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引西人亨丁顿所言道:“中国官吏之营私舞弊,亦可使水灾益一发不可收拾。”山东省城以北有用来为大运河泄水的小渠,隔30里一见,“当平时无用之时,渠口塞以泥土,渠底即无水溃,其中土壤优美”。邓拓用优美而比土壤,实在是妙语。但“似此价值高贵之沃土,地方之贪官劣绅,即堵而据之为己有,遣人于渠底实行耕种,彼等则坐享其成”。一旦大雨连绵,运河水发,贪官不开渠口,大水宣泄无门,终至泛滥成灾。
筑圩围垦,占湖为田,前文已有涉及,不再重写。邓拓强调了此等无度开垦,“圩田为害”之圩“横截水势,每遇泛涨,冲决民田,为害最甚”’开始时间是“北宋政和以前”。
水利费用的被占被贪,自民国以来也是家常便饭了。1931年长江大洪水后查明:“扬子江堤防修理费,年拨海关附加二百万元,特别附加七百万元,粮税附加一二百万元,厘金附加二百万元,各种特别附加三百万元,合计有一千五百二十万元。此巨额资金,一部分人军阀之私囊,一部分则投入川江龙公司(鸦片公司》,而此公司后来又告破产。”(《中国救荒史》)邓拓接着又引《申报》消息写到:“鄂省堤款,数年未加清理,侵蚀挪借,视为故常。前岁水灾发生,此项秘密遂完全揭露。”其中,“长岳监督毛钟才侵蚀堤款,逃逸无踪”,而“各县县长、财政局长、各征收局长,亏蚀挪借捐款者,多或逾万”。正是这样一群盗贼不如的“鱼肉人民”者,“酿成奇灾”。
江堤之危,危在水乎?人乎?江堤之险,险在天灾?险在人祸?
1998年长江大洪水,荆江大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视点。1999年4月5曰,新华社北京电:稽察特派员查明,国家特拨用于荆江大堤二期加固工程的资金,被层层截留和挪用。1996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挪用该项目投资500万元用于自中国河流与长江水患秦建住宅楼;湖北省水利厅截留400万元用于厅周转使用,账面虚列投资完成;此外,1996年至1998年,湖北省水利厅、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还挪用4000万元用于初步设计外工程和其他水利项目。三项合计,截留、挪用的工程投资约占这三年国家计划投资的洲0。
蛀蚀荆江大堤的,是一群多么肥胖的冠冕堂皇的蛀虫。
不仅如此,湖北省水利厅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层层违规提取管理费,“仅管理处机关在1996、1997年就分别提取管理费97万元和258万元;1998年,在荆江大堤加固工程的堤身加培土这一单项施工中,提取管理费233万元,下属的各管理总段、管理分段也层层提取管理费”(新华社1999年4月5日消息人民的血汗,纳税人的财富就这样流失了。这是水利厅还是水害厅?在这样一些贪官污吏手中,怎么可能会出现固若金汤的大堤呢?
灾难的中国啊!《中国救荒史》说,“两宋前后487年,遭受各种灾害,总计874次。其中水灾193次,为最多者;旱灾183次,为次多者;雹灾01次,又次多者;风灾93次,又次之;蝗灾90次,再次之;歉饥87次,更次之;地震77次,复次之。此外疫灾32次;霜雪之灾18次,又其次焉者也”。两宋灾害,水旱居首,“与唐代相若,而其强度与广度则更有过之”。
1153年(宋绍兴二十三年),是长江流域巳经发现的最早一次特大洪水,四川忠县有两处宋代洪水石刻,一处为“绍兴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水此”,另一处为“绍兴二十三年癸酉六月二十六日江水泛涨”。测得洪水位高程为156.60米(资用吴淞基面),忠县城区进水。
1153年的洪水主要来自沱江、涪江及嘉陵江中下游。史籍中涪江的三台、遂宁,沱江的金堂,嘉陵江的合川,均有是次洪水的文字记载。潼川府(三台)“江溢,浸城内外民庐”;遂宁“夏大水,庙毁”;金堂“县城冲,毁坏庐舍数千”;合川“癸酉涨江之遗迹,旧有监乐堂,水至毁矣”。长江中下游的资料说,沅水之常德,是年大水“平地丈有五尺”;下游的安徽、太湖均受泛滥之苦。1153年的洪水,很可能是一场全流域的大洪水。
“据洪水调查资料推算,万县最高洪水位为149.46米,宜昌约58.06米,相应洪峰流量为92800立方米秒,估计重现期约为210年一遇”(《中国大洪水》1191年春,涪州先发疫灾,死数千人。正月,大雨冰雹。到二月又降大雪,然后暴雨,赣州城墙毁坏490丈。“三月,大风雨雹,大如桃李实”(邓拓语平地盈尺,毁坏房舍5000余家。七月,嘉陵江暴溢泛滥,淹没民房3490多处。
1193年春,上高、奉新、镇江大雨,长江汹涌,平地之水高达三丈余。夏季江西9州37个县被洪水淹没,大风激涛,田庐漂没。
1288年,杭州、苏州连发大水,京杭大运河决堤。
1583年6月(明万历十一年四月),汉江发生特大洪水,汉江上游安康河段洪峰流量达36000立方米7秒,安康城灭顶,街道荡然,民居漂散,死5000多人。丹江口洪峰流量更是高达61000立方米7秒。安康下游蜀河镇临江山崖上有石刻记道:“万历十一年水至此高三尺四月二十三日起。”换算成公历应为1583年6月12日,洪水位高程为22243米。
是年汉江流域气候反常,农历四月末即发生全流域性大水,汉江南岸为突发暴雨区,从大巴山区的牧马河、任河、岚河,往东延至堵河、南河流域,中心在安康以上的任河及鼠河流域。
雨猛水急之下,汉江上游洋县以下沿江城镇无一幸免于难,当时已有2万多人口的安康城被洪水淹没涤荡之后,全城成为废墟,一家老少水淹而死者不计其数。谷城、钟祥、天门,1000多公里的沿江一线,阴风惨惨几成人间地狱。安康城于第二年重建,迁往旧城南赵台山脚。这是汉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水,在安康河段则是近900年内最大的一场洪水。
1583年汉江洪水的突发性,安康城的毁灭便足以为证了。我们可以想像,大水冲毁之前安康的民生安定,安康人不是不知道汉江洪水的季节性:4月下旬至5月末为桃汛,7月至10月上旬为伏秋汛,6月介于二汛之间本应是枯水时节,安康人有理由不以为会发洪水的6月,却大祸来临了。
既有一般便有特殊,江河在异常天气条件下,往往会突发大水,把一般规律冲决。这是历史的教训。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长江洪水,宜昌洪峰流量为86000立方米7秒,荆江大堤分崩离析,自万城堤至御路口决口22处,荆州府城被冲塌四门,城在江中,一片狂澜,淹死者10000多人。
是年7月中旬,岷江、沱江和涪江流域大暴雨,仿佛声气相通,三峡与长江中下游也以盆之雨相呼应,长江流域笼罩在重重密密的风声雨声中。7月23日,宜昌洪峰流量为90200立方米7秒,水位57’14米,重现期约140年。湖北一省被淹没的有36个县,湖南滨湖5县被淹,江西受重灾的14县,安徽为15个州县。
荆州为控扼长江的战略要地,其时已有清兵镇守,淹死的也不少。乾隆震怒,发旨24道,查办了督修大堤不力的地方官,并改民堤为官堤,每年拨专款维修加固。
1788年的洪水是荆江大堤毁坏最严重的一次,自此以后荆江之险、大堤安危,也更为国人所深刻了解。
1840年8月(清道光二十年),自下旬起,四川盆地连续暴雨,江河水涨,波涛汹涌,暴雨区东自渠江西到岷江支流青衣江,横贯嘉陵江、涪江和沱江,笼罩面积达13.7万平方公里,四川盆地一盆都是满满的水了。然后暴溢,8月27日至29日,岷江、沱江、嘉陵江洪水先后暴发,北碚洪峰流量为52100立方米7秒。受灾区域30多个县,沱江沿岸灾情最重,舟楫可通行城中。宜昌被淹,大水涌进文昌门。中游的江陵、公安、石首、监利均在严重受灾之列。
这是一场比一般洪水发生期晚了一个多月的长江大洪水。
1860年(清咸丰十年月下旬至7月上旬,金沙江、三峡、乌江、清江、沮漳河与荆江有大雨,汉水与湖南滨湖地区暴雨。清江、沮漳河、澧水奔溢,宜昌、枝江出现特大洪水。宜昌洪峰流量约为92500立方米7秒,150年至200年一遇。枝城站洪峰流量达110000立方米7秒。屏山、丰都、万县、云阳、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宜都等地,或者庐舍漂没,水淹良田,或者毁墙破城,登堂入室。洪水冲开藕池口成为藕池河,分流进洞庭湖之后,洞庭湖不堪重负而引发湖区水灾。
1860年与后边要记录的1870年洪灾,是长江上游历史上发生的最大的两次洪水,其共同点是上游之浩大洪峰,均与三峡区间洪水发生冲撞遭遇,宜昌首当其冲。
自1860年洪流冲开藕池口,大量泥沙开始进人洞庭湖,江湖关系的平衡被彻底冲垮,洞庭湖环境与江湖关系走向恶化。
我们应当记取,特大洪水的发生虽然有各种原因,但由近及远,当能看到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趋于严重,洪水挟大量泥沙之后对水位的影响。而在有的史籍中只记水淹多少城多少人,却鲜见多少水土被冲走及长江河道与洞庭湖淤积的记载。
此种淤积是灾难的铺垫。
它表明:另一次长江大水将为期不远,随淤积的增高,洪灾会表现得更加凶猛而张扬。
清同治六年即1867年,又是汉江大洪水,上游褒河古找道冲激而毁,沔阳武侯祠香火旺盛千年也为大水所淹,嵐皋县城完全无力抵挡而冲毁,安康县城又一次在劫难逃,并祸及下游。时在秋季,稻菽千层浪时,9月11日至15曰,难以想像的大巴山暴雨发生,呈东西向分布。暴雨中心一在今勉县、汉中一带,一在大巴山的岚河、任河及堵河流域。安康河段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7秒,汉水支流堵河的洪峰流量也达12500立方米7秒,百年一遇,遇者没顶。
汉江有时让人困惑,它喜欢汹涌,在长江流域汛期终止最晚,当别河安澜,它依然澎湃。
1870年(清同治九年月中,长江上游大雨暴雨势如天破,嘉陵江、三峡的雨情记载惊心动魄,所采用的文字见所未见,如合川、万县方志有“雨如悬绳连三昼夜”的实录。
长江上游和中游出现罕见的特大洪水,嘉陵江中下游、长江干流重庆到宜昌河段的洪水位,为数百年之最。宜昌洪峰流量达105000立方米乂秒,从合川到宜昌的沿江城市统统水漫浪没,洞庭湖巨浪滔天呼晡不息,决堤毁垸,枝江、公安等州县大水髙越城墙数尺,史称“数百年来未有之奇灾”。其受灾范围,从四川盆地到长江中游,约3万平方公里。合川进水后深达4丈余,丰都成了名符其实的鬼城,“全城淹没无存,水高于城数丈”,宜昌则为泽国,人若鱼鳖。宜昌以下,堤岸溃散,松滋河分流入洞庭湖的通道形成,江汉平原与洞庭湖成为波涛接天的汪洋大海。宜昌河段1870年洪水,是1153年至今8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
1882年(清光绪八年)的“光绪壬午年水灾”故事曾经广为流传于安徽、浙江地区,这是发生在大别山东南侧及皖南山区的暴雨洪水之灾,山丘区的29个县受灾。
大暴雨发生在6月16日至20日,正是农历端午节期间。到7月8日,已经停雨的皖南山区再雨,杭嘉湖地区同时发生大面积暴雨。巴河、浠水、皖水、青弋江、信江出现百年仅见的特大山洪,居高临下,摧枯拉朽,势不可挡,房舍被席卷,田地被压埋,为近百年最可怕的一次大范围山洪之灾。
暴雨山洪是江南丘陵地区洪水灾害的主要形式,其带有冲击力的破坏性,更迅速也更猛烈。局部暴雨可能会引起局部山洪,雨区广大山洪也广大。倘若此一地带有完好植被、茂密森林,则又另当别论。
大雨化小,小雨化了,这是森林截留、节蓄雨水的神奇之功能。
宜昌站自1877年有正式水文观测记录至1994年,其间118载,而以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的洪水为最大。发生时在秋季,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9月4日,而雨情紧急始于8月9日至9月初,金沙江中下游与三峡区间,暴雨连连。宜昌站洪峰流量71100立方米7秒。洪峰流量大于50000立方米乂秒的大洪水,909集中在7月份和8月份,1896年却因秋雨暴烈而长江发难。
我们还要留意9月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