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的智慧
20583100000018

第18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

然而,他成功了。小说出版后立刻引起了巨大轰动,仅在美国就发行了160万册精装本和370万册平装本。这部小说还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观众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创电视剧收视率历史最高记录。这位真正的作家获得了普利策奖,收入一下子超过500万美元。

这位作家的名字叫哈里,他的成名作就是我们今天经常读到的《根》。哈里说:“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立刻行动’,努力工作,并且对自己的目标深信不疑。世上并没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可以将你一举推上成功之巅,你必须有理想和信心,遇到艰难险阻必须设法克服它。”

心动不如行动。心动只能让你终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行动才能让你最终走向成功。所以,做人一定不要心动而不行动。

拖延只能导致失败,做事一定要杜绝拖延

如果你留心观察一下那些拖延的人,就不难从他们的话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词语--“或许”、“希望”、“但愿”--这三个小词构成了拖延者的心理支撑系统,并成为他们不愿去做某事的理由。而“但愿”、“希望”无异于童话故事中的梦想。完全是浪费时间。无论你怎样“希望”或“但愿”,对你手中的事情都无济于事。你只不过是在为自己寻找一种借口而已。例如,我们可以听到他们说道:

“我希望工作中遇到的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

“但愿情况会稍好一些。”

“或许问题并不严重。”等等。

而事实上,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情况也没有好转。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只要你具有一定的决心和毅力,你就可以处理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你总是将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遇到什么问题也不愿意想办法解决,把工作就这么拖着,那你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对自己的工作一再拖延,会浪费掉你的大好青春,当你回首昨日时,才发现原来除了自己的拖延的借口外,就没剩下什么了。这种心理是万万要不得的,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解决,你把它放在那里不去管它永远不会有结果,即使你的心里再怎么期望也没有用,属于现在的事情就不要推到以后。

拖延,对于做事来说是个恶魔。拖延,会让你丧失有利的时机,让你即将到手的成功鸭子又飞了。拖延,对于一个企业,尤其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来维持自己运行的企业来说,贻误商机,耽误工作,就好比卡住了企业的咽喉,使企业再也发展不起来。

那如何才能杜绝拖延呢?

(1)尽量减少拖延,争取时间

我们都知道,缩短科技化为生产力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巨大的财富。在科技被应用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被人为地浪费了,如果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真不知道我们的企业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微软就在这段时间上下工夫,创造了奇迹。

作为走在科技前沿的微软,缩短开发与应用的时间对于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身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尤其是技术性的员工,更是要调动起全部的精力,把每一点能节省的时间节省,在微软的企业中,你处处都可以看到那些跑动起来的员工,每个员工都尽力缩短自己工作的时间,正是因为这些员工的努力,微软才能一直占据全世界榜首。

你看,即使只是一点时间,那些能够成功的人也会注意起来,从这点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成功了。成功原本就是从抓住一点点的时间而得来的。作为员工,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好员工,受到上司的重视,那么你就一定要把自己拖延的坏习惯改掉。

(2)不要以完美为借口

拖延时间的习惯,有的时候并不是那么明显,它也很有隐蔽性,以别的形式掩盖自身。平时有很多人做事都力求完美,表面看起来这应该是很好的一种习惯才对,但实际呢,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在他们不断为完美而完美之时,时问已经悄悄溜走了。如果你珍惜时间,就要检查一下自身是否患有“完美主义”的特殊毛病。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记住:不要等到所有情况都完美以后,才动手做,如果坚持要等到万事俱备,就只能永远等下去了。对自己要宽大些,不必要求绝对完美,才能常保身心舒畅。

(3)克服拖拖拉拉的恶习

拖拉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天性。每个人都会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付它的永久性有效措施。但还是有一些小窍门可以借鉴。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么会使你收益最大,你要专心致志地把精力投入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不要让那些“不应该做的事”占用你的时间。将你要做的事情根据结果的重要性排序,然后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不理会那些琐屑小事,然后对你自己、你的收获以及它们在你的个人生活和事业上有什么体现做一番自我评价。

每个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时花时间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经做过的事情上,也别做浪费时间的事。抱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天排除一件这样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时候依然奖励自己。请你严格自律,对自己的拖拉行为应当毫不留情地制止,不妨在自己心中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克服拖拉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它逐渐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要实现这一点,有些事要多做,有些事要少做,有些事要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做。你的任务是把许多方法结合起来,不断发掘对你适用的技巧。

学会高效地把事情办好是杜绝拖延的最好办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好好努力。

在英国亨利八世统治时代,还没有邮政事业,信件都是由政府派出的信差发送的,而没有准时送到信的信差都要被处以绞刑,对于那时的信差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缓慢的马车时代,用一个月的时间历经路途遥远而危险的跋涉才能走完的路程,我们现在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穿越。但即使在那样的年代,不必要的耽搁也是犯罪。文明社会的一大进步是对时间的准确测量和和利用。我们现在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任务是100年前的人们20个小时的工作量。

“拖延带来致命的危险后果”,由于恺撒没有来得及早点看到一条消息,使他在到达议院时丢了自己的性命。驻扎在特伦敦的雇佣军总指挥拉尔总督正在打牌时收到一份情报,情报的内容是说华盛顿的军队正在穿越德勒华,要向这里进攻。但他没有看就随手把信塞到口袋里,直到牌打完了才拿出来看。结果,等他仓促地把队伍集合起来,则为时已晚,部队全军覆没。仅仅几分钟的耽搁使他丧失了尊严、自由和生命!

成功有一对相貌平平的双亲--守时与精确。每个人的成功故事都取决于某个关键时刻,这个时刻一旦犹豫不决或退缩不前,机遇就会失之交臂,再也不会重新出现。

马萨诸塞州的州长安德鲁在1861年3月3日给林肯的信中写道:“我们接到你们的宣言后,就马上开战,尽我们所能,全力以赴。我们相信这样做是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意愿,我们完全废弃了所有的繁文褥节。”1861年4月15日那天是星期一,他在上午从华盛顿的军队那边收到电报,而第二个星期天上午九点钟他就作了这样的记录:“所有要求从马萨诸塞出动的兵力已经驻扎在华盛顿与门罗要塞附近,或者正在去往保卫首都的路上。”

安德鲁州长说:“我的第一个问题是采取什么行动,如果这个问题得到回答,第二个问题就是下一步该干什么。”

英国社会改革家乔治?罗斯金说:“从根本上说,人生的整个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个性成型、沉思默想和希望受到指引的阶段。青年阶段无时无刻不受到命运的摆布--某个时刻一旦过去,指定的工作就永远无法完成,或者说如果没有趁热打铁,某种任务也许永远都无法完工。”

拿破仑非常重视“黄金时间”,他知道,每场战役都有关键时刻,把握住这一时刻意味着战争的胜利,稍有犹豫就会导致灾难性的结局。拿破仑说,之所以能打败奥地利军队,是因为奥地利人不懂得五分钟的价值。据说,在滑铁卢战役中,那个性命攸关的上午,拿破仑和格鲁希就因为晚了五分钟而惨遭失败。布吕歇尔按时到达,而格鲁希晚了一点儿。就因为这一小段时间,拿破仑被送到了圣赫勒拿岛上,从而使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有一句家喻户晓的俗语几乎可以成为很多人的格言警句,那就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事情往往永远都不会有时间去做。

伦敦的非洲协会想派旅行家利亚德到非洲去,人们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出发。他回答说:“明天早上。”当有人问约翰?杰维斯(即后来着名的温莎公爵),他的船什么时候可以加入战斗,他回答说:“现在。”科林?坎贝尔被任命为驻印军队的总指挥,在被问及什么时候可以派部队出发时,他毫不迟疑地说:“明天。”

与其费尽心思地把今天可以完成的任务千方百计地拖到明天,还不如用这些精力把工作做完。而任务拖得越后就越难以完成,做事的态度就越是勉强。在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可以完成的工作,被推迟几天或几个星期后,就会变成苦不堪言的负担。在收到信件时没有马上回复,以后再拣起来回信就不那么容易了。许多大公司都有这样的制度:所有信件都必须当天回复。

拖延是一种可怕的逃避,我们或许还可以听到寒号鸟临死之前凄惨的号叫,“今天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然而,拖延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再也看不到可怜的寒号鸟了。“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重要,”爱尔兰女作家玛丽·埃奇沃斯说,“不仅如此,没有现在这一刻,任何时间都不会存在。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或能量不是在现在这一刻发挥着作用。如果一个人没有趁着热情高昂的时候采取果断的行动,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实现这些愿望的可能了。

所有的希望都会消磨,都会淹没在日常生活的琐碎忙碌中,或者会在懒散消沉中流逝。”

科贝特说,他的成功可以归结为“随时做好准备”的积极的实干态度。如果不是这一点,即使把他所有的天赋加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

“正是因为这种个性,我才会在军队里得到提升,”科贝特说,“如果我要在十点钟上岗,九点钟我就做好了准备,从来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因为我而耽搁一分钟。”

有人问瓦尔特?雷利:“你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如果我需要做什么事情,我就马上去做。”这就是全部的答案。习惯于采取果断行动的人,即使偶尔犯错误,也比一个头脑聪明却总是磨蹭拖延的人更可能获得成功。

既然,我们都已经明白了拖延的危害,以及它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一起来把拖延的习性打垮吧!立即行动才能追寻到你期望的成功,因此,做事一定要杜绝拖延。

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拖拉可以说是人类的一大天性。每个人都会有拖拉的毛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付它的永久性有效措施。

要克服拖拉首先要弄清做什么会使你收益最大,你要专心致志地把精力投入到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面,不要让那些“不应该做的事”占用你的时间。

每个人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同时花时间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注意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已经做过的事情上,也别做浪费时间的事。抱着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每天排除一件这样的事。

不要在拖拉的时候依然奖励自己。请你严格自律,对自己的拖拉行为应当毫不留情地制止,不妨在自己心中扮演一个严厉的角色,自己督促自己。

许多拖拉者不去执行计划,是因为他们觉得要完成整件事,必须要有充裕时间才行,而不认为事情的完成是一步步积少成多。为了突破僵局,他们建议采取“瑞士芝士”(上面有很多孔的干酪)的方式行动。这种行动方法是管理顾问拉坎在他的《驾驭时间、驾驭生活》一书中所提出的。也就是不一次全部执行整个计划,而是利用时间“刺洞”,每次完成整个工作的一小部分。这样就比较容易着手行动,每次完成半个小时的工作,累积起来,最后就可以做完全部工作。

卡努斯博士也有类似的“5分钟行动”建议。意思就是说,每次花个5分钟进行该做的事,做完5分钟后,你再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再做个5分钟,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只做5分钟,我们不会东担心、西担心,反而容易全力以赴,于是有了信心,也许会加长时间,做半小时或一小时)。这个方式可让踌躇的你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只要一开始进行,我们就可能依照惯性一直做下去,而且似乎觉得不难。

另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让你动起来:

(1)拖拉者总是想一口气把事做完,没有想到千里之行必先始于足下。因此,你所设定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把所需的行动细分为做起来不困难的几个小步骤。

(2)可能的话,请养成立刻动手的习惯,不要再三考虑,然后犹豫不决。

(3)一旦你动了起来,开始做事,最好也能留点精力进行别的计划,譬如写信给久未联络的亲友。这样总比每件事都要从头开始计划简单多了。

(4)完成一件无聊或不愉快的工作时,做些自己喜欢的事犒赏自己。

(5)采用袁恩博士的同事所发明的“自由行动”。首先确定每天例行性工作要花多少时间,于是。剩下来的就是自由时间。然后把这些时间视为可以全部利用,完成其他的工作。当你抽空进行其他工作时,做完半个小时,你就记录或回顾一下成果,以此来奖励自己的努力。由于是在自由时间内采取行动,故称之为“自由行动”。

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立刻行动”,你都会战胜拖拉,一辈子都会积极行动。“每一次的挫折都不会让你退却,每一次你都毫不犹豫立刻行动,每一次你都把久拖未决的事解决一小部分,那么,你已经正在转变态度。”卡努斯说。

不过他警告说,与拖拉的心态战斗时。不要期望立刻获得战果。因为,这种不良习惯不是单一的因素,它是整个心理结构所造成的行为,因此不可能很快就有改变。就拖拉的本性而言,它反而排斥改变,因为拖拉者本来就会把有益自身的事情一延再延。所以必须一步一步慢慢解决,奖励自己的进步,因为你距离长远的目标愈来愈近。

古人有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总是等着明日,那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所以,做事切记:今日事必须今日毕。

只要行动,就有成功的希望

有一位数学家,对学问有着很刻苦钻研的精神,每一个问题他都能想上很久很久。

这位数学家的名气很大。尤其是他钻研学问的精神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有一天,一个美丽的姑娘来到他的面前,说:“伟大的先生呀!让我做你的妻子吧,我这么爱你,错过我,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

数学家也很喜欢她,但是这么大的事情,总要仔细地考虑清楚才行。于是,就对她说:“让我考虑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