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男人必具的九大心机
2072000000013

第13章 大度能容天下事,小肚鸡肠要不得(1)

男人成大事必须有大度量。人有多大的度量,才能干多大的事业。能容天下之事,才能容天下之人,能容天下之人,才能汇聚天下英才于麾下,并形成势力。势力是成大事的关键因素,没有一定的势力很难成就大气候。男人胸襟要宽阔,做大事不忌小怨,是一种能容境界;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一种王者风度。绝不可斤斤计较,纠缠于鸡毛蒜皮,那样不仅有失于一个男人的起码风度,更难成大事。男人要豁达,以德报怨才能感化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自古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1.男人有肚量,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个男人应该懂得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道理,绝对不能坚持一种仇恨、愤怒的态度去斤斤计较。这样的男人,只会增强别人的敌意,搞坏身边人的心情,同时也给自己的事业带来损失。

有人认为“宽恕是一种比较文明的责罚”。只有在有权力责罚却不责罚的时候,才是一种宽恕,在有能力报复时而不报复,才是一种饶恕。如果是一种无能为力的屈辱,却假冒宽大以自欺欺人,替自己装门面,便毫无价值与意义可言了。

欲成就大事的男人,就是要有这种大度的气魄。老子所说的“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就是这种意思。所以孔子说:“有盛德的人不轻佻、欺侮,轻佻、欺侮的君子,会蒙蔽人心;轻佻、欺侮的小人,欺罔而尽人力。”一个男人没有大度的气魄是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的。这种内在的优良德性,发挥出来的,便是常人所说的“大度”。

任何一位成大事的男人都必须大度,只是有时我们没有注意到或者被史学家所疏忽而已。

例如班超,人们都了解他有显赫的武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度。当他决定把事业的基础建筑在西域时,便统兵远征,李邑却在皇帝面前进班超的谗言,说他的远征难以成功,并说他携着爱妻,带着爱子,在外享受安乐,没有归汉的心思,又说了许多子虚乌有的故事,请皇帝下诏书让他回国。事情被班超知道后,便遣送妻子回来以示归汉之心,后来李邑因事奉旨到西域,诏书中说班超可以留李邑为从事。如果常人来处理这样的事,就认为李邑确实是班超事业前途中的一个敌手,奉诏留下李邑,就可以追究他从前的谗毁之罪,又能免除朝廷的心腹之患,但是班超并不因这些事耿耿于怀,反而让他护送乌孙侍子回京师。当时徐干劝他按照诏书的旨意,留下李邑,以免再为自己添加麻烦。班超说:“我从内心省视没什么内疚的,何必顾虑他人的说法。”只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班超的大度。

所以测度一个男人的成就大小,也必须以容饶宽恕的大度去衡量他,只有能宽恕人,才能容饶人;只有能容饶人,才能掌管人、使用人。只有能掌管人、使用人的人,才能成就他的伟大、高尚的事业与功德。“以恨报怨,怨恨就无穷尽;以德报怨,怨恨就会化解无存。”这是佛经中的要旨,也是宽恕人的准则。

2.男人有胸襟,做大事不忌小怨

“做大事者不忌小怨”是一种能容的境界,容人的气量决定着一个人的气度,正所谓“元帅肩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容众人之量,便是王者之量。

朱鲔是刘玄的心腹,更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同时也是杀害刘秀哥哥刘搪的元凶之一。当他率领30万大军据守洛阳的时候,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领王梁、岑彭、贾复等大将前往征讨。

当时刘玄已经被赤眉军废去帝号,其号召力大大减弱了,朱鲔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因为他曾经杀害过刘秀的哥哥,所以他应该是刘秀的仇人,如果投降必定是死路一条,不降也是战死,如此还不如准备战死。所以他坚守不出,让刘秀无可奈何。刘秀全力围攻了几个月,损兵折将,但洛阳还是攻不下。面对这种形势,刘秀感到强攻不行,就开始劝降。他知道大将岑彭曾在朱鲔手下担任过太守,于是就派他到城中对朱鲔进行劝说。

岑彭见到朱鲔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道:“彭往者得执鞭侍从,蒙荐举拔擢,常思有以报恩。今赤眉已得长安,更始为三王所反,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尽有幽、冀之地,百姓归心,贤俊云集,亲率大兵,来攻洛阳。天下之事,逝其去矣。公虽婴城固守,将何待乎?”

朱鲔深知形势对自己不利,他无奈地说:“刘搪被害时,鲔与其谋,诚自知罪深。”

岑彭听了以后,不敢擅做主张,回来详细地向刘秀汇报了。刘秀表现出宽广的胸怀,他说:“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鲔今若降,官爵可保,况诛罚乎?”

刘秀的承诺使岑彭心里有了底,他再往劝降。朱鲔为了试探刘秀是否真诚,让人从城上放下一条绳索,随即对岑彭说:“必信,可乘此上。”岑彭毫不犹豫,马上抓住绳索就要向上爬。朱鲔见其诚心,当即答应投降。

几天后,朱鲔让人把自己捆起来,一个人到汉军营中投降。刘秀不但没有任何责罚之意,而且还亲自给他解开了绳索,并且封他为平狄将军。天下统一后,刘秀也没有像有的帝王那样战时笼络人心,秋后再算账,而是继续相信朱鲔,任命他为少府,传封累代。

刘秀对待朱鲔的态度起了明显的积极效果,很多敌对者见刘秀对于杀兄仇人尚且能委以重用,就更没有忧虑了,纷纷前来投靠。

刘秀是一个顾全大局不记小怨的人。对兵败求降的人,刘秀从不用诈。当他攻打王郎的时候,王郎不支,派大将杜威请降,杜威提出投降的条件,请刘秀封王郎为万户侯。刘秀说:“顾得全身可矣。”当刘恭替刘盆子乞降的时候,问怎样对待刘盆子,刘秀说:“待以不死耳。”明明白白,毫无欺饰,如此深得人们的称赞。

刘秀这种正大光明的做法,王夫之非常称赞,他说刘秀以大义为重,不行权术,比唐高祖李渊诈许李密投降而后逼其复反而杀之,要高明得多。

3.男人讲风度,干事业需要宽容

人有多大的肚量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宰相肚子能撑船,一个男人肚量大,性格豁达,才能纵横驰骋,干成大事。若纠缠于鸡毛蒜皮之争,不但有失男子汉之风度,还会让人心神不定,难成大事。只有宽容大度,才能得心应手。

宽容,是一个男人良好心理的外壳,它往往折射出他的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只会咄咄逼人,而不知宽容为何物的男人,恰如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只会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一位老人写了一首诗,他称赞:宽容是蔚蓝的大海,纳百川而清澈明净;宽容是高阔的天空,怀天下而不记仇恨怨愤;宽容是灿烂的阳光,送你甘霖送你和风;宽容是延续生命,生命的辉煌也只有闪烁的一瞬;宽容大度才能超越局限的自身,一语宽容,雨露缤纷,一生宽容,心系乾坤。

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它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经历过风和雨,才能领悟到人生的苦和乐,爱与恨,才知道人生中应该忘记什么,记忆什么,放弃什么,学会什么,那样才是举重若轻。最该忘记的是你曾帮助的人,最应该原谅的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最该放弃是功过事非、名利得失,最需要学会的便是宽容别人。

小张的一位已穷困潦倒的远房亲戚来找他借钱,说是她丈夫因遇到车祸,住进了医院。小张当时真的从感情上无法接受她。见到了她,20多年前的往事又浮现在他的眼前,真不想让她走进自己的家门。因为在20多年前,小张借钱给她的丈夫娶了她。当小张在遇到困难时,而且是急需用钱时,小张只想要回借给他的钱。而娶进来的她,死活不认账,并且当小张母亲代表小张去表达想法时,想要回小张借给他们的钱,他们还动手打了小张年近70岁的老母亲。为了母亲,小张决定不要这钱了。多少年过去了,一提起这件事小张仍气愤难平。

后来,在她吃饭的时候,小张顺手拿起一本杂志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杂志上的一段话给了他很深启发:人世间最宝贵是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世界上的稀有珍珠,宽容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和肉体的创伤。同宽容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

等到她吃过饭走进客厅时,小张想:按照她的品行,不应该去同情她。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再提也没有什么意义,何况母亲已经不在了。怎么能和他们一般见识?自己应该学会宽容,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去原谅他们的过错。现在他生命垂危,自己不能见死不救。然后,小张跑进屋里,拿了5000元交给了她,并诚恳地说:这钱拿去给你丈夫治病,不要你还了。小张知道她无能力还钱,最起码在20年内。另外,又给了她价值200元钱的营养品送给她的丈夫,让他手术后好好调养。她当时非常震惊和感动,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我对不起您,我们欠您的钱,包括以前的钱,我这辈子还不了,我来世还给您,您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我给您磕头。”看到她那个样子,小张又悲又喜,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当时小张的心情是复杂的,说不清是爱还是宽容。

从那事情以后,小张的心情轻松了不少。一生中最让他恨的人,他都原谅了,他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它让小张学会了宽容,让他的人生无憾。虽然他损失了金钱,权当是自己交了学会宽容别人的学费。因为宽容之于爱,正如和风之于春日,阳光之于冬天,它是人类灵魂里美丽的风景。有了博大的胸怀和宽容一切的心灵,宽容自然会散发出浓浓的醇香。宽容能使我们活得轻松,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

“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菜根谭》上的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这个理儿。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弘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学会宽容,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时要推己及人,以德报怨,与人为善。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4.男人要大气,绝不可斤斤计较

男人应当心胸宽大,绝不可斤斤计较,好与人比高低、争强弱。善于做人者,一定要有“肚子里面能撑船”的意念,把自己的开阔胸怀充分展示出来,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武则天时代有个丞相叫娄师德,可谓一位肚子里撑得了船的宰相。史书上说他“宽厚清慎、犯而不较”。意思是说他处世谨慎,待人宽厚,对触犯自己的人,从不计较。他弟弟出任代州刺史,临行前,他弟弟为了使他放心,表示:“以后行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擦干就是了,绝不让你担心!”而娄师德却忧虑地说:“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人们唾你脸,是生你的气;你把唾沫擦掉,岂不是顶撞他,这只能使他更火。怎么办?人家唾你,你要笑眯眯地接受。唾在脸上的唾沫,不要擦掉,让它自己干。”

显而易见,“唾面不拭”,这种不谙是非,不讲原则,一味退让,盲目屈从的做法,在今天看来,十分迂腐可笑,不足为训。然而,娄师德“宽厚清慎,犯而不较”的精神,也并非一无是处,也有可取的一面。这一面就是豁达大度,气量如海。

气量如海,大度待人,对社会交际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在矛盾面前,若能够有较大的气量,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就会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逐渐改变对方的态度,使得矛盾得到缓和。刘少奇同志主张,一旦与他人发生矛盾,受到他人错误对待,应该有“单恋”的精神。不因对方对待自己态度上有错而改变自己初时的热情和真诚,始终不渝地以友好的感情对待对方。有了这种“单恋”的态度,便能唤起对方的良知。这是有道理的。三国时期,东吴老将程普原先与周瑜不和,关系很不好。周瑜不因程普对自己不友好,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不抱成见,宽容待之。日子长了,程普了解了周瑜的为人,终于受到感动,体会到和周瑜交往,“若饮醇醪自醉”,意即就像喝了又浓又醇的美酒,会“自醉”一般。

战国时“将相和”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假如蔺相如发现廉颇羞辱自己以后,马上针锋相对,怒目相向,就会使彼此的矛盾空前激化,不但他本人失去一位忠实的朋友,而且将会给整个赵国带来严重的危害。从此可以看出,大度待人是促使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消解矛盾和冲突的一剂良药。气量如海,大度待人,还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威信。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每个人都需要威信和影响力。没有威信和影响力,领导者不足以统御下属,教师不能教育好学生,商人卖不出货物,农民种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么,怎样建立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呢?其办法和途径有多条,气量如海、大度待人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