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用宝库-校园礼仪实精选
20679200000016

第16章 教师日常交往礼仪(2)

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俩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你那德性”、“喂,你又长膘了”等等,自然均应禁用。

问候,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

在商务活动中,也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一了百了。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

为了统一而规范、避免误解,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但是在公共场合打招呼应该注意的是,如果俩人近距离相遇,可以微笑地寒暄一下,问候一声“最近好吗”。如果离得很远,双方又都看到彼此时,打招呼就不要老远就喊着别人名字了,这样其实挺不礼貌的,既影响其他人,也会弄得对方也挺尴尬,反而是失礼了。这种情况下,不如就隔着人群以微笑点头向对方示意,相信对方也一样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善意和礼貌,并同样回报以微笑。

三、握手礼仪

握手礼是流行于许多国家的一种见面、离别、祝贺或致谢的礼节。此礼源于原始社会,人们扔掉棍棒武器而相握结好的动作。现代的握手礼,双方往往先打招呼,然后相握致意。

握手,是交际的一个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势与时间的长短往往能够表达出握手对对方的不同礼遇与态度,显露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过握手了解对方的个性,从而赢得交际的主动。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说:我接触的手有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你会感到很温暖……

(一)握手的要求

通常,和人初次见面,熟人久别重逢、告辞或送行都可以握手表示自己的善意也是最常见的。

有些特殊场合,比如向人表示祝贺,感谢或慰问时;双方交谈中出现了令人满意的共同点时;或双方原先的矛盾出现了某种良好的转机或彻底和解时习惯上也以握手为礼。

握手时,距对方约一步远,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虎口相交,拇指张开下滑,向受礼者握手。

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握手显示出一个人的谦卑和毕恭毕敬。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当然在严寒的室外也可以不脱。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握手时双方互相注视,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除了关系亲近的人可以长久地把手握在一起外,一般握两三下就行。不要太用力,但漫不经心地用手指尖“蜻蜓点水”式去点一下也是无礼的。一般要将时间控制在三五秒钟以内。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握手时两手一碰就分开,时间过短,好像在走过场,又像是对对方怀有戒意。而时间过久,特别是拉住异性或初次见面者的手长久不放,显得有些虚情假义,甚至会被怀疑为“想占便宜”。

长辈和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男女之间,女方伸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当然,如果男方为长者,遵照前面说的方法。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握手时要讲究先后次序,由尊而卑,即先年长者后年幼者,先长辈再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女士后男士,先已婚者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

交际时如果人数较多,可以只跟相近的几个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示意,或微微鞠躬就行。为了避免尴尬场面发生,在主动和人握手之前,应想一想自己是否受对方欢迎,如果已经察觉对方没有要握手的意思,点头致意或微鞠躬就行了。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而在社交、休闲场合,它主要取决于年龄、性别、婚否。

在接待来访者时,这一问题变得特殊一些:当客人抵达时,应由主人首先伸出手来与客人相握。而在客人告辞时,就应由客人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前者是表示“欢迎”,后者就表示“再见”。这一次序颠倒,很容易让人发生误解。

应当强调的是,上述握手时的先后次序不必处处苛求于人。如果自己是尊者或长者、上级。而位卑者、年轻者或下级抢先伸手时,最得体的就是立即伸出自己的手,进行配合,而不要置之不理,使对方当场出丑。

当你在握手时,不妨说一些问候的话,可以握紧对方的手,语气应直接而且肯定,并在加强重要字眼时,紧握着对方的手,来加强对方对你的印象。

(二)握手的场合

握手应该注意场合,不是所有情况都需要握手。作为一个教育者,教师有时代表着整个学校的形象,上级或学生家长的到来都要很适当地处理好握手礼仪。一般以下几种场合需要握手:1.遇到较长时间没见面的熟人;

2.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和认识的人道别;

3.在以本人作为东道主的社交场合,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4.拜访他人后,在辞行的时候;

5.被介绍给不认识的人时;

6.在社交场合,偶然遇上亲朋故旧或上司的时候;7.别人给予你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8.表示感谢、恭喜、祝贺时;

9.对别人表示理解、支持、肯定时;

10.得知别人患病、失恋、失业、降职或遭受其他挫折时;11.向别人赠送礼品或颁发奖品时。

(三)握手禁忌

我们在行握手礼时应努力做到合乎规范,避免违犯下述失礼的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握手时须用右手,尤其在和外国人握手时,慎用左手与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但是如果是右手有手疾或太脏,需用左手代替右手时,应先声明原因并致歉。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俩人握手时与另外俩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5.忌不专心。施握手礼时应专心致志,面带微笑看着对方,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方为异性,也要这么做。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8.不要拒绝和别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9.忌坐着握手。除非是年老体弱或者身体有残疾的人,握手双方应当站着而不能坐着握手。

10.忌顾此失彼。在握手时如果有几个人,而你只同一个人握手,对其他人视而不见,这是极端不礼貌的。同一场合与多人握手时,与每个人握手的时间应大致相等,若握手的时间明显过长或过短,也有失礼仪。

四、介绍礼仪

介绍,就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个人或某些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自己充当自己的介绍人,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作为一名教师,会有许多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机会,掌握怎样介绍自己和他人介绍是很重要的。

(一)自我介绍礼仪

在人际交往中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自我介绍,即将本人介绍给他人。自我介绍可以分为下述五种具体形式:一是应酬式。应酬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某些公共场合和一般性的社交场合,它的对象,主要是进行一般接触的交往对象。在出席各种社交会议时,例如各种委员会、职业方面的协议会、出版纪念会等,均会遇到自我介绍的机会,此时的自我介绍之好坏,直接关系到别人对你的印象如何。根据这些社交场合的不同性质与目的,如何相应地自我介绍,是要下一番功夫的。“你好,我叫××。”“你好,我是××。”

二是工作式。工作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应当包括本人姓名、供职的单位及其部门、担负的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三项。如“你好,我叫××,是××公司的销售经理。”“我叫××,在××学校读书。”

三是交流式。交流式的自我介绍,主要适用于在社交活动中,它是一种刻意寻求与交往对象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希望对方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与自己建立联系的自我介绍。交流式自我介绍的内容,大体应当包括介绍者的姓名、工作、籍贯、学历、兴趣以及与交往对象的某些熟人的关系。如“你好,我叫××,在××工作。我是××的同学,都是××人。”

四是礼仪式。礼仪式的自我介绍,适用于讲座、报告、演出、庆典、仪式等一些正规而隆重的场合。它是一种意在表示对交往对象友好、敬意的自我介绍。礼仪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亦包含姓名、单位、职务等项,但是还应多加入一些适宜的谦辞、敬语,以示自己礼待交往对象。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是××学校的学生。我代表学校全体学生欢迎大家光临我校,希望大家……”

五是问答式。问答式的自我介绍,一般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的内容,讲究问什么答什么,有问必答。

为什么有的人第一次见面就能让人记住自己,而有的人说了很多,却当不上人家三言两语,这就是自我介绍的技巧。

1.注意时间。自我介绍时还要简洁,言简意赅尽可能地节省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不宜超过一分钟,而且愈短愈好。话说得多了,不仅显得罗嗦,而且交往对象也未必记得住。为了节省时间,作自我介绍时,还可利用名片、介绍信加以辅助。

2.注意时机。时机与时间是不同的,时间是指自我介绍的最佳时间,即什么时候介绍能够有最好的效果。要抓住时机,在适当的场合进行自我介绍,这样就不会打扰对方。进行自我介绍的适当时间,指的一是对方有兴趣时,二是对方有空闲时,三是对方情绪好时,四是对方干扰少时,五是对方有要求时。进行自我介绍的不适当时间,是指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工作忙、干扰大、心情坏、休息用餐或正忙于私人交往之时。

3.讲究态度。态度一定要自然、友善、亲切、随和。应镇定自信、落落大方、彬彬有礼。既不能唯唯喏喏,又不能虚张声势,轻浮夸张。表示自己渴望认识对方的真诚情感。任何人都以被他人重视为荣幸,如果你态度热忱,对方也会热忱。语气要自然,语速要正常,语音要清晰。在自我介绍时镇定自若,潇洒大方,有助给人以好感;相反,如果你流露出胆怯和紧张,结结巴巴,目光不定,面红耳赤,手忙脚乱,则会为他人所轻视,彼此间的沟通便有了阻隔。

4.注意内容。自我介绍的内容包括三项基本要素:本人的姓名、供职的单位以及具体部门、担任的职务和所从事的具体工作。这三项要素,在自我介绍时,应一气连续报出,这样既有助于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又可以节省时间,不说废话。要真实诚恳,实事求是,不可自吹自擂,夸大其词。

5.注意方法。进行自我介绍,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应善于用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表达关心以及沟通的渴望。如果你想认识某人,最好预先获得一些有关他的资料或情况,诸如性格、特长及兴趣爱好。这样在自我介绍后,便很容易融洽交谈。在获得对方的姓名之后,不妨口头加重语气重复一次,因为每个人最乐意听到自己的名字。

进行自我介绍,要简洁、清晰,充满自信,态度要自然、亲切、随和,语速要不快不慢,目光正视对方。在社交场合或工作联系时,自我介绍应选择适当的时间,当对方无兴趣、无要求、心情不好,或正在休息、用餐、忙于处理事务时,切忌去打扰,以免尴尬。

(二)他人介绍礼仪

他人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他人介绍通常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者双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绍。

什么时候需要他人介绍呢?一般在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做介绍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