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是一种学问,其中奥妙无穷,但最有效的赞美则是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人。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对方愉悦,更具有表现出真实感的优点。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我的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因为这种赞美比起一个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也更容易相信它的真实性。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个名叫布德的副官,他对赞美曾有过非常深刻的见解:背后赞美别人的优点,比当面恭维更为有效。可以说,这是一种很高的赞美技术,在人背后赞美人,在各种赞美方法中,要算是最使人高兴的,同时也是最有效果的。
因为当你直接赞美别人时,对方极可能以为那是应酬话、恭维话,目的只在于安慰自己罢了。若是透过第三者的传达,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时,当事者必然认为那是认真的赞美,毫无虚伪,于是真诚接受,感激不已。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你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会不高兴吗?这种赞美,如果当着你的面说给你听,或许会适得其反,让你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是不是出于真心。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觉得特别地悦耳动听呢?那是因为你坚信对方是在真心赞美你。
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可把这种方法派上很多场合。例如,一个员工,在与同事们午休闲谈时,顺便说了上司的几句好话,“咱们的上司很不错,办事公正,对我的帮助尤其大,能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如果这几句话传到他的上司的耳朵里去了,这免不了让上司的心里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时,这个员工的形象也上升了。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生活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生活没有多少轰轰烈烈被载入史册的事情等着我们,我们要做的只是细节,一个又一个。现在,我们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的耳朵里。
在说别人的好话时,当面说和背后说是不同的,效果也不会一样。你当面说,人家会以为你不过是奉承他,讨好他。当你的好话在背后说时,人家认为你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你的情,并感谢你。假如你当着上司和同事的面说上司的好话,你的同事们会说你是讨好上司,拍上司的马屁,而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轻蔑。另外,这种正面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果反而很小,甚至有反效果的危险。你的上司脸上可能也挂不住,会说你不真诚。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上司不在场时,大力地“吹捧一番”。这些好话终有一天会传到上司的耳中的。
“前”与“后”的关系构成一个整体。所谓“思前想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生也有“前台”与“后台”,即如何处理好人前与人后的关系,往往影响很大。坚持在别人背后说好话,对你的人缘会有意想不到的影响。背后说好话,这样就可以人人不得罪,左右逢源,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4.“自甘堕落”也是一种赞美
成功金言:
“自甘堕落”,由此才能反衬出别人的高大。这是一种变相的吹捧,而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与人打交道时,尤其是与职位比你高的人来往时要记住,不要让你的光芒抢了他们的风头,要不你会得罪自己的上司,堵了自己的后路。
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所以,一个深谙厚黑之道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
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论任何好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知退让之机,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怒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自古以来,只有那些与人分享荣誉者甚至是把荣誉让给别人的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局。事实证明,只有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样对那些可能玷污行为和名誉的事,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主动承担一些过错,引咎自责,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完善而清高的人。
战国末年,秦王准备吞并楚国时,秦王政没有采纳老将王翦“破楚非六十万大军不成”的意见,而是起用了作战英勇的青年将领李信,率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结果被楚军连破两阵,李信率残部狼狈逃回秦国。
秦王毕竟是一代枭雄,他后悔当初自己轻率,随即下令备车驾,亲自去见王翦,恭恭敬敬地向王翦赔罪,说:“上次是寡人错了,没听王将军的话,轻信李信,误了国家大事,为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务必请王将军抱病出马,出任灭楚大军的统帅。”
王翦冷静地说:“我身受大王的大恩,理应誓死相报,大王若要我带兵灭楚,那我仍然需要六十万军队。少于此数,我们的胜算就很小了。”
秦王当即同意。随后征集六十万大军交给王翦指挥。
出兵之日,秦王政率文武百官到灞上为王翦摆酒送行。饮了饯行酒后,王翦向秦王政辞行,并惶恐地说:“臣有一请求,请大王恩赐些良田、美宅与园林给臣下。”
秦王听了,有些好笑,说:“王将军是寡人的股肱之臣,日下国家对将军依赖甚重,寡人富有四海,将军还担心贫穷吗?”
王翦分辩说:“大王废除三代裂土分封制度,臣等身为大王的将领,功劳再大,也不能封侯,所指望的只有大王的赏赐了。臣下已年老,不得不为子孙着想,所以希望大王能恩赐一些,作为子孙日后衣食的保障。”秦王哈哈大笑,满口答应:“好说,好说,这是件很容易的事,王将军就为此出征吧。”
自大军出发至抵秦国东部边境为止,王翦先后派回五批使者,向秦王要求:多多赏赐些良田给他的儿孙后辈。
王翦的部将们都不理解,王翦对他们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大王生性多疑,为了灭楚,他不得不把秦国全部的精锐部队都交给我,但他并没有对我深信不疑。所以,我不断向他要求赏赐,让他觉得,我绝无政治野心。因为一个贪求财物,一心想为子孙积聚良田美宅的人,是不会想到要去谋反叛乱的。”
王翦自损其名,伸手向秦王要求赏赐,使秦王更加深信他不会造反,从而全力支持他对楚作战,使王翦无后顾之忧,一举灭楚。
事实上,上司为了保持自己的位置,可能不会警惕身边他眼中的蠢人,但是一定会处处提防聪明的下属,害怕“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而且他一般会认为聪明的下属容易成为“家贼”,因为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成“贼”的可能。你一旦成为上司潜意识里的“贼”,那么你以后的路也就多了一个强大的掣肘了。正所谓:功高震主者危,行高举独者谤,自古已然。所以功高之日,一定要忍住自己对美名的贪恋,想办法自损自贬,才能远避祸害。
避免功高震主就要知进退之势,要知进退以下几条必须牢记在心:
(1)要守法。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后世人以为只有慈爱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那就大错特错了,首先应该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2)不参与。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3)不长久。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如果身居高位时一天应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大,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4)不胜任。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可得善始善终。
(5)不重兵。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6)多请教。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一旦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
这一套不仅适用于封建官场,也适用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领导的交涉冲突中,懂得进退,才会求得发展。
人生活在社会中,面对的是纷繁多变的世界,与之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要想立身于世,不得不精明些。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异,有时候就不能显得太聪明。
善辩者不能信任,这已是很多人心中十分牢固的观念。因此在谈话办事时,一定要注意顾及别人心理,不要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必要时不但要把自己的聪明归于别人,而且要善于自损形象。要深悟“大智若愚”的道理,既显示自己的谦逊,又不致使对方相形见绌。
5.赞赏不同于“拍马屁”
成功金言:
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将那些善于说赞美话的人一律称之为“马屁精”,好像这些人人格多么低下,多么不耻于和人们相提并论似的。其实,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误解。
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席莱说:“我们极希望获得到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为害怕别人的指责。”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说着赞美别人的话,只不过这种方式有多种多样。就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来说,多说赞美话不仅不是坏事,相反倒是好事。
在现代交际中,几句适度的赞美对成功做人来说必不可少,一个人总想客观地了解自己,又想得到他人的认同,如果为他人所赞美,他往往会有种成就感,也往往对赞美他的人产生好感。在许多场合,适时得当的赞美常常会发挥它的神奇功效。
有一位着名的企业家给员工陈述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他还是一名见习服务员的时候,常常对生活不满意。特别是上班的第一天,他在杂货店里忙活了整整一天,累得筋疲力尽。他的帽子歪向了一边,工作服上沾满了点点污渍,双脚越来越疼。他感到疲倦和泄气,似乎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好不容易为一位顾客列完了一张繁琐的账单,但是这位顾客的孩子们却三番五次地更换冰激凌的订单,此时的他已经忍耐到了极点。这时候,这一家人的父亲一边给他小费,一边笑着对他说:“干得不错,你对我们照顾得真是太周到了!”突然之间,他就感觉到疲倦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后来,当经理问到他对头一天的工作感觉如何时,他回答说:“挺好!那几句话似乎把一切都改变了。”
忙碌的现代人在繁忙中逐渐丢掉了许多东西,包括短短的几句赞美之语。其实,赞扬就像是照在人们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无法发育和成长。赞美不仅是一种悦耳的声音,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提升我们生活质量的强大力量。
古时候有一个说客,当众夸下口海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愿望,就是要将1000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1000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有个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拈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你了。”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更包含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
在这个社会上,说赞美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赞美话说的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当然,赞美别人也要有技巧,因为千人千面,没有谁会喜欢千篇一律的赞扬话。赞美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为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要赞美别人时,也不可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小孩时,你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赞美的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得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好像很健康。”是不是好多了!
所以,赞美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赞美话,会超过一般赞美话的效果,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赞美话不同。
卡耐基认为,在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学会尊重别人,尽量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一个和谐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是彼此之间互不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是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和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所以一句简单的赞美之词,可使人振奋和鼓舞,使人得到自信和不断进取的力量。
某校有一位同学,在一次命题作文中,抄袭了一期杂志上的一篇散文。极为巧合的是,语文老师恰恰手里有这一期杂志。多年的从教生涯,使他深深地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要鼓励和赞扬,这比用挖苦和指责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它给同学的,是正面的引导和促进。所以,他没有批评学生,而是把这位同学私下叫到房间里,称赞这篇散文写得很好,并帮助他分析了文章结构和起承转合,嘱咐他向更高的写作目标奋斗。结果,这一次保护面子的赞许行动,在这位同学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真的爱上了写作,靠着自己的执着和勤奋,终于成为了知名的业余作家。赞赏的力量有时的确是十分惊人的,它简直到了点石成金的程度。
美国马斯洛层次理论认为:自尊和自我实现是一个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它一般表现为荣誉感和成就感。而荣誉和成就的取得,还需得到社会的认可。赞扬的作用,就是把他人需要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拱手相送到对方手里。当对方的行为得到你真心实意的赞许时,他看到的是别人对自己努力的认同和肯定,从而使自己渴望别人赞许的愿望在荣誉感和成就感接踵而来时得到满足,并在心理上得到强化和鼓舞。他能养精蓄锐,更有力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向着自己的目标冲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善于赞扬别人优点的人,绝不是单方面的给予和付出,同时他也会得到很大的收获。不知你是否也有这方面的体验,赞扬别人,往往也会激励自己。别人的精神会感染我们,别人的榜样会带动我们,人家可以,而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6.恭维是最好的“润滑剂”
成功金言:
实事求是地、适当地赞美对方,可以创造一种热情友好、积极热烈的交往气氛。赞美可以获得对方同样友好的回报。如果能够满足别人人性的渴求,懂得赞许、善于赞许,那么你将成为一个有同情心、有理解力、有吸引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