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99%的富人,都默默在做的35件事
20438000000026

第26章 分享财富、乐善好施,拥有好人缘

财富不仅仅指金钱,它还应该包括你的身体、品德、智力等,人生的每一样财富都值得重视,值得你花时间创造。现实生活中的你,如果只是狭隘地认为富有等同于金钱,对金钱走火入魔,不关注其他方面的积累,那注定你不会成为真正富有的人。

财富并不完全等于金钱,它即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金钱可以是财富,但财富不一定是金钱。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正确选择财富、珍惜财富,做真正的富有人。要有分享的精神,聪明和技巧都留不住它,只有冲破自私的桎梏,成为一个乐善好施者,它才会从四面八方向你聚集,变成你的一笔隐形财富。分享的心态,会让你增长知识、加深友谊、升华爱情、增加技能、家庭幸福、事业顺遂,会让你得到成功和快乐。分享是一种精神,总会以不可抵挡的气势感染人,从而聚集更多机会和财富。要慷慨地与他人分享,不断地给予,如果一个只想着独享财富,就意味着他会失去更多财富,财富是上天的恩赐,我们的掌控给予和收取,主动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分享,体现的是仁爱和宽容,需要的是勇气。所以,在与他人分享财产、知识、业绩等东西时,如何克服虚假的情意,会比触动我们的钱包更为困难。而积极地与别人分享,则意味着尊重,体现的是民主和合作。不管在什么时候,财富都应该是分享互助,而不是处心积虑。学会分享可以使我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欣赏他人,欣赏自己。分享的是苦难与欢乐的共享,会让你的心灵不断成长。不愿分享是人们生活中最糟糕的生活方式之一,不懂得分享就会对人小气苛刻,也会让周围的好友逐渐与你疏远,分享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不愿分享的人忧是苦,乐亦是苦,就会总把自己的体验、成果等苦苦隐藏起来,害怕他人超过自己,时刻都只为自己打算,将客户当作赚钱的潜力股,把同事看成冤家,他们不懂得人生最大的财富应该是人。虽然这样的人能独当一面,但也不容易得到人的器重。不愿分享,遇到危险唯恐牵连自身,就做不到仗义疏财,更不用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即使高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只会是昙花一现、败北而归。

老子说,以其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继而他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都是自我控制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赢得好人缘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能够严于律己,虚心待人,适度保持低调,知道如何与人分享,就会如老子所说,不自大,故成其大,给人留下好印象,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

好人缘体现出一个人的学识、品位、道德,是知识、修养及综合素质对人性的洗练。当然,好人缘又不是靠别人施舍或者与生俱来的,需要自我修养的不断完善,是自身不懈努力积累的结果,是如唐代诗人刘禹易所言“惟吾德馨”,就会结得好人缘。世上惜兰草,人间重友情,好人缘就要善于乐善好施。真诚助人,乐善好施是灵魂的芬芳,是身心的滋补,是品格的提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所以好人缘使你受益无限,使纯真的友谊醇香如酒,对人生圆满、事业成功都有很大的裨益。我国古代被尊为财神的陶朱公,就曾将“千金散去还复来”做得淋漓尽致,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陶朱公三次获得千金致富,每次都用自己的钱财救济身边的朋友。财德双馨,为富而仁,方称得上财富君子,而陶公此举,便称得上“富好行其德者也”。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个学生在读大学时,每个星期回家都会带回六个苹果,虽然寝室里一共有六个人,但他从来没有拿出一个与大家一起分享,而是用六天的时间把苹果吃掉。后来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创业机会,可是资金却不够。于是他找到其他的五位同学,希望能从他们那里获得帮助,可是在学校时,他的五位同学就非常看不起他的那种举动,当然就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谁也不愿意借给他钱。

新东方的创办人余敏洪说,其实无论是一个苹果,还是六个苹果,都是一个口味,如果他自己只吃一个,将余下五个苹果分给另外五个同学,其他同学也能享受到吃苹果的幸福。这样,当其他五位同学带来其他水果时,也一定会分享给他。这样,他不仅可以尝到一份苹果的味道,还收获了别人给与的五份快乐。

这个同学太过于自私,在学生时代,他只能尝到苹果的味道,他不懂得五份快乐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当他踏上工作岗位,遇到困难时,再想向曾经的同学求助,因为同学对他的轻视、不信任,他很难得到别人的帮助,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生的快乐。

在很多经典中,释迦牟尼佛都作过布施的宣说,一个人如果乐意布施财物,那么在今生这个人就会得到许多人报恩,回酬财富,而且后世也能得到布施的安乐果报。这个道理就如同把自己的财物存放在别人那里,可以在任何时候收取,永远不会让所存的财物贬值。并且利息惊人,一文的投入或许能收万文。悭吝的人想变成富翁会很难,而乐善好施的人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变成穷人。似乎吝啬的人不喜欢财富,而布施者倒像是在贪图财产。如果害怕布施会让自己变得贫穷,就会让那些悭吝者就不愿发放布施,而悭吝会让人变得贫穷,所以,智者会把自己的财产对别人布施,帮别人度过难关,自己品味到分享带来的满足。

几十年来,周梓钦先生收养救助过数名贫困儿童,他一步步向前走着,不为误解非议而耿耿于怀,也不介意华美的赞誉,而是从容浅淡地面对社会。他把对他人的施以援助、解困于人化成日常的行为习惯,认为做人的本分就是帮助所见到的贫弱者,虽然在时间主宰下,生命变得脆弱而短促,但周先生却可以将日月慢慢沉积成慈善,在他的生命深处,凝结成一份朴素的重量。

2010年大年初三,周梓钦先生为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霞阳镇中学赞助价值20万元物品,开展了“善行天下”等一系列慈善活动。这份慈善是周先生的心,而不是钱。先生的善举施于他人之没有功利、不存在算计。在他的心中,除了同情和关爱,别无所求。

目前周梓钦正策划“百帮一”爱心助残大型慈善活动,要将大型商务运营与爱心事业完善结合,利用公益平台联络、并带动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支持、投资公益事业。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手段与公益慈善事业相结合,缓解政府因为庞大弱势群体求助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为扩大城乡就业人群体,社会和谐稳定做贡献。

先生的慈善略去性别、职业;跨越地域不分种族,不问信仰,不计是否相识,用平等、尊重的心态扶助那些需要关爱的人,展现他广阔胸怀慈善。周梓钦先生传扬的“乐善好施”慈善精神,秉持“乐善”的态度,用关爱与亲情让贫弱者在我们的视域内渐行渐远;以“好施”的境界,用不懈努力与付出,让痛苦与不幸的伤痛在人们生命中愈来愈轻。

要慷慨地与他人分享,对于人生来说,独享财富就意味着失去财富。虽然人生的每一样财富都需要花时间去创造,值得重视,似乎应该是为自己所珍惜的,但如果懂得了分享的过程,就让自己意念中的自私变得越来越浅淡,就会让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快乐,久而久之,就会让乐善好施形成好习惯。在国外,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向慈善事业捐款已成为大多数富人的好习惯。美国的很多医院、博物馆、大学、音乐厅甚至铁路,都是富人们捐助建的。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基督文化为背景的慈善业,业已成为一种高度普及的大众仁爱信仰。因此,在国外,从未听说过在那里谁捐了巨款而被树为全国慈善典型,就算比尔·盖茨捐款几百亿亿美元,也未获此殊荣。

钱就像山中清澈的泉水,具有流动性,来去自如才会源远流长。静止的潭水,表面看有如明镜一般光滑无波,而实际上是污浊的一潭死水。而泉水永远清洁而令人振奋,是涌流不息的活水。把钱死守着的守财奴,就像是堵住了泉水的出口一样,将本来流动自如的活泉,变成了一潭死水,旧水出不去,当然新水进不来。真正的富翁都懂得,为社会谋的福利越多,社会发展会越好,而自己的就来得越快,所以,他们对金钱与财富有着不同的思考。吝啬的人总会认为,自己的钱得来得太不容易,一定要紧紧拴在自己的钱包里,这其实是泯灭金钱的本性做法。金作为一种能量,只有流动才会产生力量。

你拥有越多,就需要得越多。正如,亚里士多德对那些富人们所进行的描写,他们生活的整个想法,是他们应该不断增加他们的金钱,或者无论如何不损失它。尽管亚里士多德不可能宽恕那些财富获得者,然而他没有完全谴责他们,而是说“一个美好生活必不可缺的是财富数目,财富数目是没有限制的”。他警告,但是富有和财富没有限制,一旦你进入物质财富领域,仍然很容易迷失方向。而有思考的富人,不会变成金钱的奴隶而迷失在金钱中,能够真正拥有金钱并支配金钱的人,绝不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暴发户,真正被人们推崇的千万富翁,他们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眼光,他们从不做出巧取豪夺和侵占公私财产的损人利己行为,对“游戏规则”进行破坏,更不会迷失在金钱中,成为被金钱支配的奴隶。

富人们明确他们人生的最终目的虽然不是财富,但是财富却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快乐和社会地位的手段。事实上,拥有的财富密与人性中一些最优秀的品质密切相关,例如:慷慨、诚实、自我牺牲、节俭的美德;另一面,财富又使贪婪、自私的人产生浪费、铺张挥霍、奢侈等罪恶,所以人对财富的主观意识,会让财力对命运的产生不同的影响。

按照通常的理解,理财的目的有两个层次,第一是财富安全,即当期收入可被工作收入所覆盖,第二是财富自由,个人当期支出可被理财收入覆盖。行有余力者,还可以把理财加上一个层次,是以额外的财力帮助别人,乐善好施。不管你有多少财富,要想获得别人的推崇,首先必须要要做到,你的财富可以让别人从中获得利益。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的价值,不在于他个人,而是他的社会价值,也就是说他能够为别人做些。能赚得财富固然能凸现一个人的能力,但是一个人只懂得赚钱,却不懂得怎么样谋求自己的财务安全,即使赚再多的钱再多也没有用。过度的贪心只能会丧失自己的财源,最后不能钱赚,而分享却不一样,它会让你拓宽财路,财源滚滚而来。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凭借这一种精神,将解人苦难、助人脱困作为一种快乐和追求,作为一种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起狰狞的欲念,就能看淡物质权利,不管花谢花开,只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用心帮助他人。分享是一种特别好的心态,一定不要吝啬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财富,借助群体的智慧,分享各自的方法经验,就会更加快速的达到所追求的目标。而且你人生好人缘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分享和乐善好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