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190

第190章 能有几个人甘愿为这个霸者之道牺牲自己呢?

【原文】孟子曰:“霸者之民,欢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译文】孟子说:“霸主的百姓,很欢娱;王者的百姓,悠然自得。犯罪处死而不怨恨,得到利益而不酬谢,人民日益转向善的方面而不知道是谁使他们这样。君子所到过的地方使人感化,所存的心思神秘莫测,上上下下都与天地协调运转,怎么能说是只有很小的补益呢?”

【说明】这一章是与上章连起来讲的,实不应该分开。佚道是什么?是安逸舒适之道,是求得欢娱之道,也就是本章所说的霸者之道。霸者之道好不好呢?因为能使人安逸舒适,能使人欢娱,当然好。所以人民虽劳累而不怨恨。现今的美国所行的就是霸者之道,所以有很多人向往美国,虽劳不怨。那么,王者之道是什么呢?是人民的生存之道,是悠然自得之道,是生存而可持续发展之道。因此,我们在这两者之间要分清楚。安逸舒适、欢娱,是不是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快乐?不能!因为这只能称为享乐,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一个人的精神快乐并不需要荣华富贵和金钱女人,这些东西不属于性命本身的。真正的快乐是从生命的本性流露出来的,它源于自己的精神内部。自然而然地顺乎人性,是快乐的人格内涵。快乐是与对人生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这才是王者之道!而为了这个王者之道,人民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在所不惜。而享乐则是缺乏生活目标,没有人生信念,更没有创造乐趣。享乐者认为人生没有什么信念和意义可言,人生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自足感。享乐的背后是病态和失望,旧的刺激刚过去又得马上寻求新的刺激,否则,享乐者就会百无聊赖,就显得惶惶不安。之所以许多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丧失了自我,甘愿把自己作为商品推销,失去人的本性,其根源是想以此换得金钱物质,以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远离了自然的本性,抛弃了赤子的天真,还自以为精明。人与人之间失去了真诚,相互的理解和同情就成了空话。霸者之道就是如此!因此,能有几个人甘愿为这个霸者之道牺牲自己呢?所以,分清这两者的不同,我们才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