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20867400000039

第39章 经典佛教故事精粹(12)

后来李校尉公干结束,准备回潞州了。临走时,他又特地赶到寺院看望了他的“外婆”,并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喂它。

李校尉回到了潞州。他一到家中,就把这件奇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大吃—惊。后来她找了个机会来到怀州那座寺院中,见到了她的“母亲”。据说这娘儿俩相见时,那只阉猪流了不少眼泪。

——据《法苑珠林》卷一四个王子

从前,在人能活到一百岁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名叫十奢王,统治着阎浮提国。他有四个夫人,各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大夫人生的儿子叫罗摩,二夫人生的儿子叫罗漫,三夫人生的儿子叫婆罗陀,四夫人生的儿子叫灭怨恶。按祖宗成例,长子罗摩被列为太子。他也最为英勇威武、本领高强,并有一面扇罗,敌人只要听到扇罗发出的声音或看到它的形状,就会不战自溃。因此,罗摩从来还没有碰到过能够与他匹敌的人。

按理,国王应把王位传给太子罗摩。但国王又非常宠爱三夫人。有一次,国王在与三夫人寻欢作乐时对她说:“我最喜欢你了,你想要什么财宝,我都可以满足你的愿望。”三夫人说:“我对财宝没有特别的要求,以后如有什么请求时,再向你禀告吧!”

后来国王突然患了重病,危在旦夕,便诏令罗摩太子继承王位。在隆重的登基大典上,王子束起头发,戴上王冠,光彩照人。他发布的第一个诏令便是一切按父王的成法办。

王子的威风令三夫人妒火中烧。不久,国王的病情稍有好转,三夫人便缠着国王要他履行以前的诺言,立她的儿子为王,废黜罗摩。国王听了,好像吃了什么东西哽在喉咙一样,咽又咽不下,吐又吐不出,实在是左右为难。废掉长子吧,已经立他为王了,废立之事怎能当儿戏?不废吧,又对三夫人许过愿,答应满足她的一切要求,也不能自食其言。十奢王从小就讲究信用,许诺了的事是一定要办到。再说王者之法,是其既经许愿,不能随意更改。最后,十奢王废掉了罗摩,并把王冠王袍都收了回来。

罗漫王子知道了父王废掉兄长罗摩的消息,很快就找到了罗摩,十分气愤地说:“哥哥,你有勇力,又有扇罗,为什么不拿出来用,而要受这样的耻辱呢?”哪知哥哥罗摩和颜悦色地对弟弟说:“违背父亲愿望的儿子,就不能算是个孝子。三夫人虽然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父亲十分宠爱她,她也就和我的生身之母一样;弟弟婆罗陀为人非常和气,又没有野心,我虽然力大,还有扇罗,是不能拿来对付自己的父亲和兄弟的。”

罗漫听了,觉得有理,就不再吭声。不久,十奢王又发布诏令,将罗摩、罗漫两个王子送到深山里去居住,并规定他们住满十二年才可以回来。兄弟俩接诏后,毫无怨言,立刻收拾行李,拜别父母,到深山里去居住。

婆罗陀本来住在国外。不久,他就奉诏回国,登上王位。婆罗陀一向和两个哥哥关系很好,从未发生过什么争端。当他回国时,父王已经驾崩归天,从臣子的口中,他才知道是自己的生母废长立幼,赶走了两个哥哥。他对母亲不合常理的做法感到十分痛心,见了母亲,不仅不跪拜,反而气呼呼地对她说:“母亲,您的做法太不正当了,败坏了我家门庭!”相反,见到大夫人,婆罗陀立即跪下三拜,此后对她比先前更加恭敬孝顺。

不久,婆罗陀率领大军开往深山。他让军队在山脚下安营扎寨,自己孤身一^进入山中。罗漫看是弟弟来了,就飞奔到罗摩住地,对哥哥讲:“哥哥,你总是说婆罗陀重义气,谦让恭顺。看,今天不是来杀我们了吗?”罗摩听罢,也疑惑起来。一会儿,婆罗陀也赶到了。罗摩马上就问:“弟弟,你为什么要带这么多军队来深山老林?”婆罗陀听了,微微一笑,说:“来这里的路实在太远,我担心路上遇到土匪盗贼,所以带了这么多兵防范,没有别的意图。我只是希望哥哥快点回宫,管理国政。”罗摩一听,立即回答:“我听从父王的命令才到这里。父王生前没诏我们提前回去,现在怎么可以随便回去呢?如果我回宫,就成了违背父命的不孝之子了。”虽然弟弟再三恳请,可早已拿定主意的哥哥坚决不从。婆罗陀看到罗摩的意志非常坚决,只得遵从他的意愿,向哥哥要了一双皮靴,满腹惆怅地回到了京城,他将哥哥的皮靴放在御座之上,早晚对着它跪拜一次,将皮靴当作哥哥那样经常问候,同时还常常派人到山里请求哥哥早日回宫。但是,两位哥哥在未到父王规定的期限前,谁也不敢违反父命。后来,他们终于在山里住满了十二年,又看到弟弟这样殷勤地一再派人来请他们回去,而且听说弟弟把自己的靴子当人一样敬重,不禁泪流满面,十分激动,便启程返回京城。

罗摩兄弟一到京城,婆罗陀就要把王位让给罗摩。罗摩执意不肯,说:“父王已传位给你,我不能再接受了。”婆罗陀说:“哥哥是嫡亲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理所当然。”他们俩就这样互相推让了一段日子。最后,哥哥拗不过弟弟,才当了国王。

国王兄弟敦厚和睦的优良品德感动了全国的黎民百姓,讲究忠孝、团结、谦让成了全国上下的一种风尚。罗摩国王对婆罗陀的母亲也十分尊重,小心侍奉。尽管她以前做错了事,但罗摩国王没有丝毫怨恨之心。罗摩国王的尽忠尽孝,换来了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阎浮提国的全体人民因而比过去富裕强盛数十倍。

——据《杂宝藏经》卷一佛佑薄拘罗

古时候,在舍卫城里有一户并不富裕的人家。每天丈夫要外出帮人做事,妻子在家纺纱织布,吃的只是粗茶淡饭,穿的是自家织成的土布衣服,虽然日子过得很清苦,但一家人恩恩爱爱倒也十分快乐。

他们膝下只有—子,取名薄拘罗。薄拘罗从小聪明过人,长得端正可爱,又知孝顺父母,因此深得父母的喜爱。

不幸的事发生了。在薄拘罗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生了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只剩下父子两人相依为命。

薄拘罗很懂事,小小年纪就会做许多家事,而且尽量为父亲分忧。可是,没有主妇的家庭总是不如意的,不久父亲又娶了一房妻子,薄拘罗又有了母亲。

这位母亲很快便为薄拘罗生了个弟弟,自此她开始嫌弃丈夫前妻的孩子。尽管薄拘罗很听话懂事,还能做许多事情,但仍逃不过后母的打骂,还经常吃不上饭。薄拘罗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哭泣,更加想念自己的亲妈妈了。

这一天,后母正在大锅中蒸饼,薄拘罗饥饿难耐,闻到饼的香味,忍不住跑过去掀开锅盖。

后母在旁看到了,心中顿起恶念。她过去一把抱住孩子,把他放入锅里,然后迅速盖严,又在下面加大火烧,想把孩子烧死在锅里。

过了一会儿,她掀开盖一看,只见薄拘罗拿着饼吃得正香,连一根汗毛也没损伤。

后母十分生气,又把孩子按到铁板上,下面用大火烧。结果,薄拘罗趴在铁板上香甜地大口吃着饼,一点儿感觉也没有。

没办法,后母就命令他到河边洗衣服。薄拘罗抱着一大堆衣服来到河边,找了块大石头蹲在上边认真地清洗衣服。河里水深流急,如果失足落水就再也上不来了。这时,后母突然从后面猛推了他一把,薄拘罗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落入水中。一个浪头打来,把他卷入河底,正巧有一条大鱼游来,一口就把他吞到肚里了。

后母见薄拘罗真地死了,这才假惺惺地大哭着回家报丧,说薄拘罗在河边玩耍,一失足落入河中淹死了。父亲听了十分悲痛,沿着河边找了很久,也没见孩子的尸首,只道是被鱼吃掉了。于是,七日后请来众多的僧人为孩子超度,并买来一大车鱼以备斋饭。

忽然,有一条巨大的鱼从车上跳了下来,在地上挣扎。父亲感到奇怪,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就拿起刀来准备杀鱼。突然,听见有人在喊救命,仔细一听,原来是从鱼肚里发出的。再仔细一听,竟然是自己儿子的声音。他连忙用刀小心地剖开鱼肚,孩子活蹦乱跳地出来了,仍然是一根汗毛也没损伤。

原来,这个孩子是由于受到佛法和护法天神的暗中保护,才得以大难不死的。

——据《譬喻经》水泡花

从前有个国王,他有十几个王子,只有一位公主。因此国王十分钟爱她,一天到晚都让她在自己的面前。公主要什么,国王就给什么,没有一次不满足她。

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地上积满了水。雨点落在水面上,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水泡。水泡在宫灯的映照下,发出七彩光环。公主看见了,心里特别喜欢。她对国王说:“父王,我要用水上的泡,作成花环,戴在头上,一定美极了。”

国王听了公主的话,笑着说:“傻孩子,这水泡用手抓不起来,怎么能拿来做花环呢?”

公主说:“我不管!你要不命令人做出来,我就自杀!”

国王知道公主爱使性的脾气,赶忙召集能工巧匠,对他们说:“你们的手艺很精巧,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现在,我女儿要求用水泡做花环,你们加紧去做。如做不出来,我就杀了你们!”

工匠们听了国王的话,面面相觑。纷纷回禀国王用水泡是做不出花环的。但有一个老工匠却说他能做。

国王很高兴,连忙告诉公主:“如今有—个人能够用水泡做花环,你不妨亲自去看看。”

公主来到了老工匠的身边,老工匠对她说:“公主,我是个粗人,分不出水泡的美丑,希望公主亲自取来水泡,我来做花环。”

公主就去取水泡。手一碰,水泡就破灭了,总也到不了手。—天下来,公主忙得腰酸背痛,却—个水泡也没捞到,就疲倦厌烦地放弃水泡走开了。

国王见公主回来了,问道:“水泡花环做成了吗?”公主鼓着腮帮说道:“我不要水泡花环了,水泡不实在,不能长久存在。请父王给我做个紫金环吧,它不易破碎,我会终日终夜地戴着它的。”

——据《出曜经》卷二十四义象

从前,有一片大树林。林中的参天大树华盖如云、浓郁苍翠。离树林不太远的地方,有个深不可测的湖泊,湖泊四周,则是不见水草的大沙漠。大漠之中飞鸟绝迹,人烟罕见。于是这片树林就成了各种动物自由生活的乐园。

在这动物乐园里,有一头大象。它是菩萨转生的。大象吃的是树叶和湖藕,喝的是湖水,虽然清苦一点儿,但大象却知足常乐。

有一天,大象正在树林边慢悠悠地散步,呼扇呼扇的大耳朵忽然听见不远的沙漠中有人类发出的声响。大象心想:这地方本来就人迹罕见,即没有通向城镇的道路,又不可能有人到这样荒凉的地方狩猎,那些人是什么人呢?他们的呻吟声音那么微弱,那么悲悲凄凄,还有人在哭呢!这些人要不是迷路的人,就一定是些被国王赶出来的罪犯,我应该去看看。

大象跑了过去,果然看到一群人,看样子又饥又渴,正迈着艰难的步子向树林这边慢慢走来。

再说这一群人在漫无边际的沙漠中经过长途跋涉,早已渴得口干舌燥,累得连腿都迈不动了。他们远远地见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就像在黑暗中见到了光明——有花草,有树木,就一定会有水源,就会有飞禽走兽,就会有吃的、喝的。于是大家互相搀扶、互相鼓励,渴望着快到达这块地方。

眼看离树林越来越近,猛然一抬头,见到了一头大象。这大象如同一座会走路的雪山的山顶,像秋天天空里的一块浮云,又像风吹过来的一大片的雾团。大象突如其来地在他们身边出现,使这些本来就提心吊胆的人们都感到非常害怕。

大象发觉自己的出现,给这些人带来了恐惧,赶陕和颜悦色地对他们说:“不要怕,我是不会伤害你们的!”

它一边说,一边伸出了它那微红而又发亮的长鼻子,慈祥地问他们:“你们的面孔为什么这么黑?你们的头发为什么这么长?你们身上的尘土为什么那样多?你们的身体又为什么那样瘦?你们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那些人见大象没有攻击伤害的意思,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他们听见大象用人言向他们发问,就七嘴八舌地争着述说了大家的遭遇:“大慈大悲大象王啊,你听听我们诉衷肠。只因国王发脾气,我们被赶上边疆,走投无路心胆寒,象王关心来看望,命不该绝遇救星,疑是此时在梦乡。”

大象又问:“你们—共有多少人?”

当大象听他们回答说,他们共有一千人,被国王赶到这无边无际的大沙漠,使他们吃尽了苦头,许多人被饿死的时候,慈悲的本性使它又动了恻隐之心。大象非常同情这些人的遭遇,决心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大象心想:“这些人现在已经这样的饥渴和疲劳,可越过沙漠还要走上几十里呢,他们既缺水,又少粮,怎么能走出去呢?如果让他们住在森林里面,这些人吃什么呢?”大象左思右想,实在没有办法。最后,大象想到了自己,毅然决定牺牲自己,去换取这七百多人的活命。让这些人用大象的肉体作干粮,用大象的肠子作装水的袋子,帮助人们走出沙漠。

这时,大象又看了一眼前面的悲惨景象:有的为饥渴和酷热所折磨,泪流满面;有的人不住地祷告叩头,要水喝;有的人跪在地上乞怜,请求上天拯救……大象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连忙把鼻子举到头顶,高声对众人说:“大家别灰心丧气,大家有救啦!这个山脚下有盛开着莲花的大湖,大家可以顺着这条路,走到那里去喝水,避暑,恢复精力。然后你们将看到山脚下还有一头刚刚摔死的大象,你们可以用它的肉充饥,用它的肠子装水。这样,你们就可以走出沙漠了!”

大家听了大象的指点,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然后就向着湖泊方向跌跌撞撞地上路了。

刚刚送走这些痛苦万状的人,大象就赶紧抄小路奔上山顶,向神祈祷:“为了拯救濒临死亡的人们,我愿意献出我的身体。”说完,就从大山顶上跳了下去,摔死在山脚下。

这群人见大象指引了一条生路,都打起精神,根据大象的指点,来到莲花湖。他们开怀畅饮,喝足了水。休息之后,果然又找到了一头刚刚摔死的大象。有人看到这头大象,不禁有些疑惑:“大家看,这多么像刚才遇见的那个象王啊!这是我们的恩人象王呢?还是象王的亲属、子女呢?”

有一个人说:“我看这大象就是我们刚才遇到的象王,绝对没错儿!刚才我们听见巨大的吼声,大地都震动了一下,肯定这是象王从山上摔下的声音。它准是为了救我们,舍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怎么忍心吃它的肉呢?”

很多人也附合着说:“我们应当焚化它的身体,好好安葬,以报答它对我们的恩情。”

人们想起大象从死亡之中把他们救了出来,想起大象的精神和勇气,人们都像死了自己的亲人那样难过,把嗓子都哭哑了。

这时,有几个比较冷静、明智的人站了出来,劝告大家说:“事情已然如此,我们难过也没用。我们应该成全大象的意愿,遵照它的安排去做,不这样,我们就辜负了大象的一片心意,大象舍身的壮举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听了这几个人的话,大家才忍着悲痛,按大象的嘱咐,取了它的肉作干粮,又用它的肠子装满了水,最后终于走出了大沙漠,到达了目的地。

王后要自杀

从前,龙王的女儿出海远游,被—个牧牛人捆绑起来,并用棒捶击她。其时,国王恰好出外巡视,看见龙女被缚,便为她解开绳索,放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