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思倾城
20567300000282

第282章

最初决定写这篇小说,完全是我看了一部老电影的突发奇想。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八十年代有一部很优秀的国产古装片《笔中情》,电影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夫人郗璇的爱情故事为原型,讲述了才子佳人一波三折的姻缘佳话,极具古典韵味。电影里的很多礼仪和服饰都很符合魏晋时期的风貌,令人见之忘俗。而诸位公子在山溪边曲水流觞的情节,我至今难忘。

李白有句诗“蓬莱文章建安骨”,后人亦有诗云“魏晋风度晚唐诗”,可见晋人风骨在封建时代备受推崇。那是知识分子的一种气节,一种理想中的精神状态,在思想尚未完全禁锢的年代,文人特别是上层文人想要达到的一种高雅的境界。曾经有评论说,魏晋时代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真正有贵族阶层存在的时代。

然而我的笔力终究有限,很难真正展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只能简单的把背景放在那个朝代,写出的却是现代人的思维。

有位朋友说,长风和溪月的婚姻好像是反转的太平和薛绍,都是强势婚姻,先婚后爱的典型。不得不说,她的看法还是很有道理的,《大明宫词》作为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对我的影响是深远而无处不在的。

小说最初的人物设定,原型是日本的德仁皇太子和雅子妃,相信他们两位的故事,各位都不会陌生。在一次外交部的晚会上,德仁皇太子对身为外交官的雅子妃一见钟情,随即展开追求,但当时雅子妃已有恋人,拒绝了皇太子的美意。

德仁皇太子对雅子妃非常钟情,几年间一直不愿婚娶,令皇室的长辈非常担忧。在此种情况下,皇室和宫内厅对雅子妃的父亲施加压力,将他从国内派遣到海牙,美智子皇后更是亲自登门求婚,恩威并施令得雅子妃终于妥协,答应了这门婚事。

在某个八卦论坛看到一则报道,德仁皇太子最初打动雅子妃的就是他在求婚时说的那句:我会照顾你一生一世。这些年过来,德仁皇太子的确没有辜负他当初的诺言,对雅子妃疼爱有加。只是在世人看来,这份不平等的婚姻,从开始就是个错误。

雅子妃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个性开朗外向,皇室保守古板的生活,让她非常不适应,并且因此和婆婆美智子皇后的关系相当紧张。在公众面前,她永远只能走在皇太子身后,不远不近的保持一步距离。

对雅子妃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为皇室生儿子的迫切期望,尤其是当德仁皇太子的弟弟文仁亲王的妻子纪子妃生下皇室第三代唯一的男孩之后,这种压力变得更加沉重,令雅子妃一度因抑郁症而不得不取消一切公众活动。

对皇室来说,没有儿子就等于没有继承人,因此皇太子夫妇希望通过修改法律来确定女儿爱子公主的继承权,掌管皇室事务的宫内厅对此却极力反对,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皇太子夫妇和宫内厅的矛盾日益加深。

我在小说里写溪月生了一个女儿后好几年没有再生,一方面是为了情节设定,一方面也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因素对怀孕能产生很大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压力越大越不容易受孕。

溪月之前的恋人云飞扬是个非常难写的人物,我常常写着写着就有些猜不透这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在雅子妃的故事里,也有这么一个传说中的昔日恋人,虽然当事人都未曾公开承认过,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这个人的存在。

这位先生据说也是位外交官,雅子妃在和皇太子结婚后仍和他有联系。然而就在几年前,他被派往伊拉克,很快就在一次恐怖事件中遇袭丧生,雅子妃得知他的死讯后,患上了重度忧郁症。据某个八卦论坛的消息,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民众怀疑,这位先生遭遇的恐怖袭击背后有更大的阴谋,这属于八卦范畴,看客们听听也就算了。

这部小说里的很多人物性格,我在部分章节作者的话里都有提到,这里就不一一总结了。对于人物和情节,向来是众说纷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我并不喜欢在小说里写绝对的坏人,坏人之所以坏,必定是有一定的诱因。季羡林先生说过,坏人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并不会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而且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这一点在青鸾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整部小说里,绝对令人讨厌的坏人只有一个,就是她。她自私自利,她的一切恶行都可以是没有理由的,都是理直气壮的,仅仅因为她觉得对方令她看着不顺眼。

相较而言,紫苏后来的心理扭曲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她的本性不坏,她的愿望也很简单,就是得遇仁人君子,风尘中寻一个好归宿,可偏偏造化弄人,她嫁到了仇人家。她的悲剧,宇文逸风有很大责任,他既不能无视她的身份,真心的对待她;又不忍心快刀斩乱麻,避免后来一系列悲剧的发生,眼看着紫苏一步步走向毁灭。

紫苏的心非常敏感而脆弱,遇到事情总是先往最坏的打算想,为自己找寻对策和出路,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和她成长的环境有关。就像宇文松说的,紫苏那样出身于教坊的乐伎,指望她没有心计是不可能的。她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才能在那种环境里自我生存。

表面上看,齐王府是个和睦的大家庭,父慈子孝、妻妾相安,殊不知这种平静下暗流最是汹涌。最先打破这种平静的人,必然也是最先受到打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