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杰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细节
20754800000022

第22章 成功考试战术法(3)

此外,为了快,可以平时搞一点“预制构件”,大家看到过建筑师和建筑工人,他们平日里用钢筋、水泥做出许多“构件”,到盖房建楼时,只要将这些“构件”搭配起来加以固定,建筑物就成了。作文也可如此。许多下笔成文或出口成章的人,他们把某些材料构思成整段文字,并及时记好,到写文章时,心里装的不是一般散沙,而是由一块块观点和材料组成的“预制构件”,只要逐块搬上去,就是一篇文章,这样不仅省时间,而且内容丰富,整体结构也完整。同学们平时也应多做一些“预制构件”,即围绕一个中心,先做片断练习,然后组装成文,这种练习多了,就可以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变换角度,组成新文章。

3.要走有把握的路

每年阅卷,都可看到一些独蹊径的试卷,由于时间不够,未能成篇,十分可惜。这种人使我想起一位爬山的老师来。那次,他按老乡的指点,中午从一个比较平稳的山路向上爬,不料到山顶后已日薄西山,回头看来路,那么长。向另一边一看,他住处就在山下。由于下山心切,就决定走近路直奔住处,结果下到半山天已黑,前面却是万丈悬崖,没办法,只好困在山腰等待天明。如果一开始就走原路,或问明了情况在走,何致陷入困境。

当然,究竟走新路还是走熟路,要看自己的实力,那些思路敏捷、下笔成文的同学,应尽量写出独到见解,以求高分;但对一般的词学来说,为求稳妥,最好走有把握的路,以免误事失分。

考生对物理考卷反映有哪些问题

1.进步的方面

(1)对物理图象理解比过去好。

试题中涉及物理图象题的考生实际通过率比根据以往经验推测的通过率要高。这说明由于几年来的高考都重视考查学生对图象的理解和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的能力,各学校都抓了这方面的教学,收到了好的效果。

(2)对动态过程的想象分析能力比过去有所提高。

那些需要考生清楚地想像出各个物理过程,并逐一分析出过程中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题目的通过率也比依照经验的估计值要高,这也是这几年来重视抓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与想像的结果。

(3)实验知识有所充实。

2.缺陷与不足

(1)知识结构方面

①知识层面不够宽,出现不应该有的知识遗漏,甚至出现一些知识死角。

②考生普遍对重点内容与非重点内容有“拣饮择食”的偏向,以至影响了对某些常识性的基础考题的通过率。

③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不够均衡,一般来说,对运动学的知识掌握好些,功能关系部分的其次,电磁感应部分的差些,光学部分更差。

此外,诸如概念模糊(如力臂和力矩、于路电流和分电流等),原理的掌握、题设条件弄不清等问题也还大量存在。(2)能力结构方面

①实验的技能差。实验能力差是多年来存在的痛病,然而“外治不愈”。

②发散思维能力不强。不少考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却不会“望葫芦画瓢”。

③综合思维能力薄弱,因而求解综合应用题的能力不强。④定量运算能力差。

在试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定量运算能力,包括用字母推演和数字计算能力都很差。现在定性分析的能力略有提高,计算的能力却掉下去了。

⑤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去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守恒的观点是物理学中用以统帅、阐明许多物理规律和现象的最基本观点,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很有用的工具;但许多考生都不会用它。

物理教学和复习有哪些对策

1.必须“依纲据本”

物理高考试卷,不会超过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也不会超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学科说明》。这就是说,可以放心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使用统编教材,全面地、扎实地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这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市近几年物理高考成绩迅速提高,因为该市教育局领导强调抓好基础年级,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的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才会在大型的考试中过得硬。

2.要强调“全面发展”

中学物理知识,包含力学、电力、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形成一个全面,多方位的结构。各类知识互相交划,纵横连结。其中某些知识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居于主干的位置,成为重点的知识,而其他知识居于非主干的位置,成为非重点知识。但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大纲规定的全部知识,才能符合全面发展的要求。如果只突出抓好重点,而放弃非重点,那么,所谓抓好重点就是一句空话,因为重点知识也需要非重点知识来补托的。近几年的考试,非重点知识虽然占的权重不大,且不是难题。要求记住物理史实,物理现象和书本中的例子,演示实验等,被教师们认为可以垂手可得分,但统计数据反映得分率低得令人难想象。

这里讲全面发展,是指不要放弃非重点知识,不要误解为非重点知识的地位与重点知识平等。

全面发展还指要求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得到协调。物理知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师除了在讲课时加强演示实验和保证学生分组实验外,还要注意这些实验在知识形成过程的作用。一定要强调借助实验来巩固概念,规律。今后高考实验题,除计量学生实验内容外,还要求考生能运用所学到的实验方法和知识解决有关问题,要求会有所提高,希望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3.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考试

说明中明确指出“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命题中也恰恰在这一点体现的比较充分,虽有些地方拔得过高,但这一命题的动向是值得师生高度重视的。近几年中学的物理教学刚刚从忽难忽易地摇摆稳定下来,普遍开始重视抓基本,打到基础,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有些教师却因此而走了极端,对能力的提高放松了,更有些教师错误的、不加区分的把基础知识和容易题划等号,把难题或能力要求较高的题与超纲题划等号,凡是题目有些难度,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高些,就排斥,不叫学生做,也不给学生讲,长期以来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遇到难度突然加大,能力要求提高的题目就束手无策,得分低得令人吃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其实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题目的难易也是相对的,因人而易的,有了基础能力才能提高,提高了能力又有利于巩固基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能把基础和能力对立起来,适当增加一些开拓思维、锻炼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综合题(不是偏难题)是必要的。尤其要注意。①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是正确解综合题必须具备的能力。综合的基础是分析,综合的前提是能够分析问题。许多优秀教师都是这样的体会:抓住几个主干问题,采用“发散树”(相当于程序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每解一道典型例题,都要求学生自己总结、体会分析、综合的过程,是训练和提高解综合题的有效方法。

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文中安排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不可能每个知识都安排实验。对于物理过程来说,往往是处于一个4维的空间之中,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知识。在开始阶段,可以通过立体图,立体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坐标系,再配合数学语言,引导学生想象这个空间,再在这个空间中想象物理过程。并指出考试时为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可以适当在稿纸上画立方图来辅助解题。

4.教学中要注意学习规范的教育

这里讲的规范,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时的规范和考试时的规范。规范的教育也是素质的教育。

学习的规范很多,例如,上课要配合教师作积极的思维。课后,要回忆老师讲了那些知识,与前面知识是否有联系。教师讲解例题后,要指出例题应用了那些知识,解题时有什么特点。做作业的要求是:阅读课本内容,解题时先考虑应用哪些知识?哪个物理量是变量?哪个物理量是定量?解题的方法有几种?学习完一章,要作学习总结,要学会根据测验来评价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笔者通过听课调查发现,许多成功的教师,并不是人人讲课都生动、精彩,解题精僻。其共同之处却是抓了学习规范的教育。

考试的规范教育,可以使学生适应考试,考出水平。例如,测验时控制测验的时间,解题从易到难,解题时要学会分析题目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隐含量。分析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和各个状态的参量及其关系,等等。

5.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问题

学会对物理过程进行支态分析,对动态变化中表现的物理现象和应用的物理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正确地建立物理模型,弄清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挖掘隐含条件,周全地考虑问题的诸方面和多解性。这样才能克服刻板的思维方式,使知识变活,达到得心应手的驾驭知识,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6.应继续强化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教学,通过占拨思维、展示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以少胜多,方法入门,应考自如的目的,这是消除学生对物理课的畏难情绪,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的最佳途径。

7.注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风,克服总复习中存在的下列不良习惯。

(1)重视参考资料,忽视课本教材。

(2)重视做题讲题,忽视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3)重视知识的学习,忽视方法的掌握。

(4)重视数字演算,忽视物理推理分析。

(5)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验操作。

(6)喜欢听老师讲,不愿动脑筋自我总结。

(7)满足于答案对,不注意作题的规范化。

(8)重视做题的数量,忽视做题的质量。

如何提高物理解题能力

1.高考中要求的五种能力考试说明中把高考应该而且有可能考核的能力提了5个方面:(1)理解能力:学习物理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物理概念规律首先要懂得其中的道理。具体来说,要求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以及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对同一概念和规律的各种表达形式有清楚的认识;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认识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2)推理能力:所谓推理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所给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所给的问题。(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作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图象进行表达和分析。(5)实验能力: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会用在这些实验中学到的实验方法;会正确使用仪器;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