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21世纪不是梦
20862800000017

第17章 人类怎样走向孤独

人多了热闹,可是人又觉得空虚、孤独。

人们回首往事,总觉得缺了些什么。这个世界繁华也快,荒凉也快。

有时候早晨的太阳是惨淡的。

大都市的居民很少能听到鸟叫,即使有也是单调的,不再此起彼落。

水泥封顶之后,就连蚂蚁和狗尾草也看不见了。

但会有狂烈的春天的风沙。

人觉得暴躁不安。在这个世界上,野生的物种已经愈来愈步,少到将要灭绝。作为生物物种之一的人类,似乎是纯而又纯了,却又生出了莫名的不安全感。

人惧怕人。

中国都市居民楼的不少阳台封死了,又加上一道厚重的铁门,使都市的冰凉雪上加霜。

我们常常说这是人的世界,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人活得更美好。人的悲哀恰恰就在于不知不觉地排除一切中,显得形单影只,已经孤独的人们,正在孤独的和将要孤独的人们,从心灵深处感受着巨大的压抑,并且就这样离开世界。

世界仅仅是人的世界吗?

我们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土地被风沙侵吞、森林在滥伐中消失,在失去土地和森林之后,多少飞禽走兽不再有生息之地,人类的枪口又正在等着它们。

无法统计这十多年来在中国南方被吃掉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其中不少如穿山甲、猫头鹰、华南虎均属世界珍稀动物。有消息说,仅海南的海口市每月吃掉的野生动物就有18吨之多,海南长臂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本世纪50年代初有2000余只,现在仅存10余只,另一种珍贵动物黑熊还有50余只。

海南岛公路沿线有公开叫卖野生动物的,海口有的餐馆还有经营野生动物的许可证,使违法合法化。

吃掉野生动物实质意味着是在吃掉人类最宝贵的生存环境。

每吃掉一只灰喜鹊,就有两亩松林失去了害虫天敌的保护。

每吃掉一只猫头鹰,一年中就会多出1000只田鼠,偷吃两吨粮食。

每吃掉一对燕子,6个月中就有100万只害虫幸免于死。

济南市每年的春节市场上,从果子狸到山鹰、飞龙应有尽有。还有大招牌上写着:“常年供应”、“批发”字样。

野生动物可以常年供应,可以批发,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捕杀的网络。

人类的节日往往是野生动物的受难日。

我们的节日还愈来愈多。

城市居民却在节日之前的鱼摊上发现小黄鱼小平鱼之小,小到不忍下勺烹炸。

更多的人只能吃鱼子鱼孙,吃到大家一起断子绝孙。

我们的近海似乎有捕不完的鱼。

以1990年为例,我国近海的鱼类资源量为480~570万吨,年可捕量为220万吨,我们却捕了450万吨。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吃掉的本来是属于我们子孙餐桌上的小鱼小虾,将来的子孙吃什么呢?

竭泽而渔是老祖宗发明的一个成语,在20世纪的中国人手里几乎完成了它的实践过程。

大海寂寞,人也寂寞。

物种的单调与人类精神的空虚总是如影随形。

这个世界少了那么多声音、那么多绿色、那么多姿态以后,我们怎能不空虚呢?

仅仅是1993年1~8月,田林业部门查获的捕杀野生动物案件为1.8万起,损失野生动物15万只。

1994年3月,云南省林业公安部门破获一起猎杀亚洲象、走私象牙的案件,51名罪犯被捕。

我国迄今仅剩亚洲象200多头,它们出没在云南边陲的密林中,是已经孤独的一个弱小种群。

亚洲象曾经活跃于黄河南北的大片原始森林中,是中国大地上一个庞大而显赫的家族。随着森林在黄河流域的锐减,亚洲象不断南迁跋涉至西南边境的丛林中,觅得了一席之地。

它们最后的营地又被接连的冲锋枪声打得不再安宁了。

又有消息说,死去的亚洲象的同伴们,屡屡出入山民村寨,实施报复。

四川,为了2000元人民币,有的农民可以毫不犹豫地上山猎杀大熊猫。

1993年世界濒临灭绝的世界十大物种名单上,中国的大熊猫属于排名之首。

野生物种的消亡同样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直接受害的也是人。

地球自出现了生命之后,曾经产生过25亿种动植物,到本世纪末就将灭绝其中的99,9%。被灭绝的物种的一半,是在近300年中消失的,这一半中的60%则将在本世纪最终完成其生命历程。

当人类熙熙攘壤地走向21世纪时,此刻,地球上仅存的物种正以每天一种的速度,走向最后的彻底灭绝。

如果人类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那么到2000年时,地球上消灭野生物种的速度正好从每天灭绝一种提升到每一个小时灭绝一种。

遥想当年,世界是何等的丰富,这丰富既是色彩也是声音,地上地下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正是这丰富养育了人类,而人类面对这丰富的报答却是扑灭种族异己。

300年来,我们耗去了地球如此众多的资源,如果离开这一基本事实,人类的一切创造又从何说起?

失去了那么多,不再有伙伴,也不再有对手,人怎能不孤独?

生态专家认为,对那些更加不为人注意的、绝对排不进“珍稀”一类、看上去弱小而卑微的自然生态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的漠视,也许是更加触目惊心的。

在动物世界中,无脊椎的软体动物、硬壳生物占了90%,数量惊人。它们是生态链中的基石,其所作所为少为人知。

只有当人类把土壤、森林、河流与这些绝不可爱而又绝对不能缺少的软体小生物联系在一起时,才会真正在生态的天平上看到它们的份量。

专家们指出:假如人类从地球上消失,生物圈会如常运作,喧嚣与污染顿减,从此地球上不再热闹也不再肮脏。

然而,倘若无脊椎动物在将来的某一天,因为农药、捕捉而被人类灭绝,则整个生态系统将会崩溃,人类及别的有脊椎动物便无法存活。最后将由藻类或真菌对地球实行全面占领。

达尔文还有一部名着《腐殖土的形成》,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蚯蚓的论着。

在人类出现之前,蚯蚓曾是洪荒岁月的唯一的耕耘者。

窗外的枝头在严冬过去之后,冒出了嫩萼;南国春城昆明的市民为赶来过冬的海鸥们而欢欣鼓舞,纷纷喂以食料。这是我们时代的好消息,海鸥呜叫着:这样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