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从《黄帝内经》中来
20949800000019

第19章 脏腑养生——保卫身体的“王国”,从现在做起(9)

【解析】:

受盛,是承受之意;化物,有消化之意,是指食物通过小肠而化生精微,下输糟粕。小肠接受胃所传下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水谷之精微物质,因此我们称它为“受盛之官”。其精微物质,经脾运化转输到全身,渣滓通过阑门下注于大肠,而没有用的水液则渗入于膀胱排出体外。

【养生智慧】:

小肠性腹泻的主要症状

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和大便、小便的质量有关。如果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反之,如果小肠“化物”功能失职,不能对胃传下来的水谷进行分清别浊,就会出现腹泻。这种腹泻因为是由化物功能障碍引起的,水液不能渗于前,而积于肠道,肠道清浊不分,所以多为水谷不化的腹泻,而且伴有小便量少。

小肠性腹泻主要表现为:病程长;大便稀烂、有黏液、多泡沫、极臭、有油性光泽;大便前有腹鸣和腹痛。

对于这类腹泻病人,中医多采用“分利”方法,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使浊水残渣各走其道,则腹泻自止。

【温馨提示】:

一般来说,小肠发生炎症可以引起消化和吸收不良、小肠的手术切除过长,都可发生腹泻。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

【译文】:三焦能保持全身水道通畅,所以是管理水道的官。人体中的水液所以能够正常代谢,就是因为三焦气化在不断地进行。

【解析】:

全身的水液代谢,虽然是由肺、脾、肾、膀胱等多个脏腑协作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如果三焦水道不通利,就会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液潴留之症,所以《灵枢·本输》也说:“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孤腑”,意思是说明三焦虽为六腑之一,但与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腑不同。其他诸腑皆与相应的脏构成表里关系,惟独三焦无所配合,只是其下合穴出于足太阳膀胱的委阳,与膀胱相联络。张景岳还分别指出了三焦病变的情形:“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可见,三焦在水液代谢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故有“决渎之官”、“中渎之腑”的名称。

【养生智慧】:

两手托天理三焦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而“两手托天理三焦”属于八段锦中的一式,经常锻炼此法可以强健三焦。

通常而言,现代人平时的坐卧立行很少有伸展姿势,我们的胸腔、腹腔中脏器处于挤压状态,而此操双手掌心托天,同时头部仰视,再配合呼吸,使胸腔、腹腔为“舒展”的状态,一方面可以使“三焦元气”的生理功能升降自如,另一方面能使“三焦水道”通畅无比。

具体方法:

1.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目平视,舌尖轻抵上腭,以鼻呼吸,放松周身关节,各手指自然伸展,两臂自然松垂,足趾抓地,足心上提,集中精神,贯注力量。

2.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两侧向上托举,到头顶之后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有如托天之感,两脚跟同时也提起离地。稍停片刻,两臂放下复原,足跟着地。上托时深吸气,还原时深呼气。

此方法如此反复可进行多遍。

【温馨提示】:

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晚上21点至23点)入睡,全身百脉都可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时间上最好不要超过子时。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

【译文】:膀胱的位置最低,是水液汇聚的地方,所以我们将其称为“州都之官”。只有通过膀胱的气化作用,才能使多余的水液排出,而成为小便。

【解析】:

膀胱位居于下焦,经三焦输布后的部分水液化为尿液,贮存在膀胱内。尿液在膀胱中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通过气化作用,自主地排出体外。贮尿和排尿是膀胱的基本功能,故将其比作“州都之官”。因此,膀胱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小便的异常。如《素问·宣明五气》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

【养生智慧】:

膀胱的自我养护之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对膀胱做好养护。具体方法是:

1.细心安排日常膳食结构。俗话说,病从口入,预防膀胱癌与其他肠胃疾病一样,饮食习惯是重要的一环。平时多吃些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A和类胡萝卜素,可以降低膀胱癌发生率。尤其是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菜花、萝卜、白菜、油菜、荠菜等,水果有猕猴桃、无花果、香蕉、大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饮用足够的水。预防膀胱癌,一定要多喝水,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预防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饮水量少的人膀胱中的尿液必然减少,而致癌物质从肾脏排泄到膀胱后,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对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同时,不喜欢喝水或喝水量少的人,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各种细菌在膀胱内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不要长时间憋尿。面对工作压力,有些人习惯将上厕所的时间节省出来工作,这样有可能造成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痛、小腹胀痛等症状。另外,长时间憋尿会使神经缺血或过度拉扯而受损,造成小便疼痛、尿频或尿不干净等后遗症。如果神经受损严重,膀胱括约肌无力,甚至会造成排不出小便的后果。特别是老年男性,随着身体器官的衰退,经常憋尿会导致前列腺肥大,容易引发排尿困难。

4.禁止吸烟。吸烟是膀胱癌最危险的致病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烟草特异性亚硝胺等多种毒性致癌物质进入血液循环中经肾脏过滤,然后通过膀胱从尿液中排出体外。在膀胱内它们可以破坏细胞,从而增加癌症的发病危险。因此,奉劝烟民朋友,为了养护我们的膀胱,希望大家尽量不要吸烟。

【温馨提示】:

有的男士为达到避孕效果,射精前用手指压住阴部的尿道,不让精液射出。经常这样做很容易发生逆行射精现象。逆行射精就是即使不压迫尿道,也会无精液射出。精液经常逆向后流入膀胱中,因精液不循常道外射而逆入膀胱,会使尿道和膀胱产生憋胀和灼热等不适感,引起尿道炎症。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

【译文】:小便失禁是膀胱不能贮藏津液的表现。

【解析】:

水泉,指小便,即指遗尿,小便失禁等。膀胱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与肾互为表里,肾主封藏,职司气化,膀胱对水液的贮藏和排泄,与肾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如果肾气衰弱,膀胱气化无能,即可见小便不利或癃闭;若膀胱失去固摄作用,又可见尿频、小便失禁等症。

【养生智慧】:

尿失禁的防治之法

正常的储尿及排尿都是在膀胱压力与尿道压力相互协调下进行的。正常排尿需要大脑、神经、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的共同作用,任何原因造成储尿期的膀胱压力过高或尿道阻力下降,都会造成尿失禁。这种情况在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调查显示,约有50%以上的中老年妇女有过尿失禁的经历,而且有年轻化趋势。有的女性是在咳嗽、打喷嚏、开怀大笑时就会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有的女性是在提重物时发生尿失禁;也有的人是在跑往厕所的路上裤子就尿湿了……

导致尿失禁的原因很多,比如因职业关系长期憋尿,造成膀胱的功能失调;生育次数过多,这是由于分娩的时候,盆腔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对盆腔内一些器官的支撑能力就下降,并且经阴道生产的尿失禁比剖腹生产发生率高。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腹部脂肪堆积腹压增高对膀胱产生较大的压力也会造成尿失禁;更年期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尿道黏膜变薄,张力下降。除此之外,手术损伤也是引起尿失禁的原因之一。

对于尿失禁的治疗,盆底肌肉锻炼和膀胱功能锻炼是治疗的首选方法。

1.盆底肌肉锻炼:此种方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尿道闭合力,同时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有节奏地收缩肛门,促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尿失禁可得到改善或治愈。方法:自然收缩盆底提肛肌,每次持续10秒钟,间歇10秒钟,连续15~30分钟。每天3次,每次至少进行10~20下。

2.膀胱功能锻炼:进行膀胱功能的锻炼主要是延长排尿的时间间隔,以逐步增加膀胱容量,用意识控制膀胱的感觉刺激,重建大脑皮质对膀胱功能的控制,最终恢复正常的排尿方式。方法:将排尿次数降低在每2~3小时一次,以训练膀胱肌肉的规律活动,直到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温馨提示】:

平时预防尿失禁要做到睡觉前减少水分摄取,避免酒精、咖啡因等利尿性饮料,并将尿液排尽;提倡蹲式排便,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张力的维持或提高;加强体育锻炼;积极治疗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肥胖、腹腔内巨大肿瘤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