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人们办事喜欢察言观色。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办事灵活就要从细小的方面去着手,洞察对方的性格,了解对方的意图和心思,然后再洞悉一下对方的言外之意,注意一下对手的“冷枪”,以通晓人情,以理服人的心态去把事情办好。
1.举止得体做事顺
举止是一个人自身修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映现一个人内涵的一面镜子。没有优雅的举止,就没有优雅的风度。在做事过程中,优雅的举止、高雅的谈吐等内在涵养的表现,会给人留下更为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个人礼仪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受欢迎度,所以得体的举止是众多礼仪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人的举止这种无声的语言,绝不亚于口头语言所发挥的作用。
举止礼仪并不是个别人规定出来的,而是大多数人经过实践并被充分认可的。所以,你如果举止不得体,就会被人们看不惯,别人就会认为你对周围人以及交往对象不尊重,那你做事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小王是一电器公司的推销员。他去拜访客户时,大声而粗暴的开门习惯影响了客户对他的第一印象。
当对方的接待人员将他带领到会客室时,他心里还在想如何在见到对方时给对方一个好印象。可是接待人员已经将他开门不礼貌的信息传达给了老板。
“老板,客人来了。”
“哦,他还挺准时的,我马上去,我准备准备,他是什么样的人呢?小张,谈谈你的第一印象。”
“老板,不好说。看他衣冠楚楚,时间也准时,可他开门的声音太大了,显得粗暴、不太礼貌。”
“哦……”
老板这样“哦”了一声,可能便决定了会谈的失败,轻者则影响会谈的效果。这样在未见面之前便让别人对你带着一种看法,给对方一个不好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或是仪表堂堂,或是漂亮异常,然而一举手、一投足,便可现出其粗俗。这种人虽金玉其外,却是败絮其中,只能招致别人的厌恶。所以,在办事过程中,要给对方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外在的美固然重要,而高雅的谈吐、优雅的举止等内在涵养的表现,则更为人们所喜爱。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从举手、投足等日常行为方面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站、坐、行姿态,做到举止端庄、优雅得体、风度翩翩。下面的一些小细节是我们日常生活种必须注意的:
(1)不要当众搔痒。
大家都知道搔痒的举止不雅。搔痒的原因通常多是由于皮肤发痒而引起的。其中有些属于病理的原因,例如体质过敏,皮肤好起疹,有时奇痒难忍;有些属于生理的原因,如老年人因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也容易产生搔痒。在出现这类情况时,自己要按所处的场所来灵活掌握。如处在极严肃的场合,就应稍加忍耐;如实在忍无可忍,则只有离席到较隐蔽的地方去搔一下,然后赶紧回来。因为不管你怎样注意,搔痒的动作总是猥琐的,总以避人为好。尤其有些人爱搔痒纯粹是出于习惯且无意识,只要人稍一坐下就不断用手在身上东抓西挠,这些不好的细节,应尽量克服。
(2)要防止发自体内的各种声响。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对发自别人体内的声响都不太欢迎,甚至很讨厌。诸如咳嗽、喷嚏、哈欠、打嗝、响腹、放屁等等。当然,这些声响有的只在人们犯病或身体不适时才有,例如打喷嚏,常常是在一个人患感冒的时候才发生。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正确的做法是用手帕掩住口鼻以减轻声响,并在打过喷嚏后向坐在近旁的人说声“对不起”以表示歉意。但是,有的却是由于习惯所造成,主要是因本人不重视、不关心别人的感受所致。比如,有些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不断打哈欠或者连连放屁,竟然也不脸红。像这样就是很不好的习惯,应当注意改正才是。
(3)不要将烟蒂到处乱丢。
许多人都反对抽烟,究其原因,与不少抽烟者缺乏卫生习惯不无关系。有些吸烟者往往不注意吸烟对别人所造成的不便,他们不了解,不吸烟者除了害怕烟味会引起呛咳外,随风吹散的烟灰也使人感到不舒服,有时带有余烬的烟蒂还容易引起事故。这些都使不吸烟者有一种自发地抵制吸烟的情绪。所以,如果吸烟者随意处置吸剩的烟头,将它们丢在地上用脚踩灭,或随手在墙上甚至窗台上揿灭等,这些细节都是很令人讨厌的。对此,必须自觉加以纠正。
(4)吐痰务必入盂。
随地吐痰,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坏习惯。有些人由于积疾较深,随意将痰到处乱吐。甚至在水泥和木头地板上也如此,这确实是种令人作呕的不文明行为。因为,随地吐痰之所以惹人厌恶,不仅由于痰是赃物,吐在地上会直接弄脏地面,而且还会间接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损害他人的健康。所以,文明的做法应当是将痰吐入痰盂;如果周围没有痰盂,就应到厕所里去吐痰,吐后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表示礼貌的举止当然不止这一些,这里提及的只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若干种。在社交场合,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恰当地运用这些礼貌举止,既不要过于谦卑,也不要过于傲慢;做到举止得当,礼貌周到,充分体现出你的教养和风度。这样,就会给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2.说话一定要注意场合
说话要讲究一定的艺术,除了要看对象、因人而异之外,还要注意场合,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要知道,这个场合能说的话在另一个场合就不一定可以说,昨天能说的话今天就不一定能说,对年轻同志说的话对老同志就不一定能说,对男同志说的话对女同志就不一定能说,对领导说的话对一般同志就不一定能说等等。在人际交往中,说什么,怎么说,一定要顾及场合、环境,才有利于沟通。
场合可以分为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正式场合指公共活动的场所,如课堂、会场、办公室等,这种场合说话应严肃认真,不能随便乱扯。非正式场合指日常交往的地方和娱乐场所,如家庭、商店、街头、饭店、电影院、舞厅等。这种场合说话可以随便一些,像聊家常一样,平易、通俗、幽默、风趣,而忌摆宫架子。
场合还可以分为喜庆场合与悲伤场合。喜庆场合一般指婚宴、节日、联欢会等。这种场合说话应轻松、明快、诙谐、幽默,有助于欢乐气氛的增加,千万不要说让人不高兴的话。
1926年,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跟他苦苦相恋三年之久的情人陆小曼结婚时,梁启超为证婚人。因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合是婚外恋的结果,所以梁启超有看法。于是,在婚礼祝辞时,就对他们说了这样一番话。
他在致辞中说:“徐志摩先生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学问上难有成就。其次,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从今以后,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你们俩人都是离婚而又再婚的人,要痛自悔悟!祝你们今天是最后一次结婚!”
听了这段祝辞,徐志摩和陆小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宾客们也面面相觑,不明白这梁公怎么在人家的婚礼上说出这么一段话来。
为什么大名鼎鼎的梁启超的婚礼祝辞会带来这种结果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他在祝辞时没有注意区分场合。梁公作为学者名流,徐志摩的前辈,平时劝解徐志摩几句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在人家结婚的大喜之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种训诫的话来,未免不近人情。
说话时,要注意具体的场合、不同的对象、特定的气氛,不能无所顾忌。如果不假思索,信口开河,就有可能中伤他人,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老王和老张平时爱逗闷子,几天没有见,一见面一个就说:“你还没有‘死’呀?”对方也不计较,回一句:“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事。
后来老王因病住进了医院,老张去医院看望,一见面想逗逗他,又说:“你还没有死呀?”这一次,老王变了脸,生气地说:“滚,你滚!”把他赶了出去。
这老张也真是,人家正在病中,心理压力很大。你在病房里对着忧心忡忡的病人说死,显然是没考虑场合,人家怎能不反感、恼火?其实,老张本来也是好意,想给对方开开心,只可惜他缺乏场合意识,不该在这种场合开玩笑,才闹出了不愉快。
3.交谈的礼节不可少
谈话是人们交流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手段。在社交活动中,它也是企业开展公共关系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在社交中,要会使用在谈话中的各种礼节,以期达到成功的合作。
(1)与年幼者交谈的礼仪。
长幼之间由于年龄、资历、身份等多方面的原因,在交谈中很容易造成一种不和谐、不舒畅的现象。尤其是作为谈话主体方面的长者与幼者谈话时,往往因为所面对的是比他小、比他资历浅的小字辈,就更容易无所顾忌,不讲方式方法,使交谈发生阻滞,引起不良的后果。最关键的是尊重年幼者的人格,相信晚辈的自制力。长辈的暗示会成为他们一生中的滋养,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是非分明的人。长幼之间在谈论一些人生意义、道德规范等重要问题而且同实际作为相联系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艺术可讲的。越是问题的性质重大,越是需要讲究交谈艺术,讲究“硬”话“软”说的艺术。家庭不是法庭,父母不是法官,不能使用法官在法庭上面对罪犯所使用的语言同子女谈话。可惜,我们有的做长辈的,在子女本来需要规劝的时候,却因我们使用了“家长式”的方式,致使他们同我们疏远而不肯听从我们的指导,在歧路上越走越远。
(2)与年长者交谈的礼仪。
和老年人交谈时应激发并聆听老者讲述关于他自己过去的历史,从而满足其怀旧心理。在谈话中也可以称赞和鼓励年老者的身体、精力和意志,从而满足其自信心理。另外应关怀和抚慰年长者的生活起居和感情,从而消解其孤独心理。许多老人,尤其是鳏夫寡妇,常常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晚辈们应当了解年长者的感情需要,倘若老人要找伴侣,晚辈们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应当多和老人谈心,沟通思想,不断增进了解。
当要说服长辈时,只要你讲的有道理,你能拿出足够的证据使他们相信,他们就会改变主意,转而接受你的意见。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年长者自己的经历和言行来说服长者。一般情况下,做父辈的都有自己认为辉煌的过去,他们免不了要以这些为资本对子女进行教育,要他们效法。而作为成年的子女,如果你要干一番事业但受到长辈的阻挠时,就可以拿长辈的事实作为论据,进行类比,这种方式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与异性交谈的礼仪。
与异性谈话,是极其微妙的,不同于与恋人之间的谈话和夫妻之间的谈话。由于性格的敏感性,在同异性谈话时,人们特别容易感到性别的差异,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抑制自己的情感,从而影响自己的口才。聪明的人,在与异性谈话时能恰到好处地选择那些生活中的趣事作话题,既可以消除彼此间的距离,又容易产生共鸣,增加亲切成分。比如选择一些比较轻松、大众化的话题:影视圈里的绯闻轶事、音乐界的排行夺魁、校园生活的诗情画意等等。这些话题不仅外延广,内涵深,而且可以激起彼此的谈话兴趣。另外,和异性交谈,要比你和同性谈话加倍留心才是。因为你对他(她)所知甚少,加之性别的缘故,彼此之间的话题就显得特别谨慎敏感。所以你应重视任何可以得到的线索和暗示,随机应变地调整你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与异性交谈,有时会遇到特别矜持的异性(女性居多)。当男子首先向她说话的时候,她像惜话如金似的仅用“是”与“不是”等简单作答。有一定社交经验的异性遇到这种情况,会耐心交谈下去,因为时间能慢慢地使陌生人变得熟悉起来,甚至引出她最有兴趣的话题,逐步改变“话不投机”的局面。与异性交谈时,切不可过分热情。否则,可能会让对方误会。因此,对已婚异性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4.交换名片有“讲究”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如今这已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商界中,名片的使用更是频繁。而关于使用名片的礼节涉及到递交、接受和交换三个环节,是每位商界人士都应注意的礼仪问题。
不少人常常把自己的名片放在衣袋里或钱包里,这是不足取的。自己的名片应放在专用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中。他人的名片也应放入专用的名片簿中,这既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又方便查找。
在适当时大方地递出一张名片,往往使人印象深刻。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何时递出名片,何时采取主动;还应该知道,当某人采取主动时,我们应该优雅地交换名片。
在日常交际中,经介绍与他人相识之后,如带有名片,应立即取出,恭敬地用双手捧交给对方。切不可随意放在桌上,让对方自取。收取名片的一方,若有名片,要迅速递上自己的名片;若没有,则应说明并道歉。若是双方均无深交之意,那么相互点头致意或握手为礼即可,不必交换名片。若是双方早已熟悉或是经常见面,也可不必交换名片。
(1)递名片讲究“奉”。
日常生活中,随意用手指指人是极为无礼的行为。因为手指是尖锐之物,尖锐之物是会伤人的,同时用手指指人具有挑衅的意味,所以使人极度反感和产生警戒心。以消除顾客警戒心为第一要务的推销人员切忌用手指或尖锐之物指向客人。
有一位推销人员去拜访公司总经理,递名片时,用食指和中指夹着名片递给对方,本来应递到对方手中的,可他却将名片放在桌上,以致那位经理大为不快,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递名片讲究“奉”,即奉送之意,要表现谦诚、恭敬。下面介绍3种名片递法:
①手指并拢,将名片放在手掌上,用大拇指夹住名片的左端,恭敬地送到顾客胸前。名片的名字反向对己,正向顾客,使顾客接到名片时就可以正读,不必翻转过来。
②食指弯曲与大拇指夹住名片递上。同样名字反向对己。
③双手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夹住名片左右两端奉上。
以上3种递法都避免了“尖锐的指尖”指着顾客的禁忌,其中尤以第3种最为恭敬。
也许你认为这是区区小节,不足挂齿。那么别忘了,有时候对名片处理不当,就会使推销工作马失前蹄。
推销人员每天都要递上好几次名片,希望那些想成为推销高手的人千万别不拘这个“小节”。
(2)接名片讲究“恭”。
有些人在定做的衬衫上绣上自己的英文缩写的名字,也有些人戴镶有名字缩写的项链,这并不是怕和别人的东西混淆,或者怕失窃,而是表示对自己名字的重视。很多人终身拼搏就是想成功出名或万世留名。名字是人的第二生命,是生命的延长,侮辱了一个人的名字等于侮辱了他本人。
名片正是名字的具体载体,它代表一个人的身份。推销人员在工作中常常要接受名片,接受方式是否恰当,将会影响你给顾客的第一印象,因此必须懂得如何礼貌地接受名片。总的说,接受名片讲究一个“恭”字,即恭恭敬敬,具体说来有6种接受方式可供参考:
①空手的时候必须以双手接受。试想如果别人以此种方式接受你的名片,你一定很高兴。
②接受后要马上过目,不可随便瞟一眼或有怠慢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