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20449100000001

第1章 老祖宗留下来的四季养生之道

1.四时阴阳论

一、何谓阴阳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阴阳,譬如,在形容男子时会说他具有“阳刚之气”、在买花的时候,卖花人会告诉你哪种花是“喜阴”植物,哪种是“喜阳”植物等等。那么,到底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从字面上理解,阴、阳两字的古义是背日和向日,起初并无任何哲学内涵。阴,《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说文系传》曰:“山北水南,日所不及”。阳,《说文解字》曰:“高明也。”《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例如:背为阳、腹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流动性佳为阳,流动性差为阴;力与精神为阳,体液与温度为阴。按照同样道理,身体每一经络系统都分为阴与阳,不同的病症类型亦可按阴阳划分,故有同病不同治的说法,就是因其阴阳消长不同而来。阴阳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转化。

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故阴阳可无限细分,而这概念亦应用于中医学上,以解释生理活动的不同状态。例如:五脏为阴;当中的每一个脏器,其活动状态又可细分为阴阳,如肝阴、肝阳;肾阴、肾阳等。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所有事物皆有阴阳两个属性,且两者蕴含着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讲天地的起源和演化问题,认为天地未分以前,混沌既分之后,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凝结为地;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可见,阴阳是两种基础粒子,是宏观物质形成的基础。中国的传统学术中,有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及“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的观念。

说到阴阳,大家就会想到太极。大约在北宋年间,出现了道教的太极图。太极图以一条曲线将圆形分为两半,形成一半白一半黑,白者像阳,黑者像阴,白中又有一个黑点,黑中又有一个白点,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分开的两半,酷似两条鱼,所以俗称阴阳鱼。“阳”的代表:天、父、雄性、热、昼、表面、过去、破坏力、单数。“阴”的代表:地、母、雌性、寒、夜、里面、未来、包容力、复数。

二、四时之法成

所谓“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的生命活动也是对立着的两方,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人体生理节律就会受到干扰,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就会降低。即使不会因感受外邪而致病,也会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而发生病变。《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明确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段经文清楚地说明了人们在养生中要顺从四时阴阳这个根本。围绕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的基本观点,讨论了养生的原则,提出了平调阴阳、以合四时的理论,即主动调节内脏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三、一年四季是一个循环过程

《黄帝内经》中讲的春天,不是单纯的春天的概念。春天只是一个比喻,比喻人生命的初始,比喻万事万物的开端,所有事物的开端都可以从春三月开始。

在冬天阳气闭藏的时候,其实已经孕育了生机,在春天,这个生机开始表现,所以在春天的时候,表现了万物生发、生机勃勃的表现这就是阳气的生发季节,这个时候,对应了五行中的木所以有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我们对春天的感受,是可以理解这样的状态的。在春这样的季节里,肝木在主事,它让生命维持生机勃勃。到了夏天,是万物茂盛的时候了,经过了春的生发,生命到了长的过程,所以说,“夏三月,此谓蕃秀,万物华实”。阳气“长大成人”,风风火火的,用脉来说就是洪了。

?从春到夏,也就是一个木生火的过程。所以,从春天到夏天,就是阳升的过程。对应我们的人体,如果一个人很颓废、没有精神、我们就可以考虑这个过程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刚才讲完阳升的过程,现在讲阳收的过程。

?到了秋天,金秋主事,肃杀之秋,主阳气回收,大地将春夏生发的能量回收起来,也是果实垒垒的季节,阳气到哪里了呢?收回来了,这就是阴阳转化的奥妙。那么,到了冬天,阴成了主事,阳气潜藏,所以水冰地坼那么在冬天,这个阳要是收不好呢,就会出现了问题。所以,书中就有说了:“冬天不藏阳、春必病温”等之类的话。

《黄帝内经》养生经典语录

1.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素问·四时调神大论》

2.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

3.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素问·气交变大论》

4.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素问·脉要精微论》

5.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护好我们人身的“三宝”——精、气、神

生命起源于精;生命能量有赖于气;生命活力表现为神。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这三个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到,由此也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中医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亦死”的说法,可见“精气神”三者,是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所在。只要人能保持精足、气充、神全,自然会祛病延年。因此说,中医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养生。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篇》中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於性命者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体血气精神的相互为用,是奉养形体,维护生命的根本。可见古人对这三方面的调护、摄养极为重视。

????一、精

《黄帝内经·素闻·金匮真言论》上说,精是身体的根本。没有这种基本的精微物质,就不可能有人的身体。

《灵枢·本藏篇》说:“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者失守而阴虚;阴虚者无气,无气者死矣。“从这一段经文也可以看出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五藏藏精,精为神之舍,有精才能有神,所以“聚精”,才可以“会神”。精伤了,神就无所舍,是为失守,这是精与神的关系,也就是说精为体,神为用。

精不但为神之舍,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人无气则死。精气神,精是基础,是地;神是主宰,是天。气游离沟通其间,催发乃化生“精神”。

所以《太平经》说:“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三者统一于气,并互相增强和促进。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精气神的修炼,犹如林中火起。精是火,气是风,神是光和热。火起则空气流动—风加剧则火更大。风、火更大则光、热更盛。但是,火需要林木才能燃起。对于精来说,这个“林木”就是合理的膳食营养。

精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下来的,也就是先天之精,它是生命之根。《灵枢·决气》中说,父母“两神”的相互结合,然后生下我们。而构成我们人体的根本就是“精”。

精的另一个来源是我们出生后所吸收的营养,也就是水谷之精。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既要抱住先天的肾精,又要调养后天的水谷之精。中国历来的养生之道,强调饮食要以素为主。对一般人而言,素食更易于正神,但是脑力体力劳动强度十分大的人,也应适当补充肉食,补充均衡的营养,以补充消耗的精气。

二、气

????“气”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身上到处有“气”,一旦没了气,人也就断气了。

一般来说,气是一种看不见、但是绝对存在的一个单位。既然看不见,它又存在,那么怎么才能证明它的存在呢?方法就是通过它的功能。首先,大家可以把这个“气”理解为元气,元气的状况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健康程度,这就是气的功能。中医里有这样的说法:“气聚则生,气壮则弱,气散则亡。”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就体弱多病;而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给大家举个例子,日语是根据古汉语演变的一种语言,日本人在问好的时候有这么一句;“元气てすか?”字面翻译过来就是“你有元气吗?”也就是在问你身体好吗。

人先天的元气是父母给的,《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是从天的来的,这里的天是指父母。在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一点,如果打算生孩子,一定要先把夫妻双方的身体都养好,给孩子一个充足的元气,要知道怀胎十月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气,或者说元气,有四部分:父母的精气、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要养生的话,必须把握好后三者,因为它们是后天的,是可操纵的。

水谷之气就是人们吃饭之后,通过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所得到的,关于这一点,人们就应该在饮食上多加注意,不要随便节食。想一下,如果一个人连饭都不吃,或者吃的很少,那他就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的水谷之气,这样就影响到他的元气,进而影响到他的健康。

呼吸之气也很好理解,就是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得到的氧气,在这一方面,要求我们做哪些呢?一是要保护好我们的肺,肺是主气的。二是要我们大家要保护好环境,防止空气污染,这一点,大家应该很明白。如果空气污染了,你再怎么养生也是徒劳,因为你整天吸进肚子里的都是些有害气体。

自然之气可以理解成24节气,要养元气的话,还要跟着节气走,这也就是在强调养生要“因天之序”。只有这样才能养足元气。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我生来就气虚,没办法。不是没办法,是你没去调养,平时多注意调养,就会可以弥补你先天的不足,那样的话,就算你气比别人虚一点,但也不会影响你的健康。

三、神

????我们来看一下“神”字的构成。“神”字由“示”和“申”两字组成,“示”上面有两横,表示上面的天,下面一个“小”字,是日月星之象。“申”,是闪电的象形。古人认为闪电威力无边,神秘莫测,便对它顶礼膜拜,奉为神灵。闪电是古人敬奉的最原始的神灵之一,是上天的代表,万物的主宰。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因此,神在人身上,表示人的最高主宰,这就是人的思想、心灵、精神和灵魂及其表现。《黄帝内经》的观点认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

在人体的三宝之中,“神”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统领着精和气,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只有神的存在,才能有人的一切生命活动现象。古代养生家强调“神强必多寿”。

关于养神,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如说《素闻·上古天真论》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恬”就是安静,古代养生是很强调静的,忌讳躁动;“淡”就是朴素,是不被物质所迷惑。能够做到“恬淡虚无”,心神方面也就安枕无忧了。

3.长寿来自合理的生活习惯

一、饮食有节

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十分重视节食与健康长寿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度百岁乃去”,“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我国专家通过动物实验后发现,生命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早发育早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进食,又可增加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肝硬化等,从而危害健康,缩短寿命。

从中医角度看,饮食通过脾胃来消化吸收,然后转变为精微物质来补充全身的气血。脾胃就像一个工厂,它每天处理食物的总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工厂自身也需要消耗能量来完成工作。

一方面,它将食物的精华部分供给全身,另一方面将食物中的糟粕传输给肠道。这样,如果饮食过量,首先导致脾胃这个工厂的负担过重,每天总有处理不完的食物在脾胃内部堆积,称为“食积”。

食积过多就会腐烂、发臭,内生湿热,出现口臭熏人、嗜食凉物、反酸烧心、大便粘腻、小便黄浊等异常症状。接着,食积进一步妨碍了工厂的正常工作,出现打嗝嗳气、饭后腹胀、易饥食少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小孩子就会导致厌食、积滞、疳证等疾病。

此外,由于脾胃需要增加额外的能量来处理多余的食物,所以饱食后,大量的气血被动员到了脾胃,这个时候,身体往往出现倦怠困乏的表现。而大量的食物充盈在胃中,使脾胃的气机没有运行的余地,这样反容易伤脾,时间久了就会得糖尿病。

其中有关“食多短寿”的说法,已经被现代西方科学所证实,研究表明:节食是长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节食,还有利于促进疾病痊愈。《古兰经》中也提倡节食,它是这样记载的:“胃是百病之府,贪食是百病之根,节食是百药之首。”

节食还有利于睡眠,《黄帝内经》说:“胃不和则眠不安”,说明饱食会影响睡眠质量,出现多梦、夜卧不安等症状。长期饱食导致脾胃食积,则会导致失眠等疾病出现。

现代人们的饮食习惯,则恰恰与之相违,夜生活和宵夜是现代生活中人们所谓的享受,然而种种疾病却接踵而至,违背了饮食的正常规律,身体往往因此受到损伤。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如果能严格按时进食,不随便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消化功能就好,对身体也很有好处。

“饮食有节”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饮食要顺应天地阳气的盛衰,《黄帝内经》中说:“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虚。”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中午之前,天地之间的阳气最旺盛,人体的脾胃阳气借助外界的阳气则功能增强,而午后夜间,天地之间的阳气渐渐衰退,阴气渐渐生长,则人体脾胃的功能也应该处于减少的阶段,只有这样才能养护脾胃脏腑。

二、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这里的起居,不仅指起床、睡觉,还包括日常的活动。起居要有常规,不能混乱。祖国医学认为,人的长寿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内经》说:“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前苏联168岁的长寿老人米斯尼莫大谈到自己长寿经验时,提到这么一条,就是每天按时作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119岁的大夫吐地·阿西木阿吉也是这样。所以说,从近代一些长寿老人经验看,都有一套符合生理要求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这里,根据自然界的阳气变化规律,把一天分成三个阶段,而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变化,表现出生、长、收、藏等四种不同的形式。就是说,天亮时人体的阳气开始活跃于体表,中午阳气最旺盛;太阳偏西时体表的阳气开始向内收敛,汗孔固闭;日落之后阳气潜藏在体内。起居有常主要指入睡和起床要有规律。每个人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和自己的习惯,按时入睡起床。老年人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

“不妄作劳”的意思是说劳动或者运动时不能过量,也就是要适度,过犹不及。否则,就会生病。中医所谓“劳则气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对人的长寿很有意义。但是“不妄作劳”并非什么都不做,古人提倡的是“常欲小劳”,不仅要“学而不怠”,而且要尽可能作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对老年人来说“息”与“逸”主要是睡眠。此外,适当的文娱活动与业余爱好等,也是完全需要的。文娱活动方面包括观摩文艺表演、阅读报刊书籍,游览公园及名胜古迹及棋类、乒乓球、牌类等。这些活动要量力而行,切忌肆意无度,搞得非常紧张和疲劳。业余爱好方面如种花、养小动物、集邮、书画等项目很多,人各不同。国外有资料认为,养小动物(如狗、猫)者,多能长寿。大抵人的心情有所寄托,自能舒畅,心情舒畅,可有助于享天年。我国古代哲学家苟况有一句名言:“美意延年”,就是这个意思。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保持手、面与口腔的清洁卫生。每日刷牙、饭前、便后洗手,勤修指甲等。适当时间洗澡一次,但也不必过勤,尤其是老年洗澡过勤,容易发生痞痒症。因为老年人皮肤腺萎缩,多洗澡使皮肤更加干燥。衣服添减要适应冷暖及季节的递变。特别是老年人代谢低、循环差,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应及时增减衣着。老人手脚等肢体末梢因循环差而易冷,更须注意保温。

在现代养生中,生活起居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人的生活起居特别要注意劳逸结合。许多很有发展前途的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惋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在生活起居方面进行养生。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第一篇不是单纯从医学角度告诉大家怎么治病,而是告诉大家怎样能够不得病。要想不得病就是要做到“恬淡虚无”,那么怎样做到“恬淡虚无”呢?紧接着,《黄帝内经》中就说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你要做到精神内守,这样才能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

“精神内守”是养神的一条重要原则。所谓“精神内守”,主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内”针对外而言,“守”是坚守、保持的意思。“精神内守”,强调了内环境——精神的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即“病安从来”,意思就是说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那么,又怎样“精神内守”呢?

一、“时御神”

《黄帝内经》在谈到人如何衰老时,明确指出:“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里的“半百而衰”,就是过早衰老,而引起衰老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不时御神”。御,驾御、控制的意思。时,善;不时御神,就是指不善于控制自己的精神。为贪图一时的享乐,违背生活规律而取乐,则有害于身心健康,促使人体过早衰老。

精神耗散,不能守持于内之所以引起衰老,原因是在于“神者,血气也”,意思是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大量、过分地耗散精神,可以使气血损耗,从而产生衰老。一个经常大哭大闹、喜笑过度的人,是不会长寿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时时、事事做到控制自己的精神,冷静、客观地处理各种事物。对于任何重大变故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达观的处世态度,顺应事物的自身规律去解决问题。

二、心肾相交

精是肾,肾精要足才可以定心神。这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这种能力增强了,我们才可以淡定。而想让这个功能强大,就必须要锻炼我们心肾相交的能力。如何锻炼呢?有一种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我们的手去搓我们双脚的脚心。因为心包经的脉是通过劳宫穴的,劳宫穴在我们的手心里。而肾经是斜走于足心,在我们的足心有一个穴位叫涌泉穴。如果想让我们的心肾相交,就可以用我们的劳宫穴和涌泉穴对搓。总而言之,精神内守就是当你的精和神都特别租的情况下,你才可以淡定,才可以达到恬淡虚无的境界。

二、高下不相慕

这也是《黄帝内经》里一句重要的养生格言,意思是人们社会地位有高低,但都不要相互倾慕而各安于本位。高下,是对社会地位高低而言。高,指贵族,统治者;下,为广大群众、百姓。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高下不相慕”是非常困难的。自古以来,不少人为了高官厚禄互相残杀,连脑袋都丢了,还谈什么养生呢?还有一些人,不但嫉妒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甚至当别人的才华、品德、名声、成就、相貌等高于自己时,都觉得不舒服。这种人常常可以产生一种“无名火”,使心境抑郁,情绪烦躁。现代研究表明,妒火中烧之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血压升高,血清素的活性水平降低,因而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大脑机能失调,抗病能力下降。

消除嫉妒的根本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加强思想意识修养,把羡慕的心情变成追赶的行动,对感情进行良性控制。还是“高下不相慕”,“知足者常乐”好。

三、少私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黄帝内经》中也主张“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只有少私寡欲,精神才能守持于内。很难想象,一个私心太重、嗜欲不止的人,他的精神能够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