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反应理论目的是将以上关于新颖性和自动化的观点具体化。两个水平下的实验将依次讨论。
一、洞察力:对新颖性的反应
经验分理论的第一部分阐述了个体对新颖性反应的方式,指出新颖性主要是在任务行为上或理解如何执行任务上所固定。
任务行为上的新颖性:洞察力的一个模型
新颖性在任务行为上存在是有许多原因的。某一类在任务行为中涉及新颖性的任务是需要洞察力的一类任务。它们要求个体发现问题的新颖处和往往不太明显的解答,而这类任务从表面上看有可能是显得不太难的。这样的任务可以很容易理解,但很难解决。常规的关于洞察力的观点包括两种基本的立场:特殊加工观点和非特殊加工观点。
1.常规的关于洞察力的观点
根据“特殊加工”观点,洞察力是一个不同于普通的信息加工种类的过程;这些观点经常在格式塔心理学家和他们的追随者们的论述中提到。他们认为,洞察力源于思维中无意识的跳跃,源于加速的心理加工,源于正常推理加工的短路。这些观点从直观上似乎是有道理的,但是这里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它们没有真正讲明洞察力是什么。其次,没有从实验上提供对这些观点的支持。最后,它本身可能也说明得不够清楚,从而不值得去检验。
根据“非特殊加工”的观点,洞察力仅仅是普通的知觉、识别、学习和想象加工的一个扩展。这一观点认为,过去在鉴别任何特殊的洞察力的加工上的失败是由于这儿根本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加工存在。洞察力仅仅是普通的加工下有意义的产物。不过,我认为不能因为这儿还没有鉴别出洞察力的加工而认为它不存在,而且我相信我们能够为它的存在提供证据。
2.新的洞察力的观点
斯腾伯格等人认为在分离洞察力上的困难是因为洞察力不是包括一个,而是包括三个分开但又相关的心理加工过程。
选择性编码
一个洞察力的选择性编码意味着从无关的信息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有意义的问题一般呈现大量的信息,而只有一些信息是与问题解答有关的。律师在办案时需要选择性编码那些与法律有关的事实,医生诊断病人时要选择性编码那些与诊断和处理病情有关的事实。作为一个洞察力的选择性编码的最好例子是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当弗莱明看到一个已经开始发霉的培植体时,注意到在霉菌附近的细菌遭到了破坏,并假设出这一破坏是由霉菌造成的。这里,他便是以高度的选择性对信息进行了编码,从而发现了抗生素。
选择性组合
洞察力的选择性组合意味着将通常看来零散的信息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与它的各部分不一定是相似的。选择性编码虽然选出了有关的信息,但还需要选择性组合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例如,律师必须知道如何把各种有关的事实组合起来证实案例。医生必须把各种症状组合起来以便鉴别出某个综合病症。最着名的例子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花了很多年积累了构成其自然选择理论基础的事实,而那些年一直困惑他的也正是如何将各种事实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选择性比较
洞察力的选择性比较意味着将新习得的信息与过去习得的信息关联起来。例如,一个富有洞察力的律师必须将当前的案例与法律上的判律关联起来,选择出正确的判律。一名医生或精神分析学家必须将当前的病症与他以前经验中的案例关联,选择出正确的先例。最着名的例子是凯库勒发现苯的环状结构。他梦见一条蛇卷曲着抓住自己的尾巴。他醒后,意识到这一想象正好暗示出苯环的结构。
3.洞察力模型的检验
在我们的一次研究中,30名成人在无时间限制的情况下,解决12道要求很少知识背景的富有洞察力的问题。例如:
如果在你的抽屉里有黑袜子和褐色袜子,比例是4∶5,你必须拿多少双袜子才能保证拿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假设你和我有同样多的钱。我必须给你多少钱,才能使得你比我多10元钱?
睡莲每24小时面积增大一倍。在夏天刚开始的时候,湖上只有一株睡莲。总共花了60天湖面全部被睡莲覆盖。问:在哪一天湖面被睡莲覆盖一半?
一个农夫有17只绵羊。除9只从围栏上的洞口冲出去跑了。问:还剩下多少只?
这4道例题中,第1题强调选择性编码,第2题强调选择性组合,第3题既强调选择性编码又强调选择性组合。第4题两种都不强调,而是一道“陷阱”问题,它要求个体仔细地阅读题目和问题。该题的难点是编码,而不是从无关信息中选择性编码相关信息。
对这样的问题的研究,使我们从中得出了4条主要的结论:第一,被试在解决洞察力问题时,使用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组合和选择性比较。第二,洞察力问题测量到的技能和智商测验测量到的技能不同,但高度相关。不过,“陷阱”问题对于洞察力和智商都不能提供很好的测量。第三,被试在解题时使用的各种洞察力的程度不同。第四,过去在分离洞察力加工过程上的失败部分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洞察力至少可分为三种类型。在其他洞察力也需要的时候,仅提供一种洞察力对于问题解法是不充足的。
在任务理解上的新颖性:概念推断的模型
1.关于概念推断的观点
从新颖性的理解力的角度说,对于一个新颖任务,个体必须在心理上从一个常规概念系统转换到一个新颖概念系统。在这一理解过程中存在5个主要的加工。它们是:
对概念系统中变换的期望的编码
这一加工过程包括作为个体必须认识到,要求变换到的新颖概念系统与个体当前信息加工中所采用的概念系统是不同的。
进入新颖概念系统
这一加工要求个体从当前、常规的概念系统进入一个新的、新颖的概念系统。
在新概念系统中找到一个适当的概念
这一加工要求个体在新进入的新颖概念系统中找到一个适当的概念。
允许一个不确定的关系
这一加工要求个体在新概念系统中加工一个概念,这一概念在种类上是与个体在常规概念系统熟悉的概念不同的。
对于在概念系统中违背变换期望的反应
有时候,个体可能期望在概念系统中有一个变换,但是这一期望却是不正确的。这时,需要从这一不正确的期望中恢复回来,以便个体又能够在常规概念系统中工作。
2.概念推断的模型
这里提出的模型以儿童-成人任务为例进行阐述。在这种任务中,使用4种词即plin,kwef,balt和prosd,代表4种在某一星球上生活的人。plin指出生时是一个儿童,一生始终保持是儿童的人。kwef指出生时是一个成人,一生始终保持是成人的人。balt指出生时是一个儿童,以后长成成人的人。prosd指出生时是一个成人,以后变成儿童的人。用中人代表儿童的图片表征,用大人代表成人的图片表征。每道题中都呈现两个主题,分别描述的是这个人在出生时和以后一生的状态。被试的任务是描述这个人以后一生是哪种人或其图片是儿童还是成人。如果已知的描述是图片的,被试就要判断关于这个人的正确言语描述。如果已知的描述是言语的,被试就要判断关于这个人的正确的图片描述。有3个答案选项让被试选择。解决概念推断问题的策略模型比如,balt,plin答案选项为。
总结
总之,模型提供了个体如何处理执行一个任务上的新颖性以及如何处理理解任务性质上的新颖性的描述。很明显,模型并没有穷尽所有处理新颖性的各种可能的情形。
策略模型中个体在每一个加工过程的输出但是,它们表明,理解个体在处理新颖信息时在某一水平上使用的加工是可能的。
不幸的是,在当前的模型中没有处理个体是如何对情境的新颖性进行反应的。所谓情境新颖性,就是任务是常规的,但情境是非常规的。不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新颖性的反应确实是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下一部分,将讨论智力的经验分理论中的另一个方面,即信息加工的自动化。
二、潜意识:信息加工自动化
信息加工自动化模型提出意识控制的信息加工过程处于个体意识指导下,并且在性质上分成几个等级。这时执行控制过程调控非执行控制过程。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是潜意识的,不处于个体意识指导下,在性质上无等级之分,即在执行控制过程和非执行控制过程之间无功能上的区别。任务执行是通过一个产生式系统来实现的,其中所有的加工都在一个单一的分析水平上发挥作用。
在加工来自新领域的信息时,个体主要依靠有意识控制的整体加工。一个中心的执行控制过程直接激活非执行控制过程,并且接受来自非执行控制过程的直接反馈。信息加工的容量是很有限的,注意只能集中在正在处理的任务上。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总的知识基础供任务中使用的加工提取。在加工来自旧领域或性质上已比较固定的领域的信息时,个体主要依靠自动化的局部加工。一个中心的执行控制过程最初激活一个包括可适用的局部加工的系统和一个适用的局部知识基础。多个局部系统并行操作;在这些系统中的操作是自动化的,而且几乎不受加工容量的局限;注意不是集中在正在处理的任务上。只有已迁移到局部知识基础中的知识供任务中使用的加工提取。关键点是局部系统是作为一个整体由整体系统中的执行控制过程激活。执行控制加工能够作为这一局部系统的一部分举例说明它们自身;当它们在同一例子中使用时,它们与其他加工在功能上没有区别。
其中符号i和j代表两个任意的局部加工系统。整体加工是有意识控制的;局部加工是自动化的。实线箭线代表控制的通道。虚线箭线代表反馈的通道。整体加工系统中的反省成分能够调控自身和每个局部加工系统中的其他成分,局部加工系统又能够在其产生式不能处理一个问题时返回到整体加工系统的控制之中。
在个体拥有很少经验的领域中,加工大部分集中于整体加工系统和整体知识系统。随着专长的发展,加工的比例越来越大地迁移到某个局部加工系统中。使用局部系统的优点是:激活是针对整个系统,而不是针对系统中的各个加工,这样需要贡献给领域使用的注意数量就比在整体控制下少得多。事实上整个局部系统的注意分配就相当于由局部系统激活的单个低级加工的注意分配。使用局部系统的缺点是它仅能够提取到一个有限的知识基础,即进入该局部系统内的知识基础。专家之所以能够通过使用局部系统解决各种情境下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将大量的信息装入了局部系统。新手之所以不能使用局部系统,是因为这些系统中才仅仅获得较少的加工和较少的知识。
当执行控制过程意识到某一情境是与某个局部系统潜在相关的时候,控制便进入该局部加工系统。局部加工系统被认为是具有一个产生式系统的性质,一组产生式准备作用于正在处理的问题。这些产生式包括的功能有执行控制的,也有非执行控制的。但是所有这些功能都结合成一个单一的、无层级之分的系统。当任务在执行过程中,某个系统中没有一个产生式能够满足给定的条件时,控制就重新返回到整体加工系统。如果在所有局部系统中都没有找到一个产生式能够满足给定的条件,整体加工就必须决定如何处理这一新任务或新情境。一旦这一任务或情境被成功地解决后,从整体加工中学到的这一新经验就可能装入某个局部加工系统,这样当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形时,就不用从局部加工系统中退出去求助整体加工系统了。
根据这一观点,在某一领域专长发展的程度较大地取决于个体将新信息以可利用的方式装入某个局部加工系统,并在需要时提取到这一信息的能力。这一观点与某些理论家的观点相矛盾。他们认为在智力功能中第一位是知识本身。我认为这些研究者过分强调知识基础本身,而没有足够认识到个体将这一知识装入一个有效的局部加工系统的能力。根据现在的观点,两个下象棋有相当长一段时期的人,一个可能成为专家,又另一个仍是笨蛋的原因是前者能够以一种富有效验的方式开发信息,而后者却不能。专家所拥有的大量知识基础是象棋手专长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它来源于专家有效地组织他或她在成千上万个下象棋中所遇到的信息的能力。
专家在其专长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是因为他能够在发展的比较完善的局部加工系统中停留较长的时间,以便释放出整体加工的资源以处理新情境。新手被新信息所包围,必须频繁地从事于整体加工,以致大多数新信息很快丢失。因此,专家在专长领域更胜任处理熟悉的任务。专家也更熟练地学习新任务,因为他可拥有相对较多的整体加工的资源用于所面临的任务和情境的复杂方面。专家还能够并行执行更多不同的任务,因为虽然整体加工系统必须有意识控制和按顺序执行,但多个局部加工系统却能同时操作。例如,对于一个新手,驾驶一辆轿车会耗费他几乎所有的整体加工资源。而对于一个专家,驾驶一辆车耗费的是局部加工资源,而释放出中心的资源用于其他任务,除非遇到一个新情境时才返回到整体资源的控制之下。
总之,当前的观点基本上由有层级和无层级两个分观点组成。在整体加工模式中信息加工是有层级的、受意识控制的,在局部加工模式中信息加工是无层级的、自动化的。专长的发展较大地取决于局部资源所提供的信息加工的保障。当利用这些局部资源时,多个任务的并行执行便成为可能。
这里阐述的是自动化观点以及对新颖性反应的观点。它们所假定的内部加工结构和心理机制在性质上还未阐述得很清楚。然而一个完整的智力理论是必须在这些结构和心理机制的性质上作详细阐述的。因此,下一章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