂大量飞返原群,又可以减少盗蜂的发生。
一、分蜂群
可将普通10框蜂箱用闸板分隔成2~3室,巢门开在不同的方向。专业育王场常采用特制的能容5个标准巢框的5框式交尾箱。在诱入成熟王台的前一天,组织3~5框蜂的无王分群,其中有2~3框封盖子脾,1~2框蜜粉脾。也可在一侧加框式饲喂器,饲喂糖浆或者蜜汁。有部分蜜蜂要飞返原巢,可提来1~2框幼虫脾,将附着的蜜蜂抖入分群。为避免新蜂王婚飞时误入它巢,将交尾群放在远离其他蜂群的地方,各交尾群相距1米以上,互相错开。最好在蜂箱前壁巢门上方涂上不同颜色,作上不同标记,便于蜂王认巢。为了防止发生盗蜂,将巢门缩小到高8毫米、长25毫米以下。最好设置防盗巢门。真门供本群蜜蜂出入,假门上面的栅栏可散发蜂蜜的香味,吸引盗蜂进入,被阻止在里面的窄缝前,无法进入巢内。巢门的其他空隙用堵塞物堵严。
二、继箱上的交尾群
少量的交尾群可以设在加在强群上的继箱内。交尾群的继箱与下面箱体之间加铁纱分隔板。同样可以用闸板将继箱分隔成几个小室,巢门开在不同方向。
三、1/2框的交尾群
由1~3个标准巢框巢脾组成的交尾群,整个蜂团呈长椭圆形,巢脾之间的蜂巷少,蜜蜂调节巢内温度困难。采用2~4个1/2巢框巢脾,使巢脾的排列近似立方形,既可以节省蜜蜂,又可以使蜜蜂在较多的蜂巷活动,便利调节和维持蜂巢温度。每两个1/2巢框为一对,可以将上框梁的插榫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与标准框同样大小的双连框。预先将1/2框镶上巢础,连接起来,加入蜂群,造成巢脾,产上卵,子脾封盖后用来组织交尾群。
四、小核群
由特制的1/4,1/8或者更小的巢框和按巢框制造的小型交尾箱饲养的蜂群叫小核群。从普通蜂群取来封盖子脾和蜜脾,按小巢框内围尺寸切割,分别镶在小巢框内。在小核群箱内放入小框子脾和蜜脾,抖入幼龄蜂,组成小核群。
可以用20毫米厚的聚苯乙烯或者聚氨酯泡沫塑料板制造小蜂箱。这种材料质轻、隔热、防水。将切割好的泡沫塑料板用乳胶粘接即成。
德国毛尔用聚苯乙烯模塑成形的核群箱,可容6个小巢脾,侧断面呈梯形,底部比上部窄50毫米。巢框只有上框梁,箱内可用闸板隔出两框的间隔放固体饲料,也可在箱底的槽内饲喂饲料。
五、1框的小核群
1框的小核群箱,一面或者两面镶着玻璃,或者用玻璃做成可从上面抽出的活动侧壁,通过玻璃壁可以观察蜂王的活动和产卵。饲料盒设在顶上,巢门设在一侧壁的下部,外面用一可转动的铁片盖住,铁片上有一条较窄的长孔,可容蜜蜂通过;另一条较宽的长孔让蜂王出入。
在常温下,照料和饲喂1只蜂王有100只左右的蜜蜂就可以。这种小核群蜜蜂少,调节温度的能力有限,在气温过高或者过低时,特别是在夜晚,要集中放入室内或者放在强群上面加的继箱里。小核群的产卵面积受到限制,蜂王开始产卵后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全群飞跑。
奥地利俄兰根养蜂研究所,是以4个1框核群为1组,装在1个套箱内,各群通向外面的巢门开在套箱的四面。套箱能更好地帮助维持巢内适宜的温度。
六、只用蜜蜂组织交尾群
在上午9~10时蜜蜂飞翔活跃时,从蜂群提来5~7框带蜂的子脾,放入一空蜂箱内,各个子脾互相分离,搬到远离其他蜂群的地方,放置2小时左右,让老蜂飞走。将子脾上的蜜蜂抖落到蜂箱内,子脾放回原群。用木勺舀取蜜蜂分别放入核群。
另一种方法是,准备一个空蜂箱,关闭巢门,箱内一侧放入装上饲料的饲喂器,箱上加隔王板,其上再加一空继箱。从蜂群提来子脾,将附着的蜜蜂抖入继箱,幼蜂将通过隔王板进入下面的蜂箱,老蜂飞走,雄蜂被留在隔王板上。几群蜜蜂可以混合,暂时留在一个蜂箱内。蜜蜂的数量不能超过蜂箱容积的1/3。把装入蜜蜂的蜂箱放于黑暗、通风、凉爽的地方。经过3~4小时,待蜜蜂安静下来时可向蜂体喷一些细水珠,舀取蜜蜂分别放入核群。
(第二节)饲料的准备与饲喂
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交尾群才能生存。在组织交尾群时,至少要使每个交尾群有1框蜜脾,或者足够1周的饲料,使他们能生活到进行第一次检查的时候。饲喂和检查、管理时,注意防止发生盗蜂。最佳的方案是预先贮备封盖蜜脾,在组织交尾群时,或发现交尾群缺乏饲料时,随时用贮备的封盖蜜脾补饲。饲料不足时,也可饲喂液体或者固体饲料。
一、液体饲料
欧洲腐蛆病、美洲腐蛆病和囊状幼虫腐烂病都可通过带病原的蜂蜜传染,所以,绝对不能使用来源不明的蜂蜜作饲料。通常饲喂50%~60%浓度的蜜汁。白糖或者白砂糖,因没有蜂蜜的香味,不易引起盗蜂,又不会传染幼虫病。以50%~60%的糖浆作饲料较好。为预防孢子虫病,在每千克糖浆或蜜汁中加入依米丁001~003克,或者金霉素10万国际单位。
在傍晚蜜蜂停止飞翔时饲喂,不要将糖浆洒落在箱外。
在温暖、湿润气候下,采用固体饲料,有利于防止盗蜂。
二、糖粉和蜂蜜调制的炼糖
将白砂糖研磨成细粉,细度在100目以上。3份细糖粉调入1份滤清的蜂蜜,混合均匀反复揉捏,使制成的炼糖既柔软有塑性,又不十分硬。可少量添加糖粉或者蜂蜜调节软硬度。
三、砂糖与蜂蜜熬制的炼糖
每千克白砂糖溶化在500毫升热水中,经细纱布过滤,滤除杂质,在清洁的铝锅内加热到112℃;按每1 500克糖浆加滤清的蜂蜜400克,继续加热到118℃。停止加热,放晾到70℃左右,不停地搅拌,一直搅拌到成为乳白色黏稠的糖团。
调制的炼糖可装于广口瓶内,密封,在冷凉处贮藏。
四、用转化糖制造炼糖
从预防幼虫病的传播考虑,使用转化糖代替蜂蜜比较好。
用稀酸制造的转化糖,含有大量的对蜜蜂有害的羟甲基糠醛,不适宜作蜜蜂饲料。用乳酸制作的转化糖,含羟甲基糠醛很少,是代替蜂蜜的好饲料。每千克白砂糖加500毫升水,加2克乳酸,加热到50~60℃,保持30分钟。再用转化糖与砂糖调制炼糖。炼糖也是邮寄蜂王时的饲料。
(第三节)王台诱入
一般来说,给无蜂王的交尾群诱入王台比诱入处女王简单、省事、容易成功;给只有蜜蜂没有幼虫的交尾群诱入王台或处女王都容易被蜜蜂接受;给蜂数较少的核群诱入容易成功;在流蜜期有蜂蜜采进,或者经过饲喂蜜蜂吃饱的情况下,容易接受诱入的蜂王。在发生盗蜂时,盗蜂的入侵时常发生包围蜂王的情况,使诱入的蜂王受到伤害。所以,要给交尾群准备充足的饲料,预先进行饲喂,严防盗蜂的发生。
人工培育的王台,从移虫日算起在第12日蜂王羽化出房(复式移虫要增加1天)。通常是在移虫后的第10日至11日,将成熟王台诱入交尾群。可将王台底部压入靠中央巢脾的上端,距离上框梁下面25~30毫米处。最好将王台装入王台保护圈,插到巢脾上,可保护王台不被蜜蜂破坏。王台保护圈是用铅丝绕制成的,如同弹簧形,长35毫米,上段直径18毫米,可放入王台,上有活动铁盖;下端缠绕紧密,内径缩小到6毫米,是羽化蜂王的出口。
交尾群中有产卵不久的新蜂王时,在取出蜂王的当天傍晚进行饲喂,第二天再诱入王台。
(第四节)处女王诱入
刚出房的处女王身体还有些潮湿,行动缓慢,直接诱入无蜂王的交尾群,容易被接受。1日龄以上的处女王,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放入交尾群中容易引起蜜蜂的追逐,受到攻击。可采取下列的方法诱入。
一、诱入湿的处女王
将处女王用温水或者稀蜜汁浸湿,然后把湿淋淋的蜂王放入交尾群,或者将它放在交尾群的巢门口,让它自己爬入巢内。奥地利养蜂研究所时常采用诱入湿蜂王的方法。他们在放入湿的处女王以后,将其巢门关闭,打开通风窗,放入温度在16~18℃,凉爽、黑暗、安静的地下室,幽闭3~5天,此后再将交尾群摆放到蜂场上,打开巢门。他们认为,缩短幽闭时间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处女王要经历3~5天达到性成熟。过早地把交尾群放到蜂场上,部分蜜蜂会飞返原巢。沃依克等人发现,4日龄以下的蜂王,交配的存活率较低,受精囊获得的精子也较少。
二、用安全诱入器诱入
将处女王放入安全诱入器(扣脾笼),扣在交尾群的子脾上有蜜房的地方,经过3天左右释放。也可用蜂王邮寄笼诱入,与处女王同时放入笼内几只交尾群的蜜蜂,在饲料槽里装上炼糖,外面封口不封闭。蜜蜂吃去炼糖,就会使蜂王爬出邮寄笼。
三、同时诱入2只处女王
塔拉诺夫发现,蜜蜂几乎不接受体重轻的蜂王,而愿意接受体重大的蜂王。他通过试验查明,欧洲黑蜂的处女王诱入交尾群时,平均体重在210毫克的有706%被蜜蜂接受,而平均体重为170~175毫克的,只有137%被接受。这种情况表明,体重是蜂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无王群接受诱入的蜂王取决于蜂群的状况、蜂群失去蜂王时间的长短等多种因素,但是,蜂王的品质在这些复杂的因素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建议用两个蜂王笼给交尾群同时诱入2只处女王,让蜜蜂选择其中质量较好的1只。蜜蜂通过蜂王笼的纱网饲喂接受的蜂王,而一些蜜蜂聚集在拒绝接受的蜂王笼上,用上颚咬纱网。
四、交替诱入2只处女王
史密斯等人认为,将孵化器中羽化的不到12小时的处女王,直接放入失王数日的交尾群中,会被蜜蜂安全接受。为提高交尾群的使用效率,他们建议,第一只处女王直接诱入交尾群,1周后再用蜂王笼诱入第二只处女王,即交尾群里同时有两只蜂王,一只是自由的,可以出巢进行交配,另外一只是关闭在蜂王笼里的。在蜂王笼里的处女王,在幽闭期间获得了蜂群的气味,发育到性成熟。再过1周,取出已经产卵的蜂王,放出蜂王笼里的处女王,同时再用蜂王笼诱入一只羽化不久的处女王。如此,每周可以重复这样的操作。
(第五节)交尾群的检查与管理
诱入王台的第2天和第10天(诱入处女王经过1周后)检查蜂王的出房、产卵情况。将有死蛹的王台和肢体伤残、瘦弱等质量不好的蜂王淘汰,补入备用的王台。在蜂王开始产卵以前,一般不进行检查,以免妨碍处女王的婚飞、交配。必须检查时,可在早晨或者傍晚蜜蜂很少飞翔时进行,注意避免引起盗蜂。可以通过箱外观察了解情况,假如发现巢门前有蜜蜂互相咬杀,就应立刻开箱检查。查明是否有盗蜂入侵,是否有外来蜂王误入。假如发现蜂王被包围,立刻将蜂团放入温水,使蜜蜂散开,解救蜂王。蜂王没有受伤,可把它放回巢脾上,已经受伤的就不再保留,另外诱入王台或者处女王。蜂王通常在羽化后10日左右开始产卵,不是因为低温、阴雨等气候的影响,超过半个月仍然没有产卵的蜂王应该淘汰。
已经开始产卵的蜂王,可以暂时留在交尾群,观察一段时间再选择一次,把产卵多、产卵圈整齐、体型大的蜂王用来更换生产群的老蜂王,进行人工分蜂,或者进一步作后裔鉴定。
将产卵凌乱、产未受精卵的蜂王淘汰。
(第六节)用王台更换蜂王
大规模养蜂场为了简化更换蜂王的手续,不事先取出生产群的蜂王,模仿蜂王自然交替的情况,将成熟王台直接诱入强群的继箱里,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试验得到的更换蜂王的成功率为:斯克尔奇维修斯(1963,1965)71%~81%,33%~100%;里德(1977)70%~71%;皮尔(1977)80%;博赫等人(1979)15%;杰依(1981)17%~31%。加拿大艾伯塔省的加拿大农业研究站萨博于1977~1979年,在3个蜂场共计给919群蜂(其中由当年的笼蜂发展成的生产群共有796群,越过冬的生产群123群)诱入了王台,5天后检查表明,有703%的蜂王从王台中羽化了,111%的王台被破坏了,57%的王台含有死蜂王,129%的王台不见了。1978年,在同一蜂场有越过冬的蜂群123群,笼蜂群116群,分别诱入王台后,越冬群有比较多的蜂王羽化(两者之比为61%∶44%),有比较少的王台被破坏(89%∶25%),但是更换原来蜂王的成功率都不高,分别为114%和103%。保持原来蜂王的比率分别为488%和517%。他们认为,更换蜂王的比率与原来蜂王的质量有很大关系,与蜂群群势和气候因素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