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更抢手
20506100000029

第29章 具备团队协作精神(4)

李某拥有一家三星级的宾馆,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位名气很大的导演,导演准备在他的宾馆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李某很爽快地同意了,可是在租金方面却始终不能与对方达成协议。李某要价四万元,导演只答应出两万元,双方争执不下。那位从中介绍的朋友劝李某说:“你怎么这么傻,你只看到了两万元,两万背后的钱可不止这个数,他们都是名人,平时请都请不来呢!”李某想,四万元的要价不算太贵,只要坚持一下,对方肯定会接受的。所以他决不松口。朋友生气地说:“我没有你这个目光短浅的朋友。”说完,朋友抛开李某自己走了。附近一家四星级宾馆的总经理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机不可失,马上找到那位导演,说他愿意把宾馆的大厅租给导演,而且要价不超过两万元。于是,导演便租了这家四星级宾馆。开新闻发布会那几天,除了许多记者、演员外,还有不少影迷,宾馆客房全部住满,而且因为明星的光临,这家四星级宾馆名声大震。

事实证明,合作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使双方的优势互补,并使得各自的能力产生放大的效果,从而能创造更大的利益。只要把蛋糕做大,双方共享一块大蛋糕,也要比每一方独享一块小蛋糕的获益大得多。

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竞争的状态中苦苦挣扎着;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竞争意识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潜能。但如果我们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的话,我们就成了一支孤军奋战的队伍,或许我们本身有很好的技能,但最终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不可能创造奇迹。只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州,每年都有举办南瓜品种大赛的惯例,而每年的冠军得主均是一个叫杰克的农夫。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获得冠军的他回到家乡之后,毫不吝啬地把获奖的种子分送给他的左邻右舍。

有一天,杰克的朋友很奇怪地问他:“你的奖项得来不易,每年都看到你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做品种改良,为什么还这么慷慨地将种子送给别人呢?难道你不怕他们的南瓜品种因此而超越你的吗?”杰克笑了笑回答说:“我将种子分给大家,帮助大家,其实也就是帮助我自己啊!”我们知道,每家的田地都是地接地,彼此相连。如果杰克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邻居,邻居们就能改良他们的南瓜品种,也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的过程中,将临近的较差品种的花粉传给了自己的品种,这样他才能够专心致志地进行品种改良。

反过来,如果杰克将得奖的种子占为己有,而不分给他的邻居,为了防范外来蜜蜂等昆虫所带来的花粉弄杂了他的种子,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驱赶昆虫而疲于奔命,恐怕还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

所以,只有合作才能够成功,杰克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帮助自己。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善于与别人合作的人,才能够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原本达不到的目的。

融入团队让自己更抢手

一只骆驼不能穿越辽阔的沙漠,而一支驼队却能够越过沙漠的死亡地带。一个人要想成大事,必须学会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股合力。有时,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优劣,不仅仅只看个人的成绩,反而注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一盘散沙,尽管它金黄发亮,仍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建筑工人把它掺在水泥中,就能成为建造高楼大厦的水泥板和水泥墩柱;如果化工厂的工人把它烧结冷却,它就变成晶莹透明的玻璃。单个人犹如沙粒,只有与人合作,才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成为不可思议的有用之材。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人合作,才能让自己更抢手。

我们如果把沙子、水泥和石头堆在一起,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这些东西是相互分隔的,它们只是混合物。但如果在这三样东西里加入水,搅拌成混凝土后,本质就会发生变化,它们之间就会实现充分的融合,坚不可摧。这也正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最着名的定理之一:米格-25效应。这一定理所说的是,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十分落后,但因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其整体性能,因此米格-25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战斗机。因此,最佳整体不是最佳个体的集合,而是通过个体有机的搭配组合,才产生出的最大、最佳效能。

合理的人才搭配可以使人才个体在总体协调下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从而产生出良好的组织效应。一个组织的效能,固然决定于各个人才的素质,但更有赖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合理。结构的残缺会影响组织的运转;能力的多余或不协调会增加内耗。合理的人才结构,能够使人才各扬其长、互补其短,由此,发生质的飞跃,诞生一种“集体力”,一种超过个人能力总和的新的合力。

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一定要注意与其他人的配合、互补和相互取长补短,达到绝对的默契。在一个团队中,既要有盟主,又要有智囊、智谋,还要有执行的人。在执行的人中也不能是清一色,也要尽量做到才能、性格不一样,有刚有柔,形成才能互补,性格互补。只有不同类型的人才组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形成最佳团队。在这样的团队中,成员之间既和谐又兼容。因此,一个最优秀的团队一定是人才组合最和谐的团队,一个合理的人才群体结构,成员之间的才能、才干是充分协调互补的。

小猴和小鹿在河边散步,看到河对岸有一棵结满果实的桃树。小猴说:“我先看到桃树的,桃子应该归我。”说着就要过河,但小猴个矮,走到河中间,被水冲到下游的礁石上去了。小鹿说:“是我先看到的,应该归我。”说着就过河去了。小鹿到了桃树下,不会爬树,怎么也够不着桃子,只得回来了。

这时身边的柳树对小鹿和小猴说:“你们要改掉自私的坏毛病,团结起来才能吃到桃子。”于是,小鹿驮着小猴过了河,来到桃树下。小猴爬上桃树,摘了许多桃子,自己一半,分给小鹿一半。它俩吃得饱饱的,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故事中的小猴与小鹿,就其个体而言,尽管都有自己的特长,但如果“单枪匹马”是摘不到桃子的。然而,一旦他们组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团队后,就出现了取长补短的奇迹--轻而易举地摘到了桃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曾有位博士颇有感慨地对朋友说:“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什么人都不能忽视。”的确,在一个团队里,做好一项工作,占主导地位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关键是各成员间的团结协作配合。

在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处理上,是处处要胜人一筹,还是合作互助?这实际上不单是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还是道德修养问题。同事之间关系和睦融洽,办公室氛围健康向上,对你个人来说,是莫大的好事,对公司的运转和创益也会产生良性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因哈特·泽尔腾教授有一个着名的“博弈”理论。假设有一场比赛,参与者可以选择与对手是合作还是竞争。如果采取合作策略,可以像鸽子一样瓜分战利品,那么对手之间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争斗就不存在了;如果采取竞争策略,像老鹰一样互相争斗,那么胜利者往往只有一个,而且即使是获得胜利,也要被啄掉不少羽毛。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企业文化,追求的是团队合作精神。所以,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公司,单纯的竞争只能导致关系恶化,使成长停滞;只有互相合作,才能真正做到双赢。

二战时期,美军司令部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人性情各异,个性鲜明,但又和谐互补,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所向披靡。

艾森豪威尔注重大局、运筹帷幄、富有远见,性格又和蔼可亲,是一位一流的协调者,但却缺乏具体执行的能力。巴顿性情暴躁、雷厉风行、爱出风头,这种个性非常适合领导作战和进攻部队,他是一个战争天才,随时准备去冒险,他以率领军队大胆突进,攻城掠寨而闻名。他生动活泼的个性能够激发士兵们的想象力。但巴顿却个性极强,常常凭借自己的意愿办事。如果只是艾森豪威尔与巴顿组合,那么,局势就会因巴顿的个性而失去控制。于是,布莱德雷加入到了这个组合之中。布莱德雷性格沉着稳重、爱护部下、注重小节,虽然在战争中缺少创意,但却能坚决贯彻上级的命令。当诺曼底登陆最初阶段的地面部队指挥权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马歇尔对约翰·埃德温·赫尔将军说:“巴顿当然是领导这次登陆战役的最理想人选,但是他过于急躁。需要有一个能够对他起制约作用的人来限制他的速度,因为炽烈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会加速他追求冒险的速度。他上面总要有一个人管着,这就是我把指挥权交给布莱德雷的原因。”

但如果仅仅是布莱德雷与艾森豪威尔组合,那么,美国军队无疑将死气沉沉、毫无建树。如果只让布莱德雷与巴顿组合呢?那么,美军就将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然而,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三人组合在一起却彼此弥补了对方的缺陷,成为一个成功的组合。巴顿使这个组合富有了战争创意和生气;布莱德雷使这个组合有了秩序和规则;艾森豪威尔使这个组合具备了长远的眼光。所以,一个成功的人并不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人,而是他寻找到了一个没有缺陷的组合。

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因为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一个人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