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服务意识
2051600000007

第7章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2)

如果你是饭店服务员,就应知道,各楼层服务员各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区域。如果让客人等候时间太长,这很容易招来投诉。在负责某一区域的服务员太忙顾不过来,而其他服务员比较轻闲时,要主动帮忙。不能对客人说:“对不起,这不是我的工作范围。”这是极其错误的回答。如果你完成顾客的要求所花的时间短于你作此解释的时间,那你为什么不去满足客人的要求呢?即使这个请求需要花费你很多时间,你也可以说:“我会尽快告诉负责这里的服务员为你服务。”并尽快告诉负责的服务员,你也应尽量给予帮忙,如添满茶水等,表示出你是同样注意尽力满足顾客的需求的。

此外,服务员应该做到对客人一定要一视同仁,无论什么种族、什么性别和性情的客人,都应给予同等的服务。在服务中要尽可能地记住客人姓名,以客人的姓氏称呼他们,并尽量记住客人的爱好,这会使他们觉得重要,能够记住客人爱好的服务员是聪明的服务员。客人当然希望由他喜欢的服务员为他服务,这是你的光荣。但同时也不要忽视其他顾客,也要尽力争取获得他们的喜欢。对于你的朋友、亲属或熟悉的客人,应给予同等并非额外的服务,应尽量避免私人长谈,否则其他客人会觉得被忽视。不要让客人听到你与同事的争吵、杂谈等,避免客人误会。

用同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客户

社会上的人各种各样,身份不一,职业不同,富贵不等,但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没有什么分别,人人都是平等的。那种嫌贫敬富、看人做事的服务态度,是绝对不能产生的。

按照常理,人人都喜欢那些实力雄厚的客户,因为他们有钱买东西,高档商品店的人更容易有这样的想法或心态,并见诸言行。有这样的想法并不为错,因为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如果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就不那么合适了。其实,那些虽然穷困但却肯于下决心光顾的顾客,才是最可贵的,他们的光临,才最能体现商家的吸引力和存在意义。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不论光顾者身份如何,都是商家的贵客。身份高贵的有钱人固然不可慢待,那些舍数月积蓄而来的顾客,更值得欢迎,对他们更应心存感激之情。

松下开始做生意不久,一位前辈曾经给他讲述了一个商家善待乞丐的故事。那是一家远近驰名的糕点铺,所制糕点很有好评。一天,一位乞丐专程去买二块豆馅包子。这种事,在这家店铺是相当稀罕的,以至于店员有些不安,把事情告诉了店东。东家听说了,亲自把商品交给乞丐。他把商品交给了对方,收了钱,然后恭敬地鞠躬说:“谢谢您的惠顾!”

东家的举动,让店员们莫明其妙:以前,货品都是由他们经手,顶多只是店主出面,还从来没有看见东家出货的情形。大家询问,东家说:“平常的顾客多是有钱有身份的,他们的光临没什么稀罕。乞丐想吃一口久已向往的糕点而倾囊,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怎么可以错过呢?这正应该是生意人应有的态度。”

对于这桩视乞丐为贵客的故事,松下至今记忆犹新,他觉得,从这件事中表达出对客人的感激,才能算是真正的商人。能有这样的态度,才说明商家有了真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

松下体会到,如果企业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为顾客挑选、采买,则一定能赢得顾客的信赖,生意没有不兴隆的。在经营上,这种主客易位的做法,往往能引出别致的思想,获得意外的效果。

自古以来,生意场上的买家和卖家,很少能和睦持久的。他们往往如仇似敌,充满敌意地讨价还价、挑拣货品、成交商品。松下认为,这是不正常的,起码现代的经营者再也不能这样了。

松下认为,卖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销售,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做生意的时候,更应该站在顾客的立场,卖家变成买家,替顾客当掌柜、当管家。顾客的管家当然愿意买进物美价廉的货品,那么,你卖家就应该如此来为顾客挑选货品。这种真诚的服务,没有不让顾客满意的。这种做法,比只顾一时蝇头小利的行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现代商厦的所谓导购,如果能出自真诚,也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松下曾谈及一桩和他的这种观念吻合的笑话。主人公是一家大钱庄的退休职工安田善次郎。退休后,安田开了一家小店铺卖鲤鱼干,每当顾客来买,他总是挑选上品给顾客,因为反正顾客挑选也是挑好的。对此,松下评价说:“销售时若能做顾客的掌柜,替顾客挑选好物品,那么这家商店或公司一定会繁荣的。”

松下说安田的商店会繁荣,这可能吗?把上品都挑给了顾客,剩下的怎么办?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卖家在当买家进货的时候,也能为顾客当掌柜。经办采购的人,或是从厂家,或是从批销商那里进货时,无论品种、质量、数量、价格,都要首先考虑到顾客,不能因为价廉而采进质次的货品,不能因为有利可图而采进积压的货品。这样采进的货品,自然都有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如此做法,当然就不存在上述的疑问了。

买卖人总是要赚钱的,不赚钱就没有必要做买卖了。但是,赚钱要建立在合理的信念之上,尤其要从大处着眼。松下关于采购的一段话,对商家改进经营管理不无作用:“经办采购的人,往往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贪图便宜而一味地要求减价。这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我却不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只有双方满意、共同受益的买卖,才是合理的,才能持续。因而,应该以顾客采卖货品的态度,一方面坚持公道的买卖原则,一方面也要为顾客着想,注重货物的品质。”

要有“为顾客掏腰包”的精神

如果一个企业的员工有愿意自己掏腰包为顾客服务的精神,这种殷勤、周到而又出于至诚的服务,必然换来顾客的频频惠顾,生意当然兴隆。

掏腰包的服务,表达的是对顾客的感谢,这种行为,必然能赢得顾客。当然“掏腰包服务”的精神,并不仅仅限于替顾客支付买商品时少付的几角、几元的金额,而是有着更广泛的内容。

松下举自己公司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顾客买的电视机出了毛病,厂家保修,如果就这样把电视机从顾客家里搬走修理,对顾客是相当不便的。出于对顾客的考虑,就应该送一部代用品给顾客,使他们不因保修而耽误了收看节目。然后,应该尽快把顾客的电视机修好送回来,而且不收分文。

员工既然进入公司,公司就应该提供家庭般的温暖;同时员工也应该对公司有家一般的关心,在一些时候肯于掏自己的腰包来维护公司的利益。松下电器的一位干部去荷兰菲利浦公司,负责接待的菲利浦公司职员认真接待了这位来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干部,并在晚上请他到家里用餐。松下听了部下的报告,认为这正是菲利浦发展的原因之一。这种由衷、周到的服务,才使公司、社会得以发展、繁荣。

一个公司,因为自己的货品好而得到顾客的称赞固然可喜;遇到难缠的顾客,被挑剔、抱怨甚至“欺负”,也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因为,这些都会成为以后不断改善、前进的动力。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生意场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顾客,有的随和,有的冷漠,有的挑剔,有的抱怨,有的刁难……任何一个人,就人情而言,自然欢迎那些随和、不挑剔的顾客,但对别的类型的顾客,也要同样地欢迎,甚至心存感激。

对难缠、挑剔、刁难的顾客同样欢迎,道理很简单,那就是“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的信念。秉承这样的信念,心中就会常存“没有不是的顾客”这样的想法,从而设法满足顾客的要求,在顾客的抱怨中寻求改善、发展的契机。

举例来说,在价格方面,客户都希望物美价廉,这是人之常情。而且,有时候看起来货品的品质和价格是相称的,客户也会提出降价的要求。这样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当此之时,经营者千万不要说出“那样我们会亏本的”话来,而应当说:“我们也想以这样的价格出售。请您给我一些时间,努力试试看。三个月后,我们一定会按照那样的价格和您交易。我们一定会努力达到您的要求。”这样一来,眼下的生意可能做成,而且又有了改进的压力,也必将能以新价格的产品做成将来的生意。倘若客户正好是行家,他对你的“欺负”更是你的幸运,你可以从他的挑剔中获取如何改进的信息,那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再比如服务方面。有些顾客非常严格,对约定的要求丝毫不肯放松,对商家的特殊情况一点也不肯通融:“说好今天下午三点送货,就必须在那时候送来!”碰到这样严格的顾客,不可能求得他的通融,你或许会感到对方不通人性,会感到恼火,但为了做成生意,必须按时送去。有了这一次的经历,肯定就不会有下一次的延误,因为你会从各个方面加以调整、改进。

对于以上的这些情形,松下留给后人颇有启迪意义的格言:

“在严格的要求下,才会有进步。这实在要感谢那些严格要求的顾客。”

“如果碰到的尽是美言有加的顾客,并不见得是好事,反而是有害的。社会的纵容,很容易使我们产生怠惰。没有挑剔的顾客,我们也是不会长进的。”

“当你的顾客是经营非常严格的公司的时候,你会常受‘欺负’。但不要觉得这种欺负很可恶,而要把它转化为学习、进步的动力。只要你能够做出让难缠的顾客吓一跳的价廉物美之物,你就能有突破和收获,不仅自己进步,最终也会让顾客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