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的智慧
20583100000015

第15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

想象永远只能成为想象

如果你只是在那儿“想”成功,成功一辈子也不可能来到你身边。不相信?那你可以去问问那些大马路上乞讨的乞丐他们想不想成功,他们肯定也是希望成功的,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富翁,希望自己每天都能跷着二郎腿悠闲地喝着茶;你也可以去问问那些在大街上奔走的忙忙碌碌的人们,他们想不想月收入10万?他们当然也想;你还可以去问问在等公共汽车的上班族,他们想不想有自己的奔驰?他们自然想,可他们为什么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呢?因为他们都只是“想”,现实又不是魔法。可以让你心中想想就心想事成的。“想”终归只是“想”。

在阿凡提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巴依老爷,他有一颗鸡蛋,看着这颗鸡蛋,他就在想:真棒,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小鸡长大了还可以下更多的鸡蛋,更多的鸡蛋就孵出了更多只鸡,鸡又会生蛋,蛋生鸡,鸡生蛋,啊!光是想着,自己的面前就好像看到了白花花的金币,自己住上了华丽的宫殿,……

突然“啪”的一声,鸡蛋掉在地上,碎了,所以他一切的梦想都变成了幻想和泡影了。

想想,这是多么可笑的一件事,如果只是空想,什么也不会得到。要想自己的想象成为现实,就得拿出一些真正的行动来,改善你的人生,改善你的生活品质。

席第先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进入美国邮政局的海关工作。他很喜欢他的工作,但5年之后,他对于工作上的种种限制、固定呆板的上下班时间、微薄的薪水以及靠年资升迁的死板人事制度(这使他升迁的机会很小),愈来愈不满。

他突然灵机一动。他已经学到许多贸易商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这是他在海关工作耳濡目染的结果。为什么不早一点跳出来,自己做礼品玩具的生意呢?他认识许多贸易商。他们对这一行许多细节的了解不见得比他多。

自从他想创业以来,已过了10年,直到今天他依然规规矩矩地在海关上班,依然对现实不满意,依然每天都在想着自己的玩具生意,但是,只是想着,10年以来,他没有为自己的理想做过一件事,所以他仍在“想”,也仅是在“想”。

Atari公司的创始人,电子游戏之父诺兰·布歇尔(Nolan BusheU)在被问及企业家的成功之道时,这样回答到:“关键便在于抛开自己的懒惰,去做点什么,就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即刻着手付诸实践。不是明天,不是下星期,就在今天。真正的企业家是一位行动者,而不是什么空想家。”

10年前,你还记得你在做什么吗?当时有没有人问过你,10年后你的理想是什么?你的回答也许很多很多,然而10年后的今天,我们看一看,当初你所做的承诺兑现了吗?实现了吗?假如没有的话,再请你想一想,10年后你要做什么?假如你还不愿下定决心的话,这个10年也很快就会过去,到时你仍是一事无成。

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个10年,就在一眨眼中就不见了,你这辈子就在平平淡淡中浪费了你的生命,千万不要幻想;千万要下定决心,因为你的人生决定于你所做的决定。

人们谈到命运时,常常把它当作一个近乎神秘的词语,认为命中注定了一切,成功由无形的力量控制着。即使是现代人,20世纪的很多成功人士,也有某种命运感,尽管他们没有什么人是命中注定要成功的。

着名的高尔夫球手塞夫,22岁赢得1979年全英公开赛冠军时说,胜利属于他的命运。

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其实是极为明确的目标的结果。虽然不能证明这一点,但没有一个温布尔登或英国足协杯的冠军得主不是从童年时代起就开始了自己那艰苦的锻炼,为了自己想要达成的梦想而努力。不可否认,某些天才人物有时会将他们取得的重大成功归之于幸运或竞技状态的超常发挥,但深入地挖掘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那每天每天不停的锻炼,早已无意中为他们种下了成功的种子。

面对你的工作,你的事业,有的时候你会心情紧张,担心自己做不好。总感觉没有信心。出现这些情绪和想法是正常的,因为你有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紧张和担心正是伴随着这个愿望出现的,这个愿望越强烈,你的紧张和担心就会越明显。并且这些紧张和担心不由你的主观愿望为转移,越想消除越消除不掉。如果将经历花费在消除紧张或为紧张和担心而苦恼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与愿望背道而驰。相反行动却由我们支配,况且唯有行动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目标。所以情绪想法和行动是两回事,需要分别对待。当你紧张时,担心没有希望时,只将它看成仅仅是另外的一种情绪和想法而已,将精力投入到扎实的学习中,利用好每一分钟,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一道习题、一个单词。想实现你的目标,紧张担心没有用,只有投人到每天的学习工作中,才有可能实现你的愿望。

艾德·佛曼,一位着名的演讲家,而且还是美国的众议员。在一次演讲中,他说,人们现在得了一种怪病,这种怪病叫“总有一天综合症”,犯了这种病的人,每天想的都是总有一天会怎样怎样,也许有一天会怎样怎样:

“Someday when I grow up,finish school and get a job,I’ll start living my lifethe way I want”……Someday after the mortgage is paid off, the finances are on trackand the kids are grown up,I’ll drive that new car and take exciting trips abroad……Someday,now that I’m about to reuire,I’ll buy that beautiful motor home and travelacross this great country, and see all there is to see……someday,……”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我会从学校毕业并参加工作,那时,我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总有一天,在偿清所有贷款之后,财务状况会走上正轨,孩子们也会长大,那时,我将开着新车,开始令人激动的全球旅行……总有一天我在考虑退休,我将买辆漂亮的汽车开回家,并开始周游我们伟大的祖国,去看一看所有该看的东西……总有一天……”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将自己的希望放在某个不确定的未来,未来是要依靠今天来决定的,如果今天你还不行动,不为自己的想象努力,那又怎么可能在未来收获今天的果实?

空想家总想着明天可以怎样,明天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而行动者把握住自己的今天,他们今天就开始行动,以今天为利器。

懒虫们想着还有明天可以行动,把明天当作自己的工作日,今天就躺着来梦想升天。勤劳的行动者把今天当作工作的好时光,期待明天收获更多。

爱德华·杨格,着名诗人,他把上面的意思用英文来表达,如下:

“Tomorrow is the day when idlers work,and fools reform,and mortal men layhold of heaven。”

懒人的明天也依然是在想还有后天,后天再工作不迟,明日又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有多少个明日可以这么虚度?明天,只是懒人愚弄自己的借口罢了。如果你还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成功者,那么,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也唯有从现在开始做起!切勿依赖遥远的明天。

如果你总是把问题留到明天,那么,明天就是你的失败之日。同样,如果你计划一切从明天开始,你也将失去成为成功者的所有机会。

着名作家玛丽亚·埃奇沃斯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如果不趁着一股新鲜劲儿,今天就执行自己的想法,那么,明天也不可能有机会将它们付诸实践;它们或者在你的忙忙碌碌中消散、消失和消亡,或者陷入和迷失在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

从空想家到行动者的转变不可能不疼不痒,我们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但是,这一转变又是现实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些爱幻想的毛病,可能缺乏自律,懒散、拖沓、不信守承诺、缺乏毅力等等,都是缺乏自律这个毛病的症状。而我们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便是“明天”。“明天”总是能够让我们的症状得到一时的缓解,却永远无法根治。当它们下一次光顾时,唯一的解药只能是另一副“明天”。显然,这样的治疗只是治标不治本(缺乏自律能力)。不论你的自律能力如何,从现在开始尝试改变,这样的尝试必须从今天开始。

不要让“总有一天综合症”缠住你,我们平时总是爱自欺欺人地暗示自己:只需等待,美好的未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在某一天,它会出现。然而,这只是画饼充饥,未来取决于今天的行动。将那些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的“想”打败,不要只是想未来的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我们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好工作;我们将开始锻炼自己不健康的身体;将开始执行健康饮食的计划;将还清所有的债务;将开始规划预算;将得到老板的赏识,得到晋升;婚姻状况将有所好转;将腾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们相处……

只是“想”,一切都不可能成为现实。想象终归只是想象,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给你带来财富与成功。

勇做开路先锋

很多人都是打小时候起,就开始接受这样一种早期教育--父母和老师往往鼓励我们要行事谨慎,要控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关自己的事情少插手;他们提倡办事稳妥;反对冒险行事。就连老祖宗们也给我们传下了这方面的教诲:“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去做无把握之事”;“不要冒险”;“千万不要涉足于未知”……这么多人都这么说了,幼小不懂事的我们自然把这些话奉为至理名言,不带怀疑地全盘接受。

于是,这种早期的教育给我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致使我们在许多方面束手束脚,放不开自己的步子。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不能得到现实的幸福。回想一下那些留存下来的伟人事迹,那些文明缔造者的光辉业绩,我们却会很惊讶地发现:他们都是些勇于探索未知,并向无知作出挑战的人。20世纪着名的物理学家,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他就是一个毕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人。在一篇题为“我的信仰”的文章中,他写道:

“我们所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物便是神秘的未知。它是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真正源泉。”

其实。神秘的未知不仅是科学与艺术的源泉,也是人的发展与激情的源泉。正是因为对未知的渴望。人类才不断地向前迈着步伐,从想象月亮上的嫦娥到人类登上月球,从火药的研制到宇宙飞船的开发,无一不是人类对于未知的探索,正是因着未知的神秘。人类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各种英杰俊才。

本来,人类的先天智商是没什么太大的差别的,之所以最后分成英才与庸才,关键在于教育,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我们的思想。因为那些早期教育,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将未知与危险等同起来。他们认为,生活的目的不过是墨守成规、因循熟知的事物,在一个既定的轨道上走得规规矩矩就是最好。因而他们总是希望知道自己走向哪里,不愿意生活中的一切脱出自己的掌握。一切都要照着自己的安排来进行。但是这样,人们就成了一个个谨小慎微的“安全专家”。在迈出每一步之前,就希望知道自己走向哪里,达到目的之后会有什么结果。于是,开始完全依赖于自己的“计划”,不可有半点更改。而且总是惧怕失败,并且变成一位尽善尽美主义者,不愿作出任何新的尝试,不敢接受新的挑战,为了保证成功的安全系数而放弃了自我冒险和努力。当人们陷入这种误区时,便故步自封,不会再有丝毫长进。

而那些不被早期教育束缚的人们,也许他们表现于人的是自己的莽撞,但是,正是这种“莽撞”给了他们无尽的荣耀,当初拿破仑将军当上法兰西的首席执政官,他的行动简直就是个冒险,擅自从自己的驻军地潜回巴黎,这是要接受军事法庭的审判的,但是拿破仑还是冒险了一回,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他下了自己的筹码,而他收获了法兰西。莽撞的人会冒险去探索生活的未知领域,而且当他们苦苦探索之后,命运女神给他们的回报也是丰厚的。

当你还在肩披红领巾时,一定也学过这首歌:“时刻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什么,时刻准备着迎接未知,未知世界是冒险家的乐园,时刻准备着勇敢而入吧!

冒险,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容易下的决定,毕竟人们对于危险都有一种本能的避开心理,谁知道冒险的前方有多少危险在等待我们呢!但是,有危险,也有收获,只有勇敢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的人,才能收获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冒险的:

龙虾与寄居蟹都是海里的住户,有一天,他们在海中相遇,那时正是龙虾在换壳的时间,寄居蟹看见龙虾把自己的硬壳脱掉,露出了娇嫩的肉。寄居蟹很吃惊,甚至是无法理解:“龙虾,你怎么把壳脱掉了。这可是保命的工具呀!难道你不怕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还有,还有,就算没有大鱼,你这肉嫩的身躯,一阵急流过来把你冲到岩石上去,你都可能变成虾泥!”

龙虾好笑地回答:“你呀!可真是杞人忧天,告诉你吧,我们龙虾的生长规律跟蛇有点类似,它们需要蜕皮,我们需要换壳。我们每长大一些,就必须脱掉旧壳,这样我们才能生长出新壳,一个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一些危险,我们将来才有更多的本钱呀!要在这个海洋中生存,不提高自己的本领是很难混下去的!”

龙虾的话让寄居蟹细心思量了一下,自己与龙虾是多么不同呀!自己所想的只是找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而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万一有一天找不到寄居的壳了,等待自己的恐怕只能是死亡。现在的自己,是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这种日子虽然安逸,但难长久。如果自己本身不发展,在这个海洋里,迟早成为别人的食物。不能再这么过下去了,该想想今后如何提升自己的力量,要像龙虾一样!

每个人都有要跨越目前成就的渴望,但是能真正迈出自己步伐的却很少,因为很多人给自己画了一条线,告诉自己不要跨越这条线,线这边自己才安全。这使自己限制了自己靠近成功的机会。请不要划地自限,勇于接受挑战充实自我,你一定会发展得比想象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