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如何谋得好职位
20544400000008

第8章 行动起来谋得好职位:好职位偏爱行重于言的人(1)

好职位不是等出来的,必须通过实际行动去争取。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须落到行动上才能实现。在工作中,获得高新职位获不是靠辉煌的方式,而是靠不断努力的行动。

行动之后才见结果

有一位老农的农田当中,多年以来横卧着一块大石头。这块石头碰断了老农的好几把犁头,还弄坏了他的农耕机。老农对此无可奈何,巨石成了他种田时挥之不去的心病。

一天,在又一把犁头被打坏之后,想起巨石给他带来的无尽麻烦,终于下决心弄走巨石,了结这块心病。于是,他找来撬棍伸进巨石底下,却惊讶地发现,石头埋在地里并没有想象那么深、那么厚,稍使劲道就可以把石头撬起来,再用大锤打碎,清出地里。老农脑海里闪过多年被巨石困扰的情景,再想到可以更早些把这桩头疼事处理掉,禁不住一脸的苦笑。遇到问题应立即弄清根源,有问题更须立即处理,决不可拖延,就像故事中的老农一样。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困难,只要行动起来,你就会在行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行动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是成功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创办人和总裁克莱门特·斯通就从他坎坷的创业史中由衷地感慨:“我相信,‘行动第一!’这是我最大的资产,这种习惯使我的事业不断成长。”毫无疑问,那些成大事者都是勤于行动和巧妙行动的大师。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和兑现曾经心动过的金点子!

玛丽就职在一家知名的制衣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传统的阿拉伯人喜欢穿的袍子。这些袍子非常单调,而且只有一种尺码,花色也很呆板,缺少变化。另外,袍子的制作又很粗糙,一点也不适合人们在各种场合穿戴。

为了改变公司的这种局面,玛丽决定对袍子进行改进。她想先为自己缝制一件袍子,并穿在身上,这样在对袍子进行改进时就更有说服力了。于是,玛丽买来了能体现自我个性的印花布,通过精心地裁剪,使袍子不仅保持原来舒适自然的特点,而且还能够适合自己的身材尺寸。此外,玛丽为袍子精心设计了漂亮的花边。这种特殊的设计,马上引起了周围朋友的兴趣,要求玛丽也为她们设计一款。

在朋友中取得了认可,玛丽就把她的想法告诉同事们,结果她的同事都惊讶地连连摇头,并说:“难道你不知道在阿拉伯各大旅馆、服装店和旅游中心陈列着成千上万件袍子吗?”然而,玛丽却不这么想,她决心要试一试。因为,她坚持这样一个准则:想得再好,不如手脚动起来。玛丽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公司老板,没想到立即获得老板的认可。于是她亲自去负责选购布料和为上门的顾客量尺寸大小,然后将布料交给其他同事去裁剪和缝制。就这样,在这家生产传统袍子的公司里,开始生产出了一件件漂亮又适合人们身材的新式袍子,公司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

在玛丽的努力下,后来公司还把这种独特的服装推销到了阿拉伯本土的其他城市。玛丽则凭着“想得再好,不如手脚动起来”的行为准则,不仅赢得了老板的青睐,而且也从一个普通的制衣工人被提拔为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只会想不会做,就无法完成任何事情。世界上每一件东西,大到航空母舰、高楼大厦,小到一针一线,都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践所取得的结果。

不管在什么公司,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加上他的工作效力直接决定了他的职务和报酬。那些工作效率高,做事主动的员工,往往会受到老板的青睐;而那些“要等到别人几次督促才动手”、“没有立即采取行动”的员工,是永远也无法得到上司的重用,更无法有晋升的机会。

光说不做于事无补

一个人能力怎样才能够得以体现呢?通过的他行动!因为行动决定结果。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只有在工作中行动起来,你才能真正地做出成绩,让自己实现从平凡到优秀的飞跃。

在《圣经》中,耶稣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父亲对大儿子说:“儿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园去工作。”

“我不去,我不想工作。”老大回答说。

老大拒绝听父亲的话,就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他坐下想想,就懊悔自己的行为。他想:“我错了,我不该违背父亲。我虽然说不去,可是我还是应该到葡萄园工作的。”

他立刻起身到葡萄园去,使劲地工作,借以弥补他的过失。

这时,父亲又去找小儿子,对他说同样的话:“儿啊!你今天到我的葡萄园去工作。”小儿子一口答应:“我去,父亲。我这就去。”可是过了一会儿,小儿子想:“我是说过我去,可是我并不想去!你以为我会在父亲的葡萄园工作吗?才不呢。”

过了几个钟头,父亲到葡萄园去看时。不料,竞发现老大在园里拼命地工作,却不见小儿子的踪影。结果小儿子不守信用,违背了诺言。讲完了这个故事,耶稣转身问周围的人:“这两个儿子,哪一个照父亲的意思做了呢?”

周围的人马上回答说:“当然是到葡萄园工作的那个老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胜于言,只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每个人总会有很多梦想,但是却总是无法实现,觉得没有时间去实现它们。可能很多人会说:“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就可以做这个了;要是有时间的话,我就可以做那个了……”有梦想是好事儿,没时间也是实话,但是,如果仅仅坐而论道,不付之行动,所有的梦想也就永远无法实现。

某个夏令营,一天晚上,大家围坐在篝火旁边听辅导员讲课。辅导员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钞票。

“谁想要?”他问道。

学员们个个都惊呆了。

“谁想要这50元,我可以把它送给最想要它的那个人!”辅导员接着说道。大家议论纷纷,可还是没有人说什么。

正在这时,只见坐在后排的一位女士站起身来,直接走到辅导员面前,一把夺走了钞票!

“恭喜你,钱归你了!”辅导员说道。

看着大家迷茫的眼神,辅导员微笑着说道:“想知道为什么吗?你们每个人都想要,可只有她采取了行动……”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有想法是好的,但再好的想法也要付出行动。空想家与行动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进行了持续而有目的的实际行动。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我们往往说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梦想得太多,希望得太多,我们甚至计划着某种非凡的事业,最终却以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而告终。100个想法,远比不上一次行动。心动只能让你终日沉浸在幻想之中,而行动才能让你最终走向成功。

克服懒惰,行动起来

懒惰是走向成功道路的最大拦路石。在工作中,如果一个人采取懒惰拖延的态度,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有成绩。

古时候,有一个懒惰的文人,怕读书费脑筋,就把书烧成灰,包在饺子里吃下去,以为这样就是读书的最好方法。到应考时,他也预先请人把试卷写好,如法炮制,吃进肚里。他真是“一肚子文章了”。考试的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这就是懒惰造成的结果。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

懒惰,使人的才华被埋没,使人的潜能被扼杀,使人的一切希望都化为泡影。一个人如果为懒惰所左右,那么他除了躺在草坪上,做一些“黄粱美梦”以外,很难再有什么别的作为了。黑格尔说过:“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天分高的人如果懒惰成性,不努力发展他的才智,则其成就也不会很大。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就要戒除懒惰的毛病,否则,多么好的设想、计划,都不可能实现。

懒惰是人类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懒人多半好逸恶劳,宁可耽于安逸,放弃工作。很多人之所以总是拖延自己的行动,就是因为懒惰的关系。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有一位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总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有一次他听说某山区的一个村子很穷,穷的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于是他便决定向那个穷山村捐一笔钱,用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捐钱之前,企业家决定亲自到那个村子里看看。他去了一户民家里,在那个黑洞洞的屋子里,他看到那家人正在吃饭。他们没有桌子,没有凳子,甚至连双筷子都没有。一家人就这样捧着饭碗蹲在地上,用手抓着吃。看到这一幕,企业家有了一种揪心的感觉,恨不得立刻就能改变着个村子的现状,他决定回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把钱拨过来。

可是当他走出那户村民家之后,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回去之后,他撤销了捐助的决定,对此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企业家道出了原委:原来就在他走出那户人家之时,突然注意到门前有一大片竹林。“守着竹林,他们连桌凳和一双筷子都懒得做,给他们钱又有什么用呢?”企业家非常痛惜地说。

庄子曰:“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对于一个人来说,惰性是一事无成的重要原因。世上没有哪个人生下来就该贫穷、潦倒。在机会均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主要就看你能否克服惰性。

其实,惰性的表现往往只不过是你自己的一个念头,只要你能够把这个念头打消了,那么懒惰也就会从你的身上逃走了。赶走了懒惰的你,就自然而然地会从自己动手改造自己开始,你的许多实践,你的许多行动,都会在你的勤劳中获得回报。

在克服懒惰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无疑是持之以恒的耐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只要决心与懒惰分手,在实际的工作中耐心坚持,那么,我们都将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

只要执行,不要借口

在执行面前千万别找借口!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让我们改变对借口的态度,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也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

在工作中,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努力去工作以提供满意的结果,而不是浪费时间去寻找借口。

在美国卡托尔公司的新员工录用通知单上印有这样一句话:“最好的员工是像恺撒一样拒绝任何借口的英雄!”世上没有什么是不用费劲就可以自然做成的,假如你想找一百个借口,那么就能找到一百个甚至比一百个还要多的借口,这样,你表面上得到了安慰,但你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