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气场修炼术
2064800000019

第19章 先声夺人源自你的装束(1)

穿着打扮可以改变人的气场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选择穿什么衣服实质上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正如走在纤尘不染的大厅里,你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扔垃圾一样。当你穿着放浪形骸的前卫装时,你会给自己一种玩世不恭的心理暗示;当你穿上传统经典的职业装,你会觉得自己正向职业化方向靠拢;当你穿上活泼明朗的牛仔服,你会感觉自己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当你穿上优雅得体的淑女服,你会觉得自己温柔娴静。这种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直接影响你表现出相应的谈吐举止,进而形成你独特的气场。

服饰:最鲜明的层次符号

衣服的作用,最初只是为了遮羞蔽寒,不使自己赤裸裸地暴露在大自然里。再进一步,人们开始注意它的美观功能。即使是不开化的原始人,也知道在兽皮上缝几个贝壳,在脖子上挂一串角骨装饰一番。现代社会,服饰更是一个人层次与地位的最直观的体现。你每天早晨出门,即使一个对你的底细毫无了解的路人,也能从你的服饰中,对你的职业、个性、目前的生活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看个八九不离十。

专栏作家孙未说:“一个女人不讲究穿着,说明她对吸引异性已经绝望了。而一个男人不在衣着上花重金,说明他对在社会上立足已经绝望了。”

人在世上走,难免要被人掂量、被人选择。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朋友或下属呢?当然,最好他身家清白、性格诚实且才华出众,但是这种选择需要长期的考验,这对生活节奏飞快的现代人来说并不合适。这时候,第一印象就成了关键。人们往往会认为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商品质量过硬,同样,眼前这个人如果有一身打眼的行头,大家也会对他的内在实力产生浓厚的兴趣。

香港企业家曾宪梓先生创业之初,有一次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商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看他穿着朴素,又操一口浓重的客家话,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马上离开。曾宪梓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不快地走了。

曾宪梓回家后,认真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穿着笔挺的西服,又来到了那家服装店,恭恭敬敬地对老板说:“昨天冒犯了您,很对不起,今天能不能赏光吃早茶?”服装店老板看了看这位衣着讲究、说话礼貌的年轻人,顿生好感,欣然答应。两人边喝茶,边聊天,越谈越投机。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老板和曾宪梓成了好朋友,两人真诚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服饰,实际上就是在改变自我形象,改变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你穿得整洁,无形中就提高了自己的身份,而别人觉得你可信,就容易答应你的要求。你衣着邋遢,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可能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

得体的穿着,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聪明、成功、可靠。大家可以尊敬、仰慕、信赖他。他自重,我们也尊重他”。

相反,一个穿着邋遢的人给人的印象差,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个没什么作为的人,他粗心、没有效率、不重要,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值得特别尊敬他,他习惯不被重视”。

行为学家迈克尔·阿盖尔作过一个实验: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现在同一地点。当他身穿西服以绅士模样出现时,无论是向他问路或问时间的人,大多彬彬有礼,而且也差不多都是绅士阶层的人;而当他打扮成无业游民时,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汉,或是来借钱,或是来借烟。

物以类聚。什么样的穿着打扮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的注意,当你穿着非常糟糕时,对你不熟悉的成功人士就不会主动过来与你交往,特别是当你在开拓客户时,你的业绩就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在与人打交道时,你的仪表姿态并非是“一言不发”的,要提高自己的价值和分量,从衣饰上着手是最有效的入门方式。我们需要解决的,是究竟要“提升”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尽管有人宣称非顶级名牌不穿,更有些富豪会为定做一套西装飞两趟巴黎,但是这种谱,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摆的。这不是买得起买不起的问题,而是,当一个人的衣饰和自己的实力地位严重不符时,不但起不到提高吸引力的作用,反而容易被人评判为“虚荣、浮夸、好大喜功”,甚至有被人当成骗子的可能。本是为了提升身份、增加信任感的包装,这时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适宜的服饰,是比你的现实身份提升一个格,仅仅是一个格而已,步子跨得太大,难免根基不牢。初涉职场的新人,可以将自己装扮成公司的中坚力量;中层的管理人员,可以向上司的衣着风格看齐;小商人可以穿得精明干练,显示你的冲劲,站稳脚跟之后,就要穿得大气、沉稳些,展示一下自己的信心和品位。上升要一步一个台阶,总有一天,你会成为自己希望中的那种样子。

乔·吉拉德说:“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反映出他特殊的内涵。倘若别人不信任我们的外表,你就无法成功地推销自己了。”成功的穿着不一定保证你成功,但不成功的穿着保证让你失败。

让外在魅力为自己加分

你对别人可以抱着不以貌取人的心态,但你无法阻止别人对你以貌取人。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不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有更大优势呢?而且穿着得体,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复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上,人们恐怕来不及去认真地、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就根据一个人的外表而形成对某人的印象。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现实,给和我们交往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我们应该花一定的精力在自己的外在上。虽然我们要重视内在的实力,但如果你富有外在魅力,也会对你的事业有所助益。

中国唐朝任用官吏的原则是,在考试后还必须具备“身、言、书、判”四个条件才能在朝任官。身是指身体上的条件,言是指谈吐,书是指文笔,判是指下判决书的能力。单从“身”置于四大要素之首,便可知,容貌为唐朝选任官员的重要条件。我们今天的公务员选拔对外貌也有一定要求,也是同样道理。

在美国,学者们曾对留络腮胡、山羊胡、鼻下胡等男性和每天剃胡子的男性作比较,调查结果发现,留有胡子的男性得到“有男人味、成熟、美观、有权力、有自信、勇敢、度量大”等佳评。

林肯在总统大选期间,收到一位住在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少女写的一封信,内容如下:“你的演讲的确令人感动。但是,你那股言辞尖锐的评论气氛过于强烈。如果能带点像父亲和家人谈天的轻松气氛,我相信一定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而且我建议你,不妨留点胡子,这样也许能改善那种严肃的气氛。”

就从少女的忠告开始,林肯留起了胡子。果然,那胡子缓和了不少尖锐的气氛。

苏联的斯大林是位身材矮小的领袖,他为了更引人注意,以蓄胡子来增加容貌上的特征。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外在的魅力确实对人际关系有莫大的影响。有的外在魅力十足的人,让人产生“事业心强、办事牢靠、和蔼可亲、有远见、有自信、意志坚强、性情开朗、认真直率、城府不深、容易沟通”等好感。而民众很容易支持有外在魅力者的意见,对有外在魅力者所提出的报告也有很高的评价。

如果领导者具有外在的魅力,必然给人亲切和有能力的感觉,也容易被人认为具有优良的品行,那么在说服或交涉之际必然占有利的地位。

如果你是俊男或美女,不妨将你的外在魅力展现在商谈或说服的工作上,切勿让它像被遮住光芒的钻石。

我们不妨费点心思好好研究如何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到底哪些因素是别人注意的外在魅力?首先容貌就不说了,因为那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我们就说说自己所能左右的方面,这主要包括服装和仪容。

先说服装。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即使是同一个人,因服装的关系而给予别人的感觉就有相当大的差异。有学者作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实验者故意放置一枚铜板在公共电话机上,然后观察下一位入电话亭者可能产生的行动。结果发现,穿衬衫打领带、服装整齐的男士把铜板放回原处的比率较穿着随便者高。以女性作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一样。再以穿越人行横道的情况作实验,结果也发现,穿衬衫打领带的男性,虽然有闯、越红灯的情况,但比穿着随便者少很多。

以上所举的例子体现出,服装整齐的人比较容易给别人信赖感和威严感。因此,如果想要把握某人的情绪,除了按照规则行事外,适宜的穿着也是不可或缺的。

再说说仪容。根据心理学家所作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从仪容上能够提高个人魅力的主要因素有“秀丽的头发、洁白整齐的牙齿、没有口臭、咳嗽时应有礼貌、关怀的眼神、流行的发型、品行优良、注重清洁”等要项,这也是大部分男女所共认的条件。

外在魅力除了身体上的特征外,“优雅的举止”也很重要。对于戴眼镜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智慧肯努力的人。将擦口红和不擦口红的女性作比较的话,后者较易被视为“稳重、有内涵、诚实”。

另外,仪表整洁庄重也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起码让人家的眼睛舒服,也显示出你比较重视会面的人。就像家里来客人,怎么也要收拾一下、使屋子整洁一些吧,否则就是不在乎别人的表现。

总之,外在的东西我们不应忽视。一位哲人说过:“我们不仅应有美好的心灵,还应有美丽的外表。”先天的条件无法改变,但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总可以使自己的穿着打扮更加得体一些,这样对我们的事业和婚姻都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穿衣不应是率性而为的事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美的服装,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

不恰当的衣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给人们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一位教师如果以西部牛仔或伴舞女郎的打扮走上讲台,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即使课讲得再好,水平再高,也难以改变这一状况。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得体的衣着,往往给人以悦目的感受,让人产生与他继续交往的愿望。“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一古语虽说从道德上讲有所欠缺,但它毕竟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因为对方要了解你的“内在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的衣着却让人一目了然,给人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

恰当的着装,并不是指要穿上华贵的衣服,事实正好相反,一味追求华贵,反而给人以庸俗的印象,关键是要整洁大方,能体现人的内在素质。

服饰要做到两个方面的和谐。一是服饰与人的身体、相貌、年龄、性格等因素和谐,二是服饰与环境、职业等因素和谐。

1. 服饰应该适合年龄和身份

一个人的服饰同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连在一起。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与身份、年龄相符。不同的年龄应有不同的穿着打扮。不同的身份也应该有不同的着装。一个电影明星打扮得艳丽一点,人们会觉得比较正常,但一个中学生涂脂抹粉、穿着妖艳就会被认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穿着得体,尽力为给自己的第一印象加分。

2. 服饰应该适合形体

人有高矮之分,体形有胖瘦之别,肤色有黑白之差。因此,穿着打扮,就得因人而异,并注意扬长避短。“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的男人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人更往两边裂,显得更横更宽了,胖人要穿竖条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3. 服饰应该适合时间气候

在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更需注意。也许你新买的是三重保暖衬衣,在寒冬季节穿上它,一点寒意也感觉不到。但即使这样,你在严肃的场合,也得穿上西服。否则,别人会觉得你很奇怪。相反,在初冬,你再感觉冷,也别穿着鸭绒服、棉大衣去与客人见面,你宁可在西服里多穿一件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