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可以不浮躁
20505600000029

第29章 摒弃浮躁,平和待人(3)

莫洛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就是他被摩根银行的董事们相中,一跃而成为全美国的商业巨子,登上摩根银行总经理的宝座。据说摩根银行的董事们之所以选择莫洛担当此重任,不仅是因为他在企业界享有盛名,而且是因为他具有极佳的人缘。

要想拥有好的人缘,必须有容纳别人的气度,同时还要去认可别人。有资料证明,能接受任性、粗暴的人往往具有带动他人向上的最大力量。而一个原本脾气暴躁、动作粗鲁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一个和善、可靠的人,问及原因,他回答说:“我的太太信赖我。她从不责备我,只是一味地相信我,使我不好意思不改变。”

心理学家认为:“要改变一个任性或粗暴的人,除了对他表示好意,让他自己改变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很多优秀的人,往往能影响本性善良的人,接受他们,使他们变得更好。但是对于任性粗暴的人,优秀的人往往束手无策。为什么呢?因为优秀的那群人根本不能接受粗暴的人,并对之避之不及,在感情上疏远对方。

一位有名的精神科医生谈到人际关系中的容纳问题时说:“如果大家都有容纳的雅量,那我们就失业了!精神病治疗的真谛,在于医生们能够找出病人的优点,接受他们,同时让病人们能够自己接受自己。医生们倾听患者的心声,而不会以惊讶、反感的道德式说教来批判,所以患者敢把自己的一切都讲出来,包括让他们感到羞耻的事与自己的缺点。当他们觉得有人能容纳、接受自己时,他们就会接受自己,有勇气迈向美好的人生大道。”

苏格拉底说:“真正高明的人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一个拥有好人缘的人,定是一个会把自己身边的各种资源优化配置的人。”

好的人缘是你成功的助力。当你遇到各种问题时,对自己的脑海中可用的资料便可以信手拈来。此时,你将变得比任何人都强大,到那时,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阻碍你实现成功的梦想。因为,好人缘是一笔财富,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银行户头。

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幽默使生活充满了情趣,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我们都喜欢与谈话不俗、机智风趣者交往,因为他们大度宽容、善解人意,给人带来欢笑,使人感到轻松惬意。幽默是空气清新剂,能缓解紧张的矛盾,使交往更融洽和谐。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他外表憨厚,笑容可掬,和蔼可亲,是一个大智若愚型的人物。

1944年,他担任欧洲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周旋在丘吉尔与罗斯福之间,巧妙地运用手腕把英军与美军糅合成一支无坚不摧的勇猛军团,最终击败强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伟大的英雄。

艾森豪威尔领导的百万大军,纪律严明,士气旺盛,他成功的秘诀就是“以身作则”。

有一次谈到领导统帅的问题,艾森豪威尔找来一根绳子摆在桌上。他用手推绳子,绳子未动;他改用手拉,整条绳子都动了。艾森豪威尔说:“领导人就像这样,不能推,而要以身作则来拉动大家。”

他处事公正严明,对人宽大仁厚,而且风趣幽默,非常懂得运用自嘲来鼓舞别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前线视察,并对官兵们演说,以鼓舞士气。不巧下雨路滑,他在讲完话要离去时摔了一跤,引得官兵哄堂大笑。

身旁的部队指挥官赶紧扶起他,并为官兵无礼的哄笑郑重地向他致歉。艾森豪威尔对指挥官悄声说:“没关系,我相信这一跤比刚刚所讲的话更能鼓舞士气。”

艾森豪威尔脾气暴烈,人人皆知。大战后期,美军因伤亡惨重,鼓励大家献血。艾森豪威尔以身作则,立刻以行动来响应这个号召。当他献完血要离开时,被一名士兵发现了。这名士兵立刻大声说:“将军,我希望将来能输进您的血。”艾森豪威尔说:“如果你输了我的血,希望你不要染上我的坏脾气。”

有一次他参加某聚会,会中有6位贵宾受邀进行演说,艾森豪威尔排在最后。当轮到他上台时,已近午夜,全场听众在前5位贵宾的疲劳轰炸之下,都也疲惫不堪,昏昏欲睡。艾森豪威尔知趣地说:“演说中总有句号,就让我当那个句号吧!”他最短的演说赢得了满堂彩。

弥勒佛之所以笑口常开,是因为他大肚能容天下事,幽默者也需要弥勒佛般的“大肚”,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调动你全身的幽默细胞。俗话所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面对重大的原则问题当然不能等闲对待,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解决方式。幽默轻松,展现了人类征服忧愁的能力,广布欢笑,令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困顿全消。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幽默实在是一种丰富的养料。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能使人们平淡的生活充满情趣,是生活的润滑剂和开心果。可以说,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活跃的气氛;哪里有幽默,哪里就有笑声和成功的喜悦。幽默可以为人们带来笑声,人是唯一会笑的动物,每天发自内心地大笑三声能让人健康长寿。

幽默是一种机智,是生活的调味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幽默具有穿透力,能给人们带来轻松的笑声和欢乐,消除矛盾和冲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幽默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情操,能改善人际关系,使人摆脱困境,更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社会的轻松和谐。善用幽默的人不仅受人喜爱,而且能获得别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幽默是一颗敏锐的心灵在精神饱满、神气洋溢时的自然流露。对于每个人来说,幽默都是一种精神食粮,可以减少人们的压抑与忧虑,维护心理的平衡,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幽默是现代广告的一种表现。在广告里,幽默是一种赢得人心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就如一位名人曾说过的:“赢了他们的心,他们的钱袋就唾手可得了。”

幽默在人际关系中能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英国着名剧作家、世界幽默大师萧伯纳有一次在街上被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撞倒了。肇事者吓得六神无主,惊慌之中连忙向萧翁道歉,然而萧翁却对他说:“先生,你比我更不幸,要是你再加点劲儿,那就可作为撞死萧伯纳的好汉而永远名垂史册啦!”一句话使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幽默,是社交场合里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可以使人与人的交往更顺利、更自然、更融洽。

幽默是家庭生活的调味品。在公众场合和家庭里,当发现一种不和谐的或对一方不利现象时,超然洒脱的幽默态度往往可以使窘迫尴尬的场面在笑语欢声中消失。夫妻间的幽默还有特殊的功能:在一方心情恶劣或双方发生冲突时,刺激性的语言无疑会火上加油;喋喋不休地规劝,也会事倍功半。而此时一个得体的小幽默,却常常能使对方转怒为喜、破涕为笑。

幽默往往是有知识、有修养的表现,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雅的风度。善于幽默者,大多是知识渊博、辩才杰出、思维敏捷的人。他们非常注意有趣的事物,懂得开玩笑的场合,善于因人、因事不同而开不同的玩笑,能令人耳目一新。

一个人要想培养幽默感,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同时要多学习诙谐、风趣的人开玩笑的方式、方法。至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做事过于认真呆板的人,则要学会欣赏别人的幽默,在社交过程中尽量让自己轻松、洒脱、活泼,想办法将话说得机智、委婉、幽默。

善于理解幽默的人,容易喜欢别人;善于表达幽默的人,容易被他人喜欢。幽默的人容易与别人保持和睦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常常不乏令人碰得头破血流仍然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但是,如果来点儿幽默,这些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幽默还能显示自信,增强成功的信心。信心有时也许比能力更重要。生活的艰难曲折极易使人丧失自信,放弃目标,若以幽默对待挫折却往往能够重新鼓起未来希望的风帆。

真正的幽默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并不仅仅是引人发笑,引人发笑并不都是幽默。幽默的人需要具备一些素质和特征。幽默的前提是谐趣,必然有滑稽的因素,人们能认识到的一切似乎是一种突然的顿悟,是一种愉快感和包含笑的行为的具体感受。幽默的智慧是理智,它能将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丰富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广阔的知识融合起来,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特殊矛盾,从中发掘喜剧情趣,创造出崇高的幽默。幽默的标志是高尚的,有些自以为幽默的人常将别人作为笑料,以求哗众取宠,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真正的幽默是尊重人、赞美人,将严肃的人生哲理寓于滑稽与微笑之中,即使是贬抑伪恶,其实质也是褒扬真善,幽默的高尚正体现在其中。幽默的价值是审美。美感是人们欣赏审美对象时产生的怡情悦性的情感体验。幽默的美感反映在嬉笑戏谑中,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美感使得幽默永远保持迷人的魅力。

做一个豁达大度的人

豁达大度的人,总是有着健全的神经和壮实的躯体。他潇洒、坦荡、热情、开朗。他决不会被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所困扰。他是一条江、一条河,滔滔滚滚,直奔向大海。

豁达指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气量宽宏。形容胸怀宽广,有容人的大度量。

豁达大度、胸怀宽阔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俗话说:“宰相肚里能行船。”姑且不论那些宰相是不是都是有肚量的人,但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大海一样广泛胸怀的人看做豁达大度的人。

古往今来的史实表明,凡是能够建功立业、取得成就的人,都不会胸襟狭窄、小肚鸡肠、谨小慎微,而是襟怀坦荡、宽宏大量、豁达大度。

豁达大度不但关系到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乃至其生命和健康,而且关系到其事业的兴衰和成败。

我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产生误解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的祖先留下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和可供借鉴的经验。

明代朱衮在《观微子》中说过:“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以宽厚的态度待人,并非软弱无能,而是自信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尤其是“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可以使人反躬自问,心悦诚服。

有这么三种人:一种人离生活太近,不免陷于利害的冲突;一种人离生活太远,往往又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还有一种人与生活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这种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豁达大度的人。豁达大度,是人生的一种美,一种艺术。

在豁达大度的人面前,你不必为说错一句话担惊受怕,也不必为做错一件事惴惴不安。因为他是个明智的人,他知道,人(包括他自己在内),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

豁达大度的人更有着惊人的免疫力,尖刻、势利、贪婪、嫉妒几乎与他无缘。他更不会文过饰非,乃至于暗箭伤人。他光明磊落,是热爱别人也为别人所爱的人。

豁达的对立面是狭隘。狭隘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斤斤计较吗?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吃亏吗?

高尔基曾经说过:“有些人在‘获取了荣誉后’就长出一个极其丑陋的‘自负的脓包’。”自负的人不可能豁达。豁达既是对人的一种信任,也是造物主对世界的一种馈赠。

有的人遇事想不开,甚至为芝麻那样的小事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自己折磨自己。也有的人觉得谦让“吃亏”、“窝囊”,因而在非原则矛盾面前,总以强硬的态度出现,甚至大动干戈,结果非但使矛盾不能缓解,而且有损于自己的人格。因而,每一个人都应培养自己豁达大度的美德。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豁达大度的美德呢?从古今中外那些心胸豁达的志士仁人的经验来看,需要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学会豁达,要加强修养,尤其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克制和抛弃私欲乃是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核心。一个人不为一己之利去争、去夺、去斗,扫除“报复之心”和“妒嫉之念”,自然就“心底无私天地宽”。与此同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能够洞察事理,胸怀开阔。正如斯达夫人在《哥林》中所说:“愈是睿智的人,愈有广阔的胸襟。”

学会豁达,要目光高远。一个目光高远的人,能从全局来考虑问题,就能置区区小事于不顾。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辉:站得愈高,看得愈远。启示人们:做任何事情,只有目光高远,才能看得广阔,才能心胸开阔。

学会豁达,要克己忍让。在社会交往中,总会遇到一些“不仁义”之事。如果自己总是耿耿于怀,那不就是自找烦恼,自己难为自己吗?同事之间发生了矛盾、误会,需要有一点克己忍让的精神。这并不是比别人矮了半截,而是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当然,忍让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最终不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离开了这个“度”,无原则地忍让和妥协,才是我们所不主张的。

学会豁达,是建立在认真的基础上的,没有认真也就没有豁达。豁达是人的一种风格,一种素养。豁达把人推向新的高度。豁达的人也是高贵的人。卑微的人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豁达大度的人所拥有的却是欢乐--人生真正的欢乐!让我们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豁达大度、胸怀广阔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