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理调适与心理健康全集
20751200000036

第36章 克服社交障碍,构建和谐人际(2)

真正得天独厚的人是极其少的,而许多的成功人士事实上都是很普通的人。良好的情绪是成功的一大因素,它能让你在困境前永不放弃,坚忍又勇敢,它也终将把你引上成功之巅。

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仔细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经历过以下这些情况:

1.小时候,你很怕老师提问,尽管你学习很好,你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若老师主动叫你时,你会手足无措,把本已熟知的问题答得结结巴巴,丢三落四,甚至答错都有可能。老师当众提到你的名字,哪怕是表扬,都会让你有种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2.从不主动与陌生人说话。如果一个陌生人主动向你说话,你会脸红、结巴,紧张得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最后草草地结束这次谈话。

3.在一些交际场合,例如朋友的生日舞会、圣诞节狂欢或者同学聚会,你通常都坐得远远的,一个人静静地看别人玩儿,从不主动邀请别人跳舞或跟别人攀谈;如果迫不得已和你的老同学闲聊时,你也从不主动开始一个新话题,而总是被迫地草草回答别人问你的问题。

4.你会尽量避免去参加面试,你只要一想到单独面对着素不相识的人,并由他们品头论足,还得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就会心跳不已,手脚冒汗,脸上发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5.新到了一家单位,上班之前紧张得要命,一想到在别人或审视或好奇的目光中走进办公室,就心跳加快,甚至紧张得晕眩。

如果这些症状都曾在你身上出现过,那你可能患有“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表现主要是害怕被人审视,在被观察时或有受到评论的处境时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当目光与人对视时就会特别紧张,可能有脸红、手抖、尿急或晕眩等状况出现。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不会主动与社会接触,能避则避,即使处在很热闹、轻松愉快的社交场合,也如隔世。

这种恐惧心理对当事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巨大的社交压力,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社会交往。那么怎样克服这种恐惧症呢?先要了解一下它形成的原因。社交恐惧心理的形成,归结起来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从客观方面看,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留下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哲学。这些封建的、传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逐渐积累,渐渐沉积在人们心底,成了一种惰性,在主观上就没有交往的欲望,落在行动上也不会有交往的实际行动。结果,自命清高者、谨小慎微者、孤芳自赏者、夜郎自大者都听凭天命,拒绝交往。如此一来,越不交往,就越怕交往。而没有交往,有很多消息不能沟通,很多观点不能统一,很多误会也由此产生。

主观方面有四个原因:

1.自卑情结

自卑的人“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和自强。他们大多都会给自己虚设一种自我否定,这种否定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做什么都会失败,而他们是害怕失败的,他们不能够正确对待失败。这种不正确的心理使得他们做什么都是怯怯缩缩的,社交时自然“不战自败”。

2.过分自尊

人人都有自己的自尊需求,但这种自尊不能过度。过分的自尊心理,常会把自己的思想囿于自己的行为是否失当,人们会怎么看待自己上。甚至会因为过分自尊,而不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担心相比之下,自己会失掉光彩,失去尊严。长此以往,怕这怕那,在做事之前就失去了勇气,被沉重的“害怕心理”所左右,恐惧心理就会乘虚而入。

3.羞怯心理

害羞也是自我否定的一种类型,也常常担心自己被别人否定。这样一来,跟别人在一起时就感到受审视、受考验,浑身不自在。尤其是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水平高、素质好的人在一起时,更有如芒刺在背,恐惧心理自然就会产生。

4.愚昧无知所致

愚昧的人惧怕交往,没有知识让他们觉得自己走不进别人的世界,与其受别人嘲笑,还不如退回到自己的天地。这样,社交恐惧心理就产生了。

了解了社交恐惧心理的形成原因,要克服它就很容易了。

1.正视具体的恐惧对象及其威胁

社交恐惧症多半是意外的、强烈的刺激所留下的心理后遗症,即人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其实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是不会无缘无故地嘲笑、讽刺、奚落你的。你应该主动和他人接触,首先是自己最信赖的朋友、家人,然后慢慢地扩大人群,一步一步远离恐惧的泥沼。

2.要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

你要想克服胆怯的毛病,在社交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是很重要的。你要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极少数人有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与你毫无两样。

实际上,人自认为是怎样一个人,比他实际是怎样一个人更为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他认为自己是怎样一个人而行动的。自认为自己差,做什么都做不好,都没能力完成,那他就会真的什么也做不成。在社交活动中,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不会跟他人成功沟通,那你就真的不能与他人良好沟通,这样,你的社会交际活动肯定失败。

3.不要做不合理的比较

如果你总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或者与那些成名成家的精英人物相比,只能让你迷失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

你要正确地看待自己。你和别人一样,也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在社交过程中,你应该扬长避短,在你能表现的方面、场合多露面。这样的经历多了,你就会找到自己的价值,增强你的自信心,也就会逐渐在生人面前表现得自如起来。

4.不要顾及面子

在交往中我们肯定会遇到比自己强的人。这个时候你不要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而拒绝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而应该庆幸上苍给了你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只有在交往中,才能相互学习,不断促进,逐步完善。

通过心理训练来克服“赤面恐惧症”

步入社会,在人前易脸红的毛病不堪其苦。其实,很多人也想改变自己,自如地与人交往,但就是做不到。有时同不太熟悉的人交谈,本来还好好的,突然心里“咯噔”一下,心跳加快,一股热血直往脸上冲,自己难堪不说,还叫别人莫名其妙,常常被别人笑话,致使与人交往时几乎成了惊弓之鸟。但又渴望与人交往,如此身体里常常经历着两个不同自我的战争:一个害羞、懦弱、缺乏自信,一个则强迫自己去改变自己。这是患上了一种叫“赤面恐怖症”的心理疾病。

每个人在与自己不熟悉或比较重要的人交往时,都会出现一种紧张或激动感,并反射性地引起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从而使人的心跳加快,毛细血管扩张,即表现为脸红。这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正常反应,随时间推移会习以为常。但由于你缺乏自信,因而特别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以致对脸红特别在意。

害怕别人会因此议论你,想自己不脸红,但又无法消除,见人脸红便成了你的心病。与人交往前你便担心自己会脸红,交往时更是认真体验自己有无脸红,时间一长,就在大脑的相应区域形成了兴奋点,只要你一进入与人交往的环境,就会出现脸上发热感和内心的焦虑不安,加上别人对此的议论或讥笑,更使你紧张不安,惧怕见人,从而形成赤面恐怖症。

赤面恐怖症是可以治疗的。首先,你对脸红要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允许它出现和存在,不去抗拒、抑制或掩饰它,不为有脸红而焦虑和苦恼,从而消除对脸红的紧张和担心,打断由此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其次,是要进行自信心方面的训练。人前容易脸红的人,多数对自己缺乏自信,具有自卑感。因而加强自信心的培养,克服自卑感,可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要改变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的思维方式,反过来经常想想自己有哪些长处或优势,以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而逐渐改变对自己的看法。在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同时,再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感兴趣、也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活动中去,先寻找一件比较容易也很有把握完成的事情去做,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分喜悦,做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下一个目标。这样,每成功一次,便强化一次自信心,逐渐地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

人会自卑,是因为他通过比较和自省,发现自己确有不如人处。而处事成功,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一个人要想最终克服自卑心理,就必须在建立自信的同时正视自己的不足,通过多学、多干来充实知识,丰富经验,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与技巧。此外,可通过心理训练来帮助克服。

第一步:把能引起你脸红的各种场面,按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脸红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脸红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第二步:进行松弛训练。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像上面的情景,想像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第三步: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和脸红,就停下来莫再想像,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像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脸红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脸红为止。

第四步:按同样方法继续下一个更使你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下一张卡片)注意,每进入下一张卡片的想像,都要以你在想像上一张卡片时不再感到不安和脸红为标准,否则,不得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五步:当你想像最令你不安和脸红的场面也不感到脸红时,便可再按由轻至重的顺序进行现场锻炼,若在现场出现不安和脸红,亦同样让自己做深呼吸放松来对抗,直至不再脸红为止,又进入下一步的锻炼。

见大人物时如何消除害怕心理

在见大人物时消除胆怯不安的心理能解除约束自己的因素。如果你能在心理战场上得到胜利,那就意味着你能有一次愉快而成功的会晤。下面的一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避免见大人物时的害怕:

1.充分掌握制动权

一般人一听说要与大人物对阵,内心立生恐慌,或者一见面就想临阵脱逃,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根本就想避而不见,恐惧心理有形有色地表现出来。其实,这种做法,永远不能使苦闷的意识消失;相反的,先发制人的老套,才是消除苦闷意识的方法。

例如,我们约好某个大人物在咖啡室见面,当自己比约定的时间晚到时,难免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倘若发现对方还没到,心情就变得舒畅,同时也觉得很从容,看见对方的时候,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

我们不妨利用这种心理,借机克服害怕的意识。依据先发制人的原理,如与某大人物有约会,一定要比约定的时间早到,这样才能在心理上拥有优越感。此外,因为自己充分掌握了制动权,所以可以积极面对对方,当然也使得信心倍增起来。

2.提早会面时间

在我们即将与一位具有社会地位或是被认为不好相处的人见面时,难免会感到胆怯。遇到这种情形时,我们如能尽量提早见面的时间,便可以转为轻松的心理与对方见面。迟早都需碰面,倒不如将时间提前,缩短自己事前紧张不安的时间。

以心理学的观点说,有两个理由可以说明这种策略的可行性:

(1)缩短见面前的时间,可以避免臆造不正确的对方形象。通常,我们在与人见面前,都会做各种想像,揣度对方的外表、个性等。所以,见面之前时间拉得太长,很容易产生不正确的形象。而在“不会是这样”、“也不会是那样”的多次揣度中,自然将对方固定在某一模式中,而有了不实的形象,从而按照心中的形象做会面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见面后,一旦发现对方与自己所想的不相符合,便无法直接接受对方。因此,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提前见面是很有效的方法。

(2)将见面时间提早,也就等于表现了自己积极的主体地位。同样的道理,在与大人物初次见面时,只要以自己为主体,与对方见面,自然不会感到胆怯。

(3)在心理上压住对方。有所准备的心理与态度比自己的实力具有更大的决定性。如果你对对方的能力评估过高,在心理上,你的斗志已经萎缩,在还没有踏上战场之前,已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其实,何必受对方能力的威胁呢?就算是对方能力高出自己太多,只要你的心理处在对等状态,往往能出乎意料地发挥潜力,而制服强大的敌人。

就像围棋、象棋等类的职业性比赛,如果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在心理上胜过对方,在实际比赛时,往往能得到胜利。因为赛前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在赛场上自然表现出来,而影响你的成败。美国职业高尔夫球选手托里比诺,在他与被称为“高尔夫球大王”的尼科拉乌斯比赛时,曾有过这么一段趣闻:当时,心理上受到极大压力的托里比诺,偷偷带着尼科拉乌斯最怕的蛇玩具,在赛场中突然丢了出来。这使得本来有着无限尊严的“高尔夫球大王”像个小孩般在赛场中惊吓地四处乱闯。这样一来,由于扎里比诺见到了对方脆弱的一面,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解除了,而能以很轻松的心情参加比赛,终于赢得这场比赛。

诚然,托里比诺的手段并不光彩,但尼科拉乌斯却对托里比诺的心理战术作了很高的评价。又比如某一位年轻棋手,在与前辈高手对局时,突然想起自己在平常访问这位前辈时所见到的随便情景,逐渐地消除了心理压力。

纠正害羞心态,克服害羞心理

害羞的人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个人有点害羞心理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正常的交往就不过分。事实上,有些人的害羞是短时间的,比如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在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总免不了“老实”或“安静”一会儿,待混熟以后,便会与其他人像老朋友一样相处了。很多女孩子,在异性面前总是显出几分害羞的样子,低头不语,偶尔说几句话也面带羞涩之色,很招人喜爱。那些在生人面前从不害羞的女子,有时反而让人接受不了。

美国心理学家沃伦·琼斯博士认为:害羞虽是一个人的弱点,但这弱点并非有害无益,恰恰相反,它可变成许多优点。假如你是害羞人士,不妨认识它,并尽量发挥。

(1)害羞人士比较聪明。由于他们通常少说话,多动作,所以他们勤于思考,比较机警。

(2)害羞人士比较可靠。许多人都比较信任害羞人士,因为他们不会说人长、道人短或搬弄是非。

(3)害羞人士是较好的搭档。因为害羞者在群体中往往不爱出头,而替他人设想。

(4)害羞女士比较令人喜欢,因为她们比较贤淑拘谨,而不会叽叽喳喳。同时,多数男士认为,羞答答的女士会带来一种神秘感,更有魅力。

(5)害羞人士通常受教育较多,他们喜欢阅读和记录。

(6)害羞人士更能体谅别人,了解别人;在交谈时,他们会细心听你倾诉,而不会打断你的话。

(7)害羞人士通常可以成为知心朋友。当对方可靠并待人心诚时,他会忠心耿耿,很努力去维护这种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