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炒基金其实很简单
20542100000006

第6章 新基民必须掌握买基金的方法(3)

相对应的,已经购买过基金的投资者,不少都有落袋为安的心理,尤其喜欢在重大节日前选择了先赎回再买入的策略。一来一去,花了不少冤枉钱,况且赎回期间就只能让赎回的现金留在手里,派不上用场。如果采取股票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互相转换的策略,一般可以省下大约1%的交易费用。

此外,还有的基金公司只在股票基金转成货币市场基金时收取0.5%的赎回费,而货币市场基金再转换成股票基金则不收费,来回更是可以省掉大约1.5%的交易费用。况且从时间成本的角度来看,按照原来的交易程序,先赎回股票基金再申购,一般需要6-8个工作日,但股票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之间的转换通常只要2个工作日就能完成,这样就可以赚到这期间持有比银行利率略高的货币基金的利息收入。

9、基金公司如何选择

基金管理公司是基金产品的募集者和基金的管理者,其最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为基金投资者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遴选基金管理公司的原则是看它是否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专业化的研究方法、良好的治理结构、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严格的外部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而非盲目或片面的只看前期收益率排名和基金规模大小。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的管理和运作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是基金资产安全的基本保证。判断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运作是否规范,可以参考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规范合理,包括股权结构的分散程度、独立董事的设立及其地位等。二是基金管理公司对旗下基金的管理、运作及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否全面、准确、及时。三是基金管理公司有无明显的违法违规现象。

(二)基金管理公司历年来的经营业绩是投资者重要的参考因素。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水平的高低可以通过其旗下基金净值增长和历年分红情况体现出来。要考察管理团队,主要看团队中人员的素质、投资团队实力以及投资绩效。在各种投资理论盛行的今天,单纯依靠媒体宣传是苍白的。只有取得实实在在的突出业绩,才是一只基金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办法。旗下基金整体业绩出色的基金管理公司是值得信赖的。如今,各大研究 机构针对基金的业绩排名已经越来越专业,越来越细化,投资者要比较媒体上刊登的这些数据,尤其要关注一段较长时间内的总体收益(比如一年以上的收益),毕竟购买基金是相对长期的投资,我们需要的是长跑健将。

在这方面需要强调的是,首先要看公司整体业绩。选基金先选公司,在选择基金前,基民尤其需要注重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不要只看旗下一只基金的业绩。只有整体业绩优良才证明投资团队的管理能力。在2006年的牛市中,不少基金抓住了热点,业绩不错,但其中也不乏有部分基金管理团队为了做出成绩而采取一些短期的投机行为。具体来说,如果是旗下某只基金突出,其他基金一般或者较差的公司,基民们就需要谨慎。

其次,还要看公司的历史业绩。虽然历史投资业绩并不表明其未来也能简单复制,但至少能反映出公司的整体投资能力和研究水准。

还要看基金公司的稳定性,即股东结构和基金经理队伍的稳定性。基金业绩主要依赖于基金公司的投资团队能力,稳定的投资团队是投资者选择基金的重要考量。如果一家公司人才经常流动,基金经理频繁跳槽,这可能意味着团队内部管理和治理结构不完善,会给今后业绩的持续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还要看基金业绩的持续性,基金投资应该强调“稳”字当头,回报稳健增长的基金业绩比暴涨暴跌的基金业绩更值得投资者拥有。市场上表现优秀的基金公司,有着在各种市场环境下都能保持长期而稳定的盈利能力,好业绩也是判断一家公司优劣的重要标准。要看公司是否有成熟的投资理念,是否契合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流程是否科学和完善,是否有专业化的研究方法、风险管理及控制、公司产品线构筑情况等。还要考察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三)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形象、对投资者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是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管理公司时可以参考的因素。

对于封闭式基金而言,其市场形象主要通过旗下基金的运作和净值表现体现出来,市场形象较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其旗下基金在二级市场上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认同与青睐。反之,市场形象较差的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往往会遭到投资者的抛弃,缺乏上涨的动力与题材。对于开放式基金而言,其市场形象主要是通过营销网络分布、收费标准、申购与赎回情况、对投资者的宣传等体现出来的。投资者在投资开放式基金时除了考虑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水平外,还要考虑到相关费用、申购与赎回的方便程度以及基金管理公司的服务质量等诸多因素。

面对当前市场上的基金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普通大众往往容易追随大流,“别人都买,我也要买”的这种心理非常普遍,越是限购的基金产品越容易遭遇抢购。而在抢购之前,很多投资者都没有关注买的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产品。

我们建议各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前,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准备购买的基金以及管理该基金的基金公司进行谨慎和全面的了解,切忌盲目冲动或者一窝蜂似的抢购基金。

在国外成熟市场上,对选择基金和基金公司有个通行而有效的“4p”标准。第一个p指理念,PhUosophy,就是投资理念,这是指导一家基金公司投资管理的纲领性因素,投资者首先要看其理念是否成熟而有效,其次看自己是否认可这一理念进而认可该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模式;第二个P是团队,People,因为任何投资理念和投资管理的执行都靠人,团队专业能力的强弱是基金业绩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通常来说,投资能力一般的团队难以做出中长期优异的投资业绩;第三个P是流程,Process,单纯靠人做投资难免会产生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误。这时严密科学的投资流程就显得十分必要,投资依靠流程的约束和执行可以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使基金管理人具备复制优秀基金的能力,其业绩具备持续性;第四个P是绩效,Performance,这也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评价指标。但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它也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因为以往业绩的本质仍然是依赖于前述三大标准。用4P标准来考察基金,投资者就可以基本把握住优质的基金公司和基金产品。

综上所述,遴选基金管理公司主要参考依据为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公司诚信度、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组织制度构建、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现、公司客户服务体系、公司员工忠诚度等方面的情况,须综合评价客观考察各家基金管理公司的整体综合实力、投资运作能力、风险控制能力、投资服务水平等四个方面。

10、寻找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从一定程度上讲,投资者购买一只基金产品,首先要看运作这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是不是一位优秀的基金经理,只有优秀的基金经理才值得我们信赖。

基金经理手握基金的投资大权,决定买什么、卖什么和什么时候买卖,从而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基金的管理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单个经理型,即基金的投资决策由基金经理独自决定。当然,基金经理并不是包揽研究、交易和决策的全部工作,他的周围有一组研究员为其提供各种股票和债券的信息。第二种是管理小组型,即两个或以上的投资经理共同选择所投资的股票。在这种方式下,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权责难以完全清楚地划分,但有时也会由一个组长来做最终决定。第三种是多个经理型,每个经理单独负责管理基金资产中的一部分。

基金经理就像一所医院的医生,病人不但要选好医院,而且要选这家医院里技术优良的医生。从现实来看,仅看其履历表是不够的,仅凭短期的基金运作状况也是难以发现基金经理的潜在优势的。正是诸多不利因素,而使投资者在选择基金和评价基金经理时面临一定的困惑。

事实上,频繁更替基金经理不可取,进行基金经理的短期排名,也不利于对基金经理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投资者选择基金经理应从多方面入手。

(1)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

机构投资者以及各种投资咨询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管理能力,比如调查基金经理与研究员的背景,深入了解投研团队的决策模式等。但是,普通投资者在时间、精力和手段方面显得捉襟见肘,获取详实的资料也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靠简单的历史业绩数据来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但可以通过关键的线索挑选坚持自身投资理念的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投资管理的年限与经验

投资者可以从晨星网站或基金公司网站上获取相关信息,如基金经理何时何地开始从事投资,以及从事资产管理的经验。如果基金经理以前还担任其他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需仔细查阅相关基金的历史业绩数据和在同类基金中的比较。

基金报告

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的定期报告如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跟踪基金经理的操作策略。-一份好的基金报告着眼于投资者的长远利益、摒弃急功近利的短线行为,是对投资者尊重的象征,投资人也能充分利用它了解基金,获得平实易懂的操作理念。好的基金经理愿意与投资者一起分享投资中的成功与失败。面对投资报告中陈述的内容,应审查基金经理是专注于市场研究还是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重复自己的投资策略。所以,当仔细阅读一份基金报告时,也许发现基金经理的操作策略不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然后将其从组合中剔除。反之,你会成为基金的忠实伙伴,即使在其业绩出现困境的时候也会对他不离不弃。

(2)应是保持稳定的基金经理

只有稳定才能发展。证券市场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股价变化也有一定的周期性,国民经济更有一定的运行规律。不考虑这些周期性因素和阶段性变化对基金资产配置品种的影响,基金的运作业绩很难通过周期性的变化体现出来。因此,基金经理的更替也应当在遵循资产配置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从而打破原有的资产配置组合。长此以往,基金的运作业绩可想而知。因此基金经理更换不应以年份的长短来衡量,而更应当以资产配置的周期性长短来衡量。

(3)不宜过分突出基金经理的个性化

基金的个性化运作规律应是基金产品的运作规律,是资产配置组合的运作规律,而不是以基金经理的个人投资风格来决定的,更不是个人投资策略的简单复制。一只基金运作的好坏,应是基金经理背后团队的力量。作为基金经理应是指挥和引导基金团队运作的带头人。因此,崇拜基金经理个人应当转变为崇拜基金运作的团队。因此,过分宣扬基金经理的个人人格魅力也是不足取的。

(3)多面手的基金经理

通过对基金经理的履历可以发现,研究型的基金经理较多。基金研究在基金产品的运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具有丰富实战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在基金运作中的胜算系数更大。投资离不开研究,但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于投资。因此,一个良好的基金经理,应当是一个包括研究和投资、营销在内的多面手,基金业也应当着重培养这样的多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