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条夹着尾巴的狗
20462300000015

第15章 味要减三分,路要让一步(2)

你内心如果是一团火,才能释放出光和热,你内心如果是一块冰,就是化了也还是零度。人人都有虚荣心,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看重。有的人为了一点儿虚名,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有的人为了一点儿小面子,不惜捋起袖子拼老命。反过来,如果你满足了别人的虚荣心,让他觉得有面子,就是对他最好的赞美,他一定会对你心存好感,并回报于你。

先人后己,以诚待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对上司谦逊,是一种责任;对同事谦逊,是一种素养;对部属谦逊,是一种尊荣。”人们称谦逊为一切美德的皇冠,因为它将自觉的纪律、天职、义务以及意志的自由和谐地融会到一起。?失去谦逊,那就是一种张扬跋扈,自高自大的表现。

谦逊像爱好劳动,尽心竭力,坚定顽强的亲姊妹。夸夸其谈的人从来不是勤奋的劳动者。诚信,像房子的地基,假如地基比较弱,在上面盖一所大房子,一旦有风暴就会被吹倒。一个没有谦逊的世界,谦逊的优点就会彰显。在没有谦逊的世界里,生活中才发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争吵、冲突、家庭悲剧。

做人的第一要诀是要诚实,诚实就像树木的根,如果没有根,树木无法生存,人如果丧失了诚信,也无法立足。人们把诚信比做黄金,黄金有价,诚信却无价。诚信是我们心中苦苦追求的生命之树开出的最美丽的花。失去诚信,便失去做人的资格。一个没有诚信的世界,诚信的重要性就会突显。在没有诚信的世界里,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逐渐怀疑一切事物。轻则人们之间会变得冷漠,重则人们之间会充满恐惧。

话说有一个小孩,他捡到了一把小斧子,为了试一试这一把斧子锋不锋利,他就拿小斧子来砍父亲那棵最心爱的樱桃树。结果,樱桃树轰然倒下了。小孩虽然非常害怕自己的父亲会骂他,可是,小孩想:“我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于是,他把这一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爸爸。小男孩没有想到,自己的爸爸非不但没有骂他,而且还表扬他勇于承认错误。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成为美国总统的华盛顿。

当今世界,巨大的经济和商业变化使得“先人后己,以诚待人”这种谦逊和诚信的美德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必须要讲谦逊和诚信,离开了它,你在竞争中就无法获胜。

传说明末清初时,苏州虎丘有一个农夫生了3个儿子,由于家道贫寒,农夫将仅有的一块田地分成三份,各交给3个儿子去栽种茶叶,自己则去广东谋生,定期返家探视。一次,农夫带回一捆花苗,私下交给大儿子种在茶田里。待此花开花时,异香满地。大儿子发现他田里的茶叶也香了,就一个人悄悄送到城里去卖,一下子就卖光了,发了财。两个弟弟闻知后,向大哥要分钱,几乎打起架来,只好找当地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来评理。那位长者知道情况后,劝他们团结起来,每人的茶田里都种那种花不就好了吗?长者教育他们不要自私自利,把利放在末位,先人后己,三个儿子听后十分感动,便不闹了。长者就取此花之名为“末利”以示纪念,意思是把利益放在末位,先共同致富。后来,果然茶田种得好,茶叶畅销。苏州的茉莉花茶从此兴盛起来,后来人们将“末利”改成了“茉莉”。

修炼的人知道,德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人生的一切福运均来自于自身长期积累的德。先人后己是守德和真正自重的一种体现,正是因为这位长者的教诲使得三兄弟懂得了谦逊退让这种待人处事应遵循的原则,明白了先人后己这种厚积薄发的潜在力量,从而使得茉莉花茶能得以兴盛并流传下来。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吉田忠雄在回顾自己的创业成功经验时说过:为人处事首先要讲求诚实,以诚待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离开这一点,一切都成了无根之花,无本之本。

在他创业的初期,他曾经做过一家小电器商行的推销员。开始的时候,他做得并不顺利,很长时间业务并没有什么起色,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坚持做了下去。有一次,他推销出去了一种剃须刀,半个月内同二十几位顾客做成了生意,但是后来突然发现,他所推销的剃须刀比别家店里的同类型产品价格高,这使他深感不安。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这二十家客户说明情况,并主动要求向各家客户退还价款上的差额。他的这种以诚待人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客户,他们不但没收价款差额,反而主动要求向吉田忠雄订货,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新品种。这使吉田忠雄的业务数额急剧上升,很快得到了公司的奖励,这给他以后自己创办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诚信是成功的保证。当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时,要保持冷静,切不可因贪小便宜吃大亏。

做人要善于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无论人家怎样夸奖,你都要明白,你还远不是个尽善尽美的人。你要懂得,人们赞扬你,多半是要求你这样进行自我教育: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做人要用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诚信。要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真诚,只要你诚恳地对待别人,你就可以赢得人心。因为诚信的力量是让人无法拒绝的。在人的各种美的个性之中,有一种共同的品性,那就是真诚。可以说,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睐了。

谦逊,是人们评估你的砝码。诚信,是取信于人的钥匙。你应当正确看待自己,在对未来提出主张和计划的时候,你越是谦逊低调,为克服困难和达到似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时,你身上表现出来的毅力就越大。

拥有良好的信誉,就如同拥有无形天价的财富。只要你会去经营它,不去损害它,它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宝藏。请记住:当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时候,你把麻烦其实也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他人的时候,其实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

有理也要让三分

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但是,怎么解决矛盾,怎样化解矛盾?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办,最头痛的事情。

同样是处理矛盾。有的人的态度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总想争个高下,分个输赢。于是,他们往往只因为芝麻小事,而争吵不休、大打出手,甚至于闹出人命官司,反误了卿卿性命。而有的人的态度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要让三分。于是,他们心胸开阔,退一步,生活仍是海阔天空。

清朝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比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没想到,这位宰相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捎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书明理,立即主动把墙往后退了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若想在困难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宽以待人。包容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同奋斗,在困难的时候患难与共,进而为自己增加成功的能量,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则会被大家疏远,在其成功的道路上,人为地增加了阻力。

汉朝时有一位叫刘宽的人,为人宽厚仁慈。他在南阳当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做了错事,为了以示惩戒,他只是让差役用蒲草鞭责打,使之不再重犯,此举深得民心。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厚,便让婢女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故作不小心把肉汤洒在他的官服上。要是一般的人,必定会把婢女毒打一顿,至少也要怒斥一番。但是刘宽不仅没发脾气,反而问婢女:“肉羹有没有烫着你的手?”由此足见刘宽为人宽容的肚量确实超乎一般人。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做法,刘宽以自己宽宏的肚量感化了人心,也赢得了人心。

许多人一旦陷身于矛盾的漩涡,便焦躁起来,有时为了一己的私利,甚至是为了一点点面子,也要强词夺理,一争高下。一副得理便不饶人的样子,非逼得对方大败而归或自认倒霉不可。然而这种“得理不让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也成了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这对“战败”的一方也是面子和利益的问题,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像刘宽那样自己有理也让别人三分。给他人一个台阶下的同时,也为自己攒下了人情,留下了后路。

杨玢是宋朝尚书,年纪大了便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坐在书桌旁,正要拿起《庄子》来读,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大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不能饶他!”

杨玢听后问:“不要急,慢慢说,邻居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是的。”侄子回答。杨玢又问:“邻居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侄子们不知其意,说:“当然是我们家宅子大。”杨玢又问:“邻居占些旧宅地,于我们有何影响?”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不讲理,就不应该放过他们!”杨玢笑了。

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怎么想?”侄子们不明其意。杨玢干脆说:“我这么大岁数,总有一天要死的,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们有什么用?”侄子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的,状子都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秋草正离离。”写罢,他再次对侄子们说:“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要看透一些,遇事都要退一步,不要斤斤计较。”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生活,谁能保证自己不会和别人发生一些磕磕碰碰?谁又能保证自己事事处处都占理?有些事就像在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一样,如果主动地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不光会得到踩人者真诚的道歉,也会得到周围人赞许的目光。相反,如果及时的还他一脚,就会激化矛盾,把事情搞僵弄大,这样你来我往,谁都不肯甘拜下风,以致大打出手,就划不来了。其实,只要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即便自己占理,也要大度一些。再说,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因为大海能广纳百川,也不拒暴雨和巨浪;也有人把忍耐性比做弹簧,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或矛盾。如果事事都能忍让三分,自然会风平浪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事实上,越是有理的人,如果表现得越谦让,越能显示出他胸襟坦荡,富有修养,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钦佩。有道是:进一寸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让三分,大家和睦相处,社会和谐温馨,何乐而不为?

莫把对手逼入墙角

孙子有一句名言叫“穷寇勿追”。在双方交战时,孙子强凋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去逼迫他。他认为:陷于绝境的敌人,已无所顾忌,一副视死如归的架势。如果不低调处理,适可而止,一定要把对手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对手就会困兽犹斗,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宋仁宗时,宰相富弼采用朝士李仲昌的计策,从澶州商湖河开凿六漯渠,将水引入横贯陇西的故道。北京留守贾昌朝素来憎恶富弼,私下与内侍武继隆勾结,命令司天官二人,等到朝臣聚会时,在殿廷提出抗议,说国家不应当在京城的北方开凿渠道,这样会使皇上龙体欠安。几天后,两个司天官听从武继隆的主意,向皇上上书,请皇后与皇上一起出来听政。

史志聪将他们的奏章拿给宰相文彦博,文彦博看后藏在怀中。他不慌不忙召来两个司天官:“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的变异,才是你们可以说的事,因为这是你们的职责。为什么胡言乱语干预国家大事?你们所犯的罪有灭族后果。”两个司天官十分恐惧。文彦博又说:“看你们两个也是狂妄愚昧之极,今天不忍治你们的罪。”二人走了后,文彦博把他们的奏章拿给同僚们看,富弼等人十分愤怒地说:“奴才们胆敢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不斩了他们?”

文彦博说:“如果斩了他们,事情就公开化了,宫中会闹得不安宁。”过了不久,大臣们决定派遣司天官测定六漯渠的方位,文彦博还是派那两个人去。这二人怕治他们的前罪,就改称六漯渠在京城东北,而不在正北。

这就是示之以威,而后网开一面,从而造成威慑的例子。而将此一策略运用得出神人化的,则当属宋朝赵鼎。

宋高宗时,刘豫在山东张榜,狂妄地要求天下给他这个皇上进奉药物,太监冯益恰好派人去收买飞鸽,山东境内传播着许多流言。泗州知州刘纲将情况上奏朝廷,枢密使张浚奏请皇上,要求斩掉冯益以消除流言蜚语。

赵鼎继而上奏:“冯益的事确实十分暧昧不清,值得怀疑。此事有关国家大体,朝廷如果忽略了不加处罚,外面的人必然认为是皇上派他去的,有损于圣德。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派到外地去任职,以清除众人的疑惑。”高宗欣然应允,将冯益调往浙东。张浚认为赵鼎与自己在唱对台戏,十分生气。赵鼎说:“从古以来,凡是想处置坏人,搞急了,他们的朋党会互相勾结,反而招致大祸;缓一缓,他们之间就会互相排挤,不攻自破。现在冯益犯了罪,杀掉他,并不足以叫天下人拍手称快。但是一杀他,众太监们会害怕皇上杀了一个,就会想杀第二个,必然会竭力争取减轻冯益的罪责。不如贬谪他,将他放到远离京师的地方,既无损于皇上的尊严,冯益自己看见受的处罚很轻,也不会花费心机去求人,争取回到原来受宠的地位。他的同党见他被贬,必然会伺机窥求上进,哪里肯让他再进宫呢?如果我们着力排挤他,他的同类必然会因此而畏惧我们,他们会勾结得愈发紧密,我们就无法攻破他们了。”张浚听了赵鼎的分析,十分叹服。

所谓“狗急跳墙,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一旦遭受这种孤注一掷式的抵御,就算你不会失败,也将会使元气受到损伤,从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对付奸佞小人,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操之过急,他便有可能狗急跳墙,乱咬一通,这对你自己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正所谓“投鼠忌器”。

鲁迅曾经说过:“沉默呵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生活中确有这一类人。平常默默无闻,与人为善,处处小心,甘愿吃亏,如果发起怒来,他可能让所有认识他的人瞠目结舌。超负荷的逼迫,往往是使人产生反常举动的导火索。

懂得做正确的事,要比懂得正确地做事重要得多。有道是分寸方圆自在处世之道,以中为度,不即不离,中和为福,偏激为灾。只有掌握了处理事情的分寸,才能方圆自在,游刃有余。把握分寸就是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讲求平衡。失去平衡,过分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矛盾就会激化,就会出毛病,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每一种力量都像弹簧一样,压的力量越大,反弹就越高,反作用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