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办成事的方法
20991000000023

第23章 讲效率才能办成事(1)

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决不拖延。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

1.行动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成功金言:

天下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后悔。许多年轻人把不成功归结到当时没有去行动。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就必须在有了创意时马上执行。行动才是制胜的根本。

要取得成功,不光是靠智慧,最基本的就是行动。如果自己光凭脑子想,永远不付诸行动,那么永远也不会成功。

在远古的时候,有两个朋友相伴一起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标的时候,遇到了风急浪高的大海,而海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关于如何渡过这条海,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个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成一条木船渡过海去,另一个则认为无论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海,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海水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人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的制造船只,并顺便学会了游泳;而另一个则每天躺下休息睡觉,然后到河边观察海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朋友准备扬帆出海的时候,另一个朋友还在讥笑他的愚蠢。不过,造船的朋友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他的朋友说了一句话:“去做每一件事不一定见得都成功,但不去做每一件事则一定没有机会得到成功!”能想到等到海水流干了再过海,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可惜这却仅仅是个注定永远失败的“伟大”创意而已。

大海终究没有干枯,而那位造船的朋友经过一番风浪也最终到达了彼岸,依靠行动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这两人后来在海的两个岸边定居了下来,也都衍生了许多自己的子孙后代。海的一边叫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为勤奋和勇敢的人,海的另一边叫失败和失落的原地,生活着一群我们称之为懒惰和懦弱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躺着思想,不如站起行动!

(2)无论你走了多久,走了多累,都千万不要在“成功”的家门口躺下休息;

(3)梦想不是幻想。

拿破仑说:

“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成功开始于心态,成功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迈克尔·戴尔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去试一试!”29岁的迈克尔正是以此成为企业巨子的。他如今是美国第四大个人电脑生产商,也是《财富》杂志所列500家大公司的首脑中最年轻的一个。迈克尔是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长大的,有一兄一弟,父亲亚历山大是一位畸齿矫正医生,母亲罗兰是证券经纪人。三个孩子当中,迈克尔在少年时期就已显出勤奋好学、干劲十足的优势。

一次,一位女推销员上门,说要和迈克尔·戴尔先生面谈他申请中学同等学力证书的事情。于是,当时才8岁的迈克尔就向她解释说,他认为尽早把中学文凭解决掉可能是个好主意。几年后,迈克尔有了另一个好主意:在集邮杂志上刊登广告,出售邮票。后来,他用赚来的2000美元买下他的第一台个人电脑。他把电脑拆开,来研究它是怎样工作。

迈克尔读高中时,找到了一份为报纸征集新订户的工作。他推想,新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订户,于是雇请朋友为他抄录新近结婚人的姓名和地址。他将这些资料输入电脑,然后向每一对新婚夫妻发出一封有私人签名的信,允诺赠阅报纸两星期。这次他赚了1.8万美元,买了一辆德国宝马牌汽车。

第二年,迈克尔·戴尔进了得克萨斯大学。像大多数学生那样,他需要自己想办法赚零用钱。那时候,大学里人人都谈论个人电脑,凡没有的人都想买一台,但由于售价太高,许多承担不起。一般人所想要的,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且又售价低廉的电脑,但市场上没有。戴尔心想:“经销商的经营成本并不高,为什么要让他们赚那么厚的利润?为什么不由制造商直接卖给用户呢?”戴尔知道,IBM公司规定经销商每月必须获取一定数额的个人电脑,而多数经销商都无法把货全部卖掉。他也知道,如果存货积压过多,经销商会损失很大。于是,他按成本价购得经销商的存货,然后在宿舍里加装配件,改进性能。这些经过改良的电脑十分受欢迎。戴尔见到市场的需求巨大,于是在当地刊登广告,以零售价的八五折推出他那些改装过的电脑。不久,许多商业机构、医生诊所和律师事务所都成了他的客户。

一次戴尔放假回家时,他的父母表示担心他的学习成绩。“如果你想创业,等你获取学位之后再说吧。”他父亲劝他说。戴尔当时答应了,可是回到奥斯汀,他就觉得如果听父亲的话,就是在放弃一个一生难遇的机会。“我认为我绝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个月后,他又开始销售电脑,每月赚5万多美元。戴尔坦白地告诉父母:“我决定退学,自己开办公司。”“你的目标到底是什么?”父亲问道。“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和万国商用机器公司竞争?他的父母大吃一惊,觉得他太好高骛远了。但无论他们怎样劝说,戴尔始终坚持己见。终于,他们达成了协议:他可以在暑假时试办一家电脑公司,如果办得不成功,到9月他就要回学校去读书。

戴尔回奥斯汀后,拿出全部储蓄创办戴尔电脑公司。当时他19岁。他以每月续约一次的方式租了一个只有一间房的办事处,雇用了第一位雇员--一名28岁的经理,负责处理财务和行政工作。在广告方面,他在一只空盒子底上画了戴尔电脑公司第一个广告的草图。朋友按草图重绘后拿到报馆去刊登。戴尔仍然专门直销经他改装的万国商用机器公司个人电脑。第一个月营业额便达到18万美元,第二个月26.5万美元,不到一年,他便每月售出个人电脑1000台。积极推行直销、按客户的要求装配电脑、提供退货还钱以及对失灵电脑“保证翌日登门修理”的服务举措,为戴尔公司赢得了广阔的市场。戴尔电脑公司鼓励雇员提出新的主意。雇员提了一个主意之后,如果公司认为值得一试,那么,即使后来证明不可行,雇员也会获得奖赏。到了迈克尔·戴尔本应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的公司每年营业额已达700万美元。戴尔停止出售改装电脑,转为自行设计、生产和销售自己的电脑。

今天,戴尔电脑公司在全球16个国家设有附属公司,每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有雇员约5500名。戴尔个人的财产,估计在2.5亿到3亿美元之间。

戴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根本在于行动。你应该去尝试实现自己的梦想,尝试去做你内心真正喜欢的事。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2.一百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成功金言: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每个成大事者必备的习惯。

你采取多大行动才会有多大的成功,而不是你知道多少,就会有多大的成功。不管你现在决定做什么事,不管你设定了多少目标,你一定要立刻行动。惟有行动才能使你成功。

有很多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成功还是离你很远。

我们大都读过这样一则古文:“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远地区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呢?”

穷和尚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来就想买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就凭这些去?”

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归来,把去南海的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惭愧。

穷和尚与富和尚的故事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光说不动是达不到目的的,只只有行动才是成功的保证。

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得到实现。

德谟斯特斯是古希腊的雄辩家,有人曾经问他雄辩之术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他说:“行动。”

“第二点呢?”“行动。”

“第三点呢?”“仍然是行动。”

人有两种能力,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是因为思维能力,而是因为行动能力。

在成大事者的眼中,思想与行动同等重要。如果你每天都在想着做什么,而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会成功。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主要的语种都把它翻译出来了。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的时候,每一个俄国士兵都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就把它译成日文。于是在天皇的命令下,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老百姓,都拥有这篇短文。

目前,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被印了亿万份,在全世界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

这篇短文的作者是Eebert 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inc杂志,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重要的,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

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挂在胸,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把那封信成功地交给加西亚。

罗文接到了麦金利总统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时,他没有讲求任何条件,也没有任何借口,更没有任何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因而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只有行动赋予生命力量。”罗文为德谟斯特斯、克雷洛夫、拿破仑的话做了最好的注解。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是行动最终体现了人的价值。只有养成行动的习惯,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实现你的目标,实现你的诺言。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直在想而不去做,就根本完成不了任何事情。

对于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来说,他会力图不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深夜,他也会这样做。他的这个习惯十分自然,毫不费力。

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来说,当早晨六点闹钟响时,即使是睡意正浓,他也会立即按时起床,而不是像一些人起身关掉闹钟,再回到床上去睡。对于优秀员工来说,“立即行动”就是他的座右铭。

许多人都为自己制定过不止一个目标,但是有些人往往一个也实现不了。因为相对来说制定目标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难的是付诸行动。制定目标可以坐下来用脑子去想,实现目标则需要扎扎实实的行动。

所有的梦想必须化为行动,因为行动才有力量。不管你现在决定要做什么事,不管你现在设定了多少目标,请你一定要立刻行动。

只有去做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是从现在开始去做,而不是从“明天”、“下个礼拜”、“以后”、“将来某个时候”或“有一天”开始去做。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而言妙用无穷。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你就一事无成。

歌德说:“把握住现在的瞬间,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拥有天才、能力和魅力。因此,只要做下去就好,在做的过程当中,你的心态就会越来越成熟。能够有开始的话,那么,不久之后你的工作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3.成功在于多次尝试

成功金言: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试一试,就是尝试、体验,对愿望有所行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这是一句简单的谚语,却也揭示了一个道理:迈向成功需要冥思,更需要行动。

有个笑话。一个醉鬼深更半夜跌跌撞撞地往家里走,可连方向都弄错了,竟走到一片墓地里。有一家人明天要给亲人送葬,提前挖了个大深坑。醉汉一不留神掉进了坑里。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仍然爬不上来。正当他准备稍事休息再往上爬时,突然有人冷不防地在他肩上拍了一下,阴阳怪气地说:“别费劲了,我试过了,你爬不上去的……”这一惊吓非同小可,他以为遇到了鬼,噌!一下子跃出坑外,撒腿跑了个无影无踪。原来拍他的人也是个掉到坑里的醉鬼。

年轻人之所以还仅仅只是在想成功,是因为现状还没有把你逼上绝路,你还得混下去。所以你必须让自己强烈地恐惧你现在的样子,否则,长此以往,你就会像-只放在一锅冷水中的青蛙一样,终有一天难逃苦海,而变成一锅“青蛙汤”的。

决心,强烈的决心,只有你决定改变的心才能帮助你迎向成功。试一试不同于想一想。小马过河的故事众所周知,未踏进河你将永远不知河水的深浅,做任何事都应有试一试的干劲,别因一点困难而退却,人最难得的就是能够迎难而上。鲁迅先生说过,人最可贵的是跨出第一步,坐而等待平安,等着前进,如果能够可以的话,那自然是很好的,但有些人却等到头发花白什么也没有等到,那又如何呢?有个人很懒,看着别人地里今年又是大丰收了,他美滋滋地想:要是我地里种的玉米今年是大丰收,那该多好呀!留一些吃,拿一些去卖,换来钱可以买回一条狗,买新衣,还买……可是在别人忙于耕种施肥时,他在睡觉;别人忙于锄杂草,料理地里种的庄稼时,他还是在睡觉。结果可想而知,当别人获得大丰收,他还是望着地里杂草丛生做美梦。那句话说得好,愿望只是美丽的彩虹,行动才是浇灌果实的雨水。

试一试又要有想一想作为指导的前提。不假思索埋头苦干,那是盲目的举动;漫不经心地蜻蜓点水般地干事,那将事倍功半。俗话说,说到不如做到,但做到首先要想到,必要时还需三思而后行。成功不是拱手可得的,不是努力一次即可迈向终点的。有的同学临近考试时挑灯夜读,结果没考好,愤愤然地说:“太不公平了,我都苦战几个日日夜夜了,结果才得这点分。”可是你扪心自问,平时不努力,几天的努力就能弥补以前的懈怠吗,爱迪生发明电灯,他试了多少次?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记住了:“云彩有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

人生的本质在于创造,而创造就是改变人生的行动。由此可见,行动即是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