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财商老师
20947100000016

第16章 五大才能与训练(财商型孩子的才能训练与启蒙)(6)

人际地图

请你先选好一处繁忙的公共场所(例如公园、火车站、闹区的街角等等),然后让他站在或坐在一个他觉得舒适的地点,你取出带着的笔记本,让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人群。你可随意 任选一个人让他加以观察,根据他迅速的观察,你写下他对这人的所有印象(例如:“家长 ”“雅痞”、“病态的健身运动者”)。写完之后,在那些你认为有十足的证据、支持他 的看法的项目旁划上星号;在那些凭据不足,或无凭无据的项目旁,则划上圆圈。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至少再观察其他三个人。

当他这样观察时,你会发觉,你们所看到的不仅是些为生活奔忙的个人,而可能是一幅构成人类生活的复杂人际互动脉络图--并且,图中大部份的事物,都在无声中进行。按心理学家估算,人际之间互相传递的资讯,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至九十为无声的沟通。这种沟通包含许多种不同的行为,诸如脸部表情、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距离、触摸的方式、姿势、手势,和眼睛对视 。根据传播学家玛莉奥培的估计,人类能用身体做出约七十万种不同的手势动作。研究身体动作的学者勃得威斯特表示,仅是脸部即可做出二十五万种不同的表情。而另一专家克劳特则可辨识五千种不同的手势。此外,身体动作专家休斯则收录了一千种不同的姿势体态。

2.入境随俗

有些表情动作,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例如,因为快乐、悲伤、愤怒或厌恶等情绪而显现的脸部表情。但是,大部份传达人际讯息的表情动作,在不同的文化社会,便有不同意义。 竖起姆指的动作,对美国人而言似乎是表示友善,但是若在奈及利亚做出这种动作,就等于在美国向人“伸出中指”表示“×××”的恶劣下流动作。同样地,在希腊,你若是伸手招呼计程车,也许也会遭人殴打。因为在古代,希腊人曾令罪犯游街,并将粪便涂抹到他们脸上。这一动作的残余部份--一只用力伸出的手,手掌向外--就是希腊文化中流传下来,并被视为猥亵淫秽的象征。

人类的表情动作,何者代表何义,有其复杂的法则。我们可运用这些人际讯号,在彼此之间传递各式各样不同的情感、心意和想法。在这些讯号所代表的意义中,最广义的为表达接受和拒绝的信息,或是表达亲密和疏远的方式。根据爱因斯坦人际沟通医学研究院的院长爱伯特史佛朗的研究,那些表示志同道合、关系亲密的讯号,具有他称之为“相与伴随”的肩并肩式的相互位置。若两人在走路时步伐一致,体态也相似,并且运用同样的手势,这便是“相与伴随”的一个例子。史佛朗同时也提到“框架”式的说法--所谓“框架”式,就是指当两人或一小群人相倚而坐时,形成一个社交单位。而将侧面或背面朝向那些他们不希望包括在自己这一单位内的人;如果你曾经历过贸然闯入两人或三人的谈话圈,而忽然觉得尴尬的场面,那么你也许就进入了别人的“框架地带”。

在人际沟通方面,另一些你必须让孩子了解的重要项目包括:他得知道谁在触碰谁“在群体中最有势力的人,通常最有权去触碰别人),以及谁在主导谈话(最有势力的人,通常会订立标准,决定每人发言的时间该多长或多短),和眼睛对视的方式(两人对视的时间愈久,他们就愈可能彼此非常地吸引--或非常地排斥)。

然而,我们也得让他们记住,“任何”人际讯号都无固定不变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因文化不同,便会产生差异;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要利用这些讯号传递一个与现有信息不同的另一信息的人而言,他们也可随时操纵这些讯号。例如,置身于团体中的一对恋人,可能会刻意地避免二人对视 ,以免旁人猜测他们密而未宣的恋情。在典型的社交场合,我们往往会见到许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暗传讯息的手势动作。

下面的这一练习,即在帮助你训练自己的孩子侦测这些关系与动作。

慧眼识人

请参加某一正式的集体活动,并确定参与的其他儿童都不太认识他(例如某艺廊的开幕式、他与其他孩子都不太熟识的公益活动聚会、公开型的演出,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场合。

当他到达时,先让他在角落找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替自己安顿一处舒服的据点。然后,观察周围三五成群的儿童,看看他是否能从他们的共同举动中,侦测出某一些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的特定小团体。当有人进场时,注意瞧瞧,有无“相与伴随”式的例子(两人或三人步调一致地走进室内)。再向四周环视,看看有无“框架”式的例子(数人同坐,自成一个小单位)。

注意旁人的姿势与手势动作,他们与别人眼睛对视或触碰别人的方式,看看他是否能由这些观察中看出谁是聚会的最有吸引力的人物。找找看,有无任何“泄露”的状况--是否有人因某些动作而暴露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当聚会接受尾声时,四下留意,有无任何“结束的动作”--是否有人在以动作示意该是结束聚会、道别的时刻了。

如果可行的话,你可找一位“内幕人士”(某一位了解大多数在场儿童的人),核对一下他所做的猜测,看看他所观察到的亲密团体,或彼此陌生的人,或强弱顺序是否正确。核对之后,你可以将这些观察记录下来。

3.帮助孩子体会“我们”

某些学者专家近来发现,世界上有些文化是属于“自我”文化类型。这些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视超过对于群体的重视。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则是倾向于“我们”文化;在这社会中,人们较重视人际之间的联系与互相合作。

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事务局,对于“我们”与“自我”这两种文化,曾经上了有趣的一课。若干年前,印第安事务局曾经投入大笔资金,经营一项手工艺品的生意。事务局的投资目的,在于辅导保留区内的印第安族人将来逐步接管此”营业。后来,这项经营失败了,一些局外人便将之归咎于“印第安人缺乏开创精神。”但是,根据知道内情的人的说法,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失败的症结,是由于印第安事务局强将美国白人的经营理念加之于印第安人的缘故。

依照美国白人“自我”文化的观点,事务局为印第安人订立的经营方式为:以各种奖励办法酬报个人的工作表现,并鼓励员工之间彼此竞争,以及其他与个人“自我”相关的措施。但是,因为印第安索克斯族人的文化,是属于“我们”文化类型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基本上也就无所谓个人奖赏或个人成就。他们的生活原则,大体上讲求“若非我们全部行动一致,大家同心协力地一起做,否则就是大家都不做。”因此,当这些印第安人不求个人的功名、不在乎个人的升迁时,别人就误以为他们没有进取心、缺乏开创精神。

“我们”的意识可以帮助财商型孩子克服困难和恐惧。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英勇,就像是天降大任一般,使他们获得非凡的成就。

现在,全球迈向“我们”文化的行动,已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人际网路交流”。我们用此词形容一种刚刚形成的、具有共生意义的人际结合。虽然这个词也许会令人联想到一些雅痞在鸡尾酒会上互换名片的场面,或是环保人士借短波无线电交换健康食品食谱的情景,不过事实上,“人际网路交流”是指一群志同道合之士,无论为何目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交流。根据心理学家史丹利米葛瑞姆的研究,每个人平均大约与5~5个人接触交流,便可联系到任何其他的人。这表示,你如果有所需求的话,可以非常轻易地找到一个能够提供资源或建议,或是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在某方面帮你解决问题的个人或团体。下面的这一练习,便是要引导你的孩子步入人际交流的网路。

通往人际交流之网的核心

在一张纸的上方写下某件他想要学习了解的事物,请尽量描述得清楚些(例如:如何得到某名星的演出赠券,如何写好求职用的履历表、如何画油画等)。先从他现有的支援体系中,找出可能帮他搜集相关资讯的人。将此人列为他人际交流之旅的第一站,在纸上将名字与题目用直线连接起来。其次,请此人另转介几位能够在这方面指教他的人。接着在纸上写下这些人名,将他们列为第二站。向这些人当面请益(如果他们不在本地,既以写信或通电话的方式联络),以寻求更进一步的资讯。再将这些人转介的另一些人写在纸上,作为第三站。可以运用这种方式继续不断地一站一站向下联络,直到他找出对你的问题能提出最适当解答的人为止。

有时,透过这样的人际交流网,会找到一位对他所提出的问题非常在行的专家。不过,在多半的情况下,你会发觉,那些与他交流的人,都对他的问题有部份的认识,为他提供了部份的答案。此外,在联系的过程中,他或许会发觉,自己正在建立一个支援体系,这些人能在某一特定问题或范围内帮助他解决问题。

芭芭拉雪尔是一位心理治疗与职业咨询专家,她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指点社会大众,如何透过“成功小组”的人际关系,达到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上的目标。在她与安尼噶特利伯合着的《团队合作》一书中,她提供了几项建立与维系人际支援网路的基本原则:

·将目标告诉每一位所熟识的人(因为他无从知道究竟何人会是这方面的专家)。

·邀集亲朋好友,以小型聚会的方式向人请教。

·聚会时,就各人的目标,彼此脑力激荡,尽量提出看法(相互咨询的三大问题是:

“你的理想是什么?”“有哪些阻碍?”“你需要何种支援以达目标?”)

·整理一份参与聚会者的通讯名录,并将各人的专长与兴趣一并记入。

·印一份非正式的会友通讯,报导会友动态,包括会友“成功”的事迹、会友的专长与需求,以及各人联络电话。

雪尔认为“一般人常对自己的问题想不出好对策,却很会为别人出主意。”她同时认为,许多人们自己没有勇气做的事,却会鼓励别人去做;这就是为何她劝人组织人际支援团体,使大家借由互相克服疑难、挫败,而能实现各人的梦想。

这样的互助支援团体,曾经支撑许多人度过生命中几段过渡期。有位学者曾经一度想要去 在中学教书的工作,于是他找了几位和他一样对现职不太满意的老师,大家为他出主意,讨论他究竟是否该辞职。尔后,他想要展开写作生涯,他就加入一个成员们都正在转行投入新事务的小组,彼此互相鼓励。这两个小组的聚会形式相同,都是将聚会时间分为三部分。在聚会一开始,会员们彼此分享自上次聚会后各自遭遇的一些“新鲜事”--大约用一、两分钟时间很快地交流。在聚会当中的一段时间,各人所花时间不等,会员按各自的需要,找人商谈自己的问题。某人也许需要用半小时,向人请教进行某一计划的各种途径,而另一个也许只需要五分钟,听听别人对自己想法的意见。聚会的最后一部分时间,通常用来自由交换心得,彼此互通资源,或谈谈同感兴趣的一般事物。

对你而言,也许这些加入互助团体的做法,以及本节所提供的一些其他有关人际交流的意见,正好与你的社交活动不谋而合。或许,你会觉得与人交流、听人诉说,或是交际应酬是件痛苦不堪、困难重重的事。

但你应该明白对他们的这种锻炼,是非常有益的 ,在将来他们会发现自己能力很大,或找到其他自我开拓的方法以提升自己的生活。

〔23种增进人际交往智慧的方法〕

(1)下定决心每天(或每周)结识一位新朋友。

(2)加入一个义务性或服务性的团体(例如,扶轮社、绿色和平组织、红十字会等)。

(3)举办一次小型聚会,并且至少邀请三位你不太熟识的人参加。

(4)定期参加团体心理治疗的活动或家庭式心理治疗课程。

(5)在目前就读的学校或团体之中,主动争取一个领导的角色。

(6)组织一个互助会。

(7)选读一门人际沟通技巧的课。

(8)与另一人或数人共做一件同感兴趣的事(缝制棉被,或撰写演讲文稿,或花园造景等等)。

(9)与家人定期在家中聚会。

(11)利用电脑网络系统的电子布告栏与他人交往。

(12)发动同学,组织一个脑力激荡小组。

(13)参加为少年举办的夏令营。

(14)阅读有关社交礼仪的书籍,以学习正确的社交应对之道,并向精于此道的人请教。

(15)在公共场所(例如书店、超市、展览厅等地)主动与人交谈。

(16)固定与一些在人际交流网络上有关联的人打电话,无论他们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

(17)参加大家庭的团聚,或是与小学同窗重返母校的聚会。

(18)与家人朋友玩一些非竞争性,或需要彼此合作的户外游戏。

(19)接触一些喜欢“我们”文化的人,吸取他们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的精髓。

(20)加入一个有助于扩展人际的社团(例如,读书俱乐部、健行社、演讲会等等)。

(21)以义工或非正式的方式,教导他人学习。

(22)以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每天花十五分钟,观察人们在公共场所(街头路边、火车站、 百货公司等地)如何与他人打交道。

(23)默想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自家人、朋友开始,延伸至社会与国家,最后包括全人类。

(24)研究那些有社交专长才能的名人(例如,慈善家、心理辅导专家、政治家、社会工作人员),阅读他们的传记,或观看介绍他们生平的影片和其他刊物,并学习效法他们的社交能力。

(第五节) 认识自我的智慧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这个人自认为,当持有那样的态度或 观点时,自己最有作为、最有精神的那种心态或道德观。在此刻,内心中会有一个声音说:“这是真正的我!”而帮助那些不喜欢有人约束的孩子,尽早地学会“自我管理”是智慧的 传承是他们成功的保障。

印度当代大哲拉玛那马哈希年仅17岁时,就体验了一种使他一生整个为之改观的恐惧感。那时他正独自坐在他叔父座落在印度南部的家中,突然间,他对死亡感到极度的恐惧。他那时身体十分健康,但是他很有那种自己快要死了的感觉。于是他便躺在地上,使自己看来像具死尸一样,屏住气,不呼吸,而此刻他的心神却向内探索,研究这个“死”的意义。在那一刹那,他的内心深处直觉地感到,虽然他的身体会死,但是他的“自我”却会活下去。他后来写道:“所有这些念头都不是死板的思考,而是像发生在眼前、我直接感受得到的真实一般,生动鲜活地从我脑中闪过,几乎是不经过思考的。‘我’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一样与我目前的状况有关的东西……自那之后,我就一直全神贯注在‘自我’这件事上。”他已脱胎换骨,整个地改变了。几星期之后他离开家人,独自前往圣城帝入凡那马来。他在那里生活了五十余年,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民众,讲解找寻自我的历程。

马哈希与自我的奇遇是非常罕见的;但是他的经历,他那威力大得足以转变人生的一番经历,却是大部份的人在他们的一生当中,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的一段历程:这一经历,是回答“我是谁?”这个大问题的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