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与我最相知,我住山时他亦随,
侵早和风辞嶂外,晚来依旧护柴扉。
《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卷八,
卍续藏第一二六册页二九七下
湛然圆澄(1561-1626):六祖下三十六世,嗣法于大觉方念,有《宗门或问》一卷、《湛然圆澄禅师语录》八卷行世。
【白话新唱】
白云是我最好的知音
我住到山里他也跟到山里
早晨风起
白云就离开群山远游
傍晚时
白云又回来
依旧守护我简陋的茅屋
【分析与鉴赏】
在湛然圆澄的笔下,白云仿佛变成了有灵性、忠心耿耿的好朋友,不但随他住山去,还懂得在傍晚的时候,回来与他作伴,守护家园。这是禅师的“白云狂想曲”吗?
当然,我们可以这么分析,白云就是象征与我们形影不离的佛性,而作者不过是以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而已。白云离去,象征我们忘失了佛性,在物质世间辛苦地体验各种酸甜苦辣,就像白天骄阳如火;白云归来,象征我们完成了物质世间的功课后,又回归佛性的寂静清凉,就像入夜后,清风徐来……
只不过,除此之外,这样的“拟人化”的描写,还令我联想到,有没有可能,白云虽是聚散不定,但“她”也可能是有意识的,不是无情之物?
古印度的耆那教徒认为,大地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意识的,所以我们走在地上时,脚步要轻缓,以免把大地踩痛了!
这只是印度人的浪漫想象吗?
尖端的量子物理学家发现,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有意识的,粒子与粒子之间,甚至能够“心电感应”!
这是科学家的疯狂吗?
六祖慧能悟道时,脱口而出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佛性能生万法,万法都具足佛性,这是一体两面的存在,是千百年来悟道者的体验。
像这样的“事实”,只要我们肯多思索一下,就会觉得“我们真的是活在不可思议的大神秘里”!从而更能在红尘中发现平凡生活自有不平凡的意境,更能体会“饥来吃饭困来眠”的奥义。
白云与我最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