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20591600000007

第7章 阮玲玉:生如夏花灿烂死若秋叶静美(7)

湛湛朝露,谁不有死?伤哉女士,年才念六。为艺苑之精英,为群众之领袖。未应死而竟死,斯哀恸而泪流。忆昔联华,复兴国片,联袂起义,揭竿奋斗。女士不顾事之成败,不问力之薄厚,于大雪纷飞之中,作联华一声之怒吼。五年以来,一贯如旧。决严寒,冒溽暑,牺牲家庭,牺牲幸福,无非为社会作先锋,为艺术作牛马。既操心而劳力,又温柔而忠厚。作艺人之楷模,应天长而地久。谁知祸害来无端,为人不长寿,死于人言可畏,死于悠悠之口。三八节日,一旦长休。呜呼哀哉!从此夜台寂寞,一去不返;幽冥永隔,欲见无由。乃为之诔曰:

粤秀之英,珠江之灵,漠漠艺海,灿烂银星。温其如玉,磨而不磷。为弱者强,为屈者伸。嗟彼巾帼,舍生成仁,衔哀作诔,式昭德音。

此时,《国风》上演,联华影业向各影院发《通告各影戏院函》:

全国各报馆、国内及南洋各戏院,暨联华影片阅者诸君钧鉴:本公司演员阮玲玉女士,忽于三月八日在沪逝世,敝公司同人一致哀悼,务请尊处各戏院,如开演阮女士作品时,万勿利用女士不幸事件,作为广告宣传,至失敝公司历来纯正营业尊重商德之旨……

《国风》,阮玲玉这部最后的遗作,终因说教性太浓,阮玲玉的角色又刻板,联华影业也刻意避开用阮玲玉之死作宣传,这个片终究没有获得多大的反响。但是,这最后的作品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今天。

但是就在有识之士沉痛悼念阮玲玉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在大发死人财。

唐季珊于阮玲玉死后,登报讣告中,忽将唐家祖传堂名改为“敬玉堂”。

某某书局以大标题“阮玲玉不死”登出广告:欲明了阮玲玉的艺术和一切,请阅《女明星的日记》;欲知当代女明星恋爱香艳事实,请阅《女明星的情书》,两书合购,加赠《阮玲玉自杀与小传》一册。

又有某报载一消息,说影坛巨星阮玲玉女士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然后又说阮玲玉生前所主演的《香雪海》外景,摄自杭州超山冠生园梅林。如今物在人亡,冠生园梅林正欣欣向荣,陈皮梅源源出货,而阮女士则香消玉殒,与世长别。吾人食冠生园陈皮梅时,阮女士之玉影,每萦回于吾人之脑海中也云。

而那些报刊记者,曾在张达民的讼事上骂阮玲玉是狐狸精,当阮玲玉自杀后,他们又把她写成烈妇,说她是以死来向旧社会做尸谏的新女性,又转过笔尖骂张达民和唐季珊是逼死阮玲玉的刽子手。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此还特别撰文说:“听说有位影星阮玲玉为婚姻问题服毒自杀,轰动一时,我觉得她的死,有文学意味:社会上生前指摘,死后同情,矛盾得很。”

是的,这些话,都已经迟了,最该听到的人已渺渺不在人世,不再花身,不复蝶生。她涅盘了,不是以生之蜕变,而是死之升华。

【再见】愿来世不要再见来生不再有你

【再见】

既不回头,何必不忘;

既然无缘,何需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她走得干脆利落,走得义无反顾,走得只留下一个美丽的背影。

死亡把她带走了,带走的同时,留下的那个人,生命被改变了。她错置了年华的爱情,他背叛了命运的爱情,终究没把最堪珍惜的她留给自己。在爱的世界里,他也许对不起她,但他更是不懂得珍惜她,错失了最美的感情。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他亲手划开的,从此他们之间就有了碧落黄泉的距离。

《花样年华》说一个时代结束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也都不复存在。她走了,也带走了一个秀美的时代。从此,每个人的命运都在倾城劫世里遭受了大起大落的浮浮沉沉。等到每个人的生命之终,他们都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都变成了53年后的十二少,落魄、苍老,只有她还如花。

1935年3月17日,在阮玲玉逝世9天后,张达民控告阮玲玉和唐季珊一案仍按原计划开庭。张达民在法庭上拿出一张合影来证明他和阮玲玉的“夫妻关系”,而唐季珊出示了他们签署的脱离同居关系的约据,宣称他和阮玲玉同居之时,阮玲玉早已与张脱离了关系。3月22日法庭判决张达民的诉讼理由不能成立,宣布唐季珊无罪。理由是张达民无法证明他与阮玲玉有合法的夫妇关系,而在脱离关系的约据上清楚地写着是“恋爱同居”,所以张达民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

终在阮玲玉以死明鉴之后,还她一个清白。

张达民自阮玲玉死后,写过一诗,写在阮玲玉的照片上,分赠亲友:

长夜梦魂曼曼兮,痛此哀而不去。

何一夕而九逝兮,汝恶终乎淫贼。

余曾闻诚言之会有期兮,悲莫悲乎永别离。

今瞻遗容而流涕兮,报此贼之可诛!

他又索酬一万元游说月明公司拍摄阮玲玉自杀题材的影片,名为《谁之过》,拟请何非光饰唐季珊,谈英饰阮玲玉,他亲自披挂上阵,为自己洗脱罪责,要将张达民演成重情重义的君子。但月明公司权衡之后,还是没拍这个片。

1938年,张达民窜至香港世界影片公司,毛遂自荐地自编自演了讲述与阮玲玉恋爱经过的故事片,不惜诋毁死者、他曾经爱过的女子,继续为自己开脱罪责,在金钱、名誉之前,爱只是他手中的盾牌,用来遮蔽抱头鼠窜的自己。这部片起先叫《阮玲玉》,后来改名为《情泪》,终因颠倒黑白,而被香港、广州、南洋的许多影院拒映。

他爱她爱得不择手段,爱得卑劣不堪,她死后,他把她写给他的信拿出来贩卖,贩卖着他们的往昔,也贩卖着爱,这种爱龌龊,但也是一种爱,他终身没再娶,只把她与他的事公开,也曾有人生若只如初见时呵,只是她的人生被他洒上太多狗血,怎能再言初见?

此后,张达民贫困潦倒,成了一家药店的伙计,35岁病殁于九龙。

而曾经跟阮玲玉一起演《再会吧,上海》的何非光,演里面阴险狡诈、让剧中阮玲玉一见就惊恐不已的反面角色的他,与张达民不合作后,自己继续筹划着与金山一起拍摄一部揭露事件真相的《阮玲玉之死》。这部片拟请程步高导演,谈英饰演阮玲玉,何非光饰唐季珊,金山演张达民。

何非光扮演的反角以阴险著称。他扮演的角色可以微笑着捏碎一朵鲜花,然后亲吻着碎片,点着一根香烟再徐徐将之碾于足下。电影评论家陈墨指出何非光的表演风格洗涤了此前夸张的漫画式舞台习气,在电影化方面前进一大步,其特点为“冷面内敛,并不凶光毕露,但却气势迫人”。

这样的一个角色形象,非常符合当时人们包括张达民对唐季珊的看法。所以,他们才会力邀何非光演唐季珊。

剧本已经脱稿,即将开拍之际,唐季珊发觉此事,企图借用势力阻止此片拍摄。正在此时,何非光被两个日本便衣强制遣送回台。这个片就没再拍成。

唐季珊继续沽名钓誉,披着一幅情深意重的样子混迹世间。他曾经说:“余对玲玉之死,可谓万念俱灰。今生今世,余再不娶妻,愿为鳏夫至死。”

但是他说的今生今世很短,很快他又再娶了。娶了民盟领导人罗隆基的“退职夫人”王右家,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生,学的是戏剧,专攻莎士比亚的名著,这样一个富养的女子,终究抵不住唐季珊这个花花公子的诱惑,重蹈阮玲玉旧辙。

一时唐季珊风光无比,此时他定居台北,出入唐公馆的宾客都是达官显要,以致他的家里车水马龙,午餐晚饭经常开的是流水席。

但是这种夜夜笙歌的日子也不过短短几年,很快,唐季珊又开始捕猎下一个目标,他又恋上了一位酒家女--安娜小姐,给她在外面租了房子,成立了小公馆。夫妻俩大吵,唐季珊就搬出台北的别墅,而王右家则离开了台湾去了香港。

此后不久,唐季珊破产了,沦落到每天抱着一包茶叶到处零卖的境地。

而在香港的王右家也花光了娘家的私房财产,回到台湾,她去找那些以前经常临门的贵客,他们却对她紧紧关上了大门。

后来,王右家病逝的时候,都靠几个老朋友凑钱,还靠着殡仪馆老板免费,才葬了她。火葬前,在她的遗体前,唐季珊突然跪倒,失声恸哭说:“Darling啊,你我都错了!我们当初如果不来这里,就不致于死无葬身之地吧……”

这让在场的人颇感人生戏剧一场!

不过唐季珊,不管发达还是破产,都遵循阮玲玉遗言,在困境中依然赡养着阮玲玉的母亲。阮母1962年病逝于上海。而阮玲玉的养女囡囡后改名为唐珍丽,也由唐季珊抚养到中学毕业,唐季珊把她送往越南西贡,在那里嫁给一个银行经理。

【不忘】缘分只够做你半生蓝颜知己

【不忘】

你已涉水而过,与我隔水坐于尘世的两岸,你脱身投彼岸,而我吊影念生涯。佛经云:“以生死为此岸,涅盘为彼岸”,我还在生死此间,你已在彼岸涅盘。

彼岸曼陀罗华,曼珠沙华,落英缤纷。你在此间,一切已是幻影,瞬华而逝,而你在彼间,在天花如雨里,依然言笑晏晏,那里是你的天堂,而我居的此间,曾是你的地狱。

我与你曾在此,共指点繁华,而你却中途离开,只剩我指尖徒留的苍凉。

你已先我抵达结局,而我还在长途跋涉,经历了倾城之劫,穿过了硝烟弥漫的时光,穿过了人生最仓惶的岁月,再回首,与你的时光,唯只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有位伊人,在水一方。

有人说,你说过,你爱我,你说过吗?我穿过茫茫苍苍纷纷扰扰的岁月,那里依稀有你向我伸出的手,而我却没有执起,从此,沉重的枷锁背负于我身,我想要回忆你,却终究在你伸手的此刻拦下,我跨不过那道憾恨的沟壑。你的爱,如此繁华,你的爱如此寂寥。

我一直是你的蓝颜知己,我一直都在努力在你的背后做好这个角色,默默地望着你哭泣的双肩,以自己一直守护在侧的呼吸的温度,给你人世的一点点温度。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泪海,而我能做的只是轻轻掸去你的泪珠,而不是带你逃离沧海。

突然那一刻,我不知那已是你生命最后的一刻,你突然伸手,说爱我就执手,生死不顾,名利不顾,我们一起从这个世间私奔,从这个世间逃离,我惊而退步,一步,我们就拉开了生死的距离,从此,千寻不再有影,你只在彼岸对我拈花微笑,而我为此一步就再也走不出一生的回忆。

曾经,我还有机会,不管爱了,不爱了,还可握住你的手,握住你的温度,而如今,我手握的只是这世间里不再有你的空寂。

你断然离去,不再回头,因这世间没有你可留恋的人,而死界值得向往,因为死界有你留恋的来世还可期许的爱。今生你爱得一败涂地,在爱的疆场战得败甲残鳞护不住一颗破碎的心,愿你来世再复人身,再以蝶身,恋上一朵你值得爱恋的花朵。

而我在此间,抱着有你的记忆,难忘又难忘你。

眼前,已是沧海桑田,已是时代变换,唯还有你,还是当初最好的年龄时,我仍在此地守望,满身沧桑,不见你苍老,只剩我苍凉。

--人们都传说,临自杀之前,她对他说过爱,是否真的说过?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一直没明说,只悠悠地在二十年后,以万字为一言,只为抒写思念二字。

蔡楚生,这个在她演韦明而沉浸在那种绝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的时候,静静地陪着她的男人。

这个蔡楚生,默默地守护着悲伤的她,默默地让一起演戏的黎莉莉去陪阮玲玉:“莉莉,去陪陪阿阮,别让她闷出病来。”

在同情面前,他选择的是默默的守护,但绝不是爱。

据说阮玲玉在临死前,曾去找他让他带她走,而他拒绝了她,于是人们指责他的软弱终究送了卿卿性命。

但是,在她已经深陷两个男人的纠缠之中时,阮玲玉此时再跟一个男人私奔,她得到的绝不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而是更加发酵的铺天盖地的桃色新闻,那时候,惧怕舆论的她怎能堪此重压。

一向自惜羽毛的阮玲玉,怎自己再投入天罗地网里?

她要走也是决绝地一个人走,留给世间一个凄艳的背影。这是她的尊严。世间向我泼污水,而当我已不在这世间,这污水泼向的是世间,已不会是我。

二十年后,蔡楚生写了一篇纪念她的近万字文章:

一九三五年三月八日,正当全世界的妇女大众为争取本身的自由解放而在纪念着“三八妇女节”的时候,中国前期中卓有成就的电影演员阮玲玉,竟于此日因社会黑暗,人情鬼蜮,愤而服毒自杀了!

阮的死事,在当时不特震动了电影界,也几乎震动了全上海。所以如此,不仅因为她是“电影明星”,而是因为她对前期中国进步电影的表演艺术所作的贡献,留给观众以较深刻的印象;人们更因为她的冤死,看到那个吃人的社会的面目之狞恶可憎,与同情她的备受侮辱迫害,以至终于毁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不能不为之惊骇震动!

如果不作这样解释,就无以解释当时在万国殡仪馆和联义山庄中,许多素不相识的妇女与女学生们为什么会在她的遗体和墓前为之痛哭失声。

阮玲玉短促而可悲的一生,是旧中国善良妇女和女艺术工作者的遭际的写照。

阮玲玉在人间只生活了二十五个年头。她在一九二六年的十六岁时刻从事电影工作,直到死时在八九年间共演了二十九部电影。在这些电影中--特别是从她在一九二九年演《故都春梦》起以后的作品,许多都是带现实意义或具进步作用之作,她所饰演的角色,一般都能胜任愉快,在表演艺术上独树一帜,给各种不同类型的剧中人带来了生命,使观众在银幕上开始接触到一些较为真实的人物,并为她们的行动与遭遇所感动。

阮的悲剧是从她还没有完全懂得世故时就开始了。她在十六岁时即被一个浮浪狂悖的官僚子弟所占有(此人为她母亲所服役的主人家的少爷,闻也已不在人间)。这种痛苦的生活使阮三年中即曾三度要求分居,并曾服毒企图自杀,经急救而复苏。这个幽魂般的人物,一直纠缠着她近十个年头。他向她进行侮辱迫害,敲诈勒索,无所不用其极。一九三二年阮在上海于律师处正式和他办理离婚手续,并每月给她一百元,用以“赎身”;但在一九三五年这个幽魂为了想敲一笔更大的竹杠。而利用当时所谓法律的弊害,再度向法院对阮提起控诉,说她破坏他的“名誉”等等!

《新女性》这一作品中,写了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工作者,也批判了某些黄色报刊的所谓新闻记者。公映后,作为编导的我等,受到了许多黄色报刊的造谣污蔑,和疯狂的攻击。公司在外面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用公司的名义作了公开道歉!但我们每天看来那些所谓文章,却只付诸一笑--看谁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在这以前,阮因那个幽魂的讼事,即已受到那些黄色报刊的嘲谑污蔑。他们对这事从不考虑到事实的真相,也不问这是否是一个妇女所能承担的侮辱和迫害,而不择手段加油加酱和连篇累牍地加以刊载!

在当时的上海租界上,这种黄色报刊对弱者--特别是妇女们--在精神上所进行的公开的侮辱和迫害,是“合法”的,是受到保护的,是无法辩驳也无从辩驳的,因此,受害人虽有百口而莫能申辩,虽有冤抑而永难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