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运用传奇故事解读科学发现创造
20967300000003

第3章 前人的伟大发明(2)(2)

当一道伽马射线放出来时,这个量度就会因盒子的容量而改变。这变化就转成计数器上的读数。计数器接在电脑上,电脑会登记每次曝光出现的射线程度(也就是说电脑是借助计数器上的射线强弱程度,记录射线的变化)。这些读数会储存起来,直到组成一张完整的影像,这样就拍下了射线在盒中碰到的东西。

扫描结束后,电脑要花掉一定时间处理读数,在监视器上将读数组成照片,再用拍立得摄下荧屏上的影像,就变成了电脑断层扫描的永久记录。它显示出盒内物体画面,是一般X光摄影所看不到的。这清楚的影像也是人们从未见过的。郝菲德在条件成熟后把电脑型样辨识知识与医疗放射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进入了人体试验阶段。

1971年秋,在爱默医院,第一位接受扫描的患者是一位被诊断患有脑瘤的女土。那女士躺在平坦的长沙发上,头部以水袋固定着,X光可以穿过水袋而不受影响。扫描机的循环轨道绕着她头部扫描。扫描只用几分钟,事后的处理工作较长,先要把资料从X光转到磁带,从磁带再转到电脑,再回到磁带上;然后把磁带放映在示波器荧屏上,最后照在拍立得底片上。当郝菲德拿着照片让外科医生们检查时,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那组照片告诉人们,患者的左脑前叶有个囊状肿瘤。原先若是不动手术就无法得知这肿瘤的存在,现在却能在不损害病人机体的条件下看得一清二楚。

郝菲德虽然相当高兴,但他想到这机器,尚存在许多缺欠,应予改进之处还很多。于是他要思考一个较为精准的电脑断层扫描机。后来微电脑问世,带来了重大改变,大幅度缩减了扫描步骤和时间,同时可将资料处理技术直接引进医院。改进后的头部扫描机已较完美了。

1975年,郝菲德在一次展示会上向放射线专家们展示了第一批全身断层扫描照片。照片的清晰度使专家们感到非常惊讶,最后他把一张曝光完美、对比鲜明的照片放在荧屏上,照的是他自己的内脏。这张照片太出色了,专家们激动得站起来欢呼。大家从未见过这样好的效果,也从未想过能够见到这么好的东西。

从此,郝菲德发明的电脑断层扫描仪,打开了世人的眼界,为生理学和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此项发明于1979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十一、体温计根据什么原理做成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教授,1564年生于比萨城,曾任罗马科学院院士。

一天,他去医院看病,一位医生告诉他现在还没有准确测量病人体温的好方法,这样诊断病情就很麻烦,诊断的结果也不够正确。

伽利略教授记住了医生这段谈话。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解决测量体温的仪器,从此时刻注意着解决办法。

一天,伽利略教授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学里上实验课时,他问学生:“当水的温度升高时,装在罐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一位学生站起来回答说:“因为温度升高的水,体积增大了,所以会膨胀上升。一旦水冷却了,体积会缩小,又会降下来。”学生的回答很正确,使他深受启发。他想,既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那么,反过来不也可以从水的体积变化测出温度的变化吗?

伽利略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一根非常细的试管里装进一些水,再抽出管内的空气,使管内处于真空状态、然后将试管密封起来,并在管上刻上刻度,做成后,他拿着这支试管来到医院,让一个正在发高烧的病人用手握住试管。很快,试管里的水开始上升,几分钟后,超过了摄氏38度,人们兴奋地欢呼,伽利略的试验成功了。他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体温计。

后来,人们在使用中不断改进,用水银代替了水,就是现在使用的体温计。这虽然是伽利略一生众多发明中最小的一项,但是人们也是不会忘记的,并将代代相传。

十二、听诊器的出现

利奈克斯是法国一位年轻医生。在没有发明听诊器之前,给病人看病时要了解病人心肺活动情况,是沿用传统的老方法,医生耳朵贴在病人胸部静听。一天,有位年轻的姑娘来看病,说是胸口疼。利奈克斯医生建议听听她的心脏,让她揭开上衣,以便他的耳朵贴在她的胸部。那位姑娘害羞地拒绝了他,病也没看,起身走了。当时利奈克斯想,要是有一种器械,有距离地贴在病人胸部,听清病人心脏跳动声音,那多好啊。

1809年秋季的一天,利奈克斯医生在巴黎一个广场漫步走着,看见几个小孩围着一根大圆木玩耍。他好奇地停下来看看。这根大圆木约有6米长,圆木的一端有个孩子手拿一根细铁棒敲打圆木,另一端又有个孩子耳朵贴在圆木上倾听,不时的叫喊:“听到了,听到了,敲了5下。”利奈克斯看着觉得很有趣,大步走上前去,对那孩子说:“小朋友,让我来听听好吗?”那孩子抬头一看,是位叔叔,便爽快地站起身来让给他听。利奈克斯蹲下去把耳朵贴在圆木上,清楚地听到敲打声音。他兴奋地喊:“听到了!听到了!”他站起来说:“太有趣了!”忽然想起声音能沿着木材等固体传播,不易扩散,音量损失较小。他灵机一动,心想何不用这种方法听听人的心脏跳动情况呢?

他回到家里立即找了一根细木棒,在家人身上试验,果然有效,心脏跳动声听得一清二楚。后来他在医院的实际操作中又用空心圆木管代替水棒检查病情,效果更好。他又不断改进和完善,最后用橡胶管做成有两个喇叭形听筒的听诊器。

利奈克斯用他发明的听诊器,听了健康人胸背、腹的声音特征,然后又听了几种病患者胸、背、腹的声音,都详细记录下来了,通过对比,总结出各种疾病,内脏会发出何种声音。1819年,他发表了《心脏病与听诊法》一书。从此,听诊器成为医生不可缺少的诊断用具,直到今天还发挥着它应有的功能。

十三、叩诊术的发明

世上在没有X光,也没有听诊器之前,医生给病人看病是用叩诊术。叩诊时让病人仰卧在床上,医生将左手的中指或食指第二节紧贴在患者胸部或其他部位,再用右手中指叩打左手指节二节,这样可以听到叩诊声音。医生以此音来判断病因。因为人体的肌肉、肝、心和含有气体的肺、装有食物的胃肠,在被叩击时,都会发出不同的声波。不同部位的叩诊声音也是不同的。医生根据不同的声音来诊断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公元1700年以前,意大利有位医生名叫奥恩布鲁格,他出生在商人家庭,父亲是一个酒店的老板。那时候酒是装在一人高的大木桶里,存放在地窖中。奥恩布鲁格小时候常跟爸爸到地窖里取酒。哪个桶里有酒呢?他父亲用手指敲一敲酒桶,就能探听到桶内是否有酒。因为空桶被敲后能发出清脆的声响;满桶被敲后发出的声音是沉闷的。小奥恩布鲁格很快就学会了这个技巧,掌握了这种敲桶探测法。

奥恩布鲁格长大后学医,成了一名医生。有一天,有位病人找他看病,说胸口不舒服,喘气很费力。是什么病呢?那时还没有诊断器具,奥恩布鲁格查来问去弄不清楚病人得了什么病,眼巴巴地看着病人死了。

奥恩布鲁格要弄清病人死的原因,求得死者亲人的同意,解剖了患者的尸体。原来患者胸腔积满了脓水,是脓胸致死的。奥恩布鲁格医生真后悔,早知道是脓胸,是有办法抢救患者的。这件事后,他几天没有睡好觉。尸体里的脓水在他眼前不断地出现,家属的哭泣声在他耳边不断地回响。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到他的面前。他思索着以后再遇到这类病人该怎么办呢?

他忽然想起,童年时跟随爸爸敲酒桶的事,联想到人的胸腔不是很像酒桶吗?如果敲一敲胸腔不就可以听出里边有没有脓水了吗?于是奥恩布鲁格做了反复的实验和观察解剖,探索着胸腔病和叩击声音之间的关系,终于写出了医学论文,发明了叩诊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