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年男性保健指南
20540200000013

第13章 运动保健(4)

(1)为防“老慢支”复发,应进行耐寒锻炼: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早晨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做深呼吸,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支气管黏膜逐渐适应寒冷空气的刺激,增强抗病能力。

(2)为防悲秋,应进行适度体育锻炼:秋天天气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体生理和心理都带来一定影响,易产生消极情绪,有凄凉、苦闷之感。因此,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选择散步、慢跑、跳舞、游泳、练太极拳等方式,调节情绪,缓解抑郁状态。

(3)防止中风:进入初秋,昼夜温差加大,心脑血管病呈上升趋势。专家认为,中风除应早发现、早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保持大便畅通。散步是最安全的有氧运动,提倡早晚行走3公里。

长期坚持可使血压下降、血糖降低,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4)防止胃病复发: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易导致胃病复发。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应当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胃肠的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

154.冬季锻炼的三防要点是什么?

(1)防止感冒:防止感冒的根本措施是经常进行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人体运动后,皮肤的毛细血管均处于扩张状态,汗毛孔也都敞开,倘若为了一时的痛快,脱掉衣服吹一阵风非常容易感冒。因此,运动后应将汗水擦干,穿好衣服。

另外,冬季进行体育运动要注意掌握运动量,以免过度疲劳而患感冒。

(2)防止损伤:冬天人体在寒冷的刺激下,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和血管收缩,因而使肌肉和韧带的弹性降低,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另外,由于血管收缩,代谢缓慢,必然引起体温降低。体温降低之后,肌肉中的脂肪呈凝胶状,这就大大增加了肌肉的黏滞性。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剧烈运动,常会引起肌肉和韧带拉伤。因此,在冬季进行较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才能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3)防止冻伤:所谓冻伤是指机体某一部分组织在寒冷刺激下,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造成神经和肌肉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冻伤一般发生在手、脚、耳和鼻尖等部位。预防冻伤应做到:冬练要持之以恒,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衣服、鞋袜要合适,避免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在清晨或气温较低时运动要戴好防寒用具。

155.不同的疾病应选择哪些不同的运动?

(1)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在病状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轻度训练,但不宜参加激烈的运动或比赛。肝功能轻度异常者,可进行轻度运动,如行走、慢跑、养生功、太极拳、徒手操等。

(2)呼吸系统疾病: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常见病患者可选择吐纳健身功,以坐姿或站姿自然放松,做好练功的准备:心静意在丹田,用鼻吸气时要柔和细长,加深呼吸,每天早晚各练一次,坚持练习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在病情稳定后还可以练习太极拳或进行慢跑等运动。活动期肺结核患者禁止体育活动。病情稳定者可从事较小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但应定期检查,避免复发。患过急性肺结核、气管结核、结核瘤或形成空洞者,痊愈后也不宜运动量过大。

(3)心血管疾病: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参加有氧运动,如慢跑、中速跑、骑自行车、游泳、越野滑雪、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运动强度稍大的运动项目,而保龄球、高尔夫球等运动量较小的项目没有降低血脂的效果。每次运动时问不应少于20分钟,每周运动最好在3次以上。高血压患者适合慢跑、步行、太极拳、养生功、交谊舞、保健操等运动,如果天气暖和,也可以游泳。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比赛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一些轻体育运动,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跳舞、慢跑、散步等;按照个人习惯也可以选择家务劳动;步行购物,步行上班,也是可取的运动方式。严重胰岛素缺乏的患者,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动明显的患者,有急、慢性并发症处在进展期的患者,均不宜采用运动疗法。

156.为什么服药后忌立即进行运动?

对于患者来说,服药是康复的主要手段,运动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除了按医嘱服药外,还要讲究服药后参加运动的间隔时间。

一般说,服药后30分钟至1小时药物就可以在胃肠内溶解并被小肠壁血管所吸收,再由血液循环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输送全身各处。如果服药后立即参加运动,血液大量流向运动器官,这样就减少了内脏血容量,从而减少了有效输送的药物量,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大打折扣,对治病不利。

157.高血压病患者宜进行什么运动?

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育活动应有所选择,宜进行有节奏、速度慢而均匀的运动。高血压病患者对各种超体力负荷的反应比较敏感,运动中即使是短暂的屏气活动,都会引起不舒服和血压升高。

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可以进行有氧代谢运动,如散步、慢跑、跳绳、爬山、跳舞等。每次运动量不宜过大.中等运动量即可。

158.心脏病患者的运动有哪些禁忌?

很多人认为心脏病患者要静养,不能运动。专家指出,心脏病患者不能运动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运动更糟糕。因为不运动,心脏的耐受力会降低,体力会下降,运动能力也越来越差。然而,即使运动也要谨慎进行,有以下几点要谨记:

(1)心脏病患者健身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2)心脏病患者的健身活动必须按照病情、年龄、兴趣及个人条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而不能随意进行,以免发生不测。

(3)心脏病患者的健身活动以走步或慢跑为宜,锻炼时间以下午为好,不宜在早晨进行,应避免在饭后1小时内进行。

(4)患者健身后,不宜立即进行热水浴,即使需要洗澡,水温不要太热,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至少15分钟)进行。

(5)在天气寒冷、高温、潮湿季节,应减少活动量。最佳天气温度应在4℃~28℃。

159.胆囊炎患者宜进行什么运动?

一般来说,经常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不宜参加大运动量锻炼。大运动量后机体过分疲劳是促使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诱因之一。加上运动消耗增加,需补充足够的营养,但营养物的消化必须有胆汁参与,这样就会加重胆囊的负担,影响了胆囊炎症的控制。

对于经过治疗处于恢复期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进行一些适量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散步、做操等,则可有助于增强胆囊肌肉的收缩力,防止胆汁在胆囊内滞留,对于炎症的控制和康复还是有利的。

160.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后需要注意什么?

(1)运动前注意事项(1)制订有效的运动计划。必须正确、客观评估自身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制订。

(2)预防措施。告诉同伴自己是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正常时,会有哪些表现。一旦发生意外,及时进行救治。

(3)及时补充食物。随身携带一些如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

(4)运动装束要合身舒适。宽松舒适的运动服、有弹性的运动鞋和吸水性较好的棉袜是运动的必备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