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揭秘神奇的宇宙
20975200000006

第6章 嗨!太阳系,我来了!(5)

(四)消失的行星

小行星的发现同提丢斯-波得法则的提出有密切联系,根据该法则,在距太阳距离为2.8天文单位处应有一颗行星。1801年元旦,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奇果真在该处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发现谷神星大约一年后,人们又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发现了第二颗小行星--“智神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和公转周期几乎和谷神星相同。接着又相继找到了第三颗小行星--“婚神星”,第四颗小行星--“灶神星”……人们终于意识到,在火星与木星的轨道之间,并不是像九大行星那样只存在一颗大行星,而是有一个小行星带。在这个小行星带中,存在着数以万计、大小不一的小行星!后来,随着天文照相术的引进,使得小行星的发现率大增,到1940年具有永久性编号的小行星已经有1 564颗。

提丢斯-波得法则:18世纪,德国数学家提丢斯(JohanmesTitius)提出一个公式,能十分精确地表示出各行星之间相对距离的数字关系。这个公式,在1772年由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JohannBode)公布于众,被称为提丢斯-波得法则。

(五)小行星的命名

小行星是目前发现的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小行星命名既是为了科研工作的方便,也是鼓励小行星发现者。一个小行星从发现到最后定名,先后会有4个名字:天文学家们观测到一个小行星后,不能马上确定它是个新的,就给它一个临时编号,这是第一个名字。这同一颗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观测到,并报告国际小行星中心之后,确认了它是个新的,它会得到第二个名字--一个国际统一的“暂定编号”。当一个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归中被观测到,并且它的运行轨道被精确确定后,这个新的小行星就有了第三个名字--国际小行星中心给的永久编号。第四个名字是由发现者在发现10年内,为它命的名。早期发现者喜欢用女神的名字为小行星命名,后来改用人名、地名、花名,后来演变为发现者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当然,所有小行星的命名,必须经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由13人组成的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通报国际社会。

十三、彗星

彗星是由冰和少量岩石组成的小天体。在夜空中,它就好像是位怪异的不速之客,拖着一条长长的扫帚状尾巴,在繁星点缀的夜空中缓缓移动,所以古人又称彗星为扫帚星。

(一)彗星的结构

彗星的结构多种多样且十分不稳定,但所有彗星都裹着一层称为彗发的挥发性物质,彗发随着彗星逐渐接近太阳而渐渐变大变亮。在彗发中央,常可见到小而明亮的彗核(直径小于10千米)。彗发和彗核一起组成了彗头。有的彗星还有彗云。除了彗头外,彗星还有彗尾,它包括了尘埃彗尾和离子彗尾。离子彗尾看上去比较细小、呈蓝色,由于质量小而加速度较大,它几乎是在彗星与太阳的反向延长线上;由气体和微小尘埃组成的尘埃彗尾比较粗大,呈白色。彗星每次访问太阳都要丢失一部分物质,当它的挥发性物质损失完了,它将成为宇宙中的一颗石质天体。因此对宇宙而言,彗星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的。

彗星的各部分结构:

彗核:呈固态,主要由冰和气体及一部分灰尘和其他固体组成。

彗发:由密集的水汽、二氧化碳和其他不带电的从彗核升华出来的气体组成。

氢云:大团的(直径约几百万千米)但十分稀疏的不带电的氢气包层。

尘埃彗尾:可以长达1千万千米,由从彗核中蒸发出的灰尘微粒组成。我们通常看到的慧尾主要就是这部分。

离子彗尾:可以长达1亿千米,是由于太阳作用而产生的等离子体流。

(二)周期彗星和非周期彗星

彗星的轨道与行星的轨道很不相同,它可能是极扁的不对称的椭圆形,也可以是抛物线或双曲线轨道。轨道为椭圆形的彗星能定期回到太阳身边,称为周期彗星;轨道为抛物线或双曲线的彗星,终生只能接近太阳一次,而一旦离去,就会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这种彗星被称为非周期彗星。这类彗星或许原本就不是太阳系成员,它们只是宇宙中的匆匆过客,无意中闯进了太阳系。周期彗星又分为短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短于200年)和长周期(绕太阳公转周期超过200年)彗星。

(三)哈雷彗星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现了一颗用肉眼可见的亮彗星。当时,年仅26岁的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对这颗彗星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期的观察,他惊讶地发现,这颗彗星好像并不是初次光临地球,在76年前它已经来探访过我们了!通过大量的观测和计算,他大胆地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次出现,1758年底,这颗彗星真的又出现了。后来,为了纪念哈雷,便将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哈雷彗星最近一次回归是在1986年,下一次回归要到2061年,我们才能看见它了。中国是最早记录哈雷彗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直到清末的2000多年间,它的每次回归,我国史书中都有记载。

(四)会变的尾巴

彗星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大小和形态是随着彗星离太阳的远近而变化的,不像其他天体那样有着固定的大小。远离太阳时,彗星看上去只是一个朦胧的亮斑,随着与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彗头的形状也在逐渐改变,彗发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当彗星来到火星轨道附近时,由于受到更强的太阳辐射,从彗核蒸发出的物质逾加增多,这些蒸发物在太阳的辐射压力和太阳风的作用之下,被“吹”向背着太阳的方向,形成彗尾。过了近日点后,彗星渐渐远离太阳,其形态的改变则与接近太阳时相反。当远离太阳时,由于温度很低,彗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便渐渐在彗核上凝固,慢慢地变回朦胧的亮点。

(五)奥特星云和柯依伯带

1950年,科学家简·奥特经过精密计算发现,在冥王星轨道外约30000天文单位至1光年处,可能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球形星云(奥特星云)。它宽达15万天文单位,里面存在着一万亿颗围绕太阳运行的彗星,它可能是许多长周期彗星的源头。这些遥远的彗星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观测到,只有在恒星的引力作用下或彗星相互碰撞时,轨道产生变化,沿着扁长轨道进入内太阳系时,才成为“新”彗星,并被观测到和发现。而柯依伯带是指跨越海王星轨道的,距太阳大约30~100天文单位的一个圆形区域。这个地带里有上万颗的小型冰物质天体,估计它们是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冰体残留物。这些彗星保存着太阳系原始物质的信息,现在它被认为是许多短周期彗星的源头。

十四、流星

在晴朗的夜空里,有时会看见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天幕,飞流而逝,这就是人们常见的流星现象。在太阳系的广袤空间中,布满了无数的尘埃般的小天体--流星体,当它们以很高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后,与大气产生摩擦,形成灼热发光现象,称作“流星”。由于流星体一般很小,大多数流星在大气高层中都烧毁气化了;也有少数大流星,在大气中没燃烧尽,落到地面的残骸就称为“陨星”,也叫“陨石”。

一般地,流星好像夜空中的“散兵游勇”,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夜空中,这些我们称为“偶发”流星。除了这种“偶发”流星外,还有一类常常成群出现的流星群,它们有十分明显的规律性,出现在大致固定的日期、同样的天区范围,所以又叫周期流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流星雨”了。

(一)流星从哪里来

太阳系内除了太阳、九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外,在行星际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尘埃微粒和微小的固体块,它们也绕着太阳运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使其轨道发生改变,这样就有可能穿过地球大气层。或者,当地球穿越它们的轨道时也有可能进入地球大气层。由于这些微粒与地球相对运动速度很高(11千米/秒~72千米/秒),与大气分子发生剧烈摩擦而燃烧发光,在夜间天空中表现为一条光迹,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它一般发生在距地面高度为80~120千米的高空中。流星中特别明亮的又称为火流星。造成流星现象的微粒称为流星体,所以流星和流星体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流星体的质量一般很小,比如产生5等亮度流星的流星体,直径约0.5厘米,质量0.06毫克。肉眼可见的流星体直径在0.1~1厘米之间,它们与大气的相对速度与流星体进入地球的方向有关。如果与地球迎面相遇,速度可超过每秒70千米。如果是流星体赶上地球或地球赶上流星体而进入大气,相对速度为每秒10余千米。但即使每秒10千米的速度也已高出子弹出枪膛速度的10倍,足以与大气分子、原子碰撞、摩擦而燃烧发光,形成流星而为我们看到。特别小的流星体因与大气分子碰撞产生的热量迅速辐射掉,不足以使之气化产生流星现象,而是以尘埃形式飘浮在大气中并最终落到地面上,称为微陨星。据观测资料估算,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流星体,包括汽化物质和微陨星,总质量约有20万吨之巨!

火流星看上去非常明亮,像条闪闪发光的巨大火龙,发着“沙沙”的响声,有时还有爆炸声。有的火流星甚至在白天也能看到。火流星的出现是因为它的流星体质量较大(质量大于几百克),进入地球大气后来不及在高空燃尽而继续闯入稠密的低层大气,以极高的速度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产生出耀眼的光亮。火流星消失后,在它穿过的路径上,会留下云雾状的长带,称为“流星余迹”。有些余迹消失得很快,有的则可存在几秒钟乃至几分钟。

(二)流星雨

流星通常是单个零星出现的,彼此间无关,出现的时间和方向也没有规律,平均每小时可看到10条左右,称为偶现流星(又称偶发流星)。但是偶现流星在整个夜晚的出现频数则不一样:从统计上来说下半夜出现的零星比上半夜多,而且也比较明亮。原因在于下半夜流星是由与地球迎面相遇的流星体和地球追上的流星体造成的,而上半夜出现的流星则是追上地球的流星体造成的。有时候在天空某一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流星数目会显着增多,每小时几十条甚至更多,看上去就像下雨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流星雨。特别大的流星雨又称流星暴。如1833年狮子座流星雨出现时每小时竟多达35 000条(约每秒10条),景象甚为壮观。流星雨是一大群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的结果,这种成群结队的流星体称为流星群。流星群是一群轨道大致相同的流星体,当冲入地球大气时,成为十分美丽壮观的流星雨。当它出现时,成千上万的流星宛如节日礼花一般从天空中某一点附近迸发出来,这一点就叫做辐射点。通常把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名作为该流星群的名字。中国在公元前687年曾记录到天琴座流星雨,“夜中星陨如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载。流星群的各个成员在空间的运动轨道基本上是彼此平行的。由于透视的原因,在地球上看由流星群造成的流星雨仿佛都从同一点向外辐射出来,这一点称为流星雨的辐射点。大多数流星群即以辐射点所在星座或附近的恒星命名,如狮子座流星群、宝瓶座流星群等。

(三)彗星的礼物

通常认为流星雨的出现与彗星有关。彗星是太阳系内一类奇特的天体,它在远离太阳的时候表现为一颗彗核,直径几千米或更大些。一旦接近太阳,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由于彗星核物质的气化会形成巨大的彗发和长长的彗尾。流星群便起源于彗星散射出来的物质碎粒或是瓦解了的彗核。最着名的例子是1826年发现的比拉彗星,地球在每年的11月27日通过它的轨道。1846年1月发现比拉彗星已分裂为二,且分裂后的两颗彗星系间的距离越来越大。1855年,它们双双重新出现,但已经分得很开。以后两次预期彗星该出现的年份都没有观测到,人们以为它失踪了,然而在1872年11月27日夜晚天空中突然出现极为壮观的流星雨,辐射点在仙女座。 1885年11月27日又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原来,比拉彗星在瓦解前早已散发大量的物质,这些物质引起了仙女座流星雨,所以仙女座流星雨又称比拉流星雨。彗星散发出的微粒在漫长的年代中会逐渐因同样辐射压和大行星引力摄动而分布在整个彗星运动轨道上。由于一部分彗星的轨道可以与地球公转轨道相交,当地球穿越这种区域时便会因大批微粒进入地球大气层而形成流星雨。比如狮子座流星雨平常年份流星数目并不多,只是每隔33年才有-次程度不等、规模较大的流星暴出现,这23年就是母体彗星轨道运动的周期。

(四)流星雨出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可能对航天器造成威胁。流星群颗粒大都很小,但速度极高。如果较大颗粒或结构较坚实的颗粒高速撞击人造卫星或其他航天器,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舱面击穿、探测器损坏、太阳能板受损、电子器件因等离子体放电而失效,甚至整个航天器被击坏、击毁等。

2.大批流星群闯入地球大气造成的电离效应可能使远距离电讯发生异常。

3.对云层和雨量的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结中心,会使云层和雨量增大。

4.陨星击中人类或牲畜。

5.严重的撞击灾变事件。尤其是一些个体较大的流星体撞击地球时,产生的后果将是毁灭性的。

6.可以利用流星出现时,因流星体燃烧形成的长条电离离子柱对无线电信号的反射作用,进行高频或甚高频通信,作用距离可达1800千米。因流星通信不受太阳活动或核爆炸影响,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