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邂逅鱼山
21053500000004

第4章 黄河之水

来到姥爷家里,侯辉十分想知道图片所示的位置。崔老见这么多人来,精心准备着,迎接着。侯辉来到姥爷旁,跟他说明情况,然后跟他看了看那张图片。看到这样一图片他姥爷也表示:“这可有些年数啦!我想想,过会再说。”我们就简单称呼他姥爷为崔老吧。听到崔老的话,侯辉点头表示同意。

突然,一个小女孩说:“回家,我要回家……”崔老说:“冖冖,这就是你家呀。”原来,这个小女孩是侯辉小舅家的表妹,取名为嘉冖,其中“冖”字通“幂”。突然,侯辉想到了一个有趣的回忆,他的同学有一次把名字写了一半,就把“家”字,写了4划“宀一”,当时,同学那爆笑劲,想想都想笑。

崔老等人哄了许久,各种美食或玩具都派上场,才让嘉冖安静下来。他们决定带着嘉冖出去走走。自然,他们很容易就想到朝黄河方向走去。

几分钟后,站在大堤下,随时可以看到车辆驶过,显然黄河大堤比以前坚固多了。其实,在大堤西侧,用黄河水淤起了新的沙土平台,满满种起来作物来。崔老说:“要是照以前,建堤坝可难多了,靠人力,需要很多人的。能把人累坏!”“玩土……玩沙土……”嘉冖拉着崔老的手撒娇要走去。

侯辉小舅感觉不能惯她,说:“不行,这太脏啦!”崔老听得不乐意了,“脏啥,你们小时候没有在土里混过?”其实,侯辉也觉得玩土没有什么,毕竟离得黄河很远,不危险。另外,侯辉感觉到黄河沙好细腻,没有植被,还真是要尘土飞扬呀。据说,玩泥土有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怕细菌,就到时候好好洗洗呗。只要不危险,何必要打扰天真的孩子呢?

侯辉看到黄河大堤景色不错,不自觉地走上去。远远望着随风倾斜的野草,那份宁静,感觉很舒服。河岸的杨柳渐渐变绿,向东望去,黄河东岸的群山丘,和这岸的平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很多年前,黄河水都能到达堤坝脚下。现在,黄河水离堤坝很远,黄河水太少啦!侯辉,找了个地方坐下,发现,斜坡上长满各种植物,当然包括,那曾经跟小伙伴们拔过的“嘀咕”随风倾倒。

片刻后,另一面,嘉冖也朝大堤跑来。崔老和他的小儿子紧跟着嘉冖,以防她摔倒。其实,黄河大堤的斜坡还是挺长挺陡的。当嘉冖走到大堤平面后,有些累了。崔老朝侯辉走过去,说:“冖冖,过来休息下吧!小心累着。”嘉冖好像很喜欢黄河,指着下面说:“河……这河真宽!”嘉冖边说边向前移动。“唉,……等会儿”崔老抱起了嘉冖。原来,嘉冖走的路太陡了,怕他摔倒。

突然,侯辉收到一条通过QQ群加为好友的验证信息,写了“我是王雨呗,老家鱼山的”。崔老见侯辉被落在了后面,喊道:“辉,去黄河边上啦!”侯辉加快脚步忙追去,并说:“好,很快就会追上了。”走近后,侯辉更发现,黄河水太少了,难怪地下水这么低。

侯辉问:“黄河水比今年少的情况特别少?”他小舅说:“我也感觉今年水特别少,不过应该不是最少的。”侯辉好奇追问:“是不是上流水利工程影响的?”他小舅笑着说:“这就不清楚了。”崔老见嘉冖要继续靠前,便说:“冖冖,过来。”嘉冖很不情愿,不过,还是朝崔老走过去了。“乖冖冖,我们就在这里吧,离得近,就危险了。”“感觉水也少了,反而危险,水多的时候,都不会靠近的,”侯辉分析,“水少了,都想近距离看。”

侯辉小舅:“是呀,别看黄河这么静,下面到处都是暗流,很危险。爹,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去啦!”随后,他们回去。嘉冖也不再那么有活力,就被崔老抱了起来。在回去的路上,侯辉的QQ突然响起,屏幕显示“你好,想问问,鱼山有多少懂音乐的人?”一条信息。

侯辉打开后,回复:“我感觉应该不多,需要慢慢找。”对方,也就是王雨呗,回复道:“希望你能帮忙找找。”侯辉说:“好的,我试试看。”

这时,崔老喊:“儿子,你抱一下冖冖。”当把嘉冖交给侯辉小舅后,说:“辉,再让我看看那张泛黄的照片吧!”侯辉快速找到图片,给崔老看了看。崔老激动地说:“啊,这像旧城那一片的,而且应该在现在大堤东面。”侯辉惊讶:“东面?”崔老补充说明:“为了群众安全,以前黄河大堤东面的人家都搬到了西面。所以,这图片的景象再也不见了。”

侯辉陷入沉思:“竟然没有了,那还要找什么?”崔老也对图片感觉奇怪:说:“这是从哪里看到的图片?”侯辉说:“网友发的,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回去后,他们一起去扫墓了。其实,有很多家庭子女临时回家,探望、扫墓。逢年过节,鱼山镇才算有些人气。节后,这里再次回归平静。

清明当天,门前仅有短短的几根柳条,现在柳树少了,想多打点柳都不可以了。看到柳条,侯辉脑海中浮现出合校伙伴们用柳树叉坐的弹弓,好像还打碎了别人家的玻璃。他还想拿根柳条拧那树皮哨,曾经那可玩得不亦乐乎,可是,此时的树枝已经不能在拧哨了,需要那些清明前些天的嫩叶的枝条。他暗暗决定,明年要提前试试这个充满童年韵味的哨。他不知道儿时。那粗树枝到时候能不能拧成哨,吹得响。

清明时节,踏青、扫墓,让大家懂得寻根,走近自然。不知道,还会有什么故事在鱼山发生。那张图片到底承载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