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一点,就是言多必失,事多必漏。当上官以后,要多加检点自己的言行,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修正。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就大器。”孔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进行总结。“总的来说,‘为政以德’是根本,‘忠诚友善’是基础,‘寡言慎行’是保障。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不可偏颇。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讲究‘中庸之道’。你悟性很高,我就不多说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既然步入了官场,就要遵循官场的规则,注意保全自己,多为黎民苍生做些事情,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心意。”孔子说到这里站了起来,理了理长衫,舒展了一下筋骨,准备告辞。
不知道什么时候,柳浩然感觉到孔子又来到了自己的身边。一身长衫,道貌岸然,笑眯眯地看着他。
“先师,为何那样看我?你怎么没有穿官服呀?”柳浩然忽然想起了上次孔子来的时候,穿的是上朝的官服。看到孔子满面春风,柳浩然也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你已经当上官了,我就没有必要再穿官服了。”孔子一边说一边坐在了双人床对面的软沙发上。柳浩然向旁边看了一下,没有谢梅心,床上只有他一人。
“你不用找了,谢梅心不在。如果在的话,我也不敢擅闯卧室。”孔子看出了柳浩然的意图。
“先师,她到哪里去了?”柳浩然有点着急,生怕谢梅心从他身边飞走了。
“呵呵,不用着急,我用了隐身法,她在另外一个房间里睡得正香,我们不要打扰她。”孔子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笑着解释道。
“先师,咱们还是到客厅里坐一会吧,也顺便喝点什么。”柳浩然觉得这样在卧室里与孔子对话确实不雅,就赶紧从床上下来,向孔子谦让道。
“也好。”孔子也感到这样在卧室里谈话有失身份,便和柳浩然一起来到了客厅。
“先师,想喝点什么?不如咱们喝点饮料或者红酒什么的?”柳浩然暗自揣测孔子一定喜欢饮料,因为孔子生活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饮料或者红酒等现代的东西,从心里也想让孔子尝个鲜。再者说,喝茶有点麻烦,柳浩然觉得自己有些疲惫,不愿意再倒腾那些烦琐的茶具。
“也好,那就喝点红酒吧。饮料现在有些不敢喝了,你们的食品卫生好像不是很安全,红酒还好一些,毕竟还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当然,一定要好的。”看来孔子对饮料和红酒也很有经验,这让柳浩然非常吃惊。先师毕竟是先师,现代社会的东西都知道,真的是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与时俱进,永立时代潮头。柳浩然暗自叹服。
柳浩然赶紧把上次和谢梅心一起到北京开会,在香格里拉酒店吃饭时买的红酒拿了出来,给先师倒上,又从冰箱里拿出了火腿肠、花生米、海带丝、豆腐干、酱牛肉,凑了几个盘子端了上来,和孔子边喝边聊。
“不错。口味纯正,品质上乘。”孔子品了一口,顺便夹起了一个花生米嚼了起来。
“先师,你还没有告诉我你把李泽厚先生作为当今大师的理由呢?”柳浩然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时机,就把这个困扰他多日的问题提了出来。
“我今天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李泽厚评价我的那篇文章你看了没有?”孔子和柳浩然碰了碰酒杯,十分惬意地边喝边聊。
“看了一下,没有看得很懂。”虽然上次在书店里没有买那本书,但柳浩然后来还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借了一本。由于忙于跑官、再加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干扰,根本没有细读,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也没有看很懂。
“我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当中,研究我的不少,但真正抓住思想精髓的不多,能够如此系统地把我的主要思想梳理出来,并把深层次的东西挖出来,我觉得当今世界李泽厚就是代表了。洋洋洒洒那么多话,实质上我想说的就是十二个字:‘以礼立世,以仁入世,君子治世’,也就是李泽厚概括出来的‘实践理性’。”孔子放下酒杯,一本正经地谈论道。
“何以解释呢,先师?”柳浩然一边听一边从餐厅里把餐巾纸盒拿了过来,从中抽出一张,递给了孔子。
“‘以礼立世,以仁入世,君子治世’这是我所有着作当中最基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以礼立世’主要强调的是个人修养和言行。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如果不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个世界就要乱套。人无‘礼’则不立。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战乱不断?就是因为周礼遭到了破坏,经济的发展使许多人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私利,不惜损害大家的利益;为了一国私利,不惜损害天下的利益。当时的社会怎么能不乱套呢?我曾经说过,‘放于利而行,多怨’,也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一切事情都依照利害关系行事的话,那样就容易让人产生怨恨。”孔子接过柳浩然递过来的餐巾纸擦了擦嘴,慢条斯理地讲道。
“有道理。当今世界不也是让一个‘利’字扰乱了人心吗?所有的纷争无非是一个“利”字在作怪。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柳浩然禁不住插了一句。
“悟性还是很高的嘛。”孔子不由得表扬了柳浩然一句,顺便夹了一块火腿肠大嚼起来。
“先师过奖了,我这是胡乱联想。”柳浩然谦虚地说着,给孔子的空酒杯里斟满了酒。
“说得有道理。当今世界也是概莫能外。你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各种纷乱的根本原因莫过于此。这一点,现在比过去更加明显了。不是有人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吗?可谓一针见血,精辟地说出了当今世界一切冲突的根源。所以说,我非常注重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以礼立世。”孔子继续边吃边喝边讲,一样也不耽误。
“我觉得这个干红口感比较好,不像有些地方生产的干红,不知道里面掺了什么东西,让人看着好看,喝着却不放心,这就是见利忘义的表现。”孔子端起了酒杯,好像有点不放心地看了看颜色,便即兴发挥。
“先师果然看得透彻。市场经济就是‘利’字当头,正像您说的‘放于利而行,多怨’。有了怨,采取一些有损人格和良心的行为也就非常自然、非常平常了。”柳浩然顺着孔子的思路作了延伸,顺便送给孔子一顶高帽。
“‘以仁入世’就是说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在加强个人修养的基础上,要讲求‘仁德’。无论你是平头百姓还是高官显贵,不论你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有一颗仁德之心。‘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换言之,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仁道,有一颗仁德之心,那么就不会作恶。”孔子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继续讲解自己的观点。
“李泽厚认为我是‘以仁释礼’,我认为这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当时的春秋战国,礼乐已经崩坏,我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许多人表面上赞成,骨子里却是反对的,行动上更是落实不了。再则说,周礼毕竟是仪式,有点程序化的味道。对国家而言,周礼就表现为一种仪式、一种有规则的活动;对个人而言,周礼就表现为一种行为方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程序。这都是外在的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假如说,表面上都遵守周礼,但思想上却并不赞成,怎么办?有形式却无内容。就像当时的诸侯王都赞同我的主张,但并不实行,又该如何呢?最后的结果不还是将周礼束之高阁,现实中仍然是我行我素吗?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提出了‘仁’这个概念。”孔子感到有些累,便顿了顿,忙里偷闲地品了点红酒,夹了一块豆腐干,吃了起来。
孔子深入浅出的讲解,柳浩然听得津津有味,睡意全消,全身轻松,不再觉得疲惫。看到孔子有点干渴,柳浩然连忙到厨房里手脚麻利地冲泡了一壶茶,端了上来。既然柳浩然喜欢品茶,谢梅心爱屋及乌也喜欢上了喝茶。家里也有一些比较好的茶叶,多数是柳浩然拿来的,也有谢梅心出差时顺便买的。
“这是西湖龙井吧?好像不是新的,但味道还可以。”孔子品了一口,干净利落地下了结论。
“确实如此,先师。”柳浩然连忙回答道。他还没有来得及品,听孔子这么说,便赶紧拿出了茶叶包装盒看了看,确实是上半年的明前茶,离现在已经半年多了。
孔子还是在柳浩然的指点下学的品茶,没过多长时间便成了品茶的专家,进步之快捷、品茶之老到,让柳浩然佩服得五体投地,禁不住暗挑大拇指。
“李泽厚认为我的‘以仁释礼’,是‘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的内在自觉,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创举,为汉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奠下了始基。’虽然有点过誉,但这也是我当初的目标。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那么‘礼’对他来讲也就没有什么用处。这就是所谓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完全沉浸在谈经论道的快意中,根本没有注意到柳浩然的神态变化。
柳浩然知道,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侑篇。意思是说,如果做人没有仁德之心,礼仪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做人没有仁德之心,音乐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言外之意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那么对人有约束行为的“礼”和“乐”就不起作用。所以,孔子认为“仁”是“礼”的基础与核心。
“先师,那‘君子治世’又怎么讲呢?”柳浩然理解了前两句,便不失时机地向孔子请教第三句。
“这也就是我将要说的。”孔子端起了红酒,和柳浩然碰了碰,一下喝掉高脚杯的一半。柳浩然见状,担心孔子不胜酒力,赶紧用没有动过的筷子夹了一块火腿放在孔子的托盘里,并谦让孔子喝水。
“没事的,我的酒量比你大,我心里有数。”孔子看出了柳浩然的心思,边吃火腿边笑着说道。
“想当年我周游列国,哪个国家的国君不都是好酒好菜地款待我?那种场合,你不喝酒是不行的。不喝失礼,喝多了更失礼。所以,要把握住一定的度。你读过《登徒子好色赋》吧?”不等柳浩然回答,孔子便自顾自地吟诵起来: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这是宋玉描写东家之子美的精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恰到好处。喝酒也是如此。那个时候在诸侯国里喝酒,不恰到好处是不行的。周游列国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收获,也没有达到我最初的目的,但我的酒量见长。”孔子有些醉意地、有选择地回顾了一下往事。
“没错,不喝酒是不行的。不要说您那个年代,即便是现代,国家元首之间的交往,在国宴上还是要喝酒的。”柳浩然附和道。尽管给的高帽有点大,但孔子好像没有感觉出来,神态有些得意。
“‘君子治世’主要意思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才能治理国家。我是主张君子治国的,‘学而优则仕’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学而优’不仅仅是指学业优秀,更重要的是指道德修养高尚。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逐渐变了味,成了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完全曲解了我当初的意思。”说到这里,孔子好像有点不满,咳了咳嗓子。
“先师说得是,应该是全面优秀。学习、品德都非常重要,不能偏废。”柳浩然说出了自己理解。
“不错,是这个意思。让道德高尚、有仁德之心的人参与政务、治理国家,这是我所有思想最根本目的之所在。正如李泽厚概括出的‘实践理性’或者叫‘实用理性’,这也是我所讲仁学的精神特征。我认为这才是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我思想的本质。
李泽厚认为儒学甚至中国整个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的民族特征就是‘实践理性’或者‘实用理性’,我觉得评价得非常准确。无论是‘以礼立世’,还是‘以仁入世’,最重要的就是把‘礼’与‘仁’落到实处,运用到实际社会中。要实现这个目的,靠的是什么?就是‘实践理性’。我为什么主张‘学而优则仕’、让读书人做官?根本目的就是让有修养、有学识的人用仁德之心治理国家,管理百姓,从而把‘礼’与‘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孔子觉得这句话比较深奥,担心柳浩然悟性不高听不懂,不免多说了几句。这让柳浩然听起来感到有些啰唆。
“我明白了。‘以礼立世,以仁入世,君子治世’三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礼立世’强调个人修养,是基础,也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和标准;‘以仁入世’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步入社会之后不仅要讲究礼仪,还要有仁德之心,用仁德之心与世人打交道,处理各种关系。这是对人较高层次的要求;‘君子治世’是前两者的升华,或者说是理想。治理国家、管理百姓要让有道德、有修养、有学识并且有仁德之心的人来承担,因为只有让这些人承担治国的重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以‘礼’和‘仁’治理国家的目标,这也是先师您追求的最高理想。先师,您看我理解得对不对?”柳浩然简明扼要地把孔子的话总结了一下,谦虚地问道。
“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次你明白我为什么把李泽厚作为你们这个时代的大师了吧?”孔子赞许地点了点头,不禁正眼打量了柳浩然一番。
“明白了。因为李泽厚先生不仅把您说的说了出来,还把您想说却没有说的也讲了出来。”柳浩然比较客观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孺子可教也。”孔子真心地送给了柳浩然一个高帽。要知道,孔子是一般不送高帽给别人的。
“先师,你说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没有地方任职经验,担心做不好这个工作。”柳浩然知道孔子是政治上的专家,虽然做官不是很成功,但关于做官的理论却非常丰富。想到这里,便说出了心中的困惑。
“这也是我这次来的另外一个目的。”孔子一边笑一边品起茶来。柳浩然看到孔子已经没有喝酒的雅兴,便把酒肴撤下,从餐厅里拿出一些精致的茶点,请孔子品尝。
“实际上,我的一些做官理论在《论语》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只是有些散乱。看来,你还是没有用心看。”孔子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自己的话语那么简单,怎么那么多人都看不懂呢?
“还请先师指教。”堂堂一个大学教授,竟然没有悟出《论语》的内涵,柳浩然也觉得有点汗颜。
“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三句话--”孔子尝了一块扬州小点心,感到口感很好,忍不住又尝了一块。
“哪三句话呢?”柳浩然没等孔子吃完,就把餐巾递上。孔子摆了摆手,自己从餐巾纸盒里抽出来一张,一边吃一边擦了擦嘴角上的糕点碎末。
“以德治政,忠义友善,寡言慎行。”孔子正襟危坐,开始认真地说道。
看到孔子一本正经,柳浩然也赶紧严肃起来。他知道,在先师面前绝对不能放肆。先师绝对是先师,任何时候,都必须谦恭,这是对读书人最起码的要求。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封疆大吏、河南巡抚田文镜在处理河南考生罢考的事件中,见到罢考的举子举着孔子的牌位不也是下跪吗?可见,孔子已经成为华夏读书人的圣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要尊敬的。这一点对读书人来说,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柳浩然是个读书人,自然明白事理。
“所谓‘以德治政’,就是说你进入了官场、参与政务后,要有一颗仁德之心。政务千头万绪,内容繁杂,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但万物一理。只要你思想上牢固树立以德治政的理念,用仁德之心去处理政务,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我所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道德高尚,你就有了人格魅力,众人也会听你指挥,唯你马首是瞻,再烦琐的事务也会有条不紊、及时得到处理。这一条是大前提。古往今来,凡是治理国家有成就并得到老百姓拥戴的人物,多数是坚持‘德’字为先的。唐朝的魏征你是知道的,为何敢直谏李世民?就是有一颗为天下苍生操劳的仁德之心。”孔子滔滔不绝,引经据典,让柳浩然听得有滋有味,非常过瘾。看到孔子茶杯里的水有些少,柳浩然就赶紧续上。
“士有百行德为首,德乃立世之本,也应该是做官的根本吧,是不是先师?”柳浩然无师自通地悟了一句。
“很正确。你领悟能力比较强,应该说是个做官的材料。当然,有德只是个前提。除此之外,要在官场上混,还要注意忠义友善。”孔子赞许地看了柳浩然一眼,继续向下讲。
“忠义是对上级,友善是对同级和下级。对上级领导一定要忠诚仁义。我做官的时候,是对国君。对国君忠诚仁义,就是对国家忠诚仁义,从而也就是对天下人忠诚仁义。这是不矛盾的。虽然你现在所处的时代与我那个时代大不一样了,但忠诚仁义还是要讲的。说具体一点就是你要对你的上级、对你的领导做到忠心耿耿,不要抗上。因为你的上级、你的领导职位比你高,站得高、看得远,许多事情是你所不知道的。有些时候他们要丢车保帅,从全局考虑。你是副市长,是个副职,更应该和你的上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上司忠诚仁义,这样才能有利于你的进步和发展。”孔子慢条斯理,类比法用得恰到好处。
“对领导就要愚忠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宁让领导负我,不让我负领导?”柳浩然有点不解,套用了一句“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如果曹操知道了,肯定前来向柳浩然收取版权费。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吧,因为你的乌纱帽掌控在上级手里,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做到这一点。”孔子不容置疑地回答道。
“领导做得对,我可以做到。如果做得不对,我又怎么能昧着良心一味忠义呢?那我不就是没有人格了吗?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是不对了?”柳浩然的犟脾气上来了,情绪有些激动,眼光有些怀疑地看着孔子。
“你呀,怎么书生气又来了。什么叫‘识时务者为俊杰’?什么叫‘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白了,你还是没有明白我所讲的中庸之道!”孔子有点生气,一口气把茶杯里的水喝光了。
“先师说得是。不过我还是有点不明白。”看到孔子有些生气,柳浩然非常后悔,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十分快当地重新泡了一壶新茶。这期间,孔子起身去了一次厕所。
“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认死理。伯夷、叔齐你是知道的,也是我非常敬重的,但他们不食周粟的做法我从内心是不赞成的。《周易》中的辩证法说得比较好,物极必反,月盈则亏,什么事情都不能太绝对。做官要求对上级讲忠义,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你的顶头上司失去仁德,到了众叛亲离、大家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你还要忠义于他,岂不是愚忠了?所以说,做事要有度,过犹不及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孔子毕竟是孔子,弟子三千,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有,像柳浩然这种犟脾气的人也不是没有见过。看到柳浩然服软,气也顿时消了,好像没有发生过,继续给柳浩然讲道理。
“我明白了。”柳浩然看到孔子并没有责怪自己莽撞,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社会上有些所谓的大师,名气很大,脾气更大,容不得别人与自己争辩,稍有不慎,便大发雷霆,素质稍微高点的拂袖而去,差点的则恶语相加,跟泼妇似的,让旁观者确实汗颜。这些人真是有愧于读书人的身份。柳浩然有些走神。
“这是对上级。对同级和下级要友善。具体讲就是对待同级要友好,对待下级要和善。这是你积累人缘的基础。在官场上混没有人缘是不行的。刘备的江山是怎么得来的?有人说是哭来的,我看不是。刘备的江山是靠着他的好人缘得来的。他的铁哥们甘心情愿地替他出力卖命,像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武将就不必说了,就连诸葛孔明这样高智商的知识分子也让他忽悠得找不着北,心甘情愿地为刘氏江山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万世楷模。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在于刘备非常友善。当皇帝之前,和结义兄弟同床共枕,当了皇帝之后也是礼敬有加,完全信任。在功臣面前,在能够为自己出力卖命的人面前,从来不摆架子。这一点很了不得。所以说,‘友善’这两个字一定要记住。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你能力强弱,别人不会很计较。但你架子很大,官场上则是非常忌讳的。千万不要当上了官就觉得多了不起了,整个地球都装不下你,目空一切,眼中无人。这样的人迟早会栽跟头的。”孔子苦口婆心、言之谆谆地教导柳浩然。
“先师说得极是。官场上许多平庸之辈升得很快,不是靠能力,而是靠人缘。”柳浩然忍不住插了一句。
“这些人工作能力可能有些欠缺,但在人缘方面也就是人际关系方面却是专家。这些人你不服不行。我觉得你能力是有的,但人际关系方面是个弱项,以后要多加注意。”孔子对柳浩然的话有点不以为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柳浩然的毛病。
“先师批评得极是。我以后一定注意。”柳浩然心悦诚服地答道。
“最后一点就是要寡言慎行。这一点谢梅心已经给你指出来了,我就不必细说了。记住一点,就是言多必失,事多必漏。当上官以后,要多加检点自己的言行,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修正。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就大器。”孔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进行总结。
“总的来说,‘为政以德’是根本,‘忠诚友善’是基础,‘寡言慎行’是保障。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不可偏颇。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讲究‘中庸之道’。你悟性很高,我就不多说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既然步入了官场,就要遵循官场的规则,注意保全自己,多为黎民苍生做些事情,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心意。”孔子说到这里站了起来,理了理长衫,舒展了一下筋骨,准备告辞。
“先师,多谢您的指点,我一定按照您的教诲,竭尽全力去做。”柳浩然赶忙站起,态度非常端正地向孔子作了保证。
“好了,时候不早了,我走了。”孔子和柳浩然握手告别。
“无以为报,只有这两瓶酒了,请先师笑纳。”柳浩然觉得孔子好像对刚才喝的干红比较感兴趣,立即到餐厅里把剩下的两瓶用纸盒装好,递给孔子。
“好,我就不客气了,这也算是喝你的祝贺酒吧。我回去后和孟子好好喝点,让他也替你高兴。”孔子高兴地接了过去。
“孟子怎么没有来呢,先师?”柳浩然忽然想起上次是孟子驾车来接孔子的,便问了一句。
“呵呵,最近孟子特别忙,前几天又出国讲学去了。再说,我现在也学会开车了,不用他接送我了。”孔子一脸自豪。随之,便转身即逝,不见踪影。
不一会,柳浩然就听见楼下骏马长啸,车辆响动,声音渐渐远去。不久,深秋的夜晚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