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全集
2103800000056

第56章 做幸福的人

一、三好助康寿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长寿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美好愿望。欲求康寿,不是靠灵丹妙药,“康寿无秘诀,关键靠自己”。要做到“靠自己”,就要努力做到“三好”,康寿就藏在“三好”中。

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日常生活中,应该选择科学的、有利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做到定时吃饭、定时工作、定时睡眠、定时锻炼、定时排便、少饮酒、不吸烟。好习惯是健康的“银行”,可以从“健康储蓄”中提取“健康利息”,享受终生。“人应该支配自己的习惯,而绝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

好营养是抗衰延年的保障。营养学家于若木说:“我国文盲有10%,可营养盲有90%。”很多人有了东西不会吃,反而吃出病来。人体所需营养素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不能盲目地随心所欲地过食或偏食。偏食造成某些营养成分过剩,另一些营养成分不足,营养缺乏会造成营养性水肿以及贫血、夜盲、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疾病。

古诗云:“烹龙煲凤何足贵,劝君杂食颐天年。”现代营养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有50多种,在天然食物中,没有任何一种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即使像乳、蛋这样公认的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因此,必须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在每天的饮食里,有主食、有副食;有荤菜、有素菜。做到粗精兼备,荤素搭配。这样就能使五脏六腑得到充分营养,气血旺盛,抗衰延年。

好心境是防病益寿的免疫剂。有的人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而生气、激动、忧虑、恼怒,甚至暴跳如雷。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恶劣的情绪实际上是对身心健康的最大摧残,是早衰折寿的“直通车”。倘若任其泛滥,即使再好的生活习惯,再佳的科学营养,也无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现代心理健康学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启示:好心境是防病益寿的免疫剂。

一个人胸襟宽阔,能够谅入之过,念人之功,助人之短,扬人之长,取得他人的信任和友爱,在生活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称心如意,则灾病不生,福寿永存。一个人鼠肚鸡肠,对己放纵,对人挑剔,嫉人之贤,妒人之能,讥人之短,笑人之过,处处招嫌结怨,烦恼重重,郁郁寡欢,生活得十分痛苦,又焉能长寿?好心境是诗、是歌、是画,是激扬生命风帆的动力,是滋润脏腑的玉液琼浆,是瓦解疾病冰霜的阳光,是安享天年的营养素,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二、做幸福的人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某些东西是不可或缺的,但这些东西也很简单:衣食住行、健康、爱情、成功的工作和来自同伴们的尊敬;对某些人来说,为人父母也是很必需的。在缺少这些东西时,唯有不凡之辈才能获得幸福,但倘若一个人并不缺少这些东西,或通过一番恰当的努力能够获得它们,而他依旧感到不幸福时,那他必有某种心理上的失调,如果这种失调非常严重,他就应该去精神病医生那儿治疗,但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他把事情安排恰当,那么人们自己也可以医好这种失调,在外界环境不是绝对地多灾多难、流年不利的地方,一个人应该能够获得幸福,只消他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不是向内发展。

因此,在教育和我们适应世界的策略方面,我们都应极力避免自私自利的情欲,尽量获得那些能阻遏我们的思想永远专注我们自身的情爱和兴趣。大多数人在监狱里是不会感到幸福的,这是他们的天性,而将我们锁闭在自身内的情欲则构成了一所最糟糕的监狱。在这类情欲中,最常见的有:恐惧、妒忌、犯罪感、自怜和自我欣赏。

自私自利是情欲的最大缺陷之一,在于很少使生活丰富多彩。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当然不能因其情爱的乱杂而受到指责,但到最后他必然会感到烦闷不堪,因为他热爱的对象永远是有局限的。一个因犯罪感而痛苦的人,是受着一种特殊的自恋之苦。在这茫茫宇宙中,他感到最最重要的莫过于自己的品性高洁。传统宗教的最严重的谬误,在于鼓励了这一特殊的自我专注。

一个幸福的人,以客观的态度安身立命,他具有坦荡宽宏的情爱和丰富广泛的兴趣,凭借着这些情爱和兴趣,又凭借着它们使他成为许多别人的兴趣和情爱的对象,他获得了幸福。能成为情爱的领受者,这自然是幸福的一大原因,然而索要情爱的人并非就是得到情爱的人。广义地说得到情爱的人是给予情爱的人。不过,倘若像为了利息而放债那样,一个人在层层盘算之后才给予他人情爱,这是无用的,因为有算计的情爱不是真诚的,领受者也不会感到它是真诚的。

那么一个被囚禁于自身内的不幸福者又能做些什么呢?只要他总挂虑着自己不幸福的原因,他就依然是自私的,且无法跳出这一恶性的圈子,如果他要跳出来,他就得借助真实的兴趣,而不是指望那些被当做药物一般接受的做作的兴趣。

当你战胜了自我专注的毛病后能有什么样的客观兴趣,那只能是你的天性和外界环境的自然产物,你就不必费心了。可别对你自己说在前头:“如果我能迷上集邮,我准会幸福。”并因而开始收集邮票的工作,因为你可能会发觉集邮没趣得很呢,只有真正让你感兴趣的才会对你有益,不过你可以完全相信这点:一旦你学会了不沉溺于自身时,真正客观的兴趣便会产生。

在极大的程度上,幸福的生活犹如善良的生活。职业道德家们太偏重自我克制,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了错误的地方。有意识的自我克制,使一个人变得专注于自己,并清楚地知道他所做的牺牲,结果在当前的目的上,它往往失败,在最后的目标上,它几乎总是落空的。

人们所需要的不是自我克制,而是那种向外的兴趣,后者能产生自发的、不经雕琢的行为,而相同的行为,在一个专注于追求自身德性的人那儿,唯有依靠有意识的自我克制才能做到。事实上,一旦我们对他人或身外之物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时,那么自我克制学说所包含的自我和他人的全部对立便即刻化为乌有。所有的不幸福都基于某种分裂或缺乏一致: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缺少协作和配合,因而造成了自我的分裂。自我和社会的连接要靠客观兴趣和情爱的力量,由于没有这种力量,又造成了自我和社会缺乏一致。

一个幸福的人决不会遭受这两种分离的痛苦,他的人格既不分裂来对抗自己,也不分裂来抵御世界。这样的人觉得自己是宇宙公民,尽情地享受着世界所给予的五光十色的舒畅快乐,不会因为想到死亡而苦恼万分、心神不定,因为他感到自己不会真的与后来者分离。唯有在这种与生命之流如此深刻的、本能的结合中,人们才能找到无与伦比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