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066

第66章 就象厌恶喝醉酒却强要去喝酒一样

【原文】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译文】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爱民,最后失去天下是因为不爱民。诸侯国家的兴盛、衰败和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如此。天子不爱民,就不能保住天下;诸侯不爱民,就不能保住国家;公卿大夫等官员不爱民,就不能保住王室;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不爱民,就不能保住自身。现在有些人憎恶死亡但乐于干坏事,这就象厌恶喝醉酒却强要去喝酒一样。”

【说明】孟子将爱民作为一个标准,作为一条道路,爱民的一切都好,不爱民的不仅保不住国家,连自身也保不住。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既然怕死,怕保不住名誉地位,就应该爱民,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但是许多人一旦拥有了名誉地位,拥有了一定的权力,就忘乎所以,只想着自己的私有利益,自己的享乐,而忘记了爱护人民百姓,因此孟子说,这就象厌恶喝醉酒却强要去喝酒一样,既然怕醉酒,就少喝或不喝,然而却非要去喝,因为喝酒确然是愉快的。这就是只为了眼前的一点享受而导致最后的失败的“近视症”。现代患这种“近视症”的人仍然很多,已身居高官,薪金比别人拿得多,住房比别人宽阔得多,一切待遇都比别人好得多,却还想贪,为了区区几十万、几百万而弄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