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的教育,蒙台梭利的教育,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20701500000006

第6章 怎样对待初离母体的婴儿(5)

谈到生命的第一年,我们大致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而且每一个时期都应该引起特别的重视。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婴儿的出生,当然这个阶段非常短暂。在婴儿出生最初的几天,作为家长要让婴儿多与母亲保持接触,温度、光线、声响等与诞生前各种条件对比度不能太大,因为母亲的子宫非常宁静、黑暗和温暖。在现代儿科诊所里,母婴被安置在一间四壁皆为玻璃的房间里,室内的温度是可控的,因此很稳定,可以缓慢地改变它,使其与室外的常温一致。玻璃是蓝色的,因此光线很柔和。对触摸和移动婴儿也有严格的规定。这与先前的做法大相径庭。那时候,人们往往把婴儿扔进地上的浴盆里,让他受到了严重的惊吓。而今,科学告诉我们,应尽量少触摸婴儿,不应给他穿任何衣服,应该把他放在一间没有穿堂风的房间里,室内必须有充足的热量,使他感到温暖,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根本不考虑他的感觉,手忙脚乱地给他穿戴一番,就好像他是一个没有知觉的物体一样。现在移动婴儿的方法也不同了。应先将他轻轻地放在一张类似吊床的鸭绒垫上,然后再抱起他。千万不能突然抱起或放下,动作一定要温柔,就像我们在对待伤员时那样。这么做当然都是出于对孩子健康的考虑。我们还要求护士一定要佩戴口罩,以防那些细菌传播到空气中。母亲和婴儿应该同时被照料好,这样孩子与母亲就不会存在隔阂,母亲像是一个磁石,紧紧地吸着自己的孩子,母婴之间的联系特殊而密切。

以上的这种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过这些方法并不适应整个婴儿期。婴儿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就可摆脱母婴之间的孤独感,重新回到人群中去,参与社会生活。

儿童所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与成年人有所不同。成年人或许因为社会不公平等问题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贫穷等。然而贫穷对孩子却未必是什么坏事,相反儿童却会在富人中遭遇不幸。比如一个有钱的太太,生完孩子之后就养尊处优起来,尽管给了孩子许多礼物,却将孩子交给了保姆来代养。穷人虽然物质生活上没有那么充裕,但是母亲会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这种做法更符合自然的要求。

母子相依之后,儿童就能够轻而易举地适应新环境了。他开始大踏步地走上了我们前面虽所说的独立之路。他迫不及待地去拥抱这个环境,并吸收各种知识,将它融为自己的东西。孩子们明眸善睐,对环境充满着热切的希望。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双眸并不仅仅受光线的影响。他压根儿不是消极被动的。在兼容并蓄各种印象的同时,他还在世界中积极寻觅各种印象。这和动物的眼睛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二者从结构上看并无二致。动物的眼睛也像一个照相机,但是它们似乎更专注于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食物,所以他们吸收的信息量非常的有限。比如猫,它的眼睛就只适合在夜间活动。其他的夜间捕食动物也差不多,虽然比较适应黑暗,却只在乎那些运动中的东西,只要黑暗中一有动静,它就会迅速地扑上去,对于静止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依此类推,某些昆虫只为某种特殊颜色的花丛所吸引,因为它们是在这种颜色的花簇中采集其感兴趣的食物。不过从蛹壳里出来的幼虫就不一样。它享受本能的驱使,眼睛帮助它进行适当的活动。

与动物不一样的是,儿童的感觉器官却遵循着另外一种规律。猫只对移动的动物感兴趣,儿童则完全可以摆脱这样的限制,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出现在他的视线里面,他还可以从这些东西里面吸取经验。儿童的观察却不是那么死板,他们在吸收环境信息的同时更能获得某种心理反应,这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经过对比之后,我们可以确定,如果一个人要是像动物那样,只受本能的驱使,那这个人的心理发育肯定不健全,必然出现性格上的缺陷。这样的人恐怕只是一个活着的机器,是感官局限的牺牲品。因此,注重儿童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深刻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动物与人的感官能力之间做一个比较,有助于了解儿童对环境吸收能力。有的昆虫非常像是植物的叶子,有的则看起来像是植物的茎。他们在植物的叶和茎上面走完其生命的全部,它们与植物的茎和叶是如此相似,几乎难分彼此。正如昆虫依赖植物一样,儿童对于环境的兼收并蓄使得他与环境也融为一体。儿童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一直会产生一种生物或心理化学反应,结果他的心灵与环境本身如出一辙。儿童会变得热爱或喜爱所有的东西。我们发现,所有生命都存在一种天然的吸收和模仿能力,只不过在昆虫和动物中,这是一种生理的能量,而到儿童身上,这是一种心理能量。

儿童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与成年人截然不同,我们看到美好事物的时候会说一声:“太美了!”之后走马观花地去看其他的事物,结果只能留下一种模糊的印象。儿童就不一样,他们会将这种印象建造在自己心灵的深处,在其生命的初期更是如此。他们通过这些经验塑造自我,凭借其幼稚的能力,获得其独特的个性特征,像语言、宗教、种族等。这些都是儿童通过特有的内在能力获取的,并且将伴随人一生。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适应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寻找自我,这一过程非常愉悦,其心灵也日渐成熟。

儿童有着惊人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样可以让他适应各类环境,并很快与之融为一体。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就要首先就要弄明白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婴儿显然无法告之我们他真正需要什么,也没有这种表达能力和意识。他们尚处于无意识的阶段,但是一个3岁的孩子完全可以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因此我们不要急着去给婴儿提供各式各样花哨的玩具,而是给他找出能够激发他们发挥成长潜力的行为条件。

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给新生儿准备环境呢?这个问题现在很难有准确的答案,这时因为婴儿总是在他所遇到的环境中成长,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儿童如果离群索居,显然就不能有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这样便无法学习语言。相应的,要获得某种精神素质,一样要跟有这样素质的人生活在一起。简言之,构成人生活的行为方式/习惯和传统,都是来自相应的群体性生活。

很难想象,人们过去对待婴儿的方式是如此的简单粗暴。他们为了让初生婴儿获得一个安静的环境,就把婴儿单独放在一个房间里,尽量让他睡觉去。这无异于对待病人一样,可见那时人们还只是集中研究婴儿身体和卫生方面。现在对婴幼儿心理发育的研究,彻底改变了过去人们那种不科学的做法。人们知道,那样做对婴儿的精神是一种极大的损害。试想一下,把婴儿和母亲隔离开来,单独放在育婴房,由保育员看管,这样的孩子等于生下来就没有了母爱,每天只能面对单调乏味的保育员。他们每天都被放进婴儿车里,甚至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这样婴儿的内心深处肯定会出现强烈的渴望和不满,进而阻碍他们身心的正常发展。

记得在“二战”之前,好多家庭富有的欧美人都在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初生的婴儿。不过还好,现在的情况没有以前那么糟糕,尤其是贫困家庭的父母,他们能够让儿童回到自己的身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他们对待儿童方式,并且已经把这个当成一个社会问题来探讨。科学地讲,儿童只要有走出家里大门的能力,就应该被领到外面,去接触外面世界的一切,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可喜的是,婴儿的车子和育婴房也得到了大大的改观,他们的为什标准很高,并且不再像以往那么单调,而是张贴了许多色彩各异的图片,这样就使得婴儿在斜躺着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而不是眼巴巴地盯着天花板发呆。但婴儿的语言学习依旧是个大难题,因为照顾他们的保姆大多属于社会底层的人员,他们也许并没有太多的耐心完成儿童语言的教育工作。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到底父母与人交谈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让孩子呆在身边?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带着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但这的确有必要。因为孩子的潜意识会吸收很多东西,他们可以观察到你们在做什么,说什么,尽管不一定完全理解,可这些东西依然能够促进他们的成长。我们没有人知道外在的世界到底孩子们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但是却一定要让孩子走出来。然后认真观察他,看看究竟是哪些事物吸引了他,然后把孩子抱到这些事物跟前,让孩子尽情地去观察,这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脸上会出现一种充满好奇的神情,并且有着满意的微笑。

成年人如果想要保证儿童的发展,那么必须摒弃自己那些陈规陋习,给自己来一次彻底的思想“大扫除”,不要给孩子树立反面的典型。要明白的是:孩子的人格大多数是在儿童时期通过与环境的充分接触,逐步建立起来的。这时候就要保证让孩子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接触周围的环境,不然的话,这个孩子将来便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很难有大的作为。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归根究底是个人无法在道德层面上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儿童的态度上,照顾儿童的方式上,尽量以一个文明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方式去进行。

有人可能会提出异议,这么明显的事实我们怎么会不明白?还有一些思想顽固的家伙可能会说,老祖先们并不明白这些事实,不一样这样活过来了吗?还有的会反问我:“人类历史悠久而漫长,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成千上万,他们不见得都懂这方面的知识啊,可不是同样学会了说话吗,他们不也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习惯吗?”

那么,请我们睁开双眼,看看世界上其他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吧!那些民族对待儿童的方式显然比我们更合理,我们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对待儿童的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儿童是与母亲紧密相连的,他们总是与母亲形影不离,一起出门,一起购置家庭用品,可以看着母亲与商家讨价还价。孩子把这些生活中的常识记得一清二楚,这不仅加强了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更加强化了孩子们生活的本能。

如果不是现代文明加以破坏,这种习惯还会延续下去,母亲绝不会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他人去养育,因为这种做法本身就不符合自然规律。在这种传统的养育关系中,孩子可以充分享受母亲的生活,母亲言传身教,孩子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接受母亲的教诲和指导。母亲可能会经常跟孩子滔滔不绝地讲话,这时候母亲变得更加健谈了,孩子们也因此受益。当他们看到大人的言行举止的时候,虽然还无法彻底理解,却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逐渐地体会其中的意思。

至于怎样携带孩子,这个问题真的是非常有趣。据我所知,各个社会群体和民族之间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还专门研究过这一问题。研究的结果显示,很多地方的妇女是不习惯用胳膊直接抱孩子的,她们更习惯将孩子放在一个小床上,甚至是袋子里面。有的地方的人,母亲要是出去的话,会用绳子将孩子捆绑在木板上面,然后搭在肩膀上,有的母亲喜欢将孩子吊在脖子上,有的习惯装在筐子里。尽管这样方式各异,但是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注意着孩子们的呼吸问题。比如,把孩子背在身前的那个民族,他们会让儿童脸朝前方,日本的母亲也是这样,他们把孩子绑在身后,但是要保证孩子的头部高出肩膀,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呼吸顺畅。日本人也因此被赋予一个美妙的绰号“双头民族”。印度的妇女则更喜欢将孩子放在臀部上方的位置。北美的印第安人可不同,她们会想办法将婴儿放进一个类似于摇篮的东西里面,这样孩子就被背在身后,背靠背地贴着母亲。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绝对不能把孩子丢下不管,这种方法是极其错误的。人们常常会在非洲的某个部落里看到,女王即使是在加冕那一刻,也始终不忘将孩子抱在自己怀里。

关于延长婴儿哺乳期的问题,我们这里再做一次讨论。母亲对婴儿的哺乳期有的到了一岁半,有的是两岁,还有的延长到了三岁。这都不尽相同。不过可以预见,这不是营养问题,事实上孩子到了2~3岁就已经能够吸收其他的食物了。延长婴儿哺乳期的另外一个重用意义,就是增加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这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只要孩子和母亲相处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即使妈妈有家务缠身,没有时间打理孩子,可孩子们也可以跟周围的世界进行交流。他们跟着母亲上街,可以听到人们之间的交谈,可以观察到车辆、行人、动物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在儿童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记。我们如果留心的话,就会看到:一个母亲背着孩子在跟小商小贩讨价还价的时候,母亲背上那个小家伙听的是多么专注啊!母亲的语言和行动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

我观察到,只要孩子身体完全健康的情况下,他们跟母亲一起出门时不会哭泣的。他们有时候可能还在呼呼大睡,但从来不哭。常听人说,西方的小孩子爱哭。好多朋友跟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很爱哭。他们也常常一起讨论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哄孩子,如何让孩子别再哭泣而保持安静,如何逗孩子开心。他们大概不清楚,如果孩子爱哭或者说情绪反复无常,脾气暴躁,那只能说明这个孩子的精神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

因此,不管出于什么一种考虑,都不应该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哪怕你是为了他们的安全、卫生、健康着想,也不能那样做。别让儿童生活在一种类似于囚犯的生活状态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去抚养孩子,他们却无意识地采用了正确的方法。而至于西方人,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并想方设法去改变这种不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