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83个性格要素
20541700000017

第17章 坚持不懈的性格(1)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每个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但是成功并不是唾手可得的。我们常常忘记,即使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绝不会轻易地开启。除了坚持不懈,成功并没有其他秘诀。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性格,只有在坚持不懈的性格的推动下,你才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也只有这样,成功才会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

42.坚定的毅力能够创造奇迹

有人问上帝:“什么样的人活得最幸福。”

上帝回答:“强者。”

此人又问上帝:“什么样的人是强者。”

上帝没有回答。

上帝没有回答,但历史却用事实作了回答:所谓强者就是一个有坚强意志、顽强毅力、遇挫不挠、遇折不断的人。

不管你是上帝的宠儿,还是人世间的幸运儿,你的一生都不可能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当有一天不幸叩响了你人生的大门,譬如,你突然失去了自己的亲人,突然病魔缠身,突然生意破败,你怎么办?怨天尤人,号啕大哭甚或抛弃生命,那你就是一个弱者。你应该“临危而不惧,遇变而不惊”,应该沉着冷静,不灰心、不气馁,以超然之毅力、不拔之意志面对困难,接受困难,并战胜困难!

毅力也称意志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西方有一句谚语:“有毅力的人,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来。”安格尔认为:“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这些都说明了毅力的重要性。

1973年,由于中东爆发石油危机,严重打击了香港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塑胶业。当时,股票暴跌,百物腾贵,失业人数大增,小市民生活苦不堪言。

有一天,一位蓬头垢面、愁眉苦脸、油污满手的50岁男子,拖着疲乏的脚步,踏进旺角一位着名相士的命相馆。他明显地受了很大的挫折,希望这位相士能指点迷津,趋吉避凶。谁知道,相士如此地铁口狠批:

“你的命运,与富贵无缘。我看你还是安分地找一份工作,做个打工仔--你是不适宜自我创业的。”

受了这种挫折之上的挫折,大多数人会意志消沉,意兴阑珊。但这位已经50岁的落魄问津者,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造命人”--这位相士的话,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凭着超乎常人的信心与毅力,面对逆境,在往后的日子里,逆流而上,自我创富而终成富豪。

1991年的农历大年初二,在中东炮火弥漫之际,香港维多利亚港举办了一次世界第二个规模的烟花汇演。而这次悦目缤纷表演的赞助商“震雄集团”乃一个工业机构,打破了历年来类似汇演被商业机构垄断的传统。

“震雄”的创办人,就是当年那位落魄者、向相士“下马问前程”的中年人蒋震。而蒋震由“霉”至“发”的秘密,就是信心加毅力。

蒋震是山东人,生于1923年,幼年在济南度过。1949年,蒋震来到香港。这位山东仁兄,不懂本地话,举目无亲,身无分文。为了糊口,他曾做过苦力、纱厂染工,当过开矿工人,甚至有数年的时间漂泊到日本替美军当海外劳工。

浑浑噩噩,无固定之职,无隔宿之粮,就这样,蒋震与家人过了数年朝不保夕的生活后,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之下,他由邻居介绍进入香港飞机工程公司工作。

这份工作,成了蒋氏生命中的转折点,他首次接触到机械修理的知识,为日后的工业生涯奠定了基础。他边做边学,买了不少关于机器与操作的书,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发展与成功铺路。离开了“港机”之后,蒋震转到一家由美国人开设的飞机零件生产工厂“石利洛”当总管。在这段时间,他不只对机器的认识进一步增加,更在管理方面上了宝贵的一课。“石利洛”由于不获港府发牌,最终被捷和集团接了手,而蒋震也只好辞职。

1958年,蒋震凭着一点积蓄,与友人谭雄在大堪村成立了一个小型的机械零件加工厂,而“震雄”就是取两人的名字而成的。

过了一年,蒋谭两人开始生产一些吹气机,制造医用的塑胶药水瓶;之后,他们尝试制造吹瓶机,又推出一系列薄膜压出机。

可惜,由于他们资金有限,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机器很快便受到市场的淘汰。合伙人谭雄见生意不好,心灰意冷,提出退股。从此,蒋震便单枪应战,独资经营。

蒋震这位老山东,意志坚强,不为失败所挫,仍然埋头研究吹瓶机的制作与改善。他这个山东一人帮,无法与上海帮、潮州帮、福建帮和广东帮“挂钩”,孤独地经营,每天花上近20小时在工厂,很多时候连家也不回。

1965年,“震雄”推出了先进的螺丝直射注塑机,获得中华厂商会第24届工业展览会“最新产品荣誉奖”。

之后,“震雄”不断革新、不断改良它的产品,业务由本港发展到海外各地;1971年,它研制成香港首台全油压增压式四安士螺丝直射塑胶机,备受厂方赞扬,奠定了“震雄”的工业地位。

但是好景不长。1973年,中东爆发了全球经济灾难性的石油危机。香港的塑胶业首当其冲,单在1973年的8至10月期间,就有77家塑胶厂挨不下去而倒闭。

“震雄”欠下银行200多万债务,被银行逼迫着还款,蒋震与银行交涉,获准将存货与机器出售,按月摊还欠款。

这个时期的蒋震,每日工作20小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个危机。结果,三个月之后,他偿还了100多万的债务。银行见“震雄”信誉良好,便没有进一步追讨欠款,而“震雄”便因此得以幸存,在经济复苏之后,有如它赞助汇演的烟花一般,一飞冲天,光芒璀璨。

蒋震的前半生可谓历尽沧桑,但他认为这恰恰是他成功的基础:“一个真正生活过的人,必须亲身经历过内心的痛苦与皮肉的磨炼。”就是这种“内心的痛苦与皮肉的磨炼”,令蒋震自强不息,去克服和超越那令人窒息的艰苦环境,成为一位工业巨子。

蒋震也深感信心与毅力对于创富的重要:“创业精神不分今昔……只要有信心、肯做、勤学,机会自然会来临。”

蒋震毫不犹豫地鼓励“有信心人士”去创业:“当今社会,商业活动多,社会经济繁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对增加,因此,在当今社会只要是人才,身怀本领,再加上勤奋和信心,白手兴家的机会就较数十年前大得多。”

狄更斯认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富兰克林认为:“唯坚忍者始能遂其志。”马克·吐温则认为:“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从这些伟人、名人的格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毅力对于事业的成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英国《泰晤士报》的总编西蒙·福格经常应邀去为英国各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作如何就业的演讲,因为他在求职方面创造过神话。

那是西蒙·福格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为了寻找工作来到伦敦,决定先到《泰晤士报》碰碰运气。经过充分的准备,他来到了报社总经理办公室。西蒙·福格问总经理:“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都没有。”(谈话进行到这里,几乎所有的求职者都会失望地走开。因为总经理的态度表明,报社目前“不可能”录用任何人。而我们的主人公西蒙·福格却不这样想,他还要继续努力!这正是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的原因)“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他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

可见,他事先已预感到了自己将被拒绝。“明知事不可为而为之”,这正是创造“奇迹”的前提条件。当然,“精致的牌子”是福格的过人之处,也是他的创造,我们从中是否也能悟出某些东西呢?

结果,西蒙·福格被总经理留了下来,做报社的宣传工作。二十五年后,他已升至总编的位置。

福格在“什么空缺都没有”的情况下,居然找到了工作,并经过多年的努力,成了总编,这正说明了“成功的大门永远敞开着”。我们在那些表面上“不可能”的困难面前却步不前,是否就是因为缺少了福格的这种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毅力呢?

可见,培养坚强的毅力,这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致富的前提。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对此我们却似乎不太在意,许多人遇到一点儿困难,一点儿挫折,就悲观失望,灰心丧气,结果自然是一事无成。缺乏毅力,是许多人的一个通病。不解决这个问题,而一味地想成大事、创大业是不现实的。

43.面对挫折不要轻言放弃

许多人遇到一点点困难或者受到一点点挫折,就轻率地放弃自己的目标,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你对自己都不负责任,还有谁能对你负责任呢?

有统计资料表明,现在日本有1.35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总额突破40亿美元大关。创造这两个数据的人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日本麦当劳株式会社的名誉社长。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随即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1971年,他开始创办自己的事业,经营麦当劳生意。麦当劳是闻名全球的连锁速食公司,采用的是特许连锁经营机制,而要取得特许经营资格是需要具备相当财力和特殊资格的。

藤田田当时只是一个才出校门几年、毫无家族资本支持的打工一族,根本不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只有不到5万美元存款的藤田田,看准了美国连锁速食文化在日本的巨大发展潜力,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在日本创办麦当劳事业,于是他绞尽脑汁东挪西借钱款。但事与愿违,五个月下来,他只借到4万美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要是一般人,也许早就心灰意懒,前功尽弃了。然而,藤田田却具有对困难说“不”的勇气和锐气,偏要迎难而上,遂其所愿。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的早晨,他西装革履满怀信心地跨进住友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藤田田以极其诚恳的态度,向对方表明了他的创业计划和求助心愿。在耐心细致地听完他的表述之后,银行总裁作出了“你先回去吧,让我再考虑考虑”的决定。

藤田田听后,心里即刻掠过一丝失望,但马上镇定下来,恳切地对总裁说了一句:“先生,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存款的来历呢?”总裁回答“可以。”

“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藤田田说道,“6年里,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奖金,雷打不动。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拮据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克制欲望,硬挺过来了。有时候,碰到意外事故需要额外用钱,我也照存不误,甚至不惜厚着脸皮四处告贷,以增加存款。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在跨出大学门槛的那一天我就立下宏愿,要以10年为期,存够10万美元,然后自创事业,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我一定要提早开创事业……”

藤田田一口气讲了10分钟,总裁越听神情越严肃,并向藤田田问明了他存钱的那家银行的地址,然后对藤田田说:“好吧,年轻人,我下午就会给你答复。”

送走藤田田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藤田田存钱的情况。柜台小姐了解了总裁的来意后,说了这样几句话:“哦,是问藤田田先生啊,他可是我接触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礼貌的一个年轻人。6年来,他真正做到了风雨无阻地准时来我这里存钱。老实说,这么严谨的人,我真是要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听完小姐介绍后,总裁大为动容,立即打通了藤田田家里的电话,告诉他住友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办麦当劳事业。藤田田追问了一句:“请问,您为什么决定要支持我呢?”

总裁在电话那头感慨万千地说道:“我今年已经58岁了,再有两年就要退休了。论年龄,我是你的两倍,论收入,我是你的三十倍,可是,直到今天,我的存款却还没有你多……我可是大手大脚惯了。光凭这一点,我就自愧不如,对你敬佩有加了。我敢保证,你会很有出息的。年轻人,好好干吧。”

扪心自问,我们有藤田田那样坚持不懈的恒心吗?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取得成功,恰恰就是缺乏这种毅力,这种恒心,这种进取之心。

在这个世界上,轻言放弃者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他们不能像松下幸之助那样有一颗不屈不挠的进取之心。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年轻时家庭生活贫困,只靠他一人养家糊口。有一次,瘦弱矮小的松下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他走进这家工厂的人事部,向一位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请求给安排一个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这位负责人看到松下衣着肮脏,又瘦又小,觉得很不理想。但又不能直说,于是就找了一个理由: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吧。这本来是个托词,但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托说此刻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多次,这位负责人干脆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

于是,松下幸之助回去借了一些钱,买了一件整洁的衣服穿上又返回来。这人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便告诉松下:“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两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再次来到这家工厂,说:“我已经学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

这位人事主管盯着他看了半天说:“我干这行几十年了,头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结果松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动了主管,他终于进了那家工厂。后来松下又以其超人的毅力逐渐锻炼成为一个非凡的人物。

具有坚定的毅力和恒心的积极心态,之所以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如此的关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种积极的心态,能激发你对事业的热忱,激发你面对追求成功过程的障碍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

许多人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工作勤奋、刻苦和心无旁骛时,你就会成功。有一位白手起家的百货商场老板说过:“只有对工作毫无热忱的人才会到处碰壁,而对工作抱有热情的人,他做任何事都会成功。”

爱德华·亚皮尔顿是一位物理学家,发明了雷达和无线电报,获得过诺贝尔奖。《时代》杂志曾经引用他的一句话概括其成功的秘诀:“我认为,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成就,热忱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更重要。”已故雷·克罗克是一位工作狂型的亿万富翁,到了73岁高龄,他仍风尘仆仆巡回视察各地麦当劳分店,看看停车厂是否整洁及分店经理是否称职。

雅丝·兰黛是世界首席女富豪,多年来一直位列《财富》与《福布斯》杂志女富商榜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乃财富最丰厚的女士,但她是世袭皇室人员,不能算“自我创富者”)。

这位当代“化妆品工业皇后”,白手起家,凭着自己的聪颖和对事业的高度热忱,成为世界着名的市场推广奇才。由她一手创办的雅丝·兰黛化妆品公司,首创卖化妆品送赠品的推销方法,使得公司脱颖而出,从而执化妆品业的牛耳,行进在同行业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