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孟子原解
2079200000127

第127章 心性残暴,但毕竟没有杀人事实

【原文】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於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於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译文】万章问:“象每天把杀害舜作为事务,舜被拥立为天子后只是将他流放,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这是封他为诸侯,有人说,是流放。”

万章说:“舜流放共工到幽州,发配驩兜到崇山,驱赶三苗到三危,诛杀鲧于羽山。惩处这四个罪犯而天下归服,这是惩办不仁者。象是个很不仁的人,然而却封到有庳。有庳的人民难道有罪吗?仁人难道是这样:对外人严加惩处,对弟弟则封赏国土?”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不隐藏心中的愤怒,也不留下怨恨,只是亲他爱他而已。亲近他,是想要他尊贵;爱护他,是想要他富裕。封他到有庳国,正是要使他尊贵和富裕。本身是天子,弟弟却是平民,能够称之为亲近和爱护吗?”

万章说:“那又冒昧地请问,有人说这是流放,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虽然把象封在有庳,但象不能够直接管理国家,舜派官员管理国家而把收的税给象使用,所以称之为流放。怎么能让他残暴地对待老百姓呢?虽然如此,如果想经常见面,所以他们之间常互相往来。所谓‘不一定要等到朝贡,就因政务需要而加强与有庳国的联系。’说的就是这件事。”

【说明】这是万章没有弄懂犯罪犯法和残暴之间的关系,舜的弟弟象虽然心性残暴,几次欲谋害舜,但毕竟没有造成杀人事实,因而不能给他定罪。所以舜采取最佳行为方式,只是让他到偏僻的有庳国去当一个名誉上的诸侯,而没有实际权力。如果说,自己的弟弟因为没有杀人事实却定罪,那么对待外人呢?岂不是要乱杀了吗?这里面其实并没有亲疏之分,而只有事实、证据之分。再说,如果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能容忍,不能建立相互亲爱的关系,那么对待外人就更不能建立起相互亲爱的关系了。这也是孔子、曾子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