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语言的突破
20990700000023

第23章 演讲的艺术(2)

要使听众能够听懂,一定要在演讲时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语,从语音上要求标准,从词汇、语法上要求正确。

要使听众听清楚,就要做到说话时字词的发音正确,不要使用方言读音或读错别字。对于把握不准的字词,一定要查字典,以求发音正确无误。如果方言混杂、满口错字,一定会让听众讥笑,导致演讲的失败。

在演讲时,声音洪亮圆润也是演讲者必须注意的地方。演讲时,演讲者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两个人,而是成百上千人,要想使每个人都能听清楚你的讲话,除借助必要的扩音设备外,还要求演讲者的声音洪亮圆润。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演讲者在台下时注意训练,协调运用发音器官,克服鼻音、喉音、颤音、漏气和粗野叫喊等不良发音方法。古罗马时期的朗加弩斯说过:“声音的和谐是一种具有自然威力的手段,它不但能吸引人们,使人愉悦,而且能大大提高人的灵魂和操纵人的心情。”

语调是表达情绪、传递思想的重要手段。语调是指演讲者在讲台上对听众的特定的说话语气和格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轻重等因素。只有掌握和运用好这些语音因素,才能使语调富于变化和韵味,具有抑、扬、顿、挫的特点,表达出语意和情感的丰富多彩和起伏变化。

在演讲时,语速的变化对思想情感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语速是指演讲时有声语言速度快慢急缓的变化。演讲中或迅疾或舒缓的不同节奏,表示着不同的思想感情。演讲者必须善于灵活自如地控制自己讲话的速率,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

5.让你的演讲简洁有力

成功金言:

在演讲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即使内容充实的演讲,也不宜太长。

演讲语言的短句特色,是指演讲者在演讲中,把本来可以用长句表达的意思变成短句,使演讲语言显得短小精悍、明快有力。

1985年9月底,上海青年报记者对上海铁路新客站工地总指挥进行了关于工程什么时候能完成的采访。

总指挥严肃地发表即兴演讲:“不超国家预计开支,不误工期!这是我们向党、向人民立的军令状。缩短生命,无所畏惧!延长建设工期,办不到!党,不允许;人民,不允许;我们的年龄,更不允许!……困难再大,我们靠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问题再多,我们靠设计人员的聪明才智去攻克难关;时间再紧,我们靠创业者争分夺秒的拼搏精神……”

这位总指挥的演讲,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充分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这里,可以看出,总指挥的演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句子短。

与短句相比,长句无论在气势方面,还是在力量方面都要逊色得多。所以,短句特色是提高演讲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

据不完全统计,善于宣传鼓动的宣传教育工作者李燕杰、曲啸、彭清一、刘吉等的演讲,其句子的长短一般均在八个字左右。

国外的一些演讲大师,如列宁、林肯、丘吉尔等,他们讲的是欧化语言,虽然句子稍长些,但也都在十个字(中文译文)以内。

所以,从中外演讲大师的实践来看,短句特色是一种成功的演讲技巧。

从比较的角度考察,书面语言句子长,优点是精确、全面;缺点是呆板和累赘、冗长。而演讲句子短,简洁明快,生动有力,充满生气,在演讲时总有一定的“不言而喻”的情境和语境,表达时可以借助非言语传播手段(如语调、语速、衣着、手势、表情等等),所以尽管句子简短,仍能很好地传情达意,而且琅琅上口,有助于记忆,因此能收到很好的演讲效果。

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等等,也都是长句短说的典型例子。

这些短句,不仅简洁明快,而且能给人以深刻印象,便于记忆,经久不忘。正如恩格斯所说:“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

由此可见,要提高演讲效果,就要注意长话短说,使句子简洁明了,短小精悍。

革命导师列宁在《纪念葛伊甸伯爵》的演讲中,曾用三句长、短句交叉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三种典型人物:

“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为之作斗争的,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在运用短句特色时,事先一定要有充分准备,能用短句表达的,决不用长句,或者把长句化为若干短句。在演讲时,若有的句子不宜变为短句,就不必硬性地使用短句,而应注意长、短句的交叉使用,使长、短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演讲语言疏密有致,波澜起伏,也能使演讲丰富多彩,吸引听众。

所以,演讲到底是长一些好,还是短一些好,不能一概而论,只要有内容,有感情,长短都可以。不过,在现代交往中,社会节奏快,时间观念强,说话简洁会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说出的话自然就有力度,而演讲因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更是如此。

一位作医生的演说者,一天晚上,在布鲁克林的大学俱乐部演讲。那次集会,时间拖得很长,已有很多人上台讲过话了。轮到他演讲时,已是凌晨了。他要是为人机智圆滑一点或是善解人意一点,应该上台说上十几句,然后让人们回家去。但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展开了一场长达45分钟的长篇演说,极力反对活体解剖。他还没讲到一半,听众就希望他从窗口摔出去,并摔断某些部位,任何部位都可以,只要能让他住口就行。

演讲最好还是短一些为好,特别是如果本来就没有多少话可说,而喋喋不休,更会让人生厌。即使演讲的内容很充实,如果太长,也会让听众受不了。

林肯在他一生中发表过许多重要演说,但最引人瞩目、评价最高的一次演说,就是在葛提斯堡为纪念一次战役胜利和庆祝国家烈士公墓建成的大会上的演讲。这次演讲不到3分钟,共10句话。当时,新闻记者甚至连拍照都来不及,他却已经讲完了。但他的演讲观点明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民有、民活、民享”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而且逻辑严谨、语言精湛深刻,有极大的鼓动力和号召力。3万多听众发出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连在他之前演讲了两个小时的着名演说家埃弗雷特也写信给林肯承认:“如果我在两个小时内所讲的东西,能稍微涉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我就十分欣慰了。”

与其长而让听众生厌,不如短一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演讲短一些未必不能把问题说清楚,短,一方面能让听众意犹未尽,一方面能表现出演讲者的概括能力。

演讲受听众可接受性的制约,面对听众演讲往往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修改演讲稿时还须考虑篇幅长短是否符合规定的时限。如果超过规定的时限,应当压缩文字,删减篇幅。倘若不到规定的时限,有必要的话,还要再增加材料、扩充内容。最好是在保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使内容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样,临场时,可以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做出调整,灵活机动地把握时间。

斯大林在苏联面临德国法西斯疯狂进攻的紧急关头,在莫斯科红场作动员卫国战争的演说,总共才讲了1700多字,用了不到10分钟;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说,举世瞩目,仅有1200多字,用了五六分钟,却把马克思光辉一生的伟大贡献概括无遗。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生前做过多次演讲,下面的《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是他诸多演讲中颇具特色的一篇。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海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与宁静。

“在人类历史上这个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平安返回地球。”

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7月21日,乘坐该飞船的两名宇航员在月球首次登陆。尼克松的这篇演讲,就是通过电视向他们发表的。但全篇只有百余字,极其简短。

如何使演讲做到简洁有力呢,以下几点禁忌可能对演讲者有所帮助。

(1)忌使用空话套话。

有些人一开口就“客套话不断”,少不了客套、谦虚,一分析问题就按老俗套喊空口号,几乎没有有效信息。

(2)忌重复累赘。

有些有用的信息由说话人发出后,听众便接受并储存起来了。但说话人却说话啰嗦重复,以大同小异的形式多次输出,这些信息就成了多余的了。

(3)忌节外生枝。

说话人没有掌握好主题,因此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发挥太多,或意已尽而言不止。这些内容虽然也包含不少信息,但却不是主要信息,而是与主题关系不大的次要信息。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只会增加听众的厌烦心理。

忌口头禅不离嘴。

有些人讲话脱不了“口头禅”,什么“这”、“那”、“对不对”、“是吗”等等,差不多句句不离口,虽然演讲者并非有意,可对听众来说,不但全是无用信息,而且令人生厌,所以必须戒掉。

6.情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

成功金言:

真情实感是演讲的灵魂,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演讲者必须借用一定的形式,否则感情的表达就不畅快,效果也不会很好。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也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这里的推心置腹就是指话语真诚。所谓真,是指不矫揉造作,不言辞虚浮,能够保持说话人的自我本色。所谓诚,就是真心真意、不掩盖、真情流露。

一次余秋雨先生在四川大学作演讲,述及他的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朋友之死的情景,他深情地讲道:他的两个学生正在国外,听说老师病危,中止合同,飞回上海,为老师临终演出。那一天,有着许多毛病的上海人,正如我曾多次写过的一样,都激动起来、崇高起来,好多不懂音乐的人也买票去听。小学生们的家长对记者说:“带他们来,是为了让他们明白什么叫音乐,什么叫老师……”几天后,这位教授死了,龙华附近花店的花一售而空。病房里堆满了鲜花,楼梯上一层一层地叠满了鲜花……

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感人的一幕,使听众分明感受到,那曾经在上海的带了几分悲怆和崇高的气氛,此刻就弥漫在演讲会场。听众的灵魂在演讲者动情的讲述中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

在话语交际过程中,要使对方感受到情感的真实,说话人的话语一定要受到发自内心的充沛的情感支配。一位作家曾说:“说话人装着对自己所说的话毫无情感,把自己隐藏在幕后,也不理睬听众是谁,不偏不倚、不痛不痒地背诵一些冷冰冰的条条儿,玩弄一些抽象概念,或是罗列一些干巴巴的事实,没有一丝的人情味,这只能是掠过空中的一种不明来历去向的声响,所谓‘耳边风’,怎能叫人发生兴趣,感动人,说服人呢?”

正当希腊面临马其顿王国的入侵,而遭遇亡国和失去自由的危机的时候,希腊着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曾经作过一次着名的演说,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充满着发自内心的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他热情洋溢地说:“即使所有民族同意忍受奴役,就在那个时候,我们也应当为自由而战斗。”

从这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词句中,人们看到了一颗真挚的拳拳之心,因而他的演讲,激励了无数的希腊人从聆听演说的广场直接奔赴战场,连向家人作一声道别也认为耗费了时光。他的敌人,马其顿的国王腓力见到这篇演说词,也不由感慨地说:“如果我自己听过德摩斯梯尼的演说,连我也要投票赞成他当我的反对者领袖。”

感人心者莫先呼情。惟有炽热的情感,才会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演说如果感情不真切,是逃不过成百上千听众的眼睛的。

美国着名政治家林肯非常注意培养自己真诚的品格。

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无哗众取宠之心,有实事求是之意,才能取悦于你的演讲对象,使他们接受你的思想。一个演说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用“人工合成”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骗取不到听众的心。因为心弦是不会随随便便地让人拨动的。若要使人动心,必先使己动情。着名演说家李燕杰说:“在演说和一切艺术活动中,惟真情,才能使人怒、使听众信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次演说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斗志。

真情是演说最好的技巧。在演说中,唯有真诚的情感,才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才能唤起群众的热诚,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美国有位小说家说得好:“热情是每个艺术家的秘诀,而每位演说家都应当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个公开的秘诀。这如同英雄的本领一样,是不能拿假武器去冒充的。”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无以得到别人赞同。

有位大学生发表演说时有这样一段话:

“在生活中有棱角的人常常遭人非议;而我认为,一个不被争议的人,是个近乎平庸的人。世界在非议中被认识,真理在非议中被确立。一个真正干事业的人,往往由于被激烈地争议,反而更强烈地闪耀出心灵的光辉!”

这段谈论受主观感情的支配,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论证,它在抒情中洋溢着演说者或悲或喜、或憎或爱的情感,流露出演说者的思想,因而获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

演讲中的情感抒发固然十分重要,但感情是受理智支配的,这个理智,就是要表达演讲的主题。演讲时要时刻牢记演讲的主题,时刻把握感情的阀门,注意控制感情的流量。有的演讲者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一到伤心处就涕泪交流,泣不成声;一到愤慨时就语不成句;一到高兴时又笑得前躬后仰,手舞足蹈。结果,听众只知你在台上喜怒无常,根本听不清、弄不懂你在哭什么、气什么、笑什么。这样,又怎么能与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呢?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联合国大会上作过一次演说,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本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在激动之中忘乎所以,竟脱下一只鞋拿在手里,在讲台上使劲代替手掌拍打,一时全场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