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竞争层面,绝望的情绪往往并不能起到任何的作用。在海滩上大量轻武器的阻拦,并没有能够真正挡住密集的飞弹攻击。毕竟这些东西此刻都在进行超低空飞行,而20米的高度相对于1公里多的海滩,那几乎是一掠而过的。就算步兵们进行了他们最大努力的抵抗,但对于这些飞弹而言,赞成的损害并不太多。
飞弹一掠而过之后,抛下了发动机的灼热气流以及盟军士兵们的诅咒。所有人都明白,在这样的攻击下,海军舰队将会承受最大的损失。如果说损失的是战舰也就罢了,但倘若是运兵船又或者是物资运输船,那就是件要命的事情了。满载的运输船上,要么装载着大量的生命,要么装载着大量维系生命的必须品。如果它们被攻击了,就会立即损失大量的生活,又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损失大量的生命。那对于盟军而言,就将是巨大的灾难。
就在飞弹警告,刚刚被手机传递到战舰上的时候,那些低飞的飞弹已经映入到了水兵们惊恐的眼帘里。那种恐怖绝对不是仅仅在这场战争之中形成的,那是长期面临飞弹才会形成的担忧。
就好比第二次世界大战里,莱特湾海战里,日本战机疯狂的自杀式攻击,让几乎所有美国海军战舰上的军人们紧张。甚至在面对自杀机攻击的时候,一些战机的机枪手会回到甲板上自己的战机里,操纵机枪加入到抵抗之中。
那么现在的这种VI-S以及“蜂鸟反舰飞弹”,使用的是电视摄像头。而且这一次的攻击,不得不说德国的工程师永远是世界最强的人群之一。这一次的攻击之中,他们使用了他们最新的“发明”——使用手机来代替原本的电视制导。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华联邦的手机信号任何国家或者武装集团不得干扰和窃听。相对于各国装备的无线最设计,在大家都拥有无线电干扰的时候,手机无疑成了唯一的不受干扰的无线电设备。
这让德国的工程师们看到了机会,虽然他们的行动电话还都是一个个的“大砖头”,但这并不妨碍把这些东西稍回改造,就能够传递回来视频信号。更重要的是,“中华联邦移动通讯”的基站是那种在同温层上的巨型飞碟。所以信号传递的迅速而又清晰,甚至超过德国国防军原有的系统。
而这才是德国人的不会轻易告诉任何人的王牌机密,甚至在第一道防线的反击时,他们都没有使用这些被加装上新导引头的飞弹。它们就是被放在反击时才会应用的武器装备,好让不知道这件事的盟军大吃一惊。唯一德国人担心的是,老式手机作为民用商品,中华联邦一向是对外敞开供应的。那么此刻被挪为军用的时候,会不会被中华联邦切断货源呢?
其实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毕竟就仿佛德国人滥用降雨火箭弹一样,难道中华联邦能够禁止这种,在帮助干旱国家的慈善事业上有重大作用的产品出口吗?这当然不可能,只不过德国人不能使用那种保密性更好的,那种向全世界军队服务的军用手机及其网络来做这件事。
解释清楚这一点,大家或许会明白,这一次的攻击与前面第一道防线攻击时使用的飞弹有多大的不同。这就好比火枪与步枪同属于管形火器,但它的威力那是有本质区别的。
“蜂鸟反舰飞弹”与VI-S型对地飞弹在越过海滩之后,立即就升高了高度。这是给随后的俯冲加速的掠海飞行提供更多的加速性能。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驾驶这些飞弹的人,都是德国空军的伤残人员。这表明德国军方会淘尽每一个军人的价值。
也正是由于这样,这些飞弹飞行起来机动动作娴熟准确,以于盟军的防空炮应该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挑战。只不过德国人显然低估了盟军的作战能力,随着飞弹越过海滩,盟军防空舰以及海军的所有防空武器几乎同一时间开火。那些“干将III”级防空战舰上,成串的麻雀对空飞弹升空。
相对来说,德国人在海上的红外干扰并不算是强烈,而且那些飞弹发动机红外特征非常明显。唯一让麻雀对空飞弹不那么得力的因素在天,它的弹头重要轻,而且是一种近程飞弹。尤其它不过是用来对付喷气式战机的飞弹,用来反飞弹,就稍稍有些力不从心了。
尽管如此,盟军的海军还是倾其所有的向天空里发射出数量巨大的飞弹。几乎与此同时,战舰上所有的防空武器一起响了起来。相对于步兵,战舰上防空武器的射击,几乎一瞬间就照亮了整个海空。大家该记得美国工程师的杰作,“壁挂式防空机枪”。双12.7毫米的机枪,加装了摄像机之后,可以固定在战舰的任何平面上。
虽然它不过仅仅只有两个500发子弹的弹箱,但在有人补充的情况下,却能够发挥出如同“金属风暴”一样的作用。毕竟,数百挺机枪的射击,那绝对是让人惊心的。天空里一瞬间就几乎被曳光弹所遮盖。
“见鬼,那些机枪子弹太过于密集,让目标变得难以寻找!”
操纵着25毫米机关炮的炮手们大声抱怨着,他们的大视场瞄准装置上,到处都闪烁着曳光弹的身影。而那些正在袭来的飞弹,则因为各种炮弹、子弹、飞弹掀起来的海水被遮挡起来。这让许多炮手只好朝着大致的方向射击,希望自己射出的炮弹与子弹能够运气好些,把那些正在掠海买来的飞弹击落。
诺曼底的战斗对于德军与盟军,都带有一种近乎终结式的威胁。相对来说,德军的情形比起盟军要好一些。因为诺曼底登陆倘若失败的话,盟军还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对付“中华联邦”。要知道他们可不是德国,他们是“中华联邦”这世界上第一号的军事强国。打败他们对于军人来说,那绝对是一种无上的光荣。
可是“中华联邦国防军”那么容易被打败吗?就算他们不使用核弹,想要打败他们也会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难的。毕竟那是一个8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想撒旦之鹰随时可以拥有比全世界军队加在一起还多的军队。而且那是一个“世界战争博彩”用巨量的金钱来表示,绝对不允许被打败的国家。加上这一条的话,那么刚刚的“非常”这个词,就得多加好几个。
“好在,我们并不需要打败中华联邦,我们只需要他们和我们谈判,如此而已!”
这就是盟军的目标,他们需要“中华联邦”愿意与他们谈判。而在这之前,“中华联邦”一般所谓的谈判,多数时候都是缔结城下之盟的时候才谈。显然他们信奉的是,战场上能够打出灭的结果,就绝对不谈判。如果说在科技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前提就有些荒谬。但在武器装备之间的差距,是以“代”来论的时候,那么就是一种可行的策略。
所以,此刻的战争,德军与盟军都已经发挥到了最强的地步,他们需要胜利,需要胜利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曳光弹原本的作用是指示目标,但此刻因为数量庞大的机枪射击,让分辩来袭的飞弹变得困难了。而且操纵飞弹的德国战机的驾驶员们,他们都有着非常熟练的驾驶技术。他们根据目标,要么选择从低空空防。要么爬到高空来个近乎垂直的攻击。更狡猾的人,往往会绕到防空时较少注意的船头方向发动攻击。
之所以选择这个方向,原因在于只有这个方向在防空作战时最不容易被选择成攻击的方向。因为从空中看的话,目标会变得非常小。如果不是盟军此刻的机枪火力太过于密集的话,在夜里根本几乎就无法分辩。而且从船头或者船尾方向发动的攻击,最容易错过目标。
毕竟他们“驾驶”的不是什么战机,他们驾驶的是因为速度而变得极难操纵的飞弹。从船头、船尾处的攻击,很容易就错失目标。好在此刻盟军战舰的部署,对于战机攻击来说,相互之间的距离那是够了,但对于飞弹来说那距离就太过于近了些。这也就赞成了眼下发生的,日后被称为“诺曼底海军灾难”的形成。
几十公里的距离,对于飞弹来说不过仅仅只有几秒钟的时间,随着几秒钟过去盟军舰队的命运变坏了!