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046

第46章 他之辞职,也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

【原文】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後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

曰:“夫尹士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於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後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於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於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後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译文】孟子离开齐国,有个叫尹士的人就对别人说:“不能识别齐王是不可以成为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不明白世事;如果能识别其不可以,但是又来了,那就是想要求取国君的恩惠。行走了千里路来见齐王,得不到赏识所以又走了,在昼地住宿了三天才走,是何等的想长期滞留在齐国,我最不高兴的就是这种人。”

高子把这个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那个尹士怎么能知道我呢?不远千里来见齐王,是我的愿望!不得赏识而离开,怎么能是我希望的呢?我是无可奈何呀。我住了三天才离开昼地,在我心里仍觉得快了,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齐王如果改变,那就会反过来找我。而我离开昼地,齐王没有来追赶我,我这才产生了很多回家的感想。我虽然这样做,怎么是舍去齐王呢?这是齐王遵照足用为善的原则,齐王如果使用我,我怎么会只是让齐国的人民能安居乐业?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乐业了。就是希望齐王能改变,我才每天盼望着。我难道象是一个目光短浅的小人吗?向国君进谏言而不被接受,就发怒,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脸上,离开时就要拚命尽力后才住宿吗?”

尹士听说孟子这番话后,说:“我才是一个小人呀!”

【说明】本章揭示了孟子辞职的真正原因。首先是孟子意识到是自己轻率的言论致使齐国伐燕,然后是孟子劝说齐宣王(见《梁惠王下》第1章)失败,从而使孟子彻底失望,放弃了对齐国的希望,所以他决定辞职返乡,这就充分表明孟子不是为了“干禄”,不是为了想要求取国君的恩惠,不是为了名誉地位的。他之辞职,也就是一种最佳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