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日遇见卡耐基: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20635100000024

第24章 抓住机会做对事(3)

但只要我们有心做一个具有敏锐触觉的人,只要我们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培养,也是一样可以形成这种敏感度的,任何人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拥有。拥有了敏锐的触觉,我们创业的步伐就会加快,我们离成功致富的彼岸就会更近。

那么触觉与成功致富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在一般人眼里,这两者似乎很难联系起来。其实并非如此,我们常说创业的人要善于抓住机会,机会真正来到你的面前,你靠什么来判断它是不是真正的机会呢?靠的是优秀的触觉,如果你没有敏感的触觉,机会也许就和你失之交臂。

还有,我们还经常说,善于创业者也是最善创新的,创新固然需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但创新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吗?肯定不是。创新是为了使自己的创新成果能够有用于社会,并能为自己创造可观的财富。

对于那些想在商海闯荡,欲创办自己企业的创业者来说,敏锐的触觉,特别是敏锐的市场触觉更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

王填出生在湖南省湘乡一个偏僻小山村。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生活过得非常艰苦。为了摆脱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小就非常懂事的王填努力读书,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

王填不负众望,考上了湘潭市商业学校。当时,读商业学校的学生有许多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可是王填倒不嫉妒,他反而想:花父母的钱不算本事,靠自己能力挣来的钱才算真本事。一天,王填去商店买课本,听到店老板与顾客为没有热水瓶胆而争执。聪明的王填动了下脑筋一想,如果专门卖热水瓶胆肯定能挣钱。

王填在做热水瓶胆销售上开始了小范围内的攻城略地,两年来他几乎将湘潭市大中专院校的热水瓶胆生意垄断了。

毕业后的王填来到“南北特食品公司”上班,半年后他从一个打杂工变成了采购员,负责公司的食品采购工作。王填又因业务突出,被公司任命为业务科长。在王填的努力下,把金龙鱼油、雀巢咖啡从合资企业引进到湖南来,甚至长沙商家也都来“南北特食品公司”进货,这在全国的影响很大。

后来,王填主动要求下岗,决定继续做食品零售。他借款5万元成立了“湘潭市步步高食品公司”。当时做食品批发,5万元顶多只能进半车植物油。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做新产品。选来选去,王填选择先做方便面生意。经过一系列谈判工作,王填拥有了台湾“统一集团”的方便面在湘潭的经销权。

“统一”方便面运到湘潭后,销售势头出奇的好。有一次王填去离湘潭不远的湘潭县做市场调查,发现统一方便面在湘潭县城寻不倒踪影。于是改坐销方式为推销。在推销的方式下,不出半年他就建立了大约800多家的分销终端网络,取得了众多供应商的支持。“步步高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

为了引进金龙鱼的经销权,可让当时资金紧张的王填费尽了脑子。想来想去,王填终于想到了好方法,与另外一商家合作,互相支持,于是王填又很快把金龙鱼的经销权抢到手中。

一天,王填发现了一条并不显眼的消息:羊城即将筹办一个中国零售业的高层研讨会,主要探讨中国国营零售业的发展之路。以“发展连锁超市是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方向”为主题。王填感受到“连锁超市”就是自己公司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目标。他决定在湘潭办超市。

回到湘潭后,王填马上进行市场调研,选择了市中心地带做超市,“步步高”解放店正式开业前的那天晚上,王填没有睡好觉,他一直为开业生意能否火暴而担忧。令王填高兴的是开业时,店门还没打开,门外已是人山人海了,挤得水泄不通,看到如此令人心动的场面,他感到又一次赢了。

“步步高”连锁超市生意的火暴,让湘潭其它商家看到了商机,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商业竞争。为避免恶性竞争,王填决定在中小城市寻求发展。时机成熟时,再向大城市进军。以仓储式购物、低成本运作、低价格经营的“步步高”岚园量贩广场开张了。

王填又创造了湘潭商业的一个奇迹。几年来,王填将公司发展成湖南省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分店遍布全省各地。

西方有句谚语:“幸运之神不会眷顾你两次。”没有人能够一而再地遇到好机会,一旦得到,就要好好把握,千万不可任由它轻易溜走,真正的良机确实很少重现。

生活中并不是缺少财富,而是真正缺少发现的眼光,这样的道理同样也存在创业的每一个阶段。只要你是一个善于捕捉机遇的人,哪怕在喝茶的时候,我们也一样可以发现财富和金子。机遇有时是靠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的人生因为你的独具慧眼而变得更加精彩和有分量,那你愿意错过现在身边潜伏着的一次次机遇吗?

敏锐的触觉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对于一个急切盼望成功的人来说尤其重要。当你想在一个领域内有所作为,那么首先这个领域内要有很大的市场需要,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敏感型性格的人,往往就具有这种常人所没有的敏锐观察力,他们的财运也因此比别人来得早。

触觉灵敏的人想像力是非常丰富的,创造力非凡,其对身边信息的敏锐感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善于发现商机,掌握信息,往往能在别人未出手之前就出手,从而使其大获其利。

6.先织好网,等待猎物到来

成功金言:

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能够贮藏着可供一生应用的充足力量,力量贮藏得愈多愈能应付变故。

蜘蛛为了捕获猎物,总善于先织好网,等待猎物到来。这是把成功的机会掌握在自己的身上。这就是“蜘蛛精神”。

一位老教授退休后,巡回拜访偏远山区的学校,传授教学经验与当地老师分享。由于老教授的爱心及和蔼可亲,使得他到处受到老师及学生的欢迎。

有一次,当他结束在山区某学校的拜访行程,而欲赶赴他处时,许多学生依依不舍,老教授也不免为之所动,当下答应学生,下次再来时,只要谁能将自己的课桌椅收拾整洁,老教授将送给他一件神秘礼物。

在老教授离去后,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学生一定将自己的桌面收拾干净,因为星期三是每个月教授例行前来拜访的日子,只是不确定教授会在哪一个星期三到来。

其中有一个学生的想法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一心想得到教授的礼物留作纪念,生怕教授会临时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带着神秘礼物到来,于是他每天早上,都将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齐。

但往往上午收拾妥当的桌面,到了下午又是一片凌乱,这个学生又担心教授会在下午到来,于是在下午又收拾了一次。想想又觉不安,如果教授在一个小时后出现在教室,仍会看到他的桌面凌乱不堪,便决定每个小时收拾一次。

到最后,他想到,若是教授随时会到来,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面不整洁,终于小学生想清楚了,他必须时刻保持自己桌面的整洁,随时欢迎教授的光临。

老教授虽然并未带着神秘礼物出现,但这个小学生已经得到了另一份奇特的礼物。

假如你希望获得成功,就要为它创造条件。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一个足以令他神往的机会,而事实上,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应该时刻保持心灵桌面的整齐,为把握机遇做好准备。

假如你希望获得成大事,就要为它创造条件。

查理在被问及是什么导致了你的成大事?你怎样取得了最大的成大事的问题时。他这样回答:“我能确切地告诉你,因为这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在大学读书期间,我与一个从衣阿华州来的同学同住一间寝室。一天晚上,当我们一伙人团团围坐谈论生活时,他走了进来。我敢说他很兴奋,但是在大家离开前他没说什么。人们刚走,他就禁不住脱口而出:“我家发财了!我的母亲今晚打电话给我,说今天早晨,她去信箱取邮件时,发现一张票额89000美元的支票。”

“最初的惊奇之后,我的反应是难以掩饰的嫉妒。我向他了解事情的全部经过。“他说:‘我了解的也不够确切,但是我猜测是这么一回事:我父亲在30年代经济萧条时买了一些股票,后来全忘了。最近这公司正好拍卖了,这钱就是他的份子。”’

这位成大事人士继续说:“那个晚上我躺在床上,很久睡不着,在想:‘为什么这事发生在他家里,而不是我家里?为什么是他得到了钱而不是我得到了钱?’最后,我试图系统地分析这件事。

“我想:在我的生活中有什么机会可能给我带来这样一笔横财呢?我悲哀地意识到什么机遇也没有。我没有能涨值的股票,而且,据我所知,我家也没有。我既没有一块或许会突然发现储藏石油的土地,也没有可能被证明是名作的藏画:我也没有什么才能能让人在一个夜晚奇迹般地发现了,从而一举成名--我没有任何能使我马上发迹的东西。躺在床上,我默默告诫自己:‘查理,假如你希望在你的生活中也获得那样的机遇,你必须播种,而且最好多播种,因为你尚不清楚哪一粒种子会发芽。’从那以后,我一直在播种。有几粒种子已发芽了,因此我才有今天这样的境况。”

这就是计划者。他们通过播种,在自己的生活中取得成大事。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果你想体味收获的惊喜,那么不要徒羡别人的运气,以后你想得到什么,现在就开始为将来的收获播种吧。常言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播种机会就像蜘蛛布下八卦阵般的蛛网一样,捕捉飞来的猎物将是指日可待。

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发现机遇。生活中处处充满机遇。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大事的契机,问题在于你自身的素质,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每一次机遇。不要以为机遇难寻,其实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我们的手上。

也许你不信,你会问机会究竟是什么呢?实质上机会是一种有利的环境因素,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无穷的作用,借此更有效地创造利益。具体地说,在特定的时空下,各方面因素配合恰当,产生有利的条件:谁人最先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运用手上的人力、物力,从事投资,谁就能更快、更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大事,赚取更多的财富。这些有利条件便是机会。

机会有三项要素,即资源、利益和条件的配合。

资源包括个人的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的技巧、智慧、财富、胆量等等,也包括机构或企业的人才、资本、科技、设备、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诸如此类。

利益是机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创造机会的主要目标。一种条件如果不能为人们带来利益,那就不是机会。利益可以是金钱的收入、名誉的提升、形象的建立或改善;而建立声誉和形象最终也会带来金钱的收入。利益在不同行业里各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例如,酒店业要求客房的人住率保持高水平,百货业要求货品流通迅速。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等,是各行各业同样的追求。

条件的配合是指客观环境和创造机遇者的主观条件互相配合。首先是客观因素的变化,造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例如经济复苏,人口激增,可用的土地有限,造成地价急涨,这是把资金投入地产市场的有利环境。其次是指创造机遇具备足够的条件去利用这个有利的环境,例如买地、发展土地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以创造机遇者个人的眼光、胆识和决断力等。最后是指主、客观因素刚好配合,例如,在地价快要急涨时,先已预见这个趋势,又具备投资的各项条件。

7.靠悟性登上机会的“快车”

成功金言:

是人创造了机遇,而不是机遇创造了成功,只要你不断地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机遇自然会拜访你,成功也会与你有约。

成功者不仅仅眼光敏锐,而且能够通过悟性发挥优势,进退自如,运筹帷幄,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侯晓军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超乎常人的生意意识的人,在他下岗的那一年开始了白手起家。他卖过电风扇,干过印刷,最后在汽车装饰领域成就了自己人生的梦想。

自打高中毕业后就在西安电讯元件厂里工作的他,从学徒到班长、工段长、直到车间主任,一干就是20年。侯晓军说,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下岗,下岗后整整两个星期,他足不出户,不是蒙头大睡,就是灌酒。

这时,侯晓军的一位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活。这位朋友手里有批积压的菊花牌落地电扇,让他推销,每卖出一台可收入10元。在国企呆惯了,哪会推销,但是不走出去咋办?尽管从没干过推销的活,但为了生存,侯晓军还是决定试试。他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可大多数人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摆摆手拒绝了。七月的西安热浪滚滚,侯晓军背着一个大挎包,在西安繁华的市中心,一家一家商场挨着询问。半个月过去了,侯晓军没推销出一台电扇。直到七月下旬的一天,在解放路一家综合商店里,一位女经理询问了价格和进货渠道后,竟当场订货200台,并要求第二天送货。侯晓军几乎是一路跑回朋友处去提货。尽管因故他只提了100台,但也净赚了1000元,这比他当车间主任时400多块钱的月薪高出一倍多。

年仅40岁的侯晓军怀揣家人凑的1000元钱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在深圳没有一个熟人,年届四十,仅是高中毕业的侯晓军直到年末整整60天仍没找到一份工作,而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尽管没有挣到钱,可我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

6个月后,一家小型彩色印刷厂聘用他为“经营部经理”,实际上就是干推销。老板给了他一辆破旧不堪、除了铃不响别的地方都响的自行车。他就骑着这辆老爷车每天穿行于深圳的大街小巷。有了以前的推销经验,侯晓军这次老道了许多。他敏锐地发现,对没有什么技术力量的小彩印厂,大批量的矿泉水瓶是主要的业务机会。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奇观,在深圳的大街上一个中年男人骑着辆破自行车狂追一辆辆公共汽车,还不时停下来记着什么。侯晓军抄下车身上印的矿泉水厂家的电话进行联系,许诺他印刷商标可以比现在商标的印刷价格便宜几厘钱,并保证质量。在其他同事疲于寻求印一两盒名片、包装盒、包装纸的机会的时候,他却拉到了大批的瓶装水商标印刷业务。印刷厂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侯晓军个人的股,并让他参与分红。这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磨炼了侯晓军的经营意识。他发现在深圳汽车装饰行业正在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眼皮子底下的一些小小的汽车装饰店很快扩展了规模。

后来,侯晓军回到西安。在深圳闯荡了一年多的侯晓军决定留在西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