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臭豆腐的发明
两百多年前,清朝康熙年间,北京前门外延寿街有家豆腐坊,业主叫王致和。他每天清晨起来,挑担豆腐走街串巷叫卖,小本经营赚点辛苦钱养家糊口。有一年夏季的一天,他挑一担豆腐东奔西走沿街叫卖,从早晨忙到天黑,当天做的豆腐却只卖了一少半。眼看豆腐要变味了,怎么办?扔了太可惜,他只好找个空坛子,把它放进里边。没料到连续几天生意都不好,剩下来的豆腐越来越多,放久了,坛子里的豆腐开始发了霉。王致和还是舍不得丢掉,又在豆腐上撒些盐,盖上盖儿,搁在一边了。又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生意好,他的一担豆腐很快就卖完了,回家早,闲下来想起了坛子里的豆腐,便揭开坛盖,一股奇臭立刻扑鼻而来。他仔细一看,豆腐有些变色了。无意中取一点尝尝,是一种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居然越品尝越香。于是,他让家里人都来尝尝,大家都说味道好香啊。
王致和高兴极了,他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个新的豆制品种。于是,他仿照原办法,将许多豆腐切成小块放进几个坛子里,撒上盐,盖上盖儿。过了几天,王致和豆腐作坊的新产品“臭豆腐”上市了。那些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闻讯赶来,都争着买新鲜的臭豆腐,品尝这种独特的风味。自从有了这种新产品,人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前来购买传说中的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从此,王致和的臭豆腐出了名。经他进一步的完善,生意越做越兴隆。臭豆腐“臭”名远扬,一直流传至今。
二、豆奶的发明
20世纪9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曾载:“三千年来,用大豆制成的各种食品,一直是中国人食物蛋白的主要来源。在远东甚至有人称大豆为‘中国母牛’。香港商人罗桂祥独具慧眼,将豆奶发展成为一项成功的事业,豆奶已经成为该城市热门饮品。”
罗桂祥是广东人,1910年出生于梅县,父亲是一位教师,全家依靠父亲教书生活。当时梅县地少人多,许多人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他的祖父十多岁就随同乡人到马来西亚槟城一个油米杂货店打工。后来祖父病逝,父亲也离开家乡去了南洋。
罗桂祥在家乡读了两年小学,10岁随母亲到马来西亚他父亲谋生的地方居住。父亲对罗桂祥的学习很重视。罗桂祥在当地华侨学校读两年中文,又转到英文学校读完初中,毕业后被当地华侨民政公司聘为翻译。在这里,他得到了南洋一位大资本家余东璇的赏识。余东璇资助罗桂祥到香港大学攻读商学,毕业后被余东璇聘为秘书,帮助经营地产。
罗桂祥是个胸怀大志的人,经过生意场上的磨炼,他时刻留心着,捕捉创业的机遇。
1937年,罗桂祥到上海办理公司业务。一天,他应邀出席上海青年会举办的晚会,会上听了美国驻南京领事馆商务参赞朱利安的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大豆--中国的母牛》。朱利安说:“中国很贫穷,牛奶属于珍品,多数人无缘饮用,但中国人口仍然继续增长,这完全归功于大豆。是蛋白质丰富的大豆取代了母牛的牛奶地位,大豆是‘中国的母牛’……”这次演讲给罗桂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上海回香港后,他想到劳苦大众因营养不足患病非常多,如果能用中国的“母牛”--大豆为原料制成高营养的豆奶,让劳苦大众吃上低价格的豆奶,一定是件大好事。
1939年的一天,他找来四位好朋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他们,得到了赞同,并集资1.5万港元,组建“香港豆品公司”,试制豆奶。经过无数次研制后,于1940年3月9日终于成功,取名“维他奶”,向市场试销。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进,终于研制成适合香港消费者口味的“维他奶”,成了消费者的心爱之物。又经过不断努力,香港豆品公司的豆奶推向了世界,财源滚滚,罗桂祥也步入香港前30名大富豪的行列。
三、咖啡的来历
一千多年前,有一位聪明伶俐的牧羊人,他住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凯夫小镇。
一天,牧羊人赶着羊群走着,发现有一块新鲜的草地,他就把羊群赶到新草地上,让羊群吃饱。傍晚,牧羊人赶着羊群回家,发现今天的羊比往常兴奋,不愿意进圈,晚上也不好好睡觉,像着了魔似的“咩、咩”叫。牧羊人对羊群这些反常的现象有些奇怪。第二天,他又把羊群赶到那片草地上,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这片草地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灌木,开着小白花,结有小浆果,羊很喜欢吃它的叶子。到了晚上,羊群仍然像第一天那样兴奋。牧羊人想让羊群恢复原来那样的安静,第三天他把羊群赶到没有那种灌木的草地上,到傍晚羊群又像往常一样安静听话了。
牧羊人从中悟到,一定是那种灌木在起作用。于是他跑到有那种灌木的那片草地上,折了几个枝拿回家。他试着品尝灌木的叶子,觉得有点苦味,又摘下几粒浆果放到嘴里,嚼一嚼,觉得既苦又涩,他马上吐了出来,顺手扔进火炉里,一会儿,冒出一股好闻的香味。他又摘下几粒浆果,好奇地试着再嚼嚼,此时虽然味道有些苦涩,但越嚼越觉得清新爽口。
牧羊人一连几天都嚼这种浆果,感觉到精神兴奋、干活有劲。他把这件事告诉了镇上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尝了尝,都觉得很爽口。有的人把浆果研成粉末冲水喝,这个办法很快传开了,冲水的粉末成了当地人喜欢喝的饮料。因为这种饮料是在凯夫镇产生的,后来,人们就叫它“凯夫”。现在人们叫它“咖啡”,正是“凯夫”的谐音。
四、味精的发明
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有一名教授叫池田菊苗,1908年的一天,他上午在学校实验室作一项化学实验,到中午做完了。他整理了一下,下班回家。贤惠的妻子已经做好午饭,端上餐桌,有几盘炒菜和一碗鲜汤。池田菊苗教授愉快地端起妻子盛好的一碗热饭,吃了起来。他用汤勺舀了一勺汤,品尝汤的味道,觉得非常鲜美可口。他高兴地赞扬妻子说:“你今天做的汤好喝极了,真鲜美呀!”妻子听后,也非常高兴,笑着解释说:“我还正在担心这汤做得不好喝呢。今天上午我去菜市场没有买到合适的蔬菜,只好用海带和黄瓜烧了汤。”池田菊苗教授边听着妻子说,边喝着汤,一会儿喝完了一碗,还没有喝够,又喝了一碗。他边喝边想:“今天这汤为什么这样鲜美呢?是否与海带有关呢?”吃完午饭,上班时他就向妻子要了一些海带,带到了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池田菊苗教授对海带进行了无数次化验、分析和研究。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发现了海带里含有-种叫“谷氨酸钠”的物质,把它放进汤里,能使汤味更鲜美。
池田菊苗教授把谷氨酸钠命名为“味精”。他继续研究,又从小麦和其他一些植物中提取到了味精。这种奇妙的调味品很快传到全世界各地,人们至今仍然在使用。
五、方便面的发明
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给经营者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时时刻刻地寻找机会,发展自己的生意。
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一家食品作坊的老板名叫安藤百福对人们的生活需求很敏感,深知在人们的需求中有做生意的机遇。他家距作坊路较远,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公交电车。有一次他在等车时,看见许多人在饭店前排队买热面条吃。这种情景使他本能地感到机会就在眼前。他心里明白日本人喜欢吃面条,应该在面条上下功夫多动脑筋,来发展自己的生意。
从这天起,安藤百福常常观察日本人吃面条的传统习惯。他了解到普通面条需要用开水煮二十多分钟才能食用,还要另外准备调料,耗费的时间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不相适应。那些在街上排队等候吃面条的人,肯定不是心甘情愿的。他思索着,若能做一种省时、不费事、简单、快速、可口的面条,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安藤百福下决心要开发出一种用水一冲就能吃的面条。他结合日本人的生活特点、习惯吃的口味,开始进行试做。他开始的做法是,先往面里加调料,轧成面条,再蒸熟烘干,待要吃时用开水一冲就可以了。这样轧出的面条不是一根一根的,而是像米饭一堆一块的,几次试作失败了。安藤百福并没有灰心,又想出一个新的操作方案。先把面粉轧成普通面条,然后蒸熟,再浸到酱汤里,使面条吸进咸味。这样就把轧面和加味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又着手解决面条烘干和保存的问题。他试着用热风吹干的办法,觉得不理想,又采取预备性干燥,然后放进一种特制的模具里,经过油炸得到了定形的面条。
经过两年多反复研究和试制,安藤百福的“鸡肉方便面”终于成功,并于1962年获得了制作方便面的专利权。他的方便面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六、罐头的发明
1804年2月,法国拿破仑称帝。他为了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权,强化中央集权的军事机构,不断对外用兵。他亲自率军远征打仗,身经百战,多次粉碎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反动势力。战争中让他最为苦恼的是后勤供应问题。由于常年远征,运输困难,军官和士兵经常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直接影响着体质和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拿破仑在全国发出布告,凡是能提供长时间贮藏或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水果办法的人,可奖赏两万法郎。
布告贴出后轰动了全国,人们纷纷想办法、出主意。巴黎有个年轻人名叫波特,看到布告后,回到家里,让妻子去菜市场买回许多新鲜蔬菜。波特开始想,蔬菜变质,可能是阳光照射的原因,就把蔬菜放在阴暗处。几天后,蔬菜却烂了。波特又想,可能是蔬菜里进了脏东西引起了腐烂,就把蔬菜装进袋子里扎起来,这样保存的时间虽然长了些,但还是烂了。
一天晚饭后,波特看见妻子把剩菜重新煮了一遍,不解地问妻子:“煮这干什么?”妻子解释说:“这样煮后的剩菜,明天吃就不馊了。”聪明的波特听妻子一说就深受启发,想出了新办法。他把蔬菜和水果分别装进玻璃瓶里,敞开瓶口,放进水里煮。待煮沸后,他用涂有蜡的软木塞塞住瓶口,用金属丝缠好,再将瓶子放进水里煮沸。然后取出瓶子放凉,用粗麻布把瓶子一层一层的裹起来,放在常温下。两个月后,波特打开瓶子一尝,食物没有变质,还是很好吃。就这样,波特发明了罐头,得到了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