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种戒忌:少年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戒忌:少年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旺盛刚烈,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贪得无厌。
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孔子说的一段话。在此,他将人生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对人的慎戒提出了忠告。
“欲”是生命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有“欲”,生命才得以发展与完善。从这方面说,“欲”之于人的生命起着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为了让生命能更好地发展,人在本能上又具有张扬生命正当之欲的力量和主动抑制有害之欲的意志,所以,人是朝着美的规律建构自己的人生。
孔子的“三戒”之说,是符合美的规律的,也是对人身体、性格规律的总结。少年之时,身心各方面的发育都没有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主要在戒“色”。孔子这里的“色”,指女色。为什么少年之时要戒色呢?因为少年之时是人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主要精力和时间应放在学习上。如果过早地沉迷于女色,必定会对学习带来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到了壮年,古人以三十岁以上为壮年,身体各方面都发育成熟,此时精力旺盛,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好使气、逞能、称雄。有的人往往因为一句话就大打出手。结果盛气过后,是伤害、是后悔、是不可挽回的损失。还有的人在事业上运用不正当的手段与对手竞争,并处处打击他人,结果不但自己没有站起来,也没有将对手打倒。古往今来,这类教训实在太多了。故壮年之时,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忍耐,不冲动,不感情用事。
到了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逐渐衰老、退化,为了健康起见,戒之在“得”。为什么戒之在“得”呢?因为人到了老年该经历的经历了,该得到的得到了,犹如平静的大海。比如说一个人的个性相当慷慨,自己就要常常警惕,不要老了反而不能做到。有的人年轻时候仗义疏财,到了老年却一分钱都舍不得花,对权力、事业更是舍不得放手。
《官场现行记》中曾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当过官的老人,做官上了瘾。久病在床,早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可是在病危的时候还要过把官瘾。临死时躺在家里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还在做官,还要过官瘾。于是两个仆人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念道:“某某官长驾到!”另一人说:“老爷欠安,挡架”。这样演习了几遍他才合上了眼睛。
由此可见,老年人“戒得”的修养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仅是为名为利而已。
我们都知道,生命的成长虽然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但它会呈现一个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发展任务和危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顺利度过危机,找到生命的意义。
青少年的成长关键在于立志向学,此时最需要父母的关怀和师长的教导。青少年时期,要珍视生命、展现活力、追求卓越、面向未来。
中年人的成长关键在于无怨无悔。为了家庭,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恨;为了事业,即使奔波劳累也在所不惜。所以,中年人的成长关键在于不为名利所惑,并把事业当成乐业。
人过中年,就会突然明白许多道理:不能爱的不要去爱,不该想的不要去想,不可求的千万莫强求,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来的永远都不会来。
人过三十,也会变得越来越实际,不愠不火成了性格的内里,不急不躁成了生活的外观。中年人满足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很多人都会这样说:“中年是理智的年龄。”
宗白华先生说:“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
培根也说:“感情炽热而情绪敏感的人,往往要在中年以后方能成事。”
老年的成长关键在于回顾来时路,从璀璨归于平淡。老年的学习关键在于多闻少言,要多一分修养,少一分炫耀。因此,老年人要舍得,能舍才能得,要以回馈的心态看待纷繁世事。
人生活在社会中,要无欲无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的确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恬淡虚无”。“恬淡”是指内心安静,“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只有心无杂念,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皆有所愿”。
俗话说:知足常乐。过于追求荣辱得失,贪图名利富贵,就会永无满足的时候,心里永远也就不能平静,就会徒增烦恼。因此,孔子提出的人生三戒可做“恬淡虚无”的处世良方了。
要做到“恬淡虚无”并不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素养,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心境难免会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行为,就会达到“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的人生境界了。
人生有三重境界,那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对于孩子来说的。因为孩子从认识这个世界开始,就是在模仿大人的行为和习惯,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这是什么,不会故意认错。这就是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一群成年人在举行智力竞赛,主持人出了“7+5=?”的题目,大家都在想,既然是智力竞赛,就绝对不会出这样简单的题目,结果谁也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这时,一个小孩子站起来说等于12,人们都向他投去惊疑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想得太多了,以至于错过了抢答的机会。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相信别人,不相信眼前的一切。这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以致于出现了许多现代版的“指鹿为马”的故事。甚至有的人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沐浴在这水又想着那水更纯净,因此欲壑难填,永远都不满足。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活得很累,其实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就行,何苦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对老年人说的。因为老年人在经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后,心理已经变得随和平淡,对事物的得失也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了。有的人在退休以后,开始反省自己的前半生,总结自己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为了实现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生命是个过程,就像一条河流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不同的景致。孔子的“三戒”说是对生命之树共性的概括、个性的具体描述,体现了哲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