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技能培训全案(下)
2067800000041

第41章 团队管理和榜样激励(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改变了管理方式,开始尝试以组建团队的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团队内部成员差异较大,其动机、态度和个性各不相同,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从而决定了团队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所以团队最初的建设以及后期的管理是团队激励的关键所在。做好了这些工作,对于员工是一种无形的激励,能为组织带来更为丰厚的利益回报。

在团队中,榜样是企业先进文化的体现者,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模范。他们的言传身教、身先士卒,对其他员工来说有着巨大的感染力。所以,榜样发挥出来的激励力量也是无穷的。

确定合适的团队角色

近几年来,团队已是管理领域的流行语,几乎成为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统一,组织高效运作的理想状态的代名词。

团队是以任务为导向,由具有不同特长但能互补的人员组成,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些确定目标。

团队是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也代表着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现实中,任务突击型团队、多功能型团队和自我管理团队等都已成为许多企业完成艰巨任务的最有效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团队的工作并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之一在于:具有不同才能的人搭配不当,导致在某些领域投入过多,而另一些领域投入不够。这就涉及团队角色问题。

为了有效运作一个团队,应如何确定合适的团队角色呢?下面通过表的形式介绍9种团队角色。

角色角色特点行动描述:

创造者——

革新者稳重自信,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强,积极思考,善于提出新观点。制定并说明企业的目标。

指导分配角色、责任、权力及义务等。

为行动过程提供全新的视角。

探索者——

倡导者易激动,敏感,不耐心,好交际,善辩论,具煽动性,精力充沛,乐意接受、支持新观念。找到资源支持新创意。

促使团队成员达成共识,并做决策。

评价者——

开发者掌握很高的分析技能。评估方案的优劣。

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推动者——

组织者喜社交,敏感,以团队任务为导向。设定具体目标。

制定具体计划及操作程序。

建立具体制度。

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以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角色角色特点行动描述

执行者——

生产者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注意细节,力求完善,关心生产成果。使创意变为现实。

生产出合乎要求的产品。

控制者——

核查者言行谨慎,公平客观,聪明理智,冷静,最关心的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贯彻执行。分析问题及复杂事件。

控制、监督团队工作质量。

核查数据和事实。

评估其他人的贡献。

支持者——

维护者善交际,直言不讳,做事具有强烈的信念。向其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

保护团队不受外来者的侵害。

汇报者——

建议者很好的听众,而且不愿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充分收集信息。

对相关信息提出建议。

改进或提出新的建议。

联络者——

协调者善交际,不喜欢走极端,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了解团队成员的想法。

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明确了上述9种角色之后,管理者有必要了解员工个体的差异,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来选择团队成员,并使分配的任务与团队成员的偏好一致。只有做到个人的偏好与团队的角色要求相匹配,才有可能使团队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绩效。

要想有效运作一个团队,需要3种不同技能类型的员工:

具有技术专长的员工。

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员工。

善于倾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员工。

A先生任职于一家合资的生产日用消费品的制造企业,是生产管理部的负责人。该部门共有四位员工:进入公司1年的B先生和C小姐、进入公司3年的D先生与E小姐。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A先生了解到:B先生做事有计划、有条理,但主动性不够;C小姐活泼开朗,经常会提出一些新鲜点子,但做事欠缺条理性;D先生从公司刚成立就已在此部门工作,经验丰富,而且工作积极主动;E小姐与D先生同为公司资深员工,在公司人缘很好。

A先生在部门中一直提倡创新观念,他本人常常提出各种各样新的观点和想法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工作;D先生一般会帮助A先生将他的观念具体落实,如制定操作程序等;B先生和C小姐也经常会对这些观念提些建议;而E小姐小心谨慎,她会考虑新观点对各方面的影响。

半年前,公司ERP系统建立后,业务流程进行了重组。A先生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机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将手下四位员工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划分:经验丰富的D先生被安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同样经验丰富的E小姐负责制订分销资源计划;B先生负责安排日常生产流程;C小姐负责制订采购计划。几年以后,生产管理部已成为一个工作绩效高、学习能力强、工作满意度高、内部凝聚力强的团队,部门内的成员都以在这个团队中工作为荣。

组建团队

为了更好地实现目标,大多数公司都在尝试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

组建团队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1.理顺业务或作业流程

理顺公司的业务或作业流程,明确各工作岗位的职责、标准、渠道、关系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哪几个工作岗位或关键流程可以组建一个团队。

2.明确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在公司内部宣传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采取团队的工作方式能给公司和员工带来的好处,让员工对团队建设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渴望成为团队中的一员。

3.挑选合适的员工组建团队

在公司内挑选合适的员工组建成团队,一般采取公司直接任命和员工民主选择结合的方式。在团队成员的组成上,要注意成员能力和性格的互补性,尽最大可能将每个成员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

4.明确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制定出明确的团队目标和任务,建立团队间信息沟通的方法、标准与渠道等,并且要进一步明确团队协调人的工作职责。

5.制定规章制度

制定出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并编制自己的财政预算等。

6.观察并完善

团队组建并开始运行后,要有半年左右的观察期,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团队进行观察,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明确了以上步骤,再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运作,便可开始正式组建团队了。

英国一家知名调查公司曾对一百多家跨国经营的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人认为,未来10年主导、影响他们公司发展的是“领导人的团队”,而认为只是“一名领导人”的只有四成。所以,未来领导人的任务是懂得组建团队并使团队成员之间密切合作。

宣传对于组建团队非常重要,把自己对团队的想法告诉员工,会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南希辛格是美国第一银行集团下属零售食用服务分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行政官。在一次计划会议上,她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与会人员,大家一看,原来是五颜六色的鼠标垫和字母积木。大家经拼排组合,可以看到以下内容:

T:一起(Together)

E:每个人(Everyone)

A:成就(Achievements)

M:更多(More)

W:和(With)

O:组织(Organization)

R:承认(Recognition)

K:知识(Knowledge)

每个字母都代表了特殊的含义,合起来就是团队(Teamwork)。

发挥团队激励性

团队的出现使得员工激励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要注意团队整体的激励,另一方面要注意团队个体的激励。培育并发挥团队激励性,可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管理篮球队的要点在于互相依赖,精诚协作,既要靠教练的战略,又要靠球员的随机应变与相互配合。所以,不妨以组建篮球队的精神和态度去组建您的团队,创造一个相互合作、充满活力的环境氛围。

如何培育一支激励性的团队呢?

1.领导推动与员工参与相结合

建立激励性团队是团队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必须与团队所有成员的愿望相结合才能实现。结合的最佳方式便是员工参与,只有员工参与,才能体现并表达他们的愿望和需要,而这些愿望和需要能否被支持和满足,则直接决定团队成员对团队远景目标的认同。只有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团队目标才能尽早实现。

2.相对稳定与良性竞争相结合

人们心底都有拒绝改变的本性,都渴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进入一个团队就意味着暂时的稳定。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过分的安全与稳定会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有必要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内部的良性竞争,遏制成员之间的恶性竞争,这样有利于保持团队旺盛的活力。

3.阶段性与持续性相结合

对于一个激励性团队而言,短期的激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在某一时段的表现,长期的激励还得依赖于团队本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团队与成员个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超越的良性循环状态,构成了团队的激励性。除此之外,团队还应坚持持续的、阶段性的学习和训练,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客观规律。

4.满足需要与引导需要相结合

满足团队成员的需要,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若一味地强调满足需要会减弱最初的激励效果。所以,团队在满足成员需要的同时,还应该运用教育、同化、培养等措施,对成员的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得到恰当而充分的发挥。

另外,团队在根据成员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时,还要根据团队需要和社会需要对团队成员进行价值观教育。

5.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我们经常强调人性化因素对激励性团队建设的作用,但也不能忽视制度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很难想象缺乏制度保障的团队,只依靠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效果。所以,在建立激励性团队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又要领导者身体力行,并贯彻对团队成员的人性化关怀。

以上是建立激励性团队时需要注意的普遍性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指导具体的工作。

塑造高绩效团队

团队的功能之一是要为组织带来更高绩效,从而满足个体、组织及社会的需要。那么,如何塑造一支高绩效团队呢?我们以分析高绩效团队应具备的特点作为切入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1.明确的目标

在任何情况下,目标都能起到指导方向的作用。成功的管理者对于团队的目标总是十分清楚,并且会向他的成员指出明确的方向,竭尽所能设法使每个人都清楚、了解、认同这个目标,进而使他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可见,拥有一个明确、清楚、具体的目标至关重要。

2.相关的技能

要想实现团队的高效,必须有一群有能力的团队成员做后盾。他们不仅具有完成工作所需的相关技术和能力,而且也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两方面兼而有之,才有可能高绩效地完成团队的目标。

3.相互的认同

团队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彼此认同,是高绩效团队的主要特征之一。企业文化对团队内形成信任、认同的氛围很有影响。如果组织是开放的、合作的,同时鼓励员工积极自主向上,就容易形成信任、合作的环境与氛围。

4.高度的忠诚

当团队员工对团队高度忠诚时,才会愿意为这个团队奉献。为了达到团队目标和自己的目标,他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

5.有效的领导

需要指出的是,高效团队的领导者担任的是教练和后盾角色,他为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并不是要去主宰并控制团队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所以,要做团队的领导,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技巧、管理技巧、激励技能等。

6.良好的沟通

高绩效团队应该是团队所有员工坦诚沟通的舞台。沟通有助于交换信息,也是解决员工冲突的有效方法。可以预料,随着团队员工之间更加和谐的沟通,彼此会更加了解,由此带来团队的凝聚力不断提高,高绩效团队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

7.谈判的技巧

为了实现组织的高绩效,一个团队不可避免要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在一些具体业务的来往和处理上,谈判的技巧非常重要。它不仅会帮助团队赢得别人的尊重,提升组织形象,也会为组织带来切实的利益。

8.内外部支持

塑造高绩效团队必须有一定的环境作为土壤。从内部而言,可为团队员工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参加专业研讨会、座谈等方式,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在满足员工学习需要的同时,又为组织赢得了竞争优势,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外部支持主要是提供保证团队高效完成工作所必需的资源等。

高绩效团队所应具备的特征为塑造这样的一支团队提供了方向,围绕这些方面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渐渐接近这些特征,距离高绩效团队也就为时不远了。

“坎特四合系统”(KantorFour——PlayerSystem):

发起者发起一连串行动。

追随者支持发起者。

反对者反对发起者。

旁观者观察并做出评论。

在一个高绩效团队中,以上四种行为方式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打造企业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大家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团队精神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它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二是与人合作的能力。

如何打造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力量,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感到头痛的问题。我们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管理制度,使人们的工作行为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这是生产经济活动稳定、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一个团队,如果缺乏科学的制度来规范其成员的行为,就很难形成井然有序、纪律严明的团队。

2.帮助团队成员了解团队

这是打造团队精神的一条捷径。从一开始就应该向团队成员灌输团队的正确观念,让他们学习有关团队的绩优行为表现。以后也应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他们在人际关系、领导及沟通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些训练和培养,团队成员就有信心与其他成员一起合作,共创佳绩。

3.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

作为团队,重点要放在团队作战的实力上,而不是搞个人英雄主义。因此,要有意识地训练成员之间协调一致的默契。就需要员工之间加深了解,优势互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团队就能凝聚出高于个人力量的团队智慧,创造优良的绩效。

4.利用领导者自身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