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寂寞来临时,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灯下,平静地等待身体与心灵的一致,让自己从悲欢交集中净化思想。这样,被一度驱远的宁静会重新回归。你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风起云涌的的内容,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当你真实乍窥了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让身心平直地立在生活的急流中,不因贪婪而倾斜,不因危难而逃避,你就读懂了寂寞,理解了寂寞。
丽达,我回来了
人的本性里有隐藏自己的欲望,有的时候不只是羞于见人的我们不想让人看见,甚至是一些美好的情感我们也宁愿它埋在心底里,像把新酿的美酒放在墙角里慢慢沉淀。坚守着自己内心的执著也就意味着必须忍受着美丽的寂寞,是的,美丽的寂寞,因为那寂寞里有爱在等待。
1939年,艾伯特和丽达刚结婚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就全面爆发了,法西斯军队开始向世界各地入侵。整个世界都被战火和硝烟笼罩。军队开始大量地征兵,年龄在16—65岁之间符合条件的都要参军。艾伯特和丽达幸福的新婚生活被打破了。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丽达眼泪汪汪地拉着艾伯特的手,不肯放开。骑在马上的军官开始催促, “我一定会回来的,等着我,我们还要一起看日落……”艾伯特说完狠心地拨开丽达抓得死死的手,头也不回地随军队去了。丽达一直站在那里,手上还残留着艾伯特掌心的温度,军队却渐渐消失在寂静与空旷的地平线上。其实艾伯特不知道,丽达那时已经有了孩子,他不懂得丽达心中的恐惧。丽达一直站到天黑才回来,耳边不停回响着艾伯特离开时说的话“我一定会回来的,等着我……”
战火在全世界蔓延。人们每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丽达不愿意回娘家,一直呆在和艾伯特结婚的屋子,任别人怎么劝,也执拗着不肯离开。第二年,奶奶生下一个男孩。那时在丽达所住的小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逃亡到别的地方去了,丽达还是坚守在那里。终于艾伯特寄了一封信回来:“丽达,我现在还在前线,照目前的情形看,战争是一时半会不会结束的,所以我还不能回去。但是我一定会回去的,相信我!因为我知道你还在家里等我……我很好,不要担心,现在外面除了炮弹爆炸的声音,还有各种动物的叫声,我一直想像你在我身边陪着我。丽达,等着我……”丽达小心翼翼地把信收好,闭上眼睛,她似乎听到艾伯特就在她的耳边轻轻地诉说着思念。
虽然街上几乎已经没有商店开门,丽达还是每天都要上街,因为她需要找到一些吃的来喂饱自己的孩子。丽达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收到艾伯特的来信,虽然每次都只有只言片语,但对于她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每一封信丽达都把它放在别人碰不到的地方,压得平平整整。如果长时间没有收到艾伯特的信,她就会坐立不安,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一遍阅读艾伯特之前寄的信。
1945年,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终于恢复了和平。小镇上的人们又回来了,宁静的小镇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但从这时起,丽达再也没有收到艾伯特的来信,然而丽达依然满怀希望,因为她始终相信艾伯特说过的话,无论世界怎么的变化,她始终相信艾伯特已经在回家的路上。
丽达那时27岁,虽然带着孩子,但并没有影响丽达的魅力,仍然不时有优秀的小伙子追求她。朋友们都劝她,趁着年轻,赶快再找一个,甚至父母也经常在她耳边唠叨。但她总是坚决地摇头拒绝,因为她相信,艾伯特是会回来的。丽达一个人带着孩子,每天早出晚归,在饭馆刷盘子,帮别人做衣服,每天只有5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尤其是孩子马上就要上学,花费就会更多。艾伯特依然没有寄信回来,虽然丽达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她宁愿自欺欺人,让自己的心中还有期盼,她告诉自己: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丽达经常会站到艾伯特离开的那条路上,默默地望着远方,一个人静静地流泪。晚上拿出艾伯特的以前寄回来的信,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读,不知疲倦。
就这样20年过去了,艾伯特仍然没有回来。丽达46岁了,孩子也已经19岁,他们不得不搬离了丽达一直在等待艾伯特归来的小镇,因为一场前所未有的瘟疫突然袭来。但丽达始终是不舍,站在自家的门前,左看右看,眼里泛着泪花。她在窗户下压了一封信,上面写着:“艾伯特,如果你看到这封信,一定要等我,不要离开,因为这是我们的家。我只是暂时离开,我会回来。我不敢想像,你回到家却看不到我的情形,所以一定要等我回来。”
丽达和孩子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直到这场要命的瘟疫结束。多年之后,孩子已经成家立室,在这个城市也有了很好的发展。丽达每天也只是很悠闲地生活,但她内心里一直想要离开这里,她想要回到自己和艾伯特的家。
60岁的时候,丽达忽然患病,卧床不起。孩子经不住她的再三请求,最终圆了丽达的心愿:把她送回到和艾伯特一起生活的家。路途的颠簸,使丽达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她的眼睛却闪闪发亮。到达的时候,发现门竟然敞开着,孩子以为是哪个流浪汉住在里面。但丽达坚决摇头,让孩子去看窗户下的信。信果然不见了,丽达颤巍巍地站起来,踉踉跄跄地走进屋。屋里还保持着离开时的样子,没有丝毫的改变,唯一不同的是壁炉旁的躺椅上坐着一个人。望着那个无数次梦中萦绕的背影,丽达的心突然狂跳起来。那人转过身慢慢地站起来,一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是艾伯特!“丽达,我回来了。”他们拥抱在一起,久久不肯分开。
原来,战争结束之后,艾伯特被遣送到别的国家,当地的政府没收了他的所有证件,直到3年前,才获得自由。可回来了发现,家里已经没有人了。他看到了那封信,就一直在这里等。丽达躺在病床上,呼吸微弱但是安宁,艾伯特握着她的手,向她讲述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丽达静静地望着等候了半生的丈夫,眼神中满是温柔。
一周后,丽达去世了。艾伯特始终握着她的手,一如当初两个人新婚时的幸福时光。没过多久,艾伯特也随着丽达而去,他们终于永远地在一起了。
只在钢琴的世界里
1900年的第一天,一艘油轮的甲板上突然传出一声大喊:America!接着甲板上所有的人都面对着薄雾里巨大的自由女神像欢呼起来,因为纽约,那个充满财富与梦想的地方就在眼前。船一靠岸,乘客都匆匆地沿着扶梯走下去,一个锅炉工便偷偷跑到餐厅搜罗客人的遗落物品,结果只在桌子下面找到一块手帕和几根未抽过的香烟。但此时,他在一架钢琴上发现了一个纸箱,打开一开,箱子里竟然是一个婴儿。锅炉工收养了这个婴儿,并给他起叫1900。
船上的工人都非常喜欢这个婴儿,锅炉工也非常疼爱1900,并且他还教他认字读书。但是因为1900没有任何身份证明,锅炉工不许他离开船舱一步。有一次,1900问:“什么是妈妈?”锅炉工告诉他:“妈妈就是总是能帮你赢得比赛的赛马。”后来,锅炉工在给锅炉装煤的时候出事故死了,只有七八岁的1900不懂什么是死亡和离别,当他独自流泪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美妙的音声,旁边一个善良东方女人告诉他,那是音乐。
几天后,1900在夜间偷偷地溜进餐厅,来到白天透过玻璃门看见别人演奏的钢琴前,弹起自己即兴发挥的曲子。琴声吵醒了船上的乘客,他们都起来想看个究竟,却在这天籁般的音乐中逐渐沉迷。1900从此便迷上了钢琴,因为通过拨动琴弦,他可以把心中的感情表达出来。他的寂寞,他的痛苦,他的快乐……只有声音才是他与这个世界最直接最敏锐的沟通途径。
几年之后,1900成了该艘游轮上的钢琴师,他弹奏的曲子总是能让听众们忘乎所以。虽然他从未下过船,却早已声名远扬。在一次暴风雨的夜晚,他遇到了刚上船因为晕船而抱着花盆大吐特吐的马科斯,两个人十分投缘。从此,马科斯成了他一生的知己。马科斯十分欣赏他的音乐才华,他希望1900能下船去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认可,并从此名利双收,过上好的生活。他不懂1900为什么如此执著于呆在船上,但陆地对1900而言,实在是太遥远了,他对陆地充满着矛盾,他不知道自己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它。况且他对世人所狂热追求的某些东西无法理解。
1900出色的钢琴技艺,终于使唱片公司找上门来,他们希望能为他录制唱片,并承诺为他赚很多的钱。但1900内心依然平静,安于生活和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有一天,他录制唱片的时候,顺着窗子看见一个女孩正站在船舷上看海,那一瞬间,他便深深地爱上了她,接着自然而然地在钢琴上弹凑出一首深情的曲子。他拒绝把这首曲子交给唱片公司发行,因为这是他创作给自己深爱的人的。在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1900鼓起勇气想把录制了那首曲子的唱片交给女孩,但最终没有说出来。女孩下船了,1900被思念折磨着,他感到很痛苦。马科斯的劝说和对爱情生活的憧憬打动了他,他最终决定下船,去追寻自己的爱情。那天所有的船员都和他挥手告别,他穿着马科斯送给他的大衣,缓慢地走下船梯。在船梯中间,他茫然地凝视了一阵没有尽头的城市,突然摘下头上的礼帽抛向远方,然后坚定地转过身,返回了轮船。他对马科斯说:“此生再也不下船。”
多年之后,这艘已经老旧残破的游轮即将被炸毁拆除,马科斯又回到这艘船里上上下下疯狂的寻找1900,因为他坚信1900还在上面。最终马科斯在破旧的船舱里找到了他,试图说服他下船。
“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但是这个城市让我看不到终点。拿钢琴来说,键盘有始也有终,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是我所擅长的。可是走下跳板,那个都市像一架硕大无比的钢琴,有无数的琴键。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我生于船,长于船。这艘船每次只载客2000人,既载人也载梦想,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我过惯了那样的日子。陆地?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是条太长的航程,是瓶太浓的香水,是位太美的美女,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我宁可合弃自己的生命也无法舍弃这条船。反正,世界上除了你没有人知道我,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原谅我,朋友,我不能下船。”
1900执意不肯下船,外面的世界太大,他找不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的起点和终点,这使他茫然而惶恐他宁愿自己一个人呆在船上,因为这艘船就是他的世界。最终,马科斯亲眼看着1900和巨大的游轮在一片火光中轰然粉碎。
电影《海上钢琴师》以如此优美浪漫而又忧伤的曲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自由与人生的动人故事,1900一生寂寞,独与钢琴相伴,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价值。演奏的时候,无论他的身边有多少人,他始终都是一个人存在着,他在自己的世界里自由的行走。没有爱情,但是有“爱人”;没有名利,但是有自由——寂寞就是他唯一的自由。
从尘埃里开出花
24岁那一年她遇上了38岁的他,此时正值1944年,日寇入侵,战火连天。他知道她是因为她的作品,读了一个开头,便舍不得放手。他想要结识她,便拜托与她相识的朋友为他介绍。朋友回信说,她不轻易见人。他并不放弃,其间一直看她的作品,偶然于一本杂志上看到她的照片,便小心翼翼剪下来珍藏。最终朋友向他透露了她的住址。他大喜过望,不顾自己已经有妻室,无论如何也要见一面。他寻址而去,她果然闭门不见,他便从门缝塞进一张纸条。
第二天,他接到她的电话,言称想要与他见面。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他当然是欣然同意。他见到她坐在那里,个子很高,但显得稚嫩,跟自己想像中的不太一样,完全不像是作家的样子。两人似乎有很多的共鸣,一谈就是5个小时。对她来说,两人是相见恨晚,此时已是知己。她离去的时候,他送到楼下,并肩站在一起,他忽然说:“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任凭是谁,都听得出来这句话里的意思,他是从两人是否般配的角度去考虑的。她诧异但没有说什么,这话给她的感觉竟是前所未有的愉悦。
此后,他经常去看她。不久,他们就恋爱了。他每次回家,总是先去她那里,两人每天在一起。世人看在眼里,都觉得不可思议,不光年龄上有偌大差距,而且以他的身份,他根本就配不上她。但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只在意自己的感觉,毫不在乎别人如何去说,。仅仅因为他懂她,就足以让她爱上他。她不会以一种世俗的眼光去评价一个人,她也不在乎他的婚姻状态,爱了就义无反顾、无可更改。她爱他,或许是因为她缺少父爱的关系,更或许是因为两人的惺惺相知,。他离婚后,便与她结婚。只有一纸婚书,没有任何的法律凭证,因为他爱她,不愿自己的身份拖累她。至此似乎他们的感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在送他的一张纸笺上这样写道。
婚后,是她创作的黄金时期。在那段时间,她写出了很多都流传至今的作品。后来由于时局变化,他离开了,他们开始了长期的分离。相信那个时候,他还是爱着她的,因为在他感觉自己就要死的时候,还叫着她的名字。可惜好景不长,他与一个医院的小护士好上了,似乎完全忘记了她的存在。但她对此一无所知,照常给他写信,讲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1945年,他回来找她,并向她坦白了之前事。她伤心不已,但依旧不能不爱他,只好独自默默承受着。日本投降后,他由于身份问题又不得不逃走到友人家里寄居。这时他又看上了另一名女子。她已有半年的时间没有见到他,所以就一路寻来。但她见到他身边的那位女子时,竟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尤其是当她为那名女子画像的时候,画着画着,觉得再也画不下去了。他再三追问下,她才说:“我画着画着,只觉得她的眉目,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她是一心一意爱他,最后却要和几个女人来分享一个男人,这是如何也忍受不了的。离开时,她知道这段感情已经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她的寓所。清晨他离去时,走到她床前跟她告别,她只叫了一句他的名字,便再也说不出话来。她仍然爱他,经常用自己的稿费来接济他,怕他吃苦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