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2067800000043

第43章 团队管理和榜样激励(3)

通过自我超越的修炼,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自我管理团队开始负责某些小事,比如一些内务工作;然后,他们开始管理自己的考勤,选择并考核团队员工,培训同事,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等。随着经验的增多,自我管理团队可能超越操作性的事务,开始改进团队的工作安排,制定新的奖励机制,并为扩张计划提供建议等。

在戈尔公司,所有员工都被看做合伙人,都是团队的一部分。这里没有传统的等级制度,只有员工之间相互负责、各司其职、民主管理式的“网络结构”。是以互相接触的同级员工作为基础的,各种决策来自整个组织,而不是由上层下达到基层。由于没有特权阶层,参与合作的员工实行自我管理,其中领导人的产生往往就出自这些合伙人的真实意愿,而不是上级命令。所有员工都是一个大团队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必须组建许多更小的、具有交叉功能的团队,以完成特殊任务和项目。总之,这种自我管理的“网络结构”起到了解除束缚、激励员工、鼓足干劲的作用。

引导团队成员的良性竞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已成为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现实。

团队之间肯定也存在着竞争。竞争既有良性竞争,也有恶性或不正当的竞争,比如封锁消息、技术或资料,对同事的工作不再支持,而是背后互相攻击、互相拆台,做出伤害同事及危害团队利益的事情,等等。这种恶性竞争,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团队内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作为一名管理者,其职责就是要遏制团队员工之间的恶性竞争,引导他们进行良性竞争。

如何引导团队成员间的良性竞争呢?

1.向成员说明良性竞争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良性竞争可以增加一个人50%或更多的创造力。在对团队的管理中,引入良性竞争机制,组织的活力就不会衰竭。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引导他们遵守竞争原则,提醒他们“可以向竞争对手正面挑战,但不可视对方为仇敌”。

2.进行团队精神的塑造

团队精神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进行团队精神的塑造,使员工明白竞争的目标是团队的发展,而不是“内耗”。

3.设置一个共同的目标

设置一个共同的目标,最好带有一定奖励性,这样可以加强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强成员的良性竞争意识。

4.改革竞争的内容与形式

对竞争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剔除其中产生对抗及直接影响对方利益的项目。竞争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进行各种竞赛、公开投标、职位的竞选,等等。管理者应根据本团队的具体情况,不断推出新的竞争方法。

5.找出共同的威胁对手

找出团队成员的共同对手,比如同一行业的某家实力相当的公司,鼓励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战胜对手,从而淡化、转移团队成员间的对抗情绪。

鲶鱼效应:以前渔民捕沙丁鱼,将鱼运到码头后,如果鱼还活着则能卖出较高的价钱,因此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可以在沙丁鱼中放入一条鲶鱼。因为鲶鱼是食肉动物,放进鱼槽后就会到处找小鱼吃,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游动杀手”,自然就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其实用人的道理也是一样。

6.创造公开的沟通体系

创造公开的沟通体系,就是为了让大家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搞小动作。对于那些为了私利攻击同事,破坏团队工作秩序和利益的成员,要进行严厉批评和处理。

古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员若没有面对竞争的压力,就容易产生惰性,不思进取。有了竞争,就能提高士气,提高工作效率,但要避免过度的、不正当的竞争,因为它会使人际关系恶化,对企业的发展不利。所以,引导团队成员进行良性竞争是很必要的。

培养行为榜样

团队中的行为榜样是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毫无疑问,他们是企业中的优秀人物,除了自身良好的素质及能力之外,“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外部环境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行为榜样是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在培养和造就行为榜样之类的典型人物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善于发现行为榜样

行为榜样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会突然冒出来,需要管理者敏锐的眼睛去发掘。行为榜样在成长的初期并没有惊人的事迹,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价值取向和组织倡导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作为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到员工中去,善于通过员工的言行举止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具有行为榜样特征的原型人物。

2.注意培养行为榜样

培养行为榜样,意味着要为他的顺利成长创造一个必要的条件,包括外在环境的改善和内在修养的提高,比如为其提供很多学习和参与的机会,增长其知识,开阔其视野,扩展其活动的领域,使其增强对企业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

3.着力造就行为榜样

这是培养行为榜样非常关键的时期,即通过对行为榜样的言行进行必要的指导后,让他在企业文化活动或经营管理活动中担任一定的实际角色,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当行为榜样的典型人物基本定型之后,企业要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其知名度和感染力,最终能为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发挥出应有的激励作用。

企业在培养行为榜样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为榜样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再培养和维护工作,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使其能够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下健康成长,并能长期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发挥行为榜样的激励作用

当试图以某种文化去唤醒人们的自觉性时,行为榜样激励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法。

要使行为榜样发挥出激励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通过榜样示范发挥激励作用

行为榜样是一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优秀的品质。通过榜样的言行示范,能指引人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再者,他们的为人、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能使大家产生共鸣,增加大家的认同感,并乐意去模仿榜样的行为与做法。

2.通过凝聚整合发挥激励作用

企业中的榜样来自于员工群体之中,他们的理想、追求与信念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周围的员工,为大家所敬佩和认可,从而使整个组织同心同德,形成整体的合力,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

3.通过舆论导向发挥激励作用

榜样也可以通过一定的舆论导向发挥激励作用。在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中,行为榜样的公正主张和远见卓识能够控制舆论的导向,起到引导员工言行、强化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4.通过调节融合发挥激励作用

行为榜样的调节作用往往能够起到组织管理、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和规章制度等所起不到的作用。行为榜样以其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优势,在解决组织内部的各类矛盾、冲突时起着调和作用。比如以公正的态度提出调停条件,判定是非,充分诠释企业处理冲突的立场、原则和手段,从而化解冲突。

在企业中,总会有一些具有较高个人素质、优秀品质及优秀业绩的典型人物,他们是先进文化的体现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多得的典范。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善于把这些人作为企业的行为榜样,用他们的优秀行为去激励整个企业的员工。

玫琳·凯非常重视企业中经理的榜样作用。经理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其行为受到整个部门员工的关注,员工往往模仿经理的工作习惯和修养。如果一个经理常常迟到或打起私人电话来没完没了,那么他的员工也会如法炮制。当然员工也会模仿经理的好习惯。比如,如果经理习惯于下班前把办公桌清理一下,把没干完的活装进包里带回家,坚持把当天的事情做完。尽管他并没有要求员工这么做,事实上,员工们每天也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