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见机应当行动
21041300000010

第10章 行为的决策(1)

在上一章中,我们引录了西方行为学家斯金纳关于行为分类的一段话,“有机体的行为分成两类: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应答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物引起的反应。操作行为是在没有任何能够观察到的外部刺激情况下发生的反应。操作反应似乎是自发地发生的,与已知的、可以观察到的刺激没有关系。在操作行为中机体强化,操作行为能够适应、影响环境,而前者不能。人类大多姣?为是澡作行为。感觉、知觉、注意、思维、语言、社会活动部是操作活动。”

这段话按我们的理解就是:人类的种行为是低层次的动物型的行为。这类行为与许多动物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饥饿了要觅食,发情了要找异性伙伴,在外敌入侵时要抵抗,生下了后代后会保护后代,如此等等。当然,这里是指纯动物性的受刺激后的直接式的反应行为,不包括进化了的人的复杂的行为,什么谈起恋爱来还会写情书,打起仗来还要讲究战略战术之类。另一类则是理智型的行为,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复杂的行为,有思想、有设计、有步骤、有章法,并事先还想要通过行为达到某种目的。但这里面也并非像斯金纳所说的那样可以分得清楚。人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两种行为混淆其中的:饮食男女、食色性也,其中大量都包含有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两方面特征。所以任何分类全是相对的和不完备的。

上海动物园的狒狒王国,新近发生了一场“谁做大王”的恶战,21只狒狒打了个天翻地覆,终于决出了胜负,排定了王位和座次。

该动物园的狒狒王国,由于雄狒幼小,王位一直空缺,族内事务一直由雄狒“贝贝”管理。l995年底,两雄狒发育成熟,于是爆发战争。一方是7岁的“雄雄”;另一方是6岁的“光光”。仗打了三天三夜,所有的狒狒都参加进去了。最后“光光”输给了“雄雄”。胜利者登上王位,庄严地接受了所有狒狒的朝拜。于是“雄雄”成了大王,“贝贝”和“光光”做了二王。

像这样一类行动,就既有应答行为,似乎也有操作式的行为了。因为狒狒是猴类中品级较高档的一种品种,无论体形还是智力都比一般猴类要高。这种行为,同人类中争黑道的老大和利用战争来称王称霸差不了多少了。

不过,人类自能识别其中的分野。并且,一旦人不像了智慧的人,变得野蛮起来了,人类就会指责某些人的行为,“连野兽都不如!”“简直是兽性!”当然,要较起真来,这话又有毛病了。例如日军占领南京时的奸淫烧杀,你可以骂他兽性,但据动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通常人们对于动物攻击性的直接印象是错误的。他们观察到,在自然状态下,“嗜杀同类在混血脊椎动物中是罕见的,在哺乳动物中根本没有”。但不管这中间如何混杂,我们还是理解了其中的区别:一种是许多动物都能做到的行为;另一种是唯有人才能做到的行为。人正因为比动物进化和高级,所以有时做起动物能做的行为来,也早已“人化”了。

对于原始的动物的应答式的行为,并不在我们的研究之内,因为这是不学就会的行为。我们这里要研究的是操作行为。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即使是人类的应答行为,也有提高的必要、改造的必要,使之更加“人化”。两只饥饿的老虎,猎到了一只山羊,相互争食,就会驱赶对方;两个人同时寻到了一块食物,就得提倡互相谦让。如果也像老虎那样,就说明这两个人太自私了或者档次太低了,就要遭到大众的谴责,使他在人群中受到唾弃。

而对于操作行为来说,那其中的讲究就太多了。人类在完成这一方面行为时,都得讲究一下操作技巧,以图使自己的行为更科学化一些,以图能更快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阶级的行为、国家的行为,尤其是一些大的行为,都有不少人组成的策划班子,事先规划行动,作可行性分析;而个人的行为,也有相当复杂的,需要反复掂量;即便十分简单的事情,不与别人商量,个人也要“想一想”再做,或者“三思而后行”。这其实也是决策,不过是在个人头脑里的决策罢了。行为(行动),尤其是较大些的复杂的行为,完全没有事先的决策是不行的,鲁莽行事往往会结果不理想,或者事倍功半。

而如何决策,则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人类研究不完的高深的学问。

一、从田忌与齐王赛马谈起

田忌有三等马,齐王也有三等马,即上、中、下三等。但田忌的马总是比齐王的马质量上差了一点。大王要与臣子赛马,以上等对上等马,中等对中等马,下等对下等马,肯定是臣子输,而且会是三比零输得很惨。但结果田忌反而胜了。田忌用的办法是以自己的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以自己的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以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这样就以二比一赢了齐王。这是中国战国时代一个十分有名的故事。

笔者也曾遇到过一个例子,在1995年底到1996年初,我所在的出版社组织了一次各个小部门的乒乓球团体赛。其中一次是我们社领导队对总编室队。我方以我为第一种子选手,其次是社长,再就是政委;总编室第一号种子选手是李萌,其次是黄国荣,再就是黄驾宇。结果是:社长对李萌,负;我对黄国荣,胜;政委对黄驾宇,负;我对李萌,胜;社长对黄国荣,负。最后我们以二比三败北。如果换一个排法,将社长排在第三局比赛,以他去对对方三号选手黄驾宇,稳可以拿一分,如果我能拿两分贝。我们就会以三比二胜总编室队了。但事后想到为时已晚。

这种对策理论就叫做决策论,亦称为博奕论、竞赛论。在20世纪30年代,对策模型和对策论的基本定理已具雏型。40年代,美国学者冯·诺依曼和奥斯卡·摩根斯特恩从象棋、桥牌等博奕活动中受到启发,创立了专门研究人际间相互作用、行为主体策略选择的理论——博奕论,并发表了公认的对策论经典着作《竞赛论与经济行为》。这种理论说白了就是根据对手所制定的策略作出自己的反应。即将棋术中的决胜之道运用于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去,产生政治上经济上的实用价值。

例如,为占领国际客机市场,美国和欧洲分别推出了波音飞机和空中客车。由于波音飞机起步较早,先于空中客车占领了很大一片市场。若空中客车硬要挤入市场,通过博奕论模型便可得出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商场中竞争无处不在,博奕论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当你采取一种竞争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对手相应的策略,通过某一途径去取得胜利,以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

博奕论的对策要素有局中人、策略、赢得函数(得失函数,支付函数),这是对策的三要素。博奕论把冲突的各方看成是一个相互矛盾、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参与冲突的各方可以是团体或个人,称为局中人。局中人为实现其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方案,称为策略;策略的全体(全部)称为策略集合。每个局中人都有自己的策略集合。策略集合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每个局中人从各自的策略集合中选一策略所形成的策略组合,称为局势。局势决定局中人的赢得,这种对应关系定义了局势上的函数,称为赢得函数。博奕论的对策分类有,对策按局中人的策略集合是否随时间变化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对策两大类。静态对策分结盟与不结盟两种,不结盟对策又以局中人是两个或多个,策略集合是有限或无限,各方赢得函数之和是否为零,分成各种类型的对策模型,如两人有限零和对策,多人有限零和对策,无限对抗对策等等。动态对策有微分对策等。按局中人选取策略时是否了解对方采取策略的信息,对策又可分为正规型对策和扩展型对策。局中人根据规则,独立选取策略,构成局势,由赢得函数决定每一局中人的输赢数量,这种对策,称为正规型对策。若局中人根据其他局中人采取的行动或自身所处位置的信息而采取一系列行动形成策略,这种对策,称为扩展型对策,也称阵地对策。扩展型对策往往可化为正规型对策。所有对簧中,研究和应用最多、理论上最完备的是二人有限零和对策。

如果我们一般人不懂得微积分运算和这些复杂的运算,也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可以采取我们通常的思维方式,将博奕论说清楚。像田忌与齐王赛马那样,先将对方的信息摸清楚,然后,看我方能拿出几个比赛方案,对手可能会使用几个方案,一个对-个地加以比较,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排列组合,从中寻找出我方最有可能获胜的对策方案,加以实行就行了。

199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奕论(对策论)领域的权威学者:纳什、豪尔泽尼和泽尔滕英教授。

这三位经济学家所以获得了诺贝尔奖,是他们把博奕论的理论推向了新的境界,即提出了博奕论在不完全信息下应用的理论模型,它的实用意义正是因为:我们的许多决策是在并不彻底了解对手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的。目前,这一理论广泛应用于帮助决策者在投标、谈判、拍卖、投保等信息为不完全的情况下制订行为策略。

1995年11月,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举行了对新的无线电报务系纺许可证的拍卖活动。根据博奕论专家建议,FCC把这次拍卖活动设计成尽可能公开的拍卖活动。通常的拍卖活动都是卖完一样商品再卖另一样,而这一回所有许可证将同时拍卖。这样,竞购者在看到其他许可证的估价和对手的报价之后,就不会担心出价过高。因此购买就可能十分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