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20991000000026

第26章 讲效率才能办成事(4)

这时杰米又想到另一个点子。第二天早上他直接跟老板解释这件事,他老板也很高兴他要买房子了。

杰米说:“T先生(就是老板),你看,为了买房子,我每个月要多赚75元才行。我知道,当你认为我值得加薪时一定会加,可是我现在很想赚点钱。公司的某些事情可能在周末做更好,你能不能答应我在周末加班,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老板对于他的诚恳和雄心非常感动,真的找出许多事情让他在周末工作10小时,他们因此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房子。

杰米的成功就在于他认准了目标就行动,不想那么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就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如果只说不做,就可能一直等下去,就不会有这个结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会有理想,都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真正为这个理想去实践去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我们把问题看得太严重了,把困难想象的太大了,因而还没有做以前,就自己把自己否定了。

其实,只要去做,困难可能肯定不会少,但是,解决困难的办法同时也不会少,而且天无绝人之路,在做的过程中,你总是会找到办法的。

9.没有人喜欢懒惰的人

成功金言:

惰性是每个年轻人身上都时隐时现的敌人,有很多年轻人无法靠一般的鞭策来调动干劲,因此无法打败惰性。但是我们要成功就必须让惰性从身上消亡,否则永远得不到成功。

就人们对于命运的主宰能力和程度来说,在达到一定的发展层面之后,特别是进入了享受上的层次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动力上的不足,也就是出现一定的惰性。为此,在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激活”,也就是刺激。要通过强烈而有效的刺激,达到对人们的动力的调动与唤醒,消除惰性。

佛祖释迦牟尼在众弟子面前一边敲木鱼,一边念经。一段时间后睁开眼看着众弟子讲道:“弟子们可有谁知道,为什么念经时要敲木鱼?”

众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谁能答上来。

佛祖又继续说道:“名为敲鱼,实则敲人。”

这时一个弟子问道:“那为什么不敲其他物种呢?”

佛祖笑了笑,对众弟子说:“鱼儿是世间最勤快的动物,整日睁着眼,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鱼儿尚要时时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

懒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东西,任何人都会与它相遇。比如:周六、周日在家休息时躺在床上不想起床;今天能做的事,推到明天去做;吃饭的时候10分钟能吃完,但是你吃了一个小时;自己看不懂的英语单词等着上学后问老师或同学等等。懒惰是人类最难征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佛祖释迦牟尼讲的敲打,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鞭策。人一生要勤奋就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克服懒惰的毛病。

懒惰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病了,就是因为还没找到最喜爱的工作。没有天生的懒人,人总是期望有事可做。由病中痊愈的人,总是盼望能起床,四处走动,回到工作岗位上做点事--任何事都可以。

懈情会引起无聊,无聊也会导致懒散。相反,工作可以引发兴趣,兴趣则促成热忱和进取心。

克莱门特·斯通曾说:“理智无法支配情绪,相反行动才能改变情绪。”选定你最擅长、最乐意投入的事,然后全力以赴行动!

一个和尚在寺庙里待了几年了,可还是做扫地、端茶的工作,有一天他越想越气,去找方丈说理。

“我在这儿辛辛苦苦干了几年了,为什么还是让我扫地、端茶?太没道理了!”

方丈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没发现,你扫地从来不知道把垃圾处理掉,端茶时也不知道把桌子上的灰尘抹掉吗?”

这个和尚工作的失败在于,他过于懒惰,做事喜欢丢三落四,不知道主动做一些没有人交代他做的事情。有主动精神的年轻人,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能力。这些年轻人有别于那些像机器一样的年轻人,他们不会按别人的吩咐机械地完成工作,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

而不能积极主动工作的年轻人,则墨守成规、害怕犯错,凡事只求遵循公司规则。他们会告诉自己,老板没有让我做的事,我又何必插手呢?又没有额外的奖励?这两种不同的想法会明显地导致不同的工作表现。

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就会赢得老板的器重,同时也会获取一份最可贵的资产--自信,对自己所拥有的才能赢得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的器重的自信。

那些思想贫乏的年轻人、愚蠢的年轻人和慵懒怠惰的年轻人只注重事物的表象,无法看透事物的本质。他们只相信运气、机缘、天命之类的东西。看到人家发财了,他们就说:“那是幸运!”看到他人知识渊博、聪明机智,他们就说:“那是天分。”发现有人德高望重、影响广泛,他们就说:“那是机缘。”

如果说懒惰和贫穷是一对孪生姐妹的话,消极和懒惰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人类天生就有许多劣根性,懒惰正是其中最难消除的劣根性之一。

有位富翁到一个贫困地区游玩,当他目睹当地一户贫困人家吃饭的情形时禁不住落下泪来。这户人家吃饭的碗竟是几只破得不能再破的陶罐,更让他吃惊的是全家连一双筷子都没有,都是直接用手抓的。

这位善良的富翁无比同情,决心要帮助这户人家摆脱贫困。当他走出他们的家门后,又马上改变了主意,因为他看到这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长着适合做筷子的竹子。

身处竹林却没有筷子,故事中的这户人家真算得上是懒惰的典型,自然难以得到同情。看来,懒惰和贫穷确实相生相伴。

懒惰只会使我们心灰意懒、怨天尤人,我们需要更多主动积极的人,更多关注世界光明面的人。

许多年轻人都抱着这样一种想法,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奋地为他工作。然而,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时虚度光阴会伤害你的雇主,但受伤害更深的是你自己。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来逃避工作,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他们以为自己骗得过老板,其实,他们愚弄的只是自己。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但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很清楚,努力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落在玩世不恭的人身上的。

他们不曾亲眼目睹那些人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经受的考验与挫折;他们对黑暗与痛苦视而不见,光明与喜悦才是他们注意的焦点;他们不明白没有付出非凡的代价,没有不懈的努力,没有克服重重困难,是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事存在。懒惰对心灵是一种伤害。成功的机会不会白白降临到你的身上,只有那些主动做事、主动工作的年轻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10.不要被拖延捆住手脚

成功金言:

对每一个渴望拥有较强执行力的年轻人来说,拖延是最致命的,是一种危险的恶习。一旦遇事开始推脱,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在工作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习惯呢:今天的工作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该达到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凡事都留待明天处理,都在拖延。

令人遗憾的是,每个年轻人在工作中都拖延过。拖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轻重也有所不同。比如:琐事缠身,无法将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只有被上司逼着才向前走;不愿意自己主动开拓,反复修改计划,有着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该实施的行动被无休止的“完善”所拖延;虽然下定决心立即行动,但就是找不到行动的方向;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有着一种病态的悠闲,以致问题久拖不决;情绪低落,对任何工作都没有兴趣,也没有什么人生的憧憬。

喜欢拖延的年轻人往往意志薄弱,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习惯于逃避困难,惧怕艰苦,缺乏约束自我的毅力;或者目标和想法太多,导致无从下手,缺乏应有的计划性和条理性;或者没有目标,甚至不知道应该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另外,认为条件不成熟,无法开始行动也是导致拖延的原因之一。

我们常常因为拖延时间而心生悔意,然而下一次又会惯性地拖延下去。几次三番之后,我们会视这种恶习为平常之事,以致漠视了它对工作的危害。

传说五台山上有一种鸟,长着四只脚和一对翅膀,人们叫它“寒号鸟”。春天,百花盛开,寒号鸟身上长满了羽毛。寒号鸟懒得动,也不去找食物,饿了吃树叶,渴了喝露水。春、夏、秋就这么过去了!

冬天来了,天气冷极了,小鸟们都回到自己温暖的巢里。这时的寒号鸟,身上漂亮的羽毛都脱落了。夜间,它躲在石缝里,冻得浑身直哆嗦,它不停地叫着:“好冷啊,好冷啊,等到天亮了就造个窝啊!”

等到天亮后,太阳出来了,温暖的阳光一照,寒号鸟又忘记了夜晚的寒冷,于是它又不停地唱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太阳下面暖和!太阳下面暖和!”

寒号鸟就这样一天天地混着,过一天是一天,一直没能给自己造个更好的窝。最后,它没能混过寒冷的冬天,冻死在岩石缝里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年轻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他们行动拖拖拉拉,做事情喜欢推诿,总是拖一天算一天,跟寒号鸟没有多大区别。他们把一切行动拖延到明天、后天……这样一直拖下去,结果最后可以想见。

拖延的坏习惯是高效执行的最大敌人,关键时刻的拖延甚至会带来致命的后果,历史多次以血的教训证明了这一事实。

大家都知道,拖延并不能使问题消失,也不能使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而只会使问题恶化,给工作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我们没解决的问题,会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就越来越难。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不要被拖延缚住手脚。

生活就像一盘棋赛,坐在你旁边的就是“时间”。只要你犹豫不决,你将被淘汰出局。像围棋比赛中一样,每一步都有时间限制的,超时了,你就自动出局吧!职场就是战场,你不冲就是死路一条。

当拿破仑决定把他的军队移向某一个目标之后,他决不允许任何事情来改变他的这项决定。如果他的行进路线碰到了一道鸿沟--这是敌军所挖掘的,目的是要阻止他的前进他仍会下令他的部队向前冲锋,直到沟中堆满了死人和死马,而让他的军队能够从死人堆上走过去为止。

拿破仑知道一旦在这个时候拖拉,就会死更多的人,就会输掉这场战争。“决不拖延”在他的心中是作战的行动标准,这使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同样“决不拖延”是沃尔玛商店、通用汽车、德国电信、苏黎世金融服务、英特尔等知名大公司严格执行的员工行为准则。

2003年度美国哪家公司最赚钱?不是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不是在IT行业里的某个大型企业,而是传统企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2003年,公司利润为215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1%,股东回报达到115亿美元。在2004年4月5日《商业周刊》评出的50家标准普尔表现最佳公司中,埃克森-美孚排名第二十三位,并在《财富》评出的全球500强中排名第二。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跃升为全球利润最高的公司,是因为它拥有一支决不拖延的员工队伍。这家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员工克服拖延的毛病,培养一种简便高效的工作风格,可以使公司的绩效迅速提升,使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乃至生命都更加富有价值。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不良习惯--拖延。对任何一个员工来讲,拖延都是最具破坏性、最具危险性的恶习,因为它使你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而更为可怕的是,拖延的恶习具有积累性,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一恶习的呢?

下面是几种克服拖延的实用小技巧,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1)分类找原因。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无法做某项工作?优柔寡断?害羞?无聊?无知?散漫?恐惧?疲倦?无法忍受不愉快?缺乏必备的工具?一字一句具体指出拖延某事的原因,区分类别。如果正确地认清问题,则解决方法就会变得相当明确。如信息不足,则可以开始寻找必需的资料。

(2)大腊肠切片。

工作似乎相当艰巨,则稍稍暂缓,拿出纸来做思考。记下完成工作的所需步骤,步骤的幅度越小越好,即使它们只需要花费一两分钟,也须分别记下。

这个艰巨的工作就像一条未被切割的大腊肠,庞大、皮厚、油腻,难以入口,但如果切为薄片,则相当引人垂涎。将艰巨的工作分开对待,即分成每个小小的即时工作单,就像可以马上享用的腊肠片,而非整条腊肠。

(3)引导式工作。

假设想拖延写信,不要试着去强迫自己,只要采取一小步骤,当作完此步骤,便可以决定是否要继续下去。这步骤可能是看看信的地址,或将纸转入打字机,或取下纸来,或写下想提出的要点。任何事皆可,只要是明显的身体行为。这是打破内心困顿的方式,其理论基于:事物静止时依旧是静止着,运动时依旧是运动着。

(4)5分钟计划。

有些工作难以分割小块,如想清理积压如山的公文,大约需要一小时,实在很难将它简单分割成“即时工作”。这时,可以试试5分钟计划,和自己做个约定,允许以5分钟做这工作,时间一到,便可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或是继续5分钟。不管工作多么令人厌烦,仍须常常去做5分钟。5分钟后,若不想接着继续干,则不要干,约定就是约定。在将工作撇开之前,记下另一个5分钟的时间。

此外,记日记,和自己对话,让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在固定时间督促检查你的工作,这些方法可以克服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